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乱臣贼子(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425

  杨辅清对此倒也毫不意外,正在盘算是否接见时,刘蕃也冷笑说道:“果然还是来了,杨将军,不管你是否愿意接见吴逆贼使,在下都敢和你打赌,这个贼使带来的书信,无非就是许诺你一个什么虚衔官职,劝你开城投降换取活命,然后解散你的大部分军队,逼着你带部分兵马北上去和杨元清将军拼命,借你的手削弱杨元清,让他们可以坐享其成。”
  “还真被这个妖使给说中了。”已经收到过一道劝降信的杨辅清心中暗赞刘蕃的先见之明,又暗暗盘算道:“最好还是见上一见,如果超越小妖那边做出让步,我也可以考虑一下。毕竟,超越小妖现在势大,又已经直接打到扬州城下了,好汉不能吃眼前亏。”
  拿定这个主意,杨辅清当即点头同意接见,刘蕃也不阻拦,只是拱手说道:“杨将军,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请让在下陪同你接见吴逆贼军的使者,当面戳穿他的虚伪面目,不知可否。”
  “好。”杨辅清又点了点头,心道:“这样最好,让妖兵知道清妖也在招揽我,对我才会更重视,真要是到了要和妖兵谈判的时候,妖兵也才会做出更多让步。”
  距离颇远,很是过了一段时间,给胡怀昭帮办军务的吴军文官何庆涵才被领到杨辅清和刘蕃的面前,见面之后,还没等何庆涵和杨辅清客套完,刘蕃就已经喧宾夺主,向何庆涵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刘蕃,桐城派古文弟子,刘蓉刘孟容之弟,暂领大清候补知州一职,不知何先生是何出身?所学何派?”
  “原来是刘孟容之弟,失敬,失敬。”何庆涵赶紧拱手还礼,说道:“不知孟容兄现在安否?他的书法现在可有长进?”
  “你认识家兄?”刘蕃一愣。
  “认识。”何庆涵微笑点头,说道:“家父何绍基,督四川学政时路过湖南,令兄曾随着他的恩师静明公到家父面前磕头,请求家父指点,当时家父看过令兄的一篇文章,指出了一些纰漏,还尤其指出令兄的笔力不足,书法有待磨练。当时在下随侍在父亲左右,静明公又一再说令兄是他的得意弟子,所以在下对令兄印象深刻。”
  “你是东洲公的公子?”刘蕃当场傻眼,也顿时向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再也没有半点气势——与世代书香出过无数达官显贵的道州何家比起来,只是桐城派名家的刘蓉还差得太远太远太远。
  “正是。”何庆涵含笑点头,又说道:“对了,令兄的恩师静明公是对在下的父亲行弟子礼,与在下同辈,这轮资排辈下来,刘公子,我与你该如何相称?”
  刘蕃彻底闭上了嘴巴,再不敢搭何庆涵的茬——再纠缠下去就得跪下来磕头了。名门之后何庆涵也懒得和刘蕃继续纠缠,只是转向了听得晕头转向的杨辅清,拱手微笑说道:“杨将军,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刘蕃刘公子,一定是替乱党那边来劝说你投降的吧?还有,刘蓉刘孟容目前是在儒斋公的幕府任职,他的弟弟前来拜见于你,想比还带来了儒斋公给你的书信吧?”
  “谁是儒斋公?”杨辅清满头雾水的反问。
  “我也是糊涂,和这些胸无点墨的长毛说话,还这么文绉绉的干什么?”何庆涵苦笑自责了一句,然后才答道:“就是乱党那边任命的山东巡抚,讳名骆秉章的骆儒斋骆抚台。”
  “早说是骆秉章啊。”杨辅清恍然大悟,又无比奇怪地问道:“骆秉章是有书信给我,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将军恕罪,关于这点,请容在下一会再做回答。”何庆涵彬彬有礼的谢罪,然后又说道:“杨将军,既然你能领着刘公子一同接见在下,想必刘公子已经和杨将军你做过一番深谈了。在下再斗胆揣测,刘公子除了用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之类的花言巧语鼓动你投降乱党外,一定还没少诋毁我们镇南王和讨逆大军吧?说什么只要投降了我们讨逆大军,就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既不能保全军队地盘,又不能保全身家性命,财产家人也一定会被我们瓜分殆尽。杨将军,你说在下猜得对不对?”
