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819

  杨信搞利息清零是为了贫民,这货明显就不是贫民。
  “行!”
  那人犹豫一下说道。
  这样他还是可以少还两千两。
  “拿银子,这个归你!”
  杨信拿起借据说道。
  就这样他为天启增加了一千两收入,同样也让自己的口袋多了一千两。
  “下一个!”
  看着那商人拿着借据,心满意足离开的背影,杨佥事同样心满意足地喊道。
  下一个是佃户。
  “你是叶家的佃户?”
  杨信说道。
  “回老爷的话,小的是代连小的在内五家乡亲而来,小的五家租种叶家一百五十亩地,都是水田,小的听说老爷定规矩只收四成租,不知是否真的?”
  后者充满期待地说道。
  “最好的上田四成,中田三成,下田两成,这是皇上的恩典,叶茂才勾结倭寇谋反证据确凿,而且本人已经认罪。本官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按照大明律凡谋叛及共谋者、不分首从、皆斩。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并入官。父母祖孙兄弟、不限籍之同异、皆流二千里安置。
  故此,不仅仅是叶茂才家的。
  他的兄弟家族的财产,也同样在抄没之列,他们的田产当然也抄没,一律按照本官所说标准处置。”
  杨信说道。
  那佃户立刻感激涕零地磕头。
  “不过还有一点,这些田产抄没后归皇上,你们也就归了皇庄,既然皇上只收你们三四成租,你们也得为皇上盯着地方,本官已经在横林驻扎荡寇军和锦衣卫,你们以后听到看到地方上有对皇上不忠的,这个要及时向那里禀报,对于禀报的都有赏。”
  杨信说道。
  佃户赶紧磕头答应。
  “但你们想过没有,这样那些地方士绅就排挤你们了。”
  杨信说道。
  “求老爷开恩指条明路。”
  那佃户说道。
  他当然明白这些,实际上他敢来就冒着很大压力。
  因为他宗族的族长已经发话,谁敢来就直接开除出宗族,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宗族不会保护他们了,没有宗族保护以后肯定受欺负,在乡村就是靠着宗族才能立足,否则就连喝水人家都不让用一口井。
  但他们五家实在忍不住三四成租的诱惑啊!
  “很简单,驻扎在横林的锦衣卫和荡寇军,会在农闲时候来指导你们进行训练,并且把就近的皇庄庄户聚在一起。”
  杨信说道。
  “小的变军户?”
  那佃户一脸失望地说。
  很显然军户是不行的,这年头谁会做军户啊!
  “不,不是军户,你们还是民籍,不会让你们当兵的,就是训练你们,这样在有人欺负你们时候,你们可以保护自己。驻扎在横林的锦衣卫和荡寇军毕竟离你们还有几十里,不可能很快赶到帮你们,这样你们就必须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直到他们到来。而这样你们就需要一个组织,一个像军队一样的组织,有人能够指挥你们和别人打,甚至需要的话你们还可以和周围其他皇庄的人联合,一个庄子有事其他都去帮他们。
  这样地方上谁敢惹你们?
  但你们不是军户,也不需要交什么,就是自己去买些武器。
  可以叫民兵。
  对,就叫这个称呼。
  民兵也和军队一样有各级军官,这些军官就是你们自己推选,以后皇上要赐你们一些新的种子,新的肥料,教你们一些新的种田织布手段,同样也会由这些军官来传授。”
  杨信说道。
  这就可以了。
  这样一个以荡寇军为核心的体系就建立起来。
  而这个体系将扎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渗透扩张,然后逼迫士绅的体系步步后退,至于方法也很简单,有这些民兵的示范作用,其他那些还在地主手下的佃户需要做的,仅仅是盯紧他们的地主,看他们有没有犯罪而已,只要有犯谋反谋叛谋大逆三罪的,按照大明律就是抄家。
  接着就是据点的锦衣卫和荡寇军出动抓人了。
  只要坐实了那么他们的佃户就变成民兵了。
  他们就可以一样享受三四成的地租,享受接下来肯定推广的新技术新作物……
  这里倒不需要地瓜。
  事实上徐光启最先就是在松江种地瓜,但可惜没什么人愿意种,毕竟这片土地根本不需要,但问题是很快这里也要面临大旱,崇祯年间的大旱从西北开始横扫除了四川云贵两广外剩下的所有地方。江浙不但遭到波及,而且还是旱灾的重灾区,当然,这里的重灾区概念和西北不一样,如果不是大规模桑棉化,这种旱灾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现在不行。
  这里正常年景都粮食不足何况来场大旱?
  所以杨信同样也得解决这里的问题,而这个解决办法,就是在这一带推广计划中的鸟粪,这是江浙稻田最好的肥料。
  而鸟粪来源最近就是钓鱼岛的黄尾屿。
  接下来他需要的只是去那里开采,然后运回来专门卖给自己的荡寇军体系和这些民兵,只要粮食亩产能够大幅增加,那么江浙这种地方的旱灾,根本就构不成真正的影响。
  这里旱灾又不是说不下雨。
  然后再少量强制性种植些地瓜什么的就基本没事了。
  “不是军户就行,不是军户就行!”
  那佃户如释重负地说道。
  “你们就这么害怕做军户?”
  杨信无语地说道。
  那佃户尴尬地一笑,这种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第210章
抄家也会上瘾的
  “钱士升,钱士仪,顾杲,这还不够啊!”
  杨信说道。
  此刻顾公子也挂起来了,旁边还挂着钱士仪,后者因为受刑太多,再加上又看到顾杲也被抓进来,终究还是招供了,但他供出的也仅仅是顾杲,另外还有高攀龙之子高世儒。
  后者本来就被抓了。
  杨信抓人可是严格按照大明律。
  而大明律上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诛九族之类的内容。
  大明律最狠的就是谋反,本人,同谋无论首从,其父母兄弟儿子,叔伯一系十六岁以上的统统斩首。女眷和未成年的赐功臣,已经订亲但没过门的姐妹或女儿不受牵连,直接送过去算人家的,同样过继给别人的儿子不受牵连。诛九族在大明律里面是没有的,而像谋叛这种低于谋反的,其实就连家族男人没有参与的也只是流放。
  所以杨信的给这些家伙定罪时候都是谋叛加谋反,因为单纯只是谋叛,根本用不着扔海南岛上。
  谋叛牵连的只流放两千里。
  但这还不够。
  至少对杨信来说还不够,这样算他只不过抄了四家,高攀龙,叶茂才,钱士升和顾杲。
  顾宪成兄弟俩已经死了。
  “叔父,咱们是否应该找个最有钱的下手?”
  杨寰小心翼翼地说。
  “最有钱的?”
  杨信颇为意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