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819

  杨寰说着从手下那里接过一个小匣子,然后带着一脸诡异的笑容放在桌子上,这才在一帮大员们阴沉的目光中起身扬长而去。
  “都堂,这如何是好?”
  周光燮看着他的背影消失,然后急忙问陈邦瞻。
  “都堂,咱们广东上下可都指着这海关呢,让这个奸臣一闹可就全完了。”
  李叔元说道。
  他也有一大堆货在澳门啊。
  虽然他是晋江人,但泉州不能出海贸易,只能就近到月港,可月港没有澳门这样的好地方啊,福建商人多数都是在澳门做生意的,那里的福建商人甚至比广东的都多,倒是工匠,小贩,雇员多广东的。
  他家在澳门也有商号,货栈,囤积着货物等葡萄牙船来。
  而且是走私的。
  澳门的福建商人全是走私的。
  不走私就走月港了,何必要跑到澳门去。
  实际上最早开拓澳门的不是葡萄牙人,而是在海禁期间亦商亦盗的漳州人严启盛,这家伙从天顺年间就在澳门走私,从某种意义上说澳门最早就是从福建商人的贸易基地发展起来,所以现在控制澳门的其实是葡萄牙人和福建人,这就是为什么郑芝龙的舅舅会在那里。
  泉州漳州的走私商其实全在那里。
  可现在怎么办?杨信要收税啊,就那税率还不如走月港呢,可问题是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都堂,您得给这广东百姓做主啊,这个狗东西一闹,三十六行的人还怎么做生意啊。”
  吴中伟说道。
  他其实是想说这样三十六行还给咱们钱干什么?
  大明朝从广州一年出口几百万两的货,法定十抽一的税,最后一年抽了两万两,而且还是强制性摊派出来的,那剩下的几十万都去哪儿了,当然不是牙行的利润。三十六行充其量也就是啃个骨头喝点汤,那肉都在从上到下这些各级官员手里,哪个两广总督干上三年不卷个几十万两回家?
  可现在……
  人家凭什么给他们银子?
  他们又不负责收税了,人家要贿赂也得贿赂杨都督。
  不过杨都督是包税的,所以杨都督不需要贿赂,交的税就是他的,可他那边是爽了,广州这些上上下下的官吏全哭了。
  “诸位,既然杨都督肯代劳,我等何乐而不为,老朽年逾六旬,自从接了陛下这包税的圣旨,那是夙夜忧虑,就愁着如何把这事办了,却不想杨都督大公无私,不远数千里来承包这海关,我等正应当欣慰。至于杨都督这税率合理与否与我等无关,既然海关已为其所承包,他自然有这权力定税法,我等需要做的只是做我等该做的事情。
  不该我等管的就不要管了。
  至于之前收的那些税,与海关有关的自应取消,与海关无关的也就不关杨都督的事了。
  总之诸位议一下。
  老朽年纪大有些困顿,就不陪诸位了,至于这箱东西,先放到老朽那里吧。”
  陈邦瞻说道。
  说完他拿起小匣子,自顾自地站起来走向外。
  “都堂……”
  李叔元还想说什么,但却被吴中伟拉住了。
  陈邦瞻就那么走了,然后李叔元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吴中伟。
  至于小匣子里面是什么,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非就是徐如珂咬他们的,陈邦瞻是副都御使,他有权处置这种东西。
  “都堂说的很对,这与海关有关的的确该取消,可这与海关无关的,那杨都督也不能胡乱要求。”
  吴中伟说道。
  “可哪有与海关无关的啊。”
  周光燮说道。
  他明白吴中伟的意思,杨信收杨信的,这边收这边的,最后逼得商人走投无路去跟杨信拼命,或者加大走私力度,最终只要今年杨信在海关的收入达不到四十万两,他自然也就玩不下去,更何况他养着那些手下的成本,也是要在海上贸易里出的。
  四十万两的承包费啊。
  再加上养活那支舰队的,恐怕最少也得六十万才能回本。
  只要让他收不到这些税就行了,杨信也不是做善事的,赚不到银子他也不会继续自己往里填。
  “他说取消牙行,取消船引,所有商人自由贸易那就取消了,他可没有这个权力,另外那些出海的商人在澳门以外收购货物,这税也是要交的,这广东说到底不是他说了算的。就给他把这份税法贴出去,另外跟那些靠海外贸易的士绅说一声,今年的船引重新发,原本已经发的取消,跟三十六行的人说一下,三十六行照旧,派人在虎门和各处关口严查,除了三十六行的人,谁向澳门运货抓住以走私论。
  让三十六行的人明白,杨信才是咱们共同的敌人。
  若他们不懂事,那咱们就只好换人了,三十六行又不是说非他们三十六家做。
  这广州有的是想做的。
  另外他不是说让靖江王那里找他吗?那就把今年运靖江王府的银子停了,让他们去找他要吧。
  还有。
  让米行的人停止对澳门的官籴。
  就说广州缺粮,顾不上管夷人了,他们自己想办法吧,知会各府县严查白艚,知会各地士绅,杨信不赶走谁都没好处,切不可贪一时之利,此时需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把这个狗东西赶出广东,谁再敢向澳门走私粮食,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了。”
  吴中伟说道。
  “高,实在是高!”
  周光燮说道。
  这就是给杨信断粮了。
  一边是断粮,一边是靖江王府的人闹,还有那些商人疯狂走私,看杨信如何应付这些。
  三十六行就是三十六家有特许对外出口权的商号,但是否给这个特许全看市舶司,然后外国商船来了把银子交给市舶司,他们在市舶司主持下谈好价格和数量领银子给货。过去有税监太监时候,税监太监控制整个程序,但太监召回后布政使司控制整个程序,三十六行全靠布政使司赏饭吃,叫他们怎么做他们就得怎么做。
  “跟咱们斗,他还嫩了点!”
  方中伟冷笑道。
  “可我怎么办?”
  李叔元在一旁焦急地说道。
  “端和老弟,些许银钱损失而已,只要我们把这个狗东西赶出广州,以后还不是照旧。”
  方中伟说道。
  “天祸大明,怎么生出这么个奸臣!”
  李右布政使悲愤地叹息着。
第317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香山小榄何宅。
  “这还怎么做生意?”
  匆忙赶到这里的佛山例监李崇问,一脸怒色地拍着桌子。
  “扩衷兄,我们都忍了,你也就咽下这口气吧!”
  此地主人,原本历史上绍武帝内阁首辅,目前的翰林院庶吉士何吾驺之子何准道摇着扇子说道。
  “我如何咽下这口气?”
  李崇问怒道。
  “我的一船货也就卖几千两,船引我买了,县尊,府台,布政使司,甚至海道和水师,各处都是年例,也都交了,如今还要我交什么出口税,况且还是那么丧心病狂的出口税,谁听谁过税和货值一样的?百分之百的出口税,我那几尊大炮交的税和进价一样高,我这是卖的货吗?我这卖的是税,就这个价我运出去能卖给谁?”
  他说话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那又能怎样?”
  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李孙宸之子,荫监李果植说道。
  “那杨信一手尚方宝剑,一手锦衣卫牙牌,腰间还带着块护圣金牌,我们又能拿他如何,再说他又不是不让做生意,相反他那边还让人敞开了做,不需要再担心任何限制,无论什么只要交税就能过去卖。的确,他的税是颇高,可这个最后还不是夷人给银子,他收三成税,咱们就加三成价,还不用再给海道和各处衙门交例钱,这样算算其实亏不了多少。”
  他接着说道。
  “你们家卖米当然这么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