  “你是怎么知道的?”杨辅清张大了嘴巴。
  “因为自古说客基本上就玩这一套。”何庆涵心里嘀咕,嘴上却不直接回答,只是拱手说道:“杨将军,现在该说最重要的事了,我们讨逆军的曹军门已经知道了你之前给出的答复,但是很遗憾,给你开出的招降条件,是来自我们镇南王本人的意思,我们讨逆军的曹军门既无法更改,也无权更改,所以我们只能许给你三品参将一职,还必须收编你们的军队。”
  “那你还来干什么?”
  杨辅清一听大怒,旁边的刘蕃也是如获至宝,赶紧说道:“杨将军,听到没有?在下没说错吧,吴逆贼军那边,根本就不把你当一回事!”
  “刘公子,稍安勿躁。”何庆涵向刘蕃点头笑笑,又转向杨辅清拱手说道:“杨将军,曹军门他拒绝了你提出的条件,又派在下来拜见于你,是因为他有一件很重要的礼物,需要在下亲手呈递到你的面前。曹军门他相信,你只要看到了这件礼物,就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什么重要的礼物?”杨辅清赶紧问道。
  何庆涵终于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奏章,但是却没有急着呈递给杨辅清,而是先向刘蕃一亮,微笑说道:“刘公子,看到没有,这是谁的奏章?”
  仔细一看何庆涵手中的奏章封面,见上面清楚写着‘臣山东巡抚骆秉章奏’九个字,还明显是骆秉章的亲笔,刘蕃顿时大吃一惊,脱口说道:“我们骆抚台写给朝廷的奏章?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当然是曾国荃曾九帅的兵马在路上截获的。”何庆涵微笑回答,说道:“因为内容十分有趣,曾九帅就派遣快船送到了东南前线,本是想呈献给我们镇南王,但我们镇南王已经回湖北去了,所以这道奏章,就交到了我们曹炎忠曹军门的手里。又因为这道奏章还和杨将军有关,曹军门就颁下钧旨,让在下送来请杨将军过目。”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势所趋
  大概介绍了骆秉章奏折的来历之后,何庆涵这才把奏章双手呈上,让亲兵转递到杨辅清面前,杨辅清疑惑接过打开,仔细看了不少时间才明白这道奏章的主要内容,是骆秉章向满清朝廷奏报准备全力招降自己和杨元清、吉文元等太平军残部,又很快发现有一段不对,忍不住直接念道:
  “……圣母安心,臣亦深知吉文元、杨辅清、杨元清等贼反复无常,绝不可托之重任,臣议招降,实为驱狼斗虎,借三贼之力以弱吴逆声势。若能成功,臣亦只会以高官厚禄为饵,虚言救助以壮三贼之胆,使之与吴贼做生死之搏,而我大清坐收渔利,无论是三贼削弱吴逆贼势,亦或是吴逆擒杀三贼,都于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时机到时,臣定鸟杀三贼,永除后患,亦为惨死三贼刀下的大清将士报仇雪耻……”
  “假的!假的!这道奏折是吴贼伪造的!杨将军,你千万不能相信,我们骆抚台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他不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假的!这是吴贼伪造了,用来离间行骗的!”
  杨辅清还没把最关键那一段念完,刘蕃就已经脸色苍白的大吼大叫了起来,还张牙舞爪的冲着吴军使者何庆涵吼道:“何庆涵,你也是名门之后,给吴超越逆贼为虎作伥就算了,还拿着一道伪造的骆抚台奏折来行诈!你知不知道伪造一省之尊的奏折是什么罪?是要杀头株连满门的!”
  笑吟吟的欣赏着刘蕃气急败坏的模样,何庆涵微笑反问道:“刘公子,你刚才可是亲口说了,这道奏章就是儒斋公写给乱党的奏折,怎么现在又突然变成假的了?还有,这道奏折上的文字,是不是儒斋公的亲笔?奏折上的印章,是不是你们乱党山东巡抚的大印?”
  “都是你们伪造的!”刘蕃益发气急败坏,大吼道:“你们这些逆贼胆的包天,连造反的事都敢做,还能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何庆涵很有风度的不和刘蕃纠缠,只是继续问道:“刘公子,那再请问了,既然你一口咬定这道奏章是伪造做假,那你有证据证明它是伪造的?”
  “这……”刘蕃彻底傻眼了,这才想起自己绝对没有办法证明这道奏章是吴军伪造——总不能年已七旬的骆秉章请来这里当面对质吧?
