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819

  徐光启和一个老头加一个中年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出,然后看着雪地上的两人全愣住了。
  “那个,我说她从马上掉下来,我只是想扶住她,我们之间是纯洁的,你们信吗?”
  杨信一脸纯洁的说。
  商家小妹妹立刻停止尖叫,还被杨信压着的她,同样转过头看着这三人,然后目光一下子落在了那中年人的脸上……
  两人脸色同时骤变。
  “那还不快起来!”
  徐光启抢在那男子前面怒喝道。
  杨信以最快速度爬起,商家小妹妹同样以最快速度爬起,紧接着低头跑到自家门前,直接推开只是虚掩的大门冲了进去,那中年人依然在看着杨信,目光中充满了杀气,后者尴尬地一笑,很显然已经猜到这是谁了。
  “这位可是杨义士?”
  那老头打破了尴尬的气氛说道。
  “呃,晚辈正是,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杨信说道。
  “这位是戎政黄尚书,这位是太仆寺商少卿,还不快见礼!”
  徐光启没好气地说道。
  因为杨信和陈于阶的关系,他可是标准的长辈,杨信赶紧老老实实上前行礼。
  这俩人里面后者是商家小妹妹的老爹。
  不得不说这真太尴尬,把人家女儿按在雪地上,还让他亲眼看见了,也就是商少卿涵养好,换个脾气暴的早拿大棒上来了,当然,也可能是商少卿知道自己打不过他。至于戎政尚书可了不得,这是京城三大营的实际统帅,准确的官职称呼是协理京营戎政,三大营名义统帅是总理京营,这时候是泰宁侯陈良弼,永乐时候修北京城的陈珪后代。但文臣不会允许这个职位真正被武将控制,于是协理京营戎政就诞生了,到现在这个原本是辅助的文臣实际上成了三大营主管,统领除锦衣卫和御马监四卫以外,亲军上直二十六卫里面剩下的二十一个。
  而这个黄尚书是黄克缵。
  福建人,中立派,刚刚以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调任,朱常洛死后实际的顾命大臣之一,而明朝真正铸造红夷大炮,就是从他开始的,他招募从吕宋逃回的工匠铸造红夷大炮并用于辽阳防御。
  “商少卿,令爱出城赏雪,马车不慎滑落河水,正好在下路过,于是借在下的马骑着回来。”
  杨信单独解释。
  商周祚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当然,他要是知道其实是这家伙一路抱着他女儿回来的,估计真就该找大棒了,但如果按照杨信所说,那他就自动脑补为杨信牵着马,把他女儿送回来,然后他女儿下马时候不小心摔下来,杨信急忙去扶,两人不慎一起跌倒。这就没什么大不了,他反而得谢谢杨信,至于两人拉拉扯扯的问题,这个真不值一提。尽管历史书总是说明朝封建礼节问题,但实际夏天里,路边树荫下经常可以看到解开裙子坐在那里乘凉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被拉一下手就得嫁给人家不然就死那纯属扯淡……
  某神作是什么时候的?
  那就是这时候的,如果不是民间风气的确如此,那兰陵笑笑生如何写出他的大作?
  总不能靠幻想吧?
  还有三言二拍之类,无不明明白白展示着明末的开放程度,偏偏现代人不信这些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描绘的社会风貌,反而却相信什么后人研究出来的东西。就像裹脚一样,明明出土的明朝女尸,明朝女鞋,根本找不到裹成驴蹄子的,却偏偏要相信明朝女人都是三寸金莲。
  “那倒是要多谢杨义士了!”
  商周祚说道。
  说完他向后面黄克缵和徐光启告辞然后返回自己家。
  “你就是个惹祸的祖宗!”
  徐光启对杨信说道。
  “这不能算惹祸吧?”
  杨信很无辜地说。
  “老夫说的是昨日之事?”
  徐光启说道。
  “昨日之事与我何干?锦衣卫奉旨办差,他们阻挠锦衣卫,这往大了说都够谋反了,往小了说也是一个不应为,他们就算抬着孔夫子牌位,难道就改变他们阻挠锦衣卫的事实?要是抬个牌位管用,那我抱个昊天上帝的牌位,岂不是连皇帝都可以藐视?锦衣卫驱赶他们合理合法,这件事说破天,也是他们犯罪,就算陛下宽仁,优待士子,不跟他们计较,也改变不了这件事的性质,难道他们还敢颠倒黑白,说锦衣卫驱赶他们才是犯罪?”
  杨信说道。
  “杨义士,我们不是那些冲动的士子!”
