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819

  通译黄三陪着笑脸说道。
  这个四十多的家伙是衡阳一带的,自己带着二十多个青壮,其中一个是他亲儿子,杨信赐名黄彪,通过武力竞选当上队长,又通过武力当上营长,被杨信钦点为这支分队的临时指挥官,而他就是他儿子的大脑。
  “路上可有不听话的?”
  杨信说道。
  “回提督老爷的话,没有,大家伙都听您的,您让犬子带着他们,他们自然也就听犬子的。”
  黄三说道。
  当然,看他儿子的表情也未必。
  而且火把的亮光下,这些士兵里面有几个带伤。
  那两个监军的锦衣卫想上前说什么,却被杨信抬手止住了。
  “这就对了,你们都得听我的,我不在就听我指定的人的,这就是规矩,你们想赚那每月二两银子,甚至于升官发财,那首先得懂规矩。我是什么人你们都已经清楚,你们是什么人自己也很清楚,我给你们这个机会,算是你们祖坟都冒青烟了。如果你们还不懂抓住这个机会,那么你们就只能一代代在山里受苦,你们的后代也得继续受苦,当然,你们估计连后代都不会有,哪个女人会跟你们这些人?
  跟着我!
  以后银子有了女人有了,我还会给你们地,让你们堂堂正正做人。
  但首先,你们必须守规矩。
  不守规矩就得死。
  别以为我不会杀人,锦衣卫不杀人?”
  杨信说道。
  那些通译赶紧转述,所有士兵寂若寒蝉。
  “你们不是擅长走路吗?所有人都拿起火把,天亮前我们还有上百里路要走,而且还有近半是山路。”
  杨信紧接着说道。
  所有士兵赶紧举起火把,这支队伍就这样跟着杨信,开始了在雪夜的急行军。
  而此时七十里外的清流关。
  “何兄,不用怕,只要衍圣公咬死了是遭遇土匪,那杨信有何借口找你的麻烦?说你救援不力?他自己还临阵脱逃呢?更何况你又不归他管。”
  李三才的那个外甥说道。
  何守备和那些军官惴惴不安的互相看着。
  杨信的突然露面,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慌,毕竟杨信要想报复,首先就要以他们为突破口。
  “可他要强行抓人呢?”
  何守备说道。
  衍圣公的确不会卖他们。
  反正杨信也不可能把衍圣公抓进诏狱用刑。
  同样他们也的确不归杨信管,大明两套军事体系,南京五军都督府虽然只能管南京周围这些卫,但他们所属的广武卫正好归南京右军都督府,而且南京也有兵部尚书,而且南京兵部尚书是真正实权。
  但是……
  大明朝哪有那么简单的。
  人家是锦衣卫,就是来抓他严刑拷打他又能怎样?
  “驾贴啊,没有驾贴他如何抓你?就算他向京城请旨,刑科不签他还是奈何不了你,衍圣公就说遭遇土匪,刑科为何给他签驾贴?他要不用驾贴就敢擅自抓人,真以为南京五军都督府,兵部,都察院,刑部统统都是死人啊!五军都督府那些公侯的脸面是他随便打的?
  这里不是京城。
  这里还不是他说了算的。
  就算要以军法拿你,那也的是广武卫,他一个锦衣卫没有驾贴凭什么拿你?”
  李三才那外甥说道。
  “我总觉得被你们坑了!”
  何守备苦着脸说道。
  “那银子是白给你的?银子你拿了,二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我们可够大方的,光想要银子不想担风险,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李三才那外甥鄙视地说。
  “喝酒,喝酒,一醉解千愁!”
  何守备无奈地说道。
  然后那几个同样愁眉苦脸的军官也端起酒杯。
  “就是,该喝酒喝酒,让兄弟们都喝酒,多大的事!”
  李三才那外甥说道。
  他的家奴抱着一个个酒坛子,立刻在一桌桌士兵中倒酒。
第173章
杀人灭口
  “快点,跟上,就这还吹嘘你们是铁脚板?”
  杨信就像讨人厌的军训教官般,一边向后小跑着一边拿小皮鞭抽那些倒霉的士兵们。
  后者依然是疾行。
  这些背着弩,盾牌,扛着丈八长矛的士兵,已经在他的这种逼迫下急行军连续六个小时,包括吃东西都是边走边吃,这六个小时他们走了超过七十里,从全椒一直走到滁州,然后绕过滁州直奔清流关。
  杨信的目的是抓捕何守备和所有士兵。
  但他没有合法手续,所以必须先斩后奏,先把人抓起来再说,然后无论谁要不放就行,剩下就是向天启请旨堵南都文武官员的嘴,他的确不能在没有驾贴的情况下,擅自逮捕嫌犯,尤其是还是军队的将领。守备也不低了,这时候满桂也才仅仅是个守备,而且这个守备还是广武卫的,就算有罪也得先由广武卫镇抚司捉拿,还轮不到锦衣卫镇抚司。
  除非有驾贴上升到钦犯的高度。
  但好在他就算抓了,别人也不能硬抢。
  他抓人是不合法的。
  但别人从锦衣卫手中硬抢也是不合法的。
  都得走程序。
  这个走程序的过程中足够他撬开何守备的嘴了。
  “快点,都没吃饭是怎么着?”
  杨信吼叫着。
  那些士兵默默加快着速度。
  实际上杨信对他们是满意的,这已经达到正规军标准了。
  当然,不是大明朝的正规军。
  夜间行军维持六公里时速六个小时,这绝对算得上现代正规军的标准,而且这些人其实还不算累,催一下还能继续加速,甚至再催催还能跑起来,估计就是这样再走七十里也没问题。
  这就是他喜欢山民的原因。
  这些人是天然的铁脚板,好好训练一下这样的轻步兵都能撵骑兵,甚至他们都绑腿,不是他教的,而是这些人自己就懂,虽然和科学的绑腿有差距,但他们的确都绑腿。至于个性散漫,语言不通之类问题,这个可以通过皮鞭和军棍解决,再不行还有刀呢,一边是银子一边是军棍,没有改不了的。包括语言也一样,就给我统一说官话,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说官话,给一个学习期,超过学习期以后只准说杨信版官话,敢说别的就挨鞭子。
  这种事情都好说。
  现在天津那批就已经能够做到语言互通了。
  而且纪律化也初见成效,至少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了,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精锐军队的要求很低,令行禁止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官军。
  “杨公,前面五里处有人!”
  一名在前面侦查的锦衣卫跑过来说道。
  “呃,有人不是很正常?”
  杨信说道。
  这里已经是人口稠密区,附近村庄遍布,有早起的路人毫不奇怪。
  “不是普通老百姓,得两百多人,都带着武器,而且和咱们一样是奔着清流关去的,不过他们走得没咱们快,照咱们眼下情形,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能追上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