  “等等,你们别吵了。”这时,当事人杨辅清终于开口,先是喝住了何庆涵和刘蕃的争辩,然后很是有些糊涂向何庆涵问道:“鸟杀三贼是什么意思?鸟怎么杀?”
  “鸟杀?”何庆涵也这才发现杨辅清念了一个古怪名词,好在何庆涵很快反应过来,笑道:“杨将军,你念错了,那个字不念鸟,念鸩杀,是鸩杀。”
  “那鸩杀是什么意思?”杨辅清赶紧追问道。
  “杨将军,这个问题你应该问刘公子,在下不便解释。”
  何庆涵卖了关子,故意不肯解释这个词的意思。结果杨辅清也马上转向了刘蕃,喝道:“鸩杀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解释一下?”
  “这……”刘蕃有些为难,说道:“杨将军,你应该问这个姓何的,这道奏折是他们伪造的,你应该问他才对。”
  “刘公子,看来咱们又得把问题转回原来的话头上了。”何庆涵微笑说道:“你红口白牙一口这道奏章是我们伪造的,请问证据何在?”
  “我没证据!”刘蕃怒吼,“反正这道奏章是你们伪造的,儒斋公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的奏章,说出这样的话?”
  “那就为难了,刘公子一边说奏章是伪造的,一边又拿不出证据证明,你叫杨将军如何相信于你?”何庆涵又问。
  刘蕃彻底哑口无言,何庆涵也这才转向了杨辅清,微笑说道:“杨将军,鸩杀就是下毒毒死的意思。就象水浒梁山好汉里的宋江一样,投降了朝廷,被朝廷逼着打方腊损兵折将,等梁山好汉死得差不多的时候,北宋朝廷就一杯毒酒毒死了宋江。”
  杨辅清终于恍然大悟,也马上把愤怒的目光转向了刘蕃,何庆涵则又乘机说道:“杨将军,对于自封朝廷正统的乱党来说,你就是造反的逆贼,只能杀不能留。但是对于我们讨逆军来说,你是可以争取的讨伐逆贼乱党的战友,既可重用,亦可信任。所以杨将军,我想你应该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了。”
  “放屁!”自命儒雅的刘蕃终于骂出一句脏话,涨红着脸吼道:“骗别人投降然后秋后算账,这种事只有你们吴贼干得出来!”
  何庆涵懒得搭理已经气疯了的刘蕃,只是又向杨辅清说道:“杨将军,还有件事忘记了告诉你,你的族弟杨友清将军这次也来了,就在城外,我们讨逆军和镇南王是怎么对待投降的天国将领,他是当事人最清楚,这是他的亲笔书信,请你过目。”
  言罢,何庆涵这才拿出了杨友清写给杨辅清的亲笔书信,还有曹炎忠劝说杨辅清投降的书信,一起交给了杨辅清,杨辅清匆匆看完,顿时大为动摇,何庆涵则又乘机说道:“杨将军,你是聪明人,想必你也很清楚,乱党招降你就是想利用你牵制我们讨逆军,挡住我们讨逆军北上的脚步,你若中计,必然会成为乱党的替死鬼马前卒,仗你打人你死危险你承担,白白便宜乱党。再等你的军队拼光,失去利用价值,乱党也会象骆秉章奏折上说的一样,一杯毒酒结果你的性命,你又何苦要做这样的蠢事!”
  “何庆涵,你放屁!”刘蕃再次大骂,冲杨辅清连连拱手说道:“杨将军,你千万不能相信这个吴贼使者的鬼话,我敢担保,我们大清朝廷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刘蕃,你拿什么担保?!”何庆涵也提高了声音,大喝道:“你一个候补知州,有什么资格担保乱党朝廷不会这么做?你是牝鸡司晨的乱党两宫太后?还是窃权乱政的伪恭亲王奕訢?你有什么权力身份担保?!”
  “你……”
  “不要吵了!”
  杨辅清开口大吼,再次打断了何庆涵与刘蕃之间的争辩,犹豫了许久后,杨辅清突然一咬牙,用手一指刘蕃,大吼道:“来人,把这个清妖使者拿下!”
