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819

  几乎同时杨涟松开了手。
  “陛下,臣无意冒犯,只是李选侍藏匿陛下,其意难料,而此处多是其亲信,臣受大行皇帝顾命,不敢疏忽大意,杨同知不过欲陷害臣等,臣等对陛下唯有忠心。”
  紧接着他向天启行礼说道。
  天启突然笑了。
第136章
这个皇帝不是善茬啊
  “杨卿为此无需辩解,朕已知杨卿之忠心!”
  天启看着杨涟说道。
  后者低着头,倒是后面那些大臣不少露出意外的表情。
  这都可以说是一群老狐狸,很显然他们此刻已经意识到,自己对这个据说只喜欢在宫里摆弄些奇技淫巧的半大小子,认识明显有些不足。
  这话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少年能说出的。
  “不过杨卿倒是误会了,朕只是过于伤心,一时不愿见人而已,朕毕竟年纪幼小,一个月间连遭大丧,多少有些心神恍惚,害怕失礼于诸卿,故此独自待在暖阁想静一静。选侍抚育朕已近两载,就如朕之母,又岂会藏匿朕,并无任何人藏匿朕,都是魏进忠他们这些奴婢太过蠢笨,一时间未曾向诸卿解释清楚,才致有此误会。”
  他紧接着说道。
  说那个年纪幼小时候,皇帝陛下的嘴角明显带着嘲讽。
  杨涟还是低着头没说话,但那些大臣里面已经有人显出不安,很显然这个小皇帝不仅仅是出人意料,而且不是个善茬,至少不是他们希望的那样,是一个易于控制的。而王安更是脸色苍白,他和这些大臣不一样,皇帝想杀大臣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确凿的罪名,需要考虑后果,尤其是文臣,还得考虑天下士子们的舆论,但杀一个家奴不需要,只要愿意,就是没有罪名也能赐死,太监是皇帝的家奴。
  真正可以生杀予夺的。
  整个乾清宫前一片寂静,气氛越发凝重。
  “误会,都是误会!”
  英国公忽然上前干笑着说道。
  然而没人搭理他。
  他又干笑着后退了一步。
  “至于杨同知……”
  天启同样没搭理他,而是转头看着杨信说道。
  杨信赶紧行礼。
  “至于杨同知对杨卿的指责,也是一场误会,杨卿乃是大行皇帝顾命之臣,当日大行皇帝拉着朕的手,告诉朕杨卿诸位都是忠臣,都是值得朕信赖的辅佐之臣,又岂会胁迫朕?杨同知此前在辽东,刚刚回京不知这些,一时误会也是情有可原,杨,刘,左诸卿都是忠臣,都是大明的忠臣朕的忠臣,胁迫之说就无需再提了。”
  他接着说道。
  “呃,看来的确是臣误会了,回头臣给杨科道道歉!”
  杨信赶紧笑着说道。
  天启点了点头,紧接着将目光转向那些寂若寒蝉的大臣。
  后者真是寂若寒蝉了,这个小皇帝一件件事安排的明显很老练,这哪是个什么都不懂,只会玩些奇技淫巧的玩具,连书都不怎么读的,这他玛明显又是一个唐宣宗,一个扮猪吃老虎的。
  这下子麻烦大了。
  大明的衮衮诸公可不喜欢这样的皇帝。
  尤其是这个皇帝还有一个凶残的爪牙,话说他跟杨信之间的交情可是尽人皆知的。
  “至于朕往何处……”
  天启顿了一下。
  “虽然先正位东宫乃是尊礼法,但先帝梓宫在这乾清宫,朕为人子者当以孝道为先,舍梓宫而去终究有违孝道,朕还是在此为大行皇帝守灵,至于外间之事就交由众卿了,等众卿择出吉日,举行过登基大典再正式临朝,另外方阁老乃三朝元老,内阁首辅,众卿就依旧以方阁老为首,其他人官职不变。”
  他紧接着说道。
  “陛下……”
  刘一燝还想说什么。
  “刘大学士,你想让陛下背不孝之名?”
