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9

  过去被他们无视的军户们,真正展现力量的时候,他们立刻就发现了自己的虚弱。
  方从哲已经匆忙进宫。
  不论这些军户是为什么,这时候必须安抚住。
  但杨信并不知道这些,他根本看不到后面,他能看到的只有跟着他在最前面的那些锦衣卫,就连那些串联的锦衣卫,也不知道自己串联出了一个多么可怕的结果,这些点燃一场超大规模游行的家伙,在安定门大街上唱着满江红,丝毫不知道自己身后的队伍到底有多长。
  这时候已经没人看青虫了。
  那些青虫有什么可看的,与其看他们在文庙哭丧一样,还不如看这边的锦衣卫游行呢!
  这才是百年难得一见。
  包括青虫自己。
  那些没有了观众的青虫们,纷纷从文庙涌出,愕然地站在雪中的街道上,看着手捧圣旨的杨信走向前,看着浩浩荡荡的锦衣卫大军在街上望不到尽头,然后同样看着他们在正对通向文庙的街道口停下来……
  “停!”
  杨信大吼一声。
  后面的锦衣卫们迅速停下。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然后杨信开始读圣旨,圣旨的内容自然是任命他为总管,负责在灵椿坊择地修建岳圣庙,很快圣旨读完,锦衣卫们跪倒山呼万岁。
  两旁百姓同样跪地。
  捧着圣旨的杨信,站在万岁声中看着眼前几座民宅。
  本坊的总甲之类也早就出来伺候着,小心翼翼一脸惶恐,杨信示意后面的锦衣卫别动,他还不知道自己一停在这座城市造成了多大的拥堵,可怜后面数万游行军户不得不逐渐停下。紧接着他走到路边,开始用自己的脚步来丈量,很快丈量完成,在尽头随手推倒路边一根拴马桩,然后重新回到那总甲身旁,走进他身后的巷子,又继续向前丈量,并在尽头做好标记。
  这才回来继续欣赏。
  总甲在一旁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征用,这片地万岁爷用了!”
  杨信手臂一挥说道。
  路边几个人张口就要嚎叫……
  “给钱的,自己报价,该多少算多少!”
  杨信说道。
  那几个人瞬间就闭嘴了。
  “杨,杨义士,这是小的祖宅,小的祖祖辈辈住这里,小人宁死不会卖祖产!”
  其中一个义正言辞地说。
  “刘三,你爹才搬来的,你他玛算什么祖传,你个杀猪的泼才听没听见杨义士说的是征用,给你钱是万岁爷慈悲,还敢讨价还价,信不信爷明天请你去个舒服的地方,想不想玩夹棍?”
  一个锦衣卫怒道。
  “那也不能强买啊!”
  旁边一个青虫义正言辞地说。
  “就是,陛下让你们择址建庙,难道是让你们迫害百姓?”
  另一个青虫喝道。
  “我不想听见他们说话!”
  杨信淡然说道。
  许显纯立刻一招手,三四十条锦衣卫一拥而上,他们也不打也不骂,就是围起来向里挤,在三四十条壮汉的挤压中,那俩青虫瞬间消失,反正再也没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没动的那些锦衣卫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着剩下那几个想仗义执言的青虫,后者吓得以最快速度往回缩,这个真惹不起,别说是动手打了,就是一个锦衣卫吐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在口水里。
  尤其后面还有无数跃跃欲试的。
  “赶紧开价,我杨信做事公道,把你们的房子,房子里的所有杂物,这些统统算上,报个总价,然后给你们一刻钟,拿钱回去搬走,不然连你们一块埋里面!”
  杨信不耐烦地说。
  那屠户也是识时务的,以最快速度报出价格。
  杨信接过总甲殷勤递上的契约迅速签字,然后单独写了一张白条……
  “去我家拿钱!”
  他把白条递给那屠户。
  后者赶紧接过,以最快速度回去清理家当,反正杂七杂八都已经折价了,而且他还多报了不少,这笔生意是稳赚的,把值钱的东西一收拾带着家人去朋友家暂住就行。有他带头另外几家也没废话,反正杨信又不是不给银子,这一带也没有什么富贵人家,实际上安定门内这片都是贫民,签完地契拿上杨信的白条赶紧回家带着家人和值钱东西离开。
  很快一刻钟就过去。
  杨信在两旁搜寻着,立刻就看到了一块上马石,他在一片瞩目中走过去,弯腰大吼一声,一下子抱起然后举过头顶。
  四周一片惊叹。
  下一刻举着这块巨石的杨信,就像上次在开原一样,猛然将它掷向旁边一处院墙……
  “拆!”
