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819

  “大帅,王好贤抓住了,他想从水门溜走,被兄弟们遇上认了出来。”
  何坤笑着说道。
  这个前闻香教小头目已经完全背弃了信仰,把自己曾经奉为神仙的教主抓住居然还能如此开心。不过王教主也的确倒霉,他哪想到自己在扬州躲的好好的原本可以平安终老,却突然间一下子这座城市涌入无数的熟人。过去这些荡寇军士兵可是以朝拜他为荣,这些人对他的相貌记忆深刻,在知道王家那么有钱后就更加记忆深刻了,知道继续躲在扬州肯定会被发现的王教主,匆忙间试图趁夜赶紧溜出城。
  结果却被一队巡逻的荡寇军发现。
  里面两个过去朝拜过他的呢!
  他记不住这些过去上门送钱的信徒,这些过去的信徒可一眼就认出了他。
  他就这样落网了。
  “走,去会会咱们的王教主,希望他也是一个聪明人。”
  杨信笑着说道。
第227章
叛徒
  “王好贤?”
  杨信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这个五十多岁的家伙。
  倒是和王好义有几分相似。
  话说这可是闻香教体系里面的真正神灵,号称弥勒降世的三太子,所有闻香教徒的精神领袖,不过看起来倒是更像一个富家翁。
  “你是个聪明人……”
  杨信说道。
  “杨佥事,那人真不是小的指使的啊!”
  王好贤突然一声嚎叫。
  然后他一下子扑倒在杨信脚下抱着他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后面何坤想拿脚踹他,不过却被杨信抬手止住了。
  “杨佥事,小的就是在扬州躲着想逃过追捕,您驾临扬州,小的藏还来不及呢,哪敢干这种事情啊!小的如今早就没什么邪念,就是想着能苟活而已,小的刺杀您对自己又没有任何好处。虽说您杀了徐鸿儒和小的那个大哥,可徐鸿儒原本就是与小的不对付才自己去鲁西传教的,至于小的那大哥早就与小的反目成仇,小的怎会有为他们报仇之心。”
  王好贤嚎叫着。
  “好了,起来吧!我知道你说的都是真的,但那人终究是你的信徒,你应该知道他是谁吧?”
  杨信说道。
  王好贤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但这个人没有理由刺杀他,这一点也是事实,对于一个逃亡者来说最聪明的是隐藏,而不是这样暴露,这种做法太愚蠢,而王好贤明显不是一个蠢人。
  “小的真不认得,小的在这扬州的确有些信徒,可事发后小的也自己查过真没有擅自动手的。”
  王好贤摇了摇头说道。
  “其实小的那套东西只能哄骗一些穷人,在这扬州的无非就是些码头苦力之类的,这些人信小的也不过是日子过的太苦找些安慰,小的也靠他们养活过好日子。之前在石佛口时候小的的确发昏过,可如今早已经醒悟了,就是跟他们传些没用的,什么建立人间极乐世界这种鬼话早就已经不敢说了,小的也怕被人抓住啊。从北边带来的几个亲信,也都没人敢做这种事情,不过小的倒是知道,这扬州还有一帮传教的,他们在这里的势力远超过小的。”
  王好贤说道。
  “罗教?”
  杨信说道。
  “老爷英明!”
  王好贤赶紧说道。
  “但我跟罗教无冤无仇啊!”
  杨信说道。
  “但罗教与盐商关系很好,而且在江浙士绅间同样颇受尊崇,至今还有人在助其传教,要知道万历年间就有凤阳的罗教徒想造反了。”
  王好贤说道。
  杨信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罗教不是没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这家伙栽赃陷害,估计在扬州传教和罗教摩擦颇多,这时候反正临死拉一个垫背的。不过罗教和盐商,江浙士绅都关系密切倒是真的,哪怕南京那边已经下令禁止,但民间罗教的书籍依旧很泛滥。倒是和原本历史上大明朝国营印刷厂,给闻香教印刷造反的传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他也没兴趣彻查。
  这种事情很难查。
  说不定是哪家雇的死士,他最近得罪的人实在太多,现在江南有弄死他冲动的人排队估计能排到浦东去。
  “我不一定会杀你!”
  杨信说道。
  王好贤瞬间就瞪大了眼。
  “但这取决于你是不是够聪明。”
  杨信说道。
  “杨佥事要小的做什么小的就做什么,小的以后就是您的狗。”
  王好贤毫不犹豫地说。
  后面何坤表情有点忧伤,估计又想起自己过去把这家伙当神灵膜拜时候的不堪回忆,不过这时候王教主表现的确有点令过去的信徒尴尬,这还不如徐鸿儒呢!
  “那你难道不明白我想要什么?”
  杨信说道。
  “佥事!”
  外面那个锦衣卫进来说道。
  杨信抬起头看着他。
  “李知府写的。”
  他拿着一摞写满字的信纸走上前说道。
  杨信接过信纸。
  很显然李知府也是聪明人,在节操和前程面前,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程更重要,这些纸上写着那些士子的主谋,包括钱谦益都在。有这个名字基本上就可以说李知府没有糊弄人了,因为至今钱谦益还没公开露面,水太凉是奉旨主持浙江乡试的。如果不是真知道内情,不会把他和这里的青虫联系起来,而剩下李明睿,熊明遇,文震孟,陈仁锡都有份,但头号主谋成了李明睿。
  至于陈幼学谁都知道那就是个出来顶牌位的。
  而官员里面郭湸有份,南京礼部尚书孙慎行,郭淐,邹元标,严一鹏这些当然都在列。
  包括袁世振。
  计划就是青虫们制造堵塞,郭湸负责彻底堵死,袁世振负责安抚同样受影响的盐商,再就是完成运河上的清场,这个只有盐商们能做到。堵死之后把杨信弄来,制造事端然后都察院弹劾他,皇帝不听不要紧,他不听就一直堵着,杨信敢用强硬手段那这边也早有准备。
  袁世振在盐商手中搜罗了五百精锐雇佣军,而且需要的情况下后者可以鼓动码头上的苦力,李养正还从淮北拼凑五百骑兵,郭湸手下瓜仪守备军也严阵以待,总之他们用武力逼迫杨信不能采取强硬手段。
  剩下就是青虫们堵了。
  反正这些除了举人就是监生秀才也不用害怕。
  除了杨信没人敢对他们动武。
  这样只要拖上半个月,别说是小皇帝了,换成祖都未必能撑住,可以说除了太祖,大明朝往上数的皇帝就没有能扛住的。
  然而……
  杨信的大炮一响全萎了。
  说好的全成了笑话。
  什么盐商雇佣军,什么淮北的精锐骑兵,什么瓜仪守备的海防军,统统都萎了,最后那个直接没出现,实际瓜仪守备被常胤绪骂回去了,但李养正和袁世振是真出面了,还把杨信给包围了呢。
  然后什么也没做啊!
  估计这也是李知府干脆变节的重要原因,这些官场老油条们还没那些青虫胆子大呢!
  青虫至少面对了杨信的炮弹。
  虽然结果也是崩溃。
  可老油条们干脆就是不战而逃啊!
  伤心的李知府,成了最主要的牺牲品,当然,他还不知道郭湸其实才是,但这种被抛弃的愤怒,让他最终选择了当叛徒,合盘向杨信托出了他们的计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