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819

  他们的雇主是那些盐商,只是为了给袁世振面子,才把他们借给袁世振的。
  “斩!”
  在他们的犹豫中杨信说道。
  黄三看了看他儿子,后者立刻举起了刀。
  他们可不是那些雇佣军,到这时候了,这些士兵对杨信已经可以称得上绝对的忠心,根本不怕为杨信而死,因为他们知道死了不会白死,之前那些阵亡士兵的亲属已经到了,而且已经送往天津安置。
  杨信已经给了他们未来。
  而在他面前的正是方大猷,原本历史上咱大清的山东巡抚,这时候也终于清醒过来了……
  “袁公救我!”
  他撕心裂肺地尖叫着。
  所有那些青虫都在同样撕心裂肺的尖叫着。
  他们真没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些在神宗时候被惯坏了的士子,头脑依然停留在他们幸福的万历年间,那时候他们愿意堵衙门就可以堵衙门,愿意哭庙示威就哭庙,甚至还敢去皇帝家门外堵着。在他们想象中,这一次的结果会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无非就是皇帝向他们屈服,他们随便推出一个顶罪的照顾一下皇帝的面子……
  陈幼学就是干这个的。
  然后他们让老百姓看到,这个天下还是士绅们说了算的。
  而他们这些士子还是代表着正义,而且还是必胜的正义,然而现在怎么和想象的不一样啊?
  怎么就要掉脑袋了?
  那些士子真的都哭了,他们不想死啊!
  而在他们面前的河道上,那些雇佣的船工正在撑着他们堵死运河的那些船依次通过浮桥的通道,后面更多载着青虫的船还在向前,甲板上全都站满青虫,一个个默默看着一百零八个被按倒在运河边的同伴。
  至于这些青虫如何选择还得由他们自己决定,或者说由这场杀戮的结果来决定。
  “谁敢斩!”
  袁世振和李养正齐声厉喝。
  但就在他们的厉喝声中,黄三儿子手中的刀化作一道寒光,紧接着方举人的人头在鲜血喷射中落下。
  “开火!”
  袁世振吼道。
  然而……
  他身后一片寂静。
  袁兵备愕然回头,看着那些正在放下鸟铳的雇佣军。
  所有雇佣军都在放下他们手中的鸟铳……
  “俺是保镖,不是反贼!”
  最近的雇佣军一脸憨厚地说道。
  “银子可以赚,但抄家诛九族的事不干。”
  他身旁同伴补充道。
  袁兵备悲愤无言,紧接着仿佛瘫软般坐在了地上。
  至于那些骑兵……
  这些雇佣军都偃旗息鼓了,他们那里还闹个屁,更何况李养正又不傻,既然袁世振没成功,他当然也不会成功,还出头那也未免太愚蠢,话说这种老油条遇上事情都是很懂退让的。
  “继续斩!”
  而杨信的声音紧接着响起。
  方举人的死尸倒在运河岸边,脑袋滚落在水边的青草里,他死不瞑目的双眼在一朵野花旁边瞪着天空。
  而他一旁的是叶初春,原本历史上咱大清的工部侍郎,因为眼睛被熏坏了再加上多少有点中毒严重,实际上一直在哼哼着,偶尔还嚎叫一声,就仿佛已经被按在案子上放血的猪。而且至今依然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懵懵懂懂,不过这对他来说倒也不能算是什么坏事,至少他不用看着旁边刽子手举刀砍落了……
第232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明卿兄救我!”