  在场亲兵依令上前,立即把刘蕃按跪在地,刘蕃挣扎着大吼大叫,杨辅清却是根本不去理睬,只是向何庆涵说道:“麻烦何先生回去告诉胡将军,就说我愿意投降,我今天准备一下,明天就打开城门向他投降。”
  何庆涵大喜,赶紧拱手答应,那边刘蕃却是大急,赶紧吼道:“杨将军,千万别上当!千万别上当啊!那道奏章,真的是吴逆贼军伪造的啊!”
  “老子投降你们才是上当!”杨辅清怒吼,咆哮道:“老子杀了你们那么多清妖,投降过去你们能杀了我?老子从来没和镇南王打过仗,和他无冤无仇,投降过去他才没有理由杀我!”
  “杨将军果然聪明,就是这个道理。”何庆涵微笑说道:“先不说我们讨逆军和你杨将军素无冤仇,绝不可能加害于你,就为了将来招降更多的天国将士这点,我们讨逆军也一定善待你杨将军。”
  杨辅清点了点头,又在心里说道:“还是投降超越小妖保险点,清妖根本就没信用,还没把我骗过去,就已经算计着把我毒死了。不管这道什么奏章是真是假,还是得防着清妖找我算以前的老帐。”
  终于下定了决心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请降诚意,杨辅清还又把刘蕃交给了何庆涵,让何庆涵带出城去献给胡怀昭,统率吴军偏师北上的胡怀昭大喜,当即又遣人入城与杨辅清商量具体的受降事宜。同时很自然的,被吴超越熏陶得满肚子缺德坏水的胡怀昭也没敢就此轻信杨辅清的请降,仍然还是做好了防范杨辅清所部诈降的准备。
  事实证明胡怀昭是白担心了,虽然在杨辅清军中的确有一些顽固份子不肯投降,素来自私的杨辅清却是毫不客气的将这些人斩尽杀绝,到了约定的时间后,杨辅清也乖乖的带着解除了自行武装的太平军到吴军面前跪地投降,在这时代板指头数得着的天下扬州城,也在吴军将士未开一炮未放一枪的情况下,直接落入了吴超越的魔爪。——当然,曾经美女如云富华天宝的扬州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十室九空的荒凉城池。
  顺利招降了杨辅清所部之后,大喜过望的胡怀昭除了向曹炎忠去信报喜之外,还准备把冥顽不灵的刘蕃当众斩首,以儆效尤。然而念在同是湖南文坛一脉的份上,见风使舵加入吴军的名门公子何庆涵却站了出来阻止,劝说道:“胡将军,这个刘蕃不过是乱党军中的一个小人物,杀了他既起不了任何作用,还会让你落下滥杀战俘的不义之名,不利于我们接下来招降杨元清。以学生之见,不如给这个刘蕃留一条命,让他另做大用。”
  “如何另做大用?”胡怀昭赶紧问道。
  “把他打入囚车,押解着北上,让学生带着他去招降同样与我们毫无冤仇的杨元清,让杨元清亲眼看看我们是如何善待俘虏,不会滥杀战俘。”何庆涵建议,又说道:“倘若成功,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刘蕃送还给乱党军队,让乱党军队那边也看一看我们是什么样的肚量胸怀,以便将来攻取山东,扑灭山东乱党。”
  盘算了一下觉得何庆涵的话颇有道理,胡怀昭当即采纳,当下吴军一边择优收编杨秀清麾下的降兵士卒,就地遣散大部分的降卒,一边继续挥师北上徐州,一路顺风顺水的收降杨辅清控制地的其他城池,期间只是在淮阴境内遭到了轻微抵抗,然而吴军迅速攻破了部分太平军老人自发组织发起的反攻后,淮阴城也很快开门投降,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就此光复。
  招降杨元清比吴军上下想象的还要顺利,看到了何庆涵带进徐州城里的那道骆秉章奏折后,又亲眼看到了吴军连骆秉章的使者刘蕃都没有随意处死,本来就在心理上十分倾向于吴军的杨元清也当场做出决断,当天就打开了城门,带着解除武装的军队出城向吴军队伍投降,同为天下名城的徐州也马上换了主人。而再接着,因为被山东清军和吉文元军夹击的缘故,处境艰难的兖州太平军也马上服从了杨元清的命令,向吴军放下了武器投降,从镇江北上不过二十余日,吴军偏师便踏足山东境内,以震惊天下的速度为吴超越拿下了三十余座城池,完全复制了太平军当初横扫长江中下游一天一城的奇迹。
