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819

  杨信说道。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江浙一带民间借贷极其繁荣,从高攀龙家那一堆借据就知道,这项税收如果真正实行,每年为朝廷增加几十万两都没问题。实际上当年户部想重新征收契税时候,就是计划每年增加十万两,但他们的契税只是盯着房产和土地交易,高利贷借据这种东西被无视了。
  “想法好,但推行不易啊!”
  朱国祯说道。
  “您是说群起鼓噪吗?您忘了晚辈就擅长对付这个?”
  杨信笑道。
  好吧,朱国祯不想讨论了。
  不过这算起来还是能行的,田产交易之所以不愿意交契税,并不是因为这份税,而是因为很多田产都是隐田,契税就得留契尾,这样也就意味着以后必须交田赋了。
  这是群起鼓噪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是高利贷,房屋交易,大宗货物交易,要是税率不高的话大家还是很乐意去盖章,毕竟一旦有人起了歪心思,到时候契约在官府无效那就麻烦了,而这条税法如果实行,这种事情是肯定会出现的。那时候放贷的就只能凭本事,实际上也有办法解决,毕竟放贷的都是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但终究不如去交了税来的简单。
  唯一的问题是……
  “杨佥事也不怕天下人耻笑!”
  黄道周鄙视地说道。
  “不怕,这钱赚得堂堂正正有何怕人耻笑的?你是不是想说自古未闻粪有捐,而今唯独屁无税?”
  杨信说道。
  黄道周无语中。
  “你说对了,在杨某看来人生唯独两件事不可避免,第一是死亡,第二就是交税。
  你们想要一个朝廷来维持秩序,确保不会出现动荡的乱世,需要避免外敌入侵再一次血染江山,甚至需要一个朝廷让这个国度一切都井然有序,不至于出去游山玩水都会被土匪劫了,那么你们就得交税。
  不要扯什么与民争利。
  你们是民吗?
  你们是士,外面那些三餐都无继的才是民。”
  杨信说道。
  “还有别的吗?”
  叶向高说道。
  “有,遗产税!”
  杨信笑着说道。
  “你先别说话!”
  紧接着他指着黄道周说道。
  后者深吸一口气,把刚到嘴边的讽刺又咽回去。
  “这可不是我独创的,请看这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这里面可是有朱熹判案的案例,里面明明白白记载着宋朝征收遗嘱税,而且对各种争产案例都有相应的判决,我想你们应该都看过这个吧?所以我认为是时候效法先贤,任何遗产继承都必须交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交税,没有遗嘱的那就按照规矩,但如果继承人不肯交税,那就肯定无权继承了。”
  杨信拿起一本书笑着说道。
  这可不是他编的,南宋是真收遗嘱税的。
  只不过并不是按照遗产征收,而是按照遗嘱的契税征收。
  而他当然要修改一下,如果有遗嘱,那么就拿着遗嘱去官府盖章,盖章后交税后继承人按照遗嘱继承,不盖章就视为这份遗嘱不存在,没有遗嘱的该怎么分还是按照过去的例子,但官府发一份凭证,这份凭证同样按照遗嘱税来收费,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无权继承了。
  谁愿意交税就给谁。
  但这个税是阶梯征收的。
  遗产数量越高这个税也就越高。
  不过对贫民肯定没什么影响,绝大多数佃户连房子都没有呢,他们有个屁遗产可继承,但这个税对于那些富人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地方官员肯定对执行这个税法充满热情。那时候那些继承者就必须花银子来收买这些官员,尽量少收他们的税,实际上最后成了贪官污吏敛财的,但任何税最终都会如此,关键是凭着官员们的执行热情,朝廷肯定也会捞一部分。
  “这还真是自古未闻粪有捐,而今唯独屁无税。”
  黄道周说道。
  “还有吗?”
  叶向高说道。
  “还有就是重新设立税监。”
  杨信说道。
  “不过不同于过去的税监,这个税监的职责不是收税,而是类似于监察御史巡视地方税收,依然由中官充任。”
  他说道。
  税监的确不是什么好政策。
  那些太监为非作歹是必然的,万历都是给他们定额的,这个定额收不上了或者说他们不敢惹地方士绅,害怕被后者放火烧死或者扔长江,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小商人盘剥。这是必然的结果,他们的职责只是捞钱,捞有钱人的钱和捞穷人的钱哪个安全就不用说了,让子弹飞里的社会才是最真实的,那些太监也一样会欺软怕硬。
  话说万历的税监有多少被烧死被乱棍打死被扔长江淹死?
  他们也得保命第一。
  既然这样就改成巡视员,然后在离京前给他们定额,出去巡视一趟必须带回多少银子,带不回来九千岁会弄死他。
  然后这些人就会去祸害地方官员。
  因为他们无权收税,他们想祸害老百姓也没机会,他们的职责只是查那些官员对税法的执行情况,比如说印花税收了多少,遗产税有没有受贿然后故意少收了的,地方上应该有的哪些税还有多少没收。必须得明白一点,明朝并不是缺少税收项目,而是地方官员根本不收,因为不收税的同时,他们可以从中捞银子中饱私囊。
  税收制度严格了他们还怎么捞?
  地方上税收制度越乱,官员越容易中饱私囊,因为没有规矩时候他就是唯一的规矩。
  这些税监就查他们。
  最后结果就是他们不得不贿赂税监以自保。
  天启那里不管这个,他只要税监能带回银子就行了,无论这个银子是怎么来的,是敲诈官员还是查账查出来,总之有银子就万事大吉,没有银子的话就乱棍打死。
  官员想处罚并不容易。
  可太监在皇宫里乱棍打死就皇帝一句话啊!
  “你倒是用心良苦啊!”
  叶向高叹息道。
  “台山公,您就知足吧,陛下虽然不是神宗皇帝,但好歹不是也没跟着太祖学吗?就咱大明目前这个烂摊子,您就不怕陛下拿出太祖的魄力?说到底不是我们要荼毒士绅,而是士绅被惯得恃宠而骄,必须得用戒尺让他们清醒清醒了,小孩子不听话,该打屁股了。”
  杨信说道。
  “叔父,南京五百里加急!”
  杨寰突然间一脸惊慌地跑了进来。
  “慌里慌张,成何体统?”
  杨信呵斥道。
  “叔父,前江西按察司副使陈幼学,在南京以叔父祸乱无锡,残害忠良为由,号召天下士子随其进京敲登闻鼓鸣冤,南京响应的各地士子超过五千,目前他已经带着这五千多各地士子北上。”
  杨寰说道。
  “去就去呗,他们又能奈我何?”
  杨信不屑地说道。
  “但他们在扬州堵死了运河,江南所有北上的漕船全部被堵在镇江。”
  杨寰说道。
第219章
间歇性精神病
  镇江。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