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819

  二是水饷。
  也就是本国商船货物进口税。
  这个同样忽略就可以,因为税率低得令人发指,百分之二,这种是针对合法商船收的,每年一百一十引就是一百一十艘,而且绝大多数在外海逃税提前就接货了,甚至后来水师就跟护送哪个高官显贵一样,回来一艘船就一路押送到广州防止半路卸货。
  不过问题是大明水师也走私啊,水师战舰也接货啊。
  就这税率还能收几个钱?
  至于不合法的商船……
  不合法的谁他玛进港交税啊!
  三是一项附加税。
  而且是一项脑残的附加税,因为变成了美洲白银的中转站,那些大明商船的船主把货运过去就能换大量白银,所以都往马尼拉跑,但那里回程根本没有值得运回来的东西啊。这样广州的官员收的之前那个水饷就减少,所以强制性每艘加一百五十两,这样那些商船干脆装大米,本来这是一个补充广州本地粮食不足的好办法,但官员们加了限制,最多五十石,多出的按照贩运番米收税。
  本来广州大米就不足,还为了那点不够官员一桌酒席的银子限制商船往回运大米。
  明明该鼓励才对啊。
  对于大米进口最聪明的办法是给补贴,反正那些船回来空着也是空着,一年怎么还不得运回十几万石大米,这些海船都是千石起步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大明的进口从来都不是大头,大明朝廷海关收入流失真正的大头是出口税,大明海外贸易的真正核心是出口。
  一部分是通过澳门的出口,这是最大的一块。
  但这个税不是澳门的外国商人交,而是本国的出口商,也就是三十六行来代交,理论上是外国商人交,但大明官员觉得一船船检验之类太麻烦,干脆三十六行自己报吧,就像现代海关专门的报关代理一样。但现代海关报关代理就是代理,而三十六行本身就是出口商啊,这些全都官商勾结的老油条,他们自己报那不是搞笑吗,结果只能越报越少。
  最后实际上也不得不实行包税,但就两万,大明每年从这里通过葡萄牙人出口数百万的货物,而交的出口税就两万两。
  之前的舶税四万,这个出口税两万。
  这就是大明朝廷在广州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收的主要税款。
  至于本国商人的出口,那个就是国内商税,不算出口,就是出海时候到海道副使那里查一下引,用烙铁在船上烙个标记,这样就算经过检验,是合法的商船而不是走私了。
  不过商人需要付出的仍旧很多。
  因为烙这一下子并不容易,不烙就是走私,哪怕就是合法的,但官吏不给你烙你也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得给官吏大笔孝敬,所以就算是真走私的,给了孝敬也一样可以烙上,反正有这个缉私的水师就不查了。
  总之国内商人的出口是便宜不了朝廷的。
  最终这些总的加起来,关税,出口税,进口税,附近税,特许经营税,这些全都加起来,广州这个海外贸易给朝廷的税收,每年不会超过七万两。而与这个数字做对比的是,广东三个陆路关卡,粤北太平关,潮州,肇庆,分别是一年四万,六万,四万,也就是说广州一年的海外贸易税收,仅仅比潮州一个陆路关卡略微多一点点。
第314章
战争这就开始了
  至于杨信的新税法里面舶税依然不变,但根据船上载的货物种类进行不同程度的减免。
  粮食,马匹,硫磺。
  这三样全都享有减免舶税的优待。
  但传统的进口货物如香料之类,这个仍旧必须根据货值交税。
  这个与舶税无关,舶税只是允许你靠港贸易,但你带来的货物该交税还是得另外交税的,而且税率也不一样,比如说带着奇珍异宝来的,这个税肯定就得重一些了,单纯的胡椒可以低一些,至于空船只带着银子来的,这个就只交舶税可以了。
  不过这些改革不会增加税收。
  因为绝大多数欧洲商船其实都是空船来的。
  他们就算带着货也卖不出去,原本历史上崇祯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第一批商船到广州结果就是这样,他们自己哀叹什么也没卖出,就是在这里扔出了七万枚西班牙银币,而且还因为最初的冲突,缴纳了两千多两银子的赔偿。这个时代的大明真没有什么需要进口的,也就是些香料和硫磺,但这两样根本不可能填满蜂拥而来的欧洲商船,还有同样蜂拥而出的大明商船。
  最终这项税收改革的结果,只是让以后的欧洲商船全都改成大米压舱,然后廉价的南洋大米涌入大明。
  继而从这里北上。
  杨信会在这里以低廉的价格收购,然后直接海运遥远的辽东。
  在那里他甚至可以赚十倍的差价。
  这里的大米就几钱银子,但辽东哪怕今年也依然是五两,这个生意还是很有搞头的。
  但对舶税本身来说,不但不会增加,甚至有可能减少,毕竟都带着大米压舱的话舶税会减的,如果有谁能带着一船马瓦里马,那甚至他们的舶税会直接免除的,所以这项改革不会增加舶税。但杨信的目标本来也不是舶税,他的税法改革最重要是出口税,而且是税率惊人的出口税,最大宗出口品蔗糖直接加税到百分之十,棉麻布百分之二十,丝绸百分之三十,瓷器百分之五十……
  “叔父,这有点狠吧?”
