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乱臣贼子(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25

  听到这话,吴健彰当然是马上表示想请曾国藩吃饭,感谢曾国藩昨天的引见之恩,曾国藩本不想领这个情,但李鸿章却也在旁边帮忙劝说,然后再加上曾国藩对吴超越颇有兴趣的缘故,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给吴健彰这个面子。吴健彰一听大喜,忙向李鸿章打听了京城那里有什么好馆子,恭恭敬敬的邀请曾国藩和李鸿章前去用饭。
  李鸿章介绍的好馆子就在邻近的前门大栅栏,到得酒楼好,吴健彰倒是吩咐店小二拣最好最贵的酒菜上,李鸿章却是迫不及待的向曾国藩和吴超越打听起了金銮殿上发生的事,吴超越如实说了后,李鸿章对吴超越当然是更加的钦佩与艳羡,发自内心地说道:“贤弟,愚兄真是太佩服你了,这么的一件事,愣是能让你三言两语变成一件大好事,让皇上和六王爷都对你青睐有加,他日贤弟踏入仕途,必然前途无量。”
  吴超越苦笑着谦虚,旁边的曾国藩却突然说道:“吴公子,听你在金銮殿上的言语,似乎你对世界诸国都十分了解,你读的都是什么关于海外的书籍?你在金銮殿上提到的英法百年战争,好象没有那本大清书籍记载啊?”
  “这个……”吴超越最头疼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盘算了一下才答道:“回曾大人,晚辈是读过不少书,但晚辈读的都是洋人的书,大清国内关于海外的书籍,晚辈反倒一本都没有读过。”
  “你是直接读洋人的书?”曾国藩又有一些吃惊,忙又问道:“具体是那方面的?”
  无可奈何,吴超越又只好象昨天回答李鸿章一样,答道:“曾大人,晚辈读的是西洋的物理化学,地理天文,法律政治,哲学生物学,医学数学和微积分什么的。虽然算不上精通,却也勉强懂得一些皮毛。”
  和李鸿章一样,曾国藩也马上认定吴超越是在吹牛皮,但曾国藩却决定给吴超越一个机会证明他有没有吹牛,微笑说道:“想不到吴公子如此博学多才,好,那本官今天就考考你,你随便挑一个海外国家,向我介绍一下这个海外国家的大概情况。”
  “那晚辈就献丑了。”吴超越倒也没客气,说道:“晚辈就说我大清国人比较熟悉的英国吧,英国的全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又有一个俗称叫做日不落帝国,意思是他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每时每刻都有阳光照耀在他的国土上。”
  “英国的本土位于欧洲西北角,由三个大型岛屿构成,主要民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十分重视海洋利益和海外贸易,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海军实力成为世界第一,掌握世界海洋霸权。”
  “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国事决于议会,现在的国王是维多利亚女王,这个女王十分重视科学技术,蒸汽机就是靠着她的全力推动,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还有,英国的外交是典型的岛国外交,绝不容许欧洲统一,所以每当有欧洲国家强大起来,英国就马上会站到这个国家的敌人一边,挑起战争削弱这个国家……”
  吴超越的介绍既混乱又粗略,根本不成条理还错漏百出,但这点也已经足够了,吴超越每说一句,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眼睛就瞪大一分,嘴巴也张大一分。好不容易等吴超越说完后,曾国藩还陷入了久久的沉默,过了好半天才又突然问道:“地球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吴超越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滚瓜烂熟的背出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字,又以手蘸酒,随手在桌子上画下了一个简略的世界地图,一一指明七大州和四大洋的所在,还顺手指出了地中海、马六甲、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所在,并大概介绍了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以及好望角这个名字的由来。——历史稀烂的吴超越当然不知道这时候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但还好,曾国藩和李鸿章也不知道。
  呆若木鸡的听完了吴超越的卖弄,曾国藩又问起了铁和钢的区别,结果这又恰好碰上了吴超越的强项,大概解释了钢和铁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后,吴超越又随口说道:“我们大清的铁矿虽然也还算充足,但矿石的杂质过多,尤其是含磷过多,所以合格的钢铁产量很小。想把我们大清的钢铁产量提上去,首先就得解决矿石的脱磷问题,欧洲的马丁炼钢炉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难以置信的看了吴超越半天,曾国藩又问了一个在这个时代难度颇高的问题,“点燃后底部插在水里的蜡烛,扣上了杯子后,为什么会熄灭?”