  一直没有说话的方从哲说道。
  刘一燝闭嘴了。
  一个孝道就堵死他们的嘴了。
  而天启根本就没有再看他,同样也没有再看那些大臣,皇帝陛下径直走向正殿的大门……
  “杨信,你们还未拜过大行皇帝!”
  他说道。
  “臣等该死!”
  杨信赶紧说道。
  紧接着他走向前,而许显纯二人跟随,三人在那些大臣深沉的目光中直接走进来了大殿,随后几千岁也跟了进去,九千岁临进门前,还特意看了一眼多少有些失魂落魄的王安,然后很嚣张地摇了摇头,随即进了大殿。外面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尤其是杨涟等人,那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很显然他们输了,就在这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方从哲深吸一口气,然后直起了他一直弯着的腰。
  “诸位,该做正事了!”
  他说道。
  说完他径直向外走去。
  而在他后面黄克缵等人紧接着跟随。
  张惟贤和骆思恭看了看杨涟等人,也跟在了方从哲等人后面。
  最后只剩下一帮东林党在用目光交流着,但很快以杨涟为首的他们也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王安。
  他依旧沉默地站在那里……
  “这个老奴简直欺朕如幼童!”
  从楼上看着他的天启怒道。
  呃,乾清宫其实是座二层楼,只不过人们习惯中的印象,就是那座可以说富丽堂皇的大殿而已,但实际上这座大殿头顶上还有一层,而且这一层还有很多间密室级别的房间。进入大殿的杨信,在拜了一下朱常洛之后,紧接着就被天启带进了他在这里的书房,而许显纯二人当然留在下面,这里就他俩和九千岁,连李选侍和客氏都在下面。
  “该杀就杀!”
  杨信很干脆地说。
  “还是先过了这阵子,他终究是跟了大行皇帝多年的,朕一继位就杀这种宫中旧人还是不妥,先等登基大典完成,那时候把他扔到南海子,过些时日再找个罪名直接赐死。说起来今日若非有你,朕还真就得咽下这口气,这些狗东西一个比一个嚣张,朕在他们眼中哪还算个皇帝,简直就是随便他们摆弄的傀儡,尤其是那个杨涟,大行皇帝当日拉着朕的手,将朕托付于他,他竟然如此对朕?他对得起大行皇帝在天之灵?
  过些时日,朕连他一起杀!
  还有那骆思恭,身为锦衣卫掌印,他还不如许显纯。
  不到紧要关头,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狼心狗肺的,一个个平日里道貌岸然摆出正人君子忠臣义士的架势,一到紧要关头全都原形毕露。
  大行皇帝梓宫就在他们面前啊!
  他们就像拖一个囚犯般,生生把朕硬拖了出去!
  就这还有脸自诩忠臣?
  朕倒是奇怪,他们为何如此疯狂?”
  天启说道。
  很显然他憋的一肚子怒火终于可以找人倾诉了。
  虽然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杨信多数时间都不在京城,但他写的那些笔记可是始终没断了送给天启,就是在辽东时候都一样,反正就是送给徐光启,徐光启再转交天启,老徐可已经是少詹事,他就是太子属官。所以这时候的天启真要说眼界,恐怕远远超过那些大臣们,也就是年纪小,还没这些老狐狸那种勾心斗角的才能,但要说头脑绝对够聪明了。
  毕竟眼界开阔的好处明显。
  “应该是叶向高还没来吧?”
  杨信说道。
  “他们都是东林党,大行皇帝继位后任命了一堆东林党,但内阁首辅终究还是方阁老,虽然刘一燝入阁,但他终究差方阁老太多,不可能真正为东林党控制内阁,而唯一从资历,威望上压倒方阁老的,只有叶向高。但大行皇帝驾崩的太早,虽然已经下旨召叶向高进京,但叶向高至今还未启程,而方阁老的首辅始终没变,他们害怕陛下这期间被方阁老控制,那时候只要一道圣旨就能让叶向高留在老家,故此抢先下手控制住陛下。”
  他紧接着说道。
  “就这么简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