  杨寰惊悚地说道。
  “你根本不知道这东西在欧洲是什么。”
  杨信拿起身边一个明显克拉克瓷风格的茶壶说道。
  “这对于我们来说,的确就是普通生活用品,但对于泰西人来说,这是宝贝,是可以拿来炫耀的奢侈品,是值得用黄金把它镶嵌起来的。再说他们几万里历经无数艰险跑来,会因为这点税而回去吗?百分之五十的税率是一个很合理的出口税,之所以定这样的税率,还是因为葡萄牙与荷兰正在进行战争,荷兰人会在海上抢劫或者打沉它。”
  他紧接着说道。
  “但咱们的商船也往外卖。”
  杨寰说道。
  “他们的税率不一样,他们的百分之四十,对于国内的商船必须鼓励,但不能鼓励得太狠。”
  杨信说道。
  鼓励的太狠这帮家伙就直接做二道贩子了。
  “但漳州那边也在出口瓷器,这里就有不少那里运来的,月港同样开港,这些瓷器很多都是景德镇出的,甚至可以从宁波向外出口。”
  杨寰说道。
  “那就不是咱们的事情了。”
  杨信笑着说道。
  那的确不是他们的事情,那是广州的士绅们需要操心的。
  他们肯定不会自己受损失,最终这笔暴涨的税款只能转嫁,但因为那些官员已经无法控制海外贸易,他们不需要再向这些人送钱,最终结果肯定是减少对之前控制海外贸易的那些官员贿赂,另外提高出口价格。
  当然,也可能加大走私的力度。
  至于降低成本……
  那个恐怕已经没有再降低的可能了,广东士绅干了几百年,早就把成本压榨到最低了。
  如果他们降低成本导致工人闹事,那杨都督正好进广州镇压清洗。
  这座城市工人闹事可是很频繁,原本历史上两年后就有一次,但杨都督进了城那想把他再送走就难了。
  而杨信的目的是什么,真正整理海关建立合理完善的税收体系?都不是,他来广东的目的只是搅局,然后逼迫广东士绅自己接过包税,真正建立合理完善的税收体系是他们的事,现在只是因为他们不干,所以杨信才来广东,他从来就没想过以后的问题。
  他只是逼迫广东士绅。
  那当然是搞得越狠越好了。
  最终税率多少需要各海关的包税商商议决定。
  但首先得有人包,这些士绅不包,那杨都督就逼他们包,但指望改革一下税法解决海关问题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可想而知一旦这份新的税法公布,接下来得面对一场何等疯狂的走私。
  “战争这就开始了!”
  杨信看着手中这份新税法说道。
  “命令舰队从明天开始,连同本地水师战船,一同封锁整个珠江口,另外调六艘战舰封锁崖门,所有出海商船无论有无船引,无论是否已经在广州缴税,统统到这里来重新计税缴纳出口税。你去将这份税法送广州布政使司,另外刊印出来在广州向三十六行分发,通知他们,本都督已经承包广东海关,之前所有税法全部取消,一切以新税法缴纳。
  另外取消船引。
  所有海商只要出海的都到这里来另外领牌。
  原本三十六行的海外贸易专营权取消,所有民间商人只要依法纳税,就可以和任何外国商船交易,但必须来澳门进行交易,以后外国商船禁止越过屯门,澳门和崖门这条线,违者直接轰沉。
  广州商船可以出海。
  崖门的商船同样可以出海。
  但所有出海商船都不需要在广州交税,一切出海税收都到澳门来交,广州地方官员有阻挠者,本都督以兼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身份,在此接受他们的检举揭发,顺便把这些也告诉广州的那些官员。告诉他们海关被咱们承包,他们敢继续收这些商人的税,那就是抢咱们的银子,如果是武将那最好想想总督沿海军务的尚方宝剑,如果是文官,最好想想诏狱里的那些人。”
  他接着说道。
  杨寰赶紧接过税法前往广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