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819

  之前神宗皇帝已经下旨,各地都必须修建关岳庙,而在京城分别立有关庙和岳庙,那么以这个标准南都也不应该合祀,而是分别立关庙和岳庙。此前南都同样立有关庙,也就是说还缺一座岳庙,那么您下旨以臣为钦差,去南都修建这座岳庙。
  但臣只是副手。
  正使由新任衍圣公孔胤植担任。
  另外由臣和衍圣公顺便考察南直隶各地书院,神宗皇帝赐臣监督天下儒生之职责,臣自然要履行神宗皇帝赐予的职责,而衍圣公就不用说了,作为衍圣公他当然有这种权力。这样臣和衍圣公就可以去南方,对东林书院进行考察,若发现有违圣贤之道的,自然就可以将其封禁,同样江南那些书院只要是不老实的统统封禁。
  他们不是讲圣贤之道吗?
  那咱们就跟他们好好讲讲这个圣贤之道。”
  他紧接着说道。
  “但只是封禁东林书院,他们大可另建一处,不砍几颗人头终究是震慑不住这些人的。”
  九千岁说道。
  “这个容易。
  咱们这么搞他们必然受不了,尤其臣更是东林党的眼中钉,这次到了他们的地盘上,肯定会想办法除掉臣,这一点可以说是绝对的,而只要他们动手,臣就可以在江南来一场大狱。
  我大爷说的对,不砍他们几颗人头,抄他们几家,是肯定震慑不住这些家伙的,既然这样那就该砍砍该抄抄,现在是十一月,臣带着一队锦衣卫骑马到曲阜会和衍圣公,估计有一个月就能到达南都,处理完这件事也就到明年春天了。
  建奴要进攻也得明年开春以后。
  正好不耽误。
  不过陛下得准许臣在南都便宜行事,毕竟那里是东林党老巢,尤其是南都各家勋贵恐怕都已经被其收买,而各卫早已糜烂不堪用,臣到那里首先得有一支可用之兵才行,旧有之军皆不可用,必须另行招募。”
  杨信说道。
  “这个容易,你还是提督荡寇军,朕准许荡寇军在南方招募士兵。”
  天启说道。
  “那就可以了!”
  杨信说道。
  南都的旧军肯定不能用,且不说战斗力早已经渣渣,更重要的是早就被士绅们控制了,包括南都那些勋贵们,就像魏国公这样的,也早就已经与士绅同流合污了,除非他带一支京营骑兵南下,但那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他的真正目的是借着这个机会去招一批南方人当手下,以便充实自己的势力。
  所以他的目标……
  他的目标是那些山民棚民。
  这些实际上不在户籍范围内的真正贫民,可以说是绝佳的兵源。
  到时候招募一批然后在长江边,建立一个类似大沽口那样的据点,一边种植新作物一边搞工业,说白了就是他的私人庄园,反正以他的身份也足够保证这样的庄园免受地方官绅迫害。
  然后就这样在全国各地不停建下去。
  而这样的庄园可以方便他为天启做事,天启要对付各地士绅就必须有就近的武力,在卫所制度已经彻底崩坏的情况下,这样可以随时动用的庄园,明显非常有用处,而且还不用他掏钱养活,杨信有足够的能力让这些庄园自给自足,甚至还能为他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这是肯定的。
  现在他俩就在试验水泥,虽然还刚刚开始。
  但试验成功以后,这东西就可以在杨信的庄园生产,那样不就可以赚钱了吗?
  现在天津的鱼罐头就已经在赚钱。
  然后他再把这些庄园纳入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由他自己的船队进行互相之间的贸易,这就完全可以在士绅控制的社会打入一个个钉子,朱元璋最初的卫所制度就是这个目的。
  而且很有用。
  朱元璋一次次大狱,一次次强制迁徙,可以说全都是针对士绅的,那么有士绅敢反抗吗?
  没有人。
  军户的庄子在旁边盯着呢!
  敢反抗卫所军户转眼间就集结起来抄家了。
  只是后来被玩坏了。
  “只是这样又要你以身犯险了!”