  “那是因为空气里的氧气烧光了。”吴超越轻松回答,又道:“如果曾大人想问空气里有什么成分,氮气最多,约占78%,氧气第二,约占21%,剩下的1%主要是二氧化碳。”
  “如果曾大人想问我们呼吸的主要气体是什么,答案是氧气,但氧气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新生儿,如果呼吸的纯氧过多,会导致新生儿失明。”
  砰一声响,曾国藩突然重重一掌拍在了桌子上,震得酒菜筷子乱跳,众人大吃一惊时,曾国藩又大声说道:“天纵奇才!吴公子,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就这么的博学多才,除了天纵奇才这四个字外,本官真是想不到再有什么词语可以评价你了!”
  “曾大人过奖,晚辈愧不敢当。”吴超越难得有些脸红,又指了指李鸿章,由衷地说道:“说到天纵奇才,少荃兄才是真正的天纵奇才,晚辈与他相比,实在差得太远了。”
  “本官这个学生确实也是天下罕见的俊才,将来他的造诣绝不会在本官之下。”曾国藩倒也没有替学生谦虚,点头承认学生李鸿章也是一个难得的天才,然后又说道:“但是吴公子,你的天资还在他之上!刚才本官已经向吴大人问过你的学业情况,知道你只读过不到半年的私塾,后来全靠自学。无人指点教育,自己读书学习,能够做到这么一步,老夫不但见所未见,更是闻所未闻!”
  好歹有点自知之明的吴超越更是苦笑,实在没脸当这个评语,然而一直在旁边倾听的吴健彰却突然起身离座,又把吴超越也从椅子给拉了起来,然后把吴超越给硬按在了曾国藩的面前跪下,曾国藩问起原因时,吴健彰竟然也向曾国藩跪下,恭敬说道:“曾大人,下官斗胆,想请你收下我这个孙子做学生,让他到你的门下求学。”
  刚才还在莫名其妙的吴超越这才醒悟过来,瞟了一眼买办爷爷心说你老人家够狠,真是嫌我的名声不够臭,给曾剃头当学生,和李鸿章做师兄弟,以后老吴家的家谱上,我这个名字怕是注定要和吴三桂并列了。不过吴超越心里也很清楚买办爷爷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好,所以即便不是很乐意给曾剃头当学生,却也没有吭声。
  弄明白吴健彰让孙子跪下的原因,曾国藩有些犹豫,曾国藩是欣赏吴超越的聪明过人不假,但吴超越的家庭出身却又让曾国藩很有些瞧不起。而吴健彰却又恳求道:“曾大人,下官知道你是天下知名的博学鸿儒,我这个孙子拜到你的门下,难免会有些玷污你的一世清名。但下官还是得求你一句,下官这个孙子是聪明不假,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名师指点,再这么耽误下去将来肯定难成大器,难得大人你对我这个孙子这么夸奖,还请你务必把他收到你的门下,让他在你门下琢磨成器,下官求你了。”
  说罢,望孙成龙的吴健彰连连磕头,又逼着吴超越也向曾国藩行礼。而曾国藩也确实十分喜欢吴超越的聪明过人和博学多才,又盘算了一下后,曾国藩咬了咬牙,终于还是夹了一筷子菜,微笑着说道:“这里的京酱肉丝味道不错,就是咸了点。”
  听到曾国藩这话,不明白这些门道的吴健彰和吴超越当然是满头雾水,旁边的李鸿章则微笑说道:“贤弟,菜太咸,恩师的口渴了,还不赶快奉茶拜师?”
  恍然大悟,悄悄骂了一句这时代的腐儒就是破规矩多,吴超越乖乖捧了一杯茶敬上,恭请老师用茶,曾国藩点头答应,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微笑着问道:“超越,你有字没有?”
