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819

  那人说道。
  “带路,去天津!”
  杨信毫不犹豫地起身说道。
  “李公,让我们猜猜这个大官是谁?”
  他笑着对李三才说道。
  后者默然不语。
  一个时辰后,带着一队荡寇军冲进天津的杨信,在闻香教本地教首,一个粮商家中搜出了信,而且后者在杨信的威慑下,也交待了的确是自己奉王好义命令派出教徒截杀杨信。这就行了,杨信在天津把李三才交给了前来接他的杨寰,这个人是许显纯的心腹,实际上知道杨信去登州追李三才后,许显纯就把他派到天津等着,对这个原本历史上九千岁五虎之一,杨信还是能够相信的。
  而且何坤带领的三百荡寇军依旧跟随杨寰押送。
  至于杨信……
  他当然是去剿灭王家了。
  既然是王好义受京城大官的委托,那么他肯定知道这个大官是谁,而且手中恐怕也有类似的密信,只要能够抓住王好义,并且逼迫他作证揪出这个人,那么就可以获得突破口了。
  单纯王安的供词无法定罪。
  但如果能找到密信之类,这些物证就可以了。
  把李三才交给杨寰后,杨信立刻派人去大沽口再次调兵,调他的荡寇军从海路北上,在蚕沙口登陆直扑石佛口。
  这个闻香教老巢就在滦州西边,不但不是什么人迹罕至之地,而且还卡在京城通山海关的大路上,东边滦州城西边开平卫城北边三屯营蓟镇总兵驻地,旁边还有大明朝北方官营第一大钢铁基地遵化铁厂。不得不说,能把这样一个战略要地级别的地方,变成闻香教总坛,大明朝的地方官员们简直令人惊叹,那里是整个冀东的心脏级别啊!
  要不然多尔衮入关后在冀东恍如无人之境呢!
  有王家和闻香教的欢迎,在这块地方根本不用担心会遭到抵抗。
  不过杨信不指望荡寇军。
  因为荡寇军的海运能力有限,那些拖网渔船最多也就是几百人级别的。
  同样他也不能指望开平卫的军户,后者甚至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样的距离可以确定开平卫一堆闻香教徒了,包括滦州的官员也必须瞒着,所以他的目标是这一带的野战军,也就是蓟镇总兵下属的那些募兵。这时候蓟镇总兵还是刘渠,实际上他正式的称呼是镇守蓟镇永平山海等处总兵官,统辖蓟镇到山海关沿线军队,但他本人驻山海关和同样在那里的文球一起作为辽东的后援。
  杨信不是找他。
  他和刘渠没什么像样交情,而且文球也在山海关,这种私自调动边防军可不是那么简单,文球立场不明,很难说会不会帮他,更重要的是杨信也来不及等天启的圣旨,因为时间一久王好义就得到消息了,他必须在王好义得到消息前突袭石佛口。
  天津到石佛口骑马得三天。
  就算报信的闻香教徒中途换马也得两天。
  所以他必须得在两天,最多三天内完成突袭,最保险是两天,所以他需要徒步一天跑到抚宁,然后在那里带回骑兵,并且在这一天内突袭到石佛口。
  抚宁有他的老朋友。
  倒霉的李如柏以沈阳之战的功劳,算是将功折罪,被万历羞辱性地贬职石门路游击,镇守从九门口到无名口的长城,以此作为萨尔浒之战失败和丢失开原的惩罚,李如柏也不敢辞职,只能去当这个游击。至于李如桢降为都督佥事,但回京继续当摆设,不过理论上他现在还是锦衣卫籍官职最高的,哪怕骆思恭也只是以都指挥使掌印,这也是李家在京城花了一笔巨款换来的结果。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信帮他们打赢了沈阳之战。
  从李如柏手中借兵是没问题的,反正最严重结果也就是撤职,但李如柏本来就巴不得回家养老,只是不敢辞职而已。
第149章
锦衣卫办差,阻拦者死!
  李如柏绝对够朋友,当杨信一昼夜长跑两百多公里到达石门寨后,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手下头号猛将和五百精锐骑兵派出。
  直接给了杨信一个惊喜。
  当然,杨信惊喜不是因为李如柏派兵给他。
  老李肯定会派兵的。
  李家和东林党又没什么勾搭,事实上一直要置李家于死地的就是东林党那些言官,相反已经炙手可热的杨信,才是他们李家的朋友,没有杨信帮他们打赢的沈阳之战,他们兄弟俩早就在言官围攻中下狱了。而李如柏给杨信的惊喜是这个头号猛将,这个人其实是满桂,这时候的满桂是黄土岭守备,就在李如柏这个石门路游击的管辖中……
  “满将军,你是汉人还是蒙古?”