  原本历史上在常州献城投降的庄应会,被五花大绑着跪在运河边,伴着两旁绝望的号哭声,凄惨地朝着运河上喊道。
  在那里一艘船正驶过。
  当初怂恿他身先士卒的陈仁锡正站在那船头,和几个他不认识的士子在说着话,尽管相距不过十丈多点,但却没有转头看他哪怕一眼,就仿佛他根本不存在一样,然后伴着脚下船的迅速前进,直接奔向前面已经开放的运河浮桥……
  后面还有更多这样的船。
  正在运河边砍下的一颗颗人头让这些青虫瞬间清醒了。
  没人再闹了。
  全都老老实实承认了失败。
  就在前面那些阻挡的船只被撑走后,后面那些载着青虫的船只,全都在岸边无数目光的注视下,仿佛他们不是来堵运河的一份子般,一边对岸边的杀戮视若无睹,一边迅速向前通过浮桥,继续驶往遥远的北方终点……
  还是要去请愿的。
  堵运河只是意外而已,只是一群头脑不冷静的士子个人行为,像后面这些都是饱读圣贤书,都是公忠体国的,他们对杨信的恶行不满,也只会通过合法手段去京城敲登闻鼓。他们怎么会堵运河,这种明显试图为个人利益要挟皇帝的行为岂是忠臣义士所为,之前只是他们堵了前面,后面的忠臣义士也没法继续向前而已。
  绝对不是一起堵漕运。
  他们对于这些不识大体的士子一样是要唾弃的。
  反正事情就这样了。
  话说不这样还能怎样?
  继续向前堵,那杨信的屠刀肯定接着落下,这个恶贼已经在岸边摆上一个个万人敌等着了,那毒烟一熏谁也扛不住,任何阵势也得崩溃。跟这种奸臣没有道理可讲,大家还是继续在陈幼学带领下北上,到京城敲登闻鼓向皇帝递请愿书才是正理。
  总之所有青虫以最快速度通过扬州钞关。
  而在他们后面甚至原本被堵住的漕船都已经开动,扬州运河堵了整整五天之后,在这第六天被杨信的屠刀硬生生通开,这场轰轰烈烈的堵运河大戏,就这样以青虫们的失败而告终。这时候甚至就连京城里天启处置的圣旨都还没来,毕竟五百里加急往返也得至少八天时间。
  实际上天启早知道这些,杨信从鼋头渚回来就把奏折送去了。
  同样在这里大开杀戒,用一批士子的人头彻底震慑江南士绅,这也是杨信和天启计划好了的。
  天启同样也想砍一批人头。
  但他作为皇帝必须维护形象,所以这个恶人由杨信来做,杨信在处置此事的圣旨到达前,迅速用这种手段解决此事,但天启的圣旨内容肯定是安抚,无非就是在南京指定哪个大臣,过来安抚一下士子们。但他的圣旨到的时候,杨信已经把人头都砍了,那这件事就属于令人遗憾了,事后再给杨信罚一年的俸禄,他们君臣俩就把这件事糊弄过去了。
  至于那些文官弹劾杨信……
  九千岁那里堆了整整一箱子的弹劾呢!
  愿意弹劾就弹劾呗,反正皇上又从来不看,九千岁也从来不往内阁送,这样的奏折只要那些官员愿意,他们就是赶着马车往通政司送都没用。
  “你们这些骗子!”
  庄应会看着陈仁锡那从面前经过的身影,悲愤地咒骂着。
  陈仁锡肯定听到了。
  但是……
  他依然没看这里哪怕一眼。
  庄应会长叹一声,估计是叹息自己的愚蠢,怎么就相信了这些家伙,然后他看了看两旁一颗颗死不瞑目的人头,而就在此时他头顶一道寒光划落……
  “看看吧,这就是圣贤弟子。
  唐朝时候的书生喊着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追求的是下马写诗上马砍人千里觅封侯。宋朝时候好歹还有岳麓书院所有学生为迎击胡虏战死,还有崖山的宁死不降。到咱们大明这才砍了一百来颗人头,就一下子全都老实了,再过几百年,估计就用不着砍人头了。
  直接就会跪下献媚了。
  这可真是一辈不如一辈了!”
  杨信感慨地说。
  “你是在说我吗?”
  衍圣公幽幽地说道。
  “呃,咱们是朋友,我岂能这么说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