  “没有。”吴超越摇头,心说我现在的便宜老爸都是大号吴晓屏,这么破的名字,还能给我什么字?再然后,吴超越也大概猜出曾国藩这么问的原因,便又行礼道:“学生斗胆,请恩师赐字。”
  “好,为师就送你一个字,算是给你的见面礼。”曾国藩微笑点头,然后沉吟盘算,自言自语地说道:“给你一个什么字呢?本官常以有少荃这个天资出众的学生而自傲,现在又收了你这个更加天资出众的学生,足以自慰平生了……嗯,可以用个慰字。下一个字,为师之所以不择出身,破例收下你这个学生,是为国惜才,国之大才为栋,栋梁亭柱,慰栋,慰梁,慰亭……”
  听到这个字,吴超越的瘦脸都有些发白了,但是很可惜,曾国藩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猛的一点头,道:“好!为师就送你‘慰亭’二字,为你之字!望你在为师门下勤学上进,将来为朝廷栋梁之才,慰为师生平所愿!”
  “慰亭?!”
  吴超越一听差点没哭出声来,心说曾剃头你是不是故意坑我,给你这个杀人如麻的屠夫当学生,将来我的名声就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了,你还又给我这个字号,想叫我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啊?
  吴超越在心里叫苦,暗恨曾剃头怎么恰好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破字,吴健彰那边却是喜笑颜开,一边不断感谢曾剃头给自己的宝贝孙子赐字,一边迫不及待的表示回去就派人把拜师礼送到曾国藩府上,曾国藩笑着点头,心知以老吴家的资产,这笔拜师礼必然不会少。
  好不容易走完了拜师过场,吴超越搀扶吴健彰起身间,旁边的李鸿章立即向吴超越拱手道喜,笑道:“慰亭,从现在开始,我们可就是同门师兄弟了,以后你可要多给愚兄指点一些关于西洋的学问,互相学习,也互相提携。”
  “一定,一定。”吴超越连连点头,又心中一动,抱着拉替死鬼的心思,笑着说道:“少荃兄,说到互相提携,正好有个机会,六王爷要我和爷爷一会去他府上拜访,要不你和我们一起去,求六王爷把你也带到大沽口去帮办文书。若能成功,说不定就是兄长你飞黄腾达的一个契机。”
  李鸿章抿了抿嘴,心中大动,虽然明知道陪着鬼子六去大沽口谈判,很容易落下卖国骂名——但是,李鸿章会怕这个骂名吗?
第四十三章
参加谈判
  正所谓臭味相投,尽管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六品编修,此前连让鬼子六奕訢留下印象的资格都没有,但是随着吴家祖孙来到了恭亲王府后,只是一番言谈下来,李鸿章就马上赢得了鬼子六的好感与重视,吴超越再乘机建议鬼子六把李鸿章也带到大沽口帮办文书,鬼子六也是一口答应。于是乎,一个绝对算得上遗臭万年的外交谈判团队就组成了。
  谈判团团长:鬼子六爱新觉罗·奕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等卖国条约签订者,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一个人就先后向老毛子割让一百三十二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向英法两国赔款纹银两千两百万两以上!
  谈判团次要成员:大清裱糊匠李鸿章,代表大清朝廷签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向日本割让台湾、澎湖和琉球等地,如果不是俄、德、法三国为了各自利益出手干涉阻挠,还差点把辽东半岛也割让给鬼子,仅马关和辛丑两道条约,就向外赔款六亿五千万两纹银!
  谈判团主要成员:买办带路党先驱吴健彰,划定上海租界边界,主张向洋人借兵镇压太平天国,青浦教案查办者,逼迫百姓向洋人赔款纹银三百两!
  谈判团低等成员:潜在的买办带路党吴超越,帮洋人传教,与洋人合伙建厂,擅长借洋人势力狐假虎威,现在虽然还没参办什么教案,签订什么条约割土赔款,但将来肯定跑不掉!