  杨信好奇地问。
  “杨同知,末将祖籍是兖州峄城,祖上随太祖驱逐鞑虏,遂隶宣府前卫,自此世居宣府,末将自然是汉人!”
  满桂红着脸愤然说道。
  “呃,我只是随便一问。”
  杨信说道。
  “杨同知,末将官职虽卑,然祖宗岂是可任人胡说的。”
  满桂很不客气地说。
  很显然这个问题让他很生气。
  “那倒是杨某失礼了,此地距石佛口两百里,若将军一昼夜能到,王家金银任尔取之,杨某亦将向陛下为将军请功,至少以一参将相授。若将军及所部兄弟不能一昼夜赶到并投入战斗,那王家的金银就没份了,你们只是执行了李老将军的命令。从此刻开始计,杨某徒步,咱们看谁先到石佛口。”
  杨信说道。
  满桂看了看自己身后。
  那些士兵立刻一片亢奋,虽然这个奔袭距离的确够远,但他手下这些也都是精锐骑兵,有银子可拿就完全值得拼一把。
  “杨同知,若末将骑马还跑不过杨同知,那还有何脸面要赏赐?”
  满桂拱手说道。
  “那好,咱们滦州见!”
  杨信说道。
  说完他下马背着一个包裹向前开始奔跑。
  而满桂及部下士兵则控制着战马速度开始慢跑,并且与杨信保持一致,一场人和马的特殊竞赛就这样开始,最初满桂还不信杨信那么能跑,只是为了表现尊敬故意落在他后面。但很快他就换上了震惊,当杨信居然一直保持最初的速度和他们一同到达四十里外榆关驿的时候,震惊完全变成了敬佩,不过双方在这里分开了。杨信在榆关驿转向南,然后在昌黎折向滦州,而满桂及其部下是走大路,也就是在榆关驿向抚宁,走直通京城的官马大道,穿过抚宁和卢龙也就是永平府城,再继续向前奔滦州石佛口。
  实际距离不只两百里。
  这样距离对杨信根本无所谓,他都能二十四小时跑两百多,又岂会在乎这一百挂零?
  实际上他当天午夜就到了。
  滦州。
  “满将军!”
  城东月光下的大路上,杨信坐在一张不知道从哪里搬来的太师椅上,看着从远处策马而来的满桂。
  后者很显然已经筋疲力尽。
  而他的五百骑兵已经完全没有了队伍可言,实际上还跟在满桂身后的也就是不到一百骑,剩下的全都掉了队,在后面漫长的官道上不知拖了多远,他们纷纷在杨信面前停下,然后看着杨信脚下堆着的一双双靴子。
  磨烂的靴子。
  而且是杨信在石门寨准备的,实际上全都是找李如柏要的明军骑兵制式靴子,这东西路上根本就没有地方弄,因为这不是民间出售的,而且沿途也不可能找军队要。杨信和他们在榆关驿分开,向南昌黎到滦州没有像他们这样的野战军驻扎,也就是说杨信真是靠双脚跑来,没有在中途换上马,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故意坐在这里没事磨鞋子玩……
  “杨同知真神人也!”
  满桂下马,一副心悦诚服的姿态行礼说道。
  哪怕杨信作假也无所谓。
  他实际上很清楚,杨信就是用这种方式解决不久前那个问题造成的两人之间尴尬关系。
  他当然顺坡下驴。
  这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新君身边炙手可热的宠臣,按死他一个小小的守备就像按死只蚂蚁,其实在路上他就已经后悔了,不过他因为自己的姓过于少见,的确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内附的蒙古人,所以对这个问题一向比较敏感,杨信很冒昧地一问,他也没能控制住情绪。
  但事后他真害怕。
  他就一个小小的守备而已。
  得罪这种级别的高官,而且还是锦衣卫,那不是作死嘛!
  但很显然杨同知也够大度。
  “满将军无需客气,我这个人最喜欢交朋友了,我对朋友也绝对以诚相待,李老将军可以给我作证,以后你我就兄弟相称!”
  杨信扶住他说道。
  就这样大明又一个名将成了他的兄弟,很快拖在后面的骑兵也开始陆陆续续到达,不过真正能做到持续狂奔两百里的并不多,这是真正精锐骑兵的水平,满桂的五百骑兵,真正在之后半小时里到达的不足三百。不过这也足够了,这三百骑兵没有进入滦州,而是在城外的一片密林休整,就这样很快临近黎明,然后在杨信带领下重新起身绕过滦州直奔石佛口。
  很快一座土城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