  事还没有完,当吴军将士把刘蕃移交给了山东清军释放之后,羞愤欲死的刘蕃还几度欲图自杀谢罪,而当刘蕃被清军士兵强绑着带到了骆秉章的面前后,年已七旬的骆秉章才刚问清楚招降失败的经过,马上就吐血昏倒在地,刘蓉和张国梁等山东清军的文武官员赶紧上前救治,然而好不容易把骆秉章救醒之后,头发胡子已经一片雪白的骆秉章却是气息奄奄,再也无法起身。
  是夜,老病交加的骆秉章连连吐血不止,自知难保,便向守侯在旁的刘蓉和张国梁等将落泪说道:“我死之后,吴贼兵马必然乘势北上,老夫虽不喜欢吴超越逆贼的奸狡油滑,阴险野心,可老夫还是要承认,天下大势已经彻底倒向了他。他的贼军北上之后,你们能挡得住就挡,实在挡不住,也可以考虑顺天应人,自保性命。”
  说罢,晚清名臣骆秉章溘然而逝,终年七十,而在他过世之后,刘蓉等人为他清点遗产,又惊讶的发现他家中除了官服之外,尽是补丁摞着补丁的陈旧布衣,另有遗产八百两,全都是打着藩司火印的俸禄银子。
  这里也顺便多说几句,虽然笔者极不喜欢骆秉章的政治立场,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清廉爱民的难得好官,更必须得感谢他在维护中国疆域统一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没有他,晚清时期的云贵四川就会变成第二个西北陕甘。
  言归正传,骆秉章病逝之后,刘蓉和张国梁等清军文武当然是哭声震天,骆秉章治下的山东民间也是处处啼哭,哀音遍野,为了感谢这位爱民如子的廉洁清官,山东的百姓民众还自发的罢市缟素,主动为骆秉章披麻戴孝,号哭送葬。可是消息传到了已经把吉文元揍得满地找牙的吴军偏师大将胡怀昭面前时,人品恶劣的胡怀昭不但没有半点的伤心,相反还乐得直接跳了起来,大吼大叫道:
  “骆秉章死了?那条老狐狸一死,山东乱党群龙无首,机会难得啊!难道说,我还有希望乘机拿下整个山东的土地城池?”
第六百三十章
姑苏丹心
  与一路顺风顺水势如破竹的偏师相反,曹炎忠率领的吴军东征主力却是在镇江战场上遭到了顽强抵抗,被迫大打攻坚苦战。
  主力受阻的原因当然出在镇江太平军守将吴定彩的身上,作为叶芸来军事上的副手,手中仅仅只有数千兵力可用,吴定彩不但断然了吴军的好意招降,还亲手开枪打死了携带李秀成书信到城下劝降的吴军使者,当众大吼道:“只有站着死的吴定彩,没有跪着生的吴定彩!”
  连使者都能干掉,曹炎忠当然马上明白吴定彩绝不可能投降自己了,迫于无奈,曹炎忠只能是着手布置进攻,还故意安排吴建瀛等人率领的太平军降兵为先锋发起攻城,一手导演了一幕太平军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然而曹炎忠很快就发现自己还是太过小看了吴定彩这个敌人,虽然很多太平军降卒为了讨好新主子冲杀得十分卖力,然而手中精兵不过两千来人的吴定彩却凭借城池地利奋勇抵抗,多次打退吴军进攻,给吴军造成了不小伤亡,也严重的撼动了太平军降卒的军心,影响到了吴军对新降士卒的控制力度——太平军降卒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曹炎忠让他们打前锋是让他们当炮灰。
  还好,战场老麻雀曹炎忠很快就发现了这一情况,为了安抚新降士卒,曹炎忠除了大力加强炮火掩护之外,又果断投入吴军老部队加入战场,与太平军降卒并肩作战,迅速安抚住了降卒军心,然后又靠着拿手的城墙爆破战术,直接在城墙上挖出了一个洞穴埋入达纳炸药引爆,成功炸塌了一段城墙,打开了进城道路。
  事还没完,因为吴定彩和镇江太平军的坚贞不屈,吴军将士在冲击缺口时又遭到了太平军火药桶的迎头痛击,士卒死伤惨重,还破天荒的被太平军重新堵住缺口,没能抓住战机一举破城。曹炎忠无奈,只能是一边大骂着吴定彩的冥顽不灵,一边再次发起爆破攻城,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又炸出一个大缺口,在夜间杀入镇江城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