  形势危急,这个主要由汉奸买办带路党组成的谈判团队甫一组建,第二天就全都快车赶往大沽口,仅用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天津,稍微休息了一个晚上,次日又急匆匆赶到军粮城与驻守的清军队伍会合,然后派遣联络信使向西洋六国联合舰队知会情况,邀请联合舰队的谈判代表布尔布隆到军粮城展开谈判。
  当天傍晚,联络信使带回消息,说是布尔布隆断然拒绝亲自来武粮城谈判,要求鬼子六到大沽口谈判,并规定鬼子六的随行人员不得超过二十人,且不能携带任何武器。
  对此,与洋人友谊深厚的吴家祖孙倒是毫不担心,但鬼子六却是提心吊胆,犹豫许久都不敢答应布尔布隆提出的这个条件,鬼子六的护卫也认为这么做是洋人想把鬼子六骗到大沽口一刀砍了,极力反对鬼子六接受布尔布隆的条件。最后,鬼子六干脆把皮球踢给了吴健彰,要吴健彰去大沽口和洋人交涉,让布尔布隆带人来武粮城谈判,还同样要求布尔布隆等人不得携带任何武器。
  来大沽口谈判本就是城下之盟,求和方还要让胜利方不到任何无来自军营中谈判,吴健彰当然是傻眼不敢接这个差。看出吴健彰的为难,吴超越便站了出来自告奋勇,说道:“王爷,我爷爷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还是让我去吧。”
  “你有这个把握?”鬼子六赶紧问道。
  “回王爷,草民没有把握。”吴超越摇头,坦然说道:“但我爷爷去同样是没把握,与其让他老人家来回奔波,受洋人羞辱,还不如我去。”
  鬼子六不再吭声,吴超越则又说道:“王爷,皇上还在等着我们的消息,洋人那边也等得不耐烦了,如果连谈判会场都迟迟定不下来,皇上肯定会不高兴,洋人那边如果沉不住气,说不定又会把战事扩大。所以不管有没有把握,都请让草民替你跑一趟,争取让洋人接受你的条件。”
  吴超越故意提起咸丰大帝和洋人都已经等得不耐烦,当然是间接提醒鬼子六不能过于耽误时间。结果这一手也还算有点效果,考虑到上一个谈判代表花沙纳就是因为过于拖延时间被洋人撵回北京,还导致洋人攻占大沽口炮台把事态扩大,不愿重蹈这个覆辙的鬼子六考虑了一夜,把牙齿一咬,终于还是决定接受布尔布隆的条件,只带二十个随从去大沽口谈判。咸丰派给鬼子六的侍卫纷纷劝阻,但鬼子六不听。
  其实鬼子六和他的侍卫完全就是白担心,联合舰队来大沽口是为了敲诈勒索,既没有把战事扩大的打算,也没有和直隶清军全面开战的实力,当然不会对鬼子六下毒手自行切断与满清朝廷的联络渠道。所以当天正午时分,当鬼子六领着二十个毫无武装的随从赶到大沽口后,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的刁难苛刻,相反还受到了联合舰队相当隆重的接待。
  见面时,让吴家祖孙颇为尴尬的事发生了,当着鬼子六和李鸿章等人的面,联合舰队的带头人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和美国准将马修·培里直接就给了吴家祖孙一个熊抱,脸庞和嗓门一样大的培里还抱着吴超越大声嚷嚷,“亲爱的吴,真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和你的祖父,你们清国的愚蠢朝廷这次总算是做了一件聪明事,让你们也来参加谈判,这件事就容易解决了。”
  可能是觉得吴家祖孙的嫌疑不够大,布尔布隆也抱着吴健彰直接用中文说道:“吴,我的好朋友,我们终于又在谈判桌上见面了,和以前一样,我对你绝不会客气,你就准备哭着回去向你的皇帝报告谈判结果吧。”
  鬼子六和李鸿章等人都面无表情的看着吴家祖孙不吭声,吴健彰也只好苦笑着解释道:“王爷,你千万别误会,洋人习惯这么直接说话,私下里关系再好,到了谈判桌上也是敌人,公私分明!”