  黄克缵微笑着说。
  他的意思是说你一个小狐狸在我们这些老狐狸面前还嫩点,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怀着什么鬼胎。
  “那就更应该明白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杨信同样微笑着说。
  他就是告诉黄克缵,闹大了对你们不好,万历优待士子祭拜孔夫子,只不过是为了拉拢士绅,但他才是皇帝,这天下是他的,皇权必须高于士绅,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如果士子恃宠而骄,搞不清自己身份,非要让皇权屈服于士绅让孔夫子凌驾于皇帝,那恐怕以万历的隐忍,也不会容忍。
  你们闹大了就变成皇家和儒家谁服从谁的问题了。
  结果如何就不用说了。
  相反差不多意思一下,互相有个台阶下,继续这样糊糊涂涂地混着,才是真正聪明的解决方式。
  “老朽倒是小看了你!”
  黄克缵说道。
  “不过您大概左右不了局势吧?知道聪明人的最大悲哀是什么?就是摊上一群猪一样的队友,昨天汪文言差点僵住我,只可惜他身后都是一群猪一样的队友。而您同样也没什么用,您知道这件事该如何处置没用,您后面的猪队友实在太多了,他们还是得坏事的。所以这场斗争估计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已经在点燃陛下的怒火了,您要知道,他终究是皇帝,他可以跪在文庙给孔夫子磕个头,因为孔夫子是死人。但他绝对不会允许儒家弟子,把孔夫子架到他头顶,文圣?皇帝封的才是文圣,皇帝要把他踢下去他也只是一具枯骨,儒家不是宗教,孔家也不是梵蒂冈的教宗!”
  杨信冷笑道。
第098章
哭庙
  万历的确被挑起了怒火。
  第二天一早,杨信就被锦衣卫给带进了皇宫……
  “到底是何事?”
  万历面无表情地问道。
  杨信看了看旁边的许显纯,然后很干脆地说道:“陛下,他们的确是因为与草民有仇,故此看草民得陛下恩赐心中不满,故意在银锭桥堵着想当众打草民的脸。许佥事之所以驱逐他们,也是草民挑动的,但草民实在不明白,这大明究竟是陛下大还是他们的孔夫子大?这究竟是陛下的江山还是他们那些儒家弟子的?许佥事以圣旨送草民回家,他们以一个孔夫子的牌位就敢阻挡,他们眼中陛下的圣旨连孔夫子牌位都不如,他们究竟是陛下的臣民还是孔夫子的奴才?
  臣就是气不过这个。
  许佥事说的很对,这大明天大地大圣旨最大!
  圣旨一出臣民必须遵从。
  他们明知陛下让锦衣卫送草民回家之意,一则奖励草民为国血战,二则使天下皆知,陛下有功必赏,只要真正为国家出力,就会得到陛下的赏赐,不但富贵立时可得,同样也能光宗耀祖。
  他们都很清楚。
  但他们仅仅因为一点私怨,不惜当众以羞辱草民,来毁掉陛下的一番苦心,明知许佥事以圣旨送草民,却自恃手中有孔夫子牌位,连圣旨都视为废纸。这样的人再若不给他们些教训,那四周的百姓如何想?他们看到的是皇权屈服于儒生,皇家屈服于儒家,陛下屈服于士子,那陛下何以号令天下?
  以后是不是随便一群士子,就能抱着孔夫子牌位对抗圣旨……”
  “胡言乱语!”
  万历怒斥道。
  “陛下,草民都是肺腑之言,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大明没有谁可以高过陛下,孔夫子也一样,陛下,泰西就是前车之鉴。”
  杨信说道。
  “说。”
  万历立刻被勾起兴趣。
  “泰西各国皆信奉雅威,其教之主居梵蒂冈,立有教廷,向各国乃至各国之各省各县派驻祭司,一国之君死亡,继承者必须由教廷加冕,否则即为僭号,其国共击之。且无论何等大国之君,纵然坐拥千万之民,见其教宗亦需双膝跪地,口称父亲,有敢不跪者,则施以罚绝之刑,其国诸侯人人可取而代之。甚至曾经逼得一个国君带着他的皇后,在风雪中赤足徒步走到山顶跪在教宗门前三天三夜,才最终换来教宗的赦免。陛下继续纵容这些越来越猖狂的士子,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日大明皇帝亦需跪伏文庙,以孔氏加冕才有君临天下之权?”
  杨信说道。
  “这不是你编出来的谎话?”
  万历很严厉地说道。
  “陛下,您去找一个红毛人,但不要找传教士,传教士是教廷派出,到大明来传教的,您就让人在澳门找一个普通红毛水手。然后问问他,葡萄牙国王见了教宗是否需要跪拜,葡萄牙国王继位是否须教廷主持加冕,即可辨明草民所说真伪。”
  杨信说道。
  证实结果肯定是他说的都是真的。
  杨信才不屑于骗人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