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819

  许显纯说道。
  “不必了!”
  韩爌阴沉着脸说道。
  汪文言在这里受的刑都已经成为传奇了。
  这个不看也知道。
  紧接着一行继续,然而下一个囚犯……
  “诸位阁老,不想竟在此处相见?”
  王化贞坐在他恍如书房的专门监狱,端着茶杯看着阁老们。
  很显然他的待遇就纯属许显纯自己打脸了,这个家伙不但有干净整洁的专用牢房,而且里面还有伺候的小厮,书架上摆满了书,喝着茶看着书,王参议真恍如养老,而且看起来还在写书。实际上他是一个医学家,而且不是那种滥竽充数的,他是真正精通医术,故此正在杨信授意下写他的医学专著,这样以后就可以用这本医学专著来减刑了。
  “他懂医术啊,我们这里有病都找他治啊,人家有真本事,在监狱也是要受照顾的。”
  许显纯理直气壮地说道。
  “诸位阁老,不进来喝一杯吗?刘阁老,咱们可是刚刚书信往来过!”
  王化贞说道。
  刘一燝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杨佥事,巡视完了,这诏狱难道没有个喝茶之处?”
  韩爌说道。
  “请!”
  许显纯赶紧说道。
  韩爌眼神复杂地看了看刘一燝,然后叹了一口气。
  其他几个阁老也都看了看刘阁老,很显然他们都已经明白了熊廷弼之死的真相。
  杨信不是栽赃陷害。
  熊廷弼真是被那些激进的南方士绅,雇佣孙得功在战场上暗杀的,而刘一燝就算不是主谋,至少也是参与了这个计划,而且这些人还将把柄留给杨信,现在杨信手中肯定掌握了足够的东西。
  但这个狡猾的小坏蛋却并没有再次掀起一场大狱。
  那么他就肯定别有所图,想借着这件事达成其他方面的目的,接下来就该是谈判了,想保住刘一燝,避免杨信把此案扩大化,从而导致东林党再一次惨遭重创,那就必须得答应他一些东西了。
  王化贞可是叛变了。
  一个他这样级别的叛徒会造成一场灾难。
  这个灾难会不会降下,那可全在杨信的一念之间了。
  “我的要求很简单。”
  一处专门的会客室内,杨信端着茶杯说道。
  “第一,之前我和孙兵部关于蒙古那些人封爵的奏折,我不希望再出现内阁不出票拟,或者六科不给通过的事情。”
  他说道。
  “可以!”
  韩爌很干脆地说道。
  这个不重要,至少跟东林党无关,反对也只是意气之争,但现在明显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
  “第二,衍圣公很快就会上一道题本,请陛下重视君子六艺,在这一科的会试前加入对举子的六艺考核,礼乐就不必了,这个想来都不会不合格,书也不用了,会试的试卷就能看出书法,剩下射御数必须考,只是把驾车改成骑马,统一起来考骑射,数单独考。”
  杨信说道。
  “杨佥事,这是考武进士还是文进士?”
  何宗彦怒道。
  这肯定是杨信搞的,然后强迫孔胤植上奏。
  数没什么,读书人多多少少会涉猎一些,就算要差也是一样差,可这个骑射就完全是对南方,尤其是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这几个科举大省士子们的歧视了,话说这些地方的士子谁能拉开弓啊?谁会骑着马跑啊?他们出门都坐船坐轿子的,会骑马的估计十个挑不出一个。但北方士子不一样,他们多多少少都肯定会骑,这里出门要追求速度只能骑马,至于辽东,西北这些地方的士子,那不会骑马跟本就出不了门。
  射箭估计同样多数都会。
  他们就在那样的环境里,不会骑马射箭反而不正常。
  “何阁老,你听我说完,这不影响他们的会试,他们会试一样还是该如何考就如何考,再说进士就不会骑射吗?熊公就会,所以我们要相信士子们的君子六艺!不过那些考核不合格的,状元是别想了,这样的就算考会试第一,殿试也没有参加的资格,好在陛下开恩还是会赐三甲的。
  而考核前十名的举子,无论会试成绩如何,都可以参加殿试,最次也是个三甲。
  我们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做官的必须要像熊公一样。
  能文能武。
  武不求能上阵杀敌,但至少要做到面对敌人能拿起武器,人家唐朝的文人能上马砍人下马写诗,我大明的文人总不能不如唐朝吧?”
  杨信说道。
  “可以。”
  韩爌说道。
  其他几个阁老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诸位,这不是什么坏事!”
  韩爌说道。
  一帮阁老瞬间鄙视之。
  韩爌是山西蒲州人啊,他当然不会反对这个了。
  但其他人也无话可说,毕竟考核不合格也不是说不能中进士,三甲那也是进士,赐同进士出身也是进士。
  “第三。
  第三没有强制性,只是晚辈提出的一个建议,供诸位参考的。
  诸位只要答应前面这两项,杨某对于这个案子可以保证秉公处置,当然,我本来也是要秉公处置的,但至少在抓住黄澍,有确凿证据之前,锦衣卫是不会因此而随便逮捕人的。”
  杨信说道。
  “第三是什么?”
  韩爌疑惑地说道。
  “诸位,让我们把耗羡归公怎么样?”
  杨信笑着说道。
  “杨佥事,你不会不知道朝廷的那点俸禄吧?阁下家财数百万,可以不用在乎吃饭,但别人还要靠着俸禄吃饭。”
  何宗彦说道。
  “这个,可以发养廉银啊,所以我才说是一个建议,我们都知道大明的俸禄有点低,官员都做不到海刚峰,但火耗随意征收也是事实,就算朝廷定一个标准也没什么用,各地官员征收时候照样会随意。但老百姓也要吃饭,若他们遇上一个有良心的地方官可能收的少些,可要是遇上一个就冲着发财去的,后者横征暴敛就很可能官逼民反。
  到时候他死不足惜,但朝廷就得给他擦屁股。
  既然这样为何不规范一些,把火耗直接定标准归公,然后从中按照官员职务发不同数量的养廉银呢?
  当然,这不是要诸位同意的,只是要诸位考虑一下是否可行,就算实行又该发多少养廉银,定什么样的火耗标准,说到底目前这样真不行。”
  杨信说道。
第285章
手里捧着窝窝头……
  火耗归公……
  这只能是个提议而已,大明朝目前朝廷的执行力,根本就不具备把它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很复杂。
  并不仅仅是一个官员贪腐的问题。
  耗羡这种东西由来已久,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南梁大臣张率看着家奴一车车往自己家运粮食,颇有些疑惑地问这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后者回答这是征收的雀鼠耗,张率很开心地笑着说,好大的老鼠和鸟雀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