  在院墙的倒塌声中,他转头对着那些锦衣卫说道。
  那些锦衣卫立刻亢奋地一拥而上,下一刻伴着号子声,整个这道院墙一下子被数以百计的锦衣卫推倒,紧接着他们汹涌而入,就像狂欢般开始了拆房,而在他们后面终于重新动起来的庞大队伍,仿佛得到了归处的河流般,转眼淹没了这几座宅院。源源不断到达的数万军户,就像战争之王里那些拆飞机的饥民般,以极快速度把这整片房屋变成一个个骨架,继而变成废墟,甚至很快连废墟都开始消失……
  “这人有点多啊!”
  杨信则愕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第101章
天下苦儒久矣
  “一个时辰!”
  杨信看着眼前一片空旷,对身旁的许显纯说道。
  仅仅用了一个时辰。
  超过五万锦衣卫和亲军卫的军户将四座民宅一扫而空,当然,因为挤不进去,实际上参加拆迁的也就是几千人,但这已经足够了,他们别说拆了,就连那些碎砖烂木头都清理到周围,留出中间一个空旷的广场,大概二十丈见方。这时候雪也停了,阳光从阴云中射出,照耀着整个广场,一片白雪皑皑中,就只有这里颜色不同,不过人群依然聚集没有散开。那些军户们发泄一通之后,明显看着都心情舒畅了许多,无论他们的日子会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们终究做了以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到底还是咱们人多!”
  许显纯笑着说。
  他现在的确可以笑了!
  如果之前士子们的哭庙,还能给万历制造一点压力,但现在他们的哭庙完全就是个笑话。
  连他们自己都演不下去了。
  而他也完全不需要担心万历会迫于士子的压力,对他加重处罚,万历现在根本不会在意士子的压力,因为这场大游行,已经告诉万历,他仍旧有一支忠心耿耿的禁卫军。他的力量比士子,或者他们背后的文官士绅集团强大的多,在需要的情况下,他仍旧拥有对这些人生杀予夺的能力,这些军户展示的,是属于他的力量。
  不过许显纯也没想到,杨信这招居然有如此奇效。
  在他看来有个千把人,过来制造一下声势就行,谁能想到居然会变成一场席卷全城的狂欢,几万人走上街头为他们助威,不仅仅是他计划中的锦衣卫,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几乎全都有军户参加,甚至不乏一些卫所的高级将领亲自带领。
  “这就是天下苦儒久矣!”
  杨信说道。
  出现这样大的规模,后面肯定有高级将领和那些勋贵的推波助澜,说到底他们也不甘心一直被文官们踩在脚下,他们也想趁机展示力量。
  这次正好给了他们机会。
  “岳圣驾到!”
  伴随一声高喊,所有的目光都转向南,就看见一副岳飞的画像被架在一辆马车上缓缓而来。
  杨信等人赶紧上前迎接。
  这幅画像据说还是从东厂大堂上取下来的,由提督东厂的大太监卢受亲自摘下,而护送这张画像的,同样也是东厂的番子们,很显然东厂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必须表明立场,这不仅仅是锦衣卫和士子的斗争,而是皇家和儒家之间的斗争,作为依附皇权的势力,这一次必须同心协力,可以说这场岳庙奠基仪式,到现在已经变成东厂,锦衣卫,亲军卫的共同盛举。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文庙前的门可罗雀,还有周围那些士子们复杂的目光。
  “定国公到。”
  就在杨信等人正要迎接岳圣时候,又一声高喊突然响起。
  紧接着大批士兵护卫着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人而来,这个人的身边还跟着杨信的老熟人,那个上次给他宣旨的太监,他俩很快到达现场。杨信一帮赶紧上前行礼,这是勋贵的老大,世袭定国公徐希皋,但同样也是摆设,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就是顶着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头衔而已。大明的军事制度的确由五军都督府掌管天下兵马,兵部发出的命令必须经过他们,但实际上随着各地总督巡抚经略之类手握尚方宝剑的文官出现,兵部根本不需要再理会五军都督府。这些文官控制着后勤和军饷,执掌对武将的弹劾甚至先斩后奏之权,地方上的总兵哪敢不听他们的指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