  天启有些感动地说。
  “陛下,内事有我大爷在,外面除了臣还有谁能为陛下奔波?此刻朝野可以说放眼皆敌,除了我们爷俩陛下还有何人可用?也就是这一两年,过些年陛下提拔的人逐渐起来,就可以真正掌握权力,那时候臣再歇息,如今没别的办法,刀山火海臣也必须得为陛下闯一闯。”
  杨信大义凛然地说。
  “守诚兄,自今日起你我私下兄弟相称,在外人面前咱们是君臣,自己人面前咱们是兄弟,朕父母皆无,亲人惟稚弟幼妹,说是天子,实无异孤家寡人,可依靠者惟一乳母,一老奴,再加守诚兄而已。今日由校即以守诚兄为长兄矣,就如太祖与中山武宁王一般,从此富贵与兄共之。”
  天启带着激动起身,很干脆地向他拱手说道。
第165章
狗男女
  很显然小皇帝已经真正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皇帝了……
  连帝王心术都懂了。
  当然,也有可能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他这时候真的无依无靠。
  外面的大臣要么和他敌对,要么就是心怀鬼胎,就连孙承宗这些算是他老师的人,其实也只能有限度的信任,毕竟无论孙承宗还是徐光启,也都是文官的一份子,士绅的一份子,天然就和他有距离。
  至少都察院的御史堵乾清门时候他们没有站出来。
  勋贵更不用说了。
  这些混蛋早就已经变成废物,把他从乾清宫拖出来时候,张惟贤可是代表勋贵集团参与了。
  大臣里面没有可信赖的。
  皇宫里面同样没有可信赖的,无论太监还是锦衣卫,王安和骆思恭就是前车之鉴。
  如果是正常程序,他爹当皇帝期间,会先封他为太子,给他任命几个伴读然后由这些伴读作为他的亲信,而且同时还会任命东宫六局的大小太监,这些人会伴随他的登基,为他迅速接管皇宫的一切。然而他爹在短短一个月在位时间里根本什么都没做,连太子都没立,他就是和过去做皇长孙时候一样,作为一个未成年的皇孙,带着自己奶妈和一个老奴,仓促间被推上了皇帝宝座……
  他连宫里那些管事的太监都大部分不认识啊!
  锦衣卫也一样。
  他此时真正能相信的就三个人,魏忠贤,客氏,杨信。
  老奴,奶妈,亦师亦友的朋友。
  就这三个人。
  他能够依赖的也就这三人。
  魏忠贤和客氏他不需要用恩宠来保证忠心,这两人可以说与他一体的,但杨信却不一样,杨信是纯粹交情,毕竟以杨信的能力,他就是不帮小皇帝,转而去帮那些大臣,后者也少不了他的荣华富贵,小皇帝是真心也罢,出于帝王心术也罢,他此刻那句富贵与兄共之,都是可以说从心底喊出的。
  “陛下!”
  杨信赶紧同样激动地扶着他。
  两人就这样很让人恶寒地手扶着手四目相对……
  “陛下,臣受神宗皇帝知遇之恩,正欲肝脑涂地以报,不想神宗皇帝龙驭宾天,大行皇帝亦随之而去,臣惟效诸葛武侯,为陛下鞠躬尽瘁。
  神宗宽仁以待群臣,致使群臣恃宠而骄,恩宠以待士绅,致使士绅忘乎所以,陛下又以冲幼之年仓促继位,此辈更无畏惧之心。若不以重刑整肃,日后陛下将为其所缚,臣别的没有,唯有一颗忠肝义胆和这一身勇力,臣此去南都,定然为陛下重塑纲纪。
  咱们先安内再攘外。
  先整肃朝纲再扫清边患。
  内敌也罢外敌也罢,臣统统为陛下扫平,待大明百姓咸歌盛世之时,臣再效法郑和,率水师远涉大洋,扬我大明国威于四海,宣陛下之教化于万国。”
  杨信深情款款地说道。
  “守诚兄,到那时,由校裂土以酬兄之功!”
  天启说道。
  “陛下!”
  杨信热泪盈眶地说。
  “守诚兄!”
  天启热泪盈眶地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