  “没错!”布尔布隆接过话头,也冲鬼子六嚷嚷道:“密斯特恭,你这次带来了一个好帮手,吴在谈判桌上一向就是我们最狡猾的敌人。但你也别高兴得太早,每一次的胜利者都是我,这次也不会例外。”
  还好,鬼子六和李鸿章都是比较能接受新生事物的人,虽然惊讶于洋人说话的直接坦白,也多少有些担心吴家祖孙会出卖大清朝廷,却也都没有直接流露出来,只是客客气气向洋人拱手行礼,然后鬼子六还提出尽快展开谈判,早就等得心焦的布尔布隆和培里等人求之不得,立即点头同意。
  谈判会场被设在了大沽口炮台的指挥厅里,尽管布尔布隆等人以礼接待鬼子六一行,却也在座位的安排上耍了花招,刚进大厅就立即落座,又邀请鬼子六等人做到他们的对面,然而鬼子六刚想坐下时,吴超越却看出了情况不对,忙阻止道:“王爷,不能坐。”
  “为什么?”鬼子六疑惑问道。
  吴超越不答,只是转向了布尔布隆等人,微笑着用中文说道:“亲爱的布尔布隆公使先生,非常遗憾,似乎你们的工作人员在布置座位时,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怎么把座位安排成了南北走向?这座位安排,似乎应该是东西走向才对吧?”
  中国古代也有面北这个词,得吴超越提醒后,鬼子六和李鸿章这才发现洋人耍的花招——抢先坐到了代表胜利者的北方面南,却把坐南面北的失败者位置让给了鬼子六。而布尔布隆则微笑说道:“吴,你比你祖父更狡猾,但这样的位置安排并不错,我们打下了大沽口,是胜利者,所以应该坐在北面。”
  “亲爱的布尔布隆先生,很遗憾,恭亲王他这次并不是来和你们谈判停战,大清与欧美六国也并没有宣战。”在二十一世纪参加过两次外贸谈判的吴超越针锋相对,微笑说道:“恭亲王他来与你们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大清与欧美六国就通商、建厂和建立大使馆等事展开谈判,是典型的外交谈判,按国际惯例应该是东西而坐,平等交谈。布尔布隆先生,你是法国著名的外交专家,你说是不是应该这样?”
  “吴,你这个口齿伶俐的家伙,我就不应该在上海救你。”
  布尔布隆无奈的抱怨了一句,然后与培里、劳瑞欧等人低声商量了一通后,布尔布隆最终还是同意改变座位为东西走向,让鬼子六和吴健彰等人坐到了代表平等的东面,鬼子六见了大喜,还悄悄拍了拍吴超越的肩膀,低声说道:“好,继续,本王一定会向皇上替你请功。”
  吴超越苦笑,暗道:“也就是这么一点小事了,洋人是讲点国际公约,但是在利益方面是从不手软,能不能让我少背点汉奸骂名,关键还是得看你。”
  结果也不出吴超越所料,尽管只是一支由军舰和武装商船临时拼凑起来的联合舰队,总兵力也才四千多人,同时也没得到国内的开战允许。但布尔布隆等人却仍然是狮子大张口,提出了一大堆合理不合理的苛刻要求,坚持要让鬼子六全部接受。
  布尔布隆等人开出的条件主要有这几点:一:允许英、美、法、西班牙、比利时和普鲁士六国商人在通商口岸租买土地,建立工厂银行等商业设施。
  二:允许六国传教士进入内地游历和传教。
  三:允许英国和法国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允许法国在上海建立租界。
  四:增开南京、台南、温州、潮州、海州(连云港)和天津六个通商口岸,并允许六国军舰自由进出通商城市港口,允许六国军队在通商港口停泊驻扎。
  五:修改《南京条约》,允许六国商人自由进出港口城市,严惩阻挠洋人进城的官员百姓。
  六:赔偿联合舰队军费纹银一百万两。
  七:承认吴健彰和吴超越祖孙无罪,严惩陷害吴健彰和吴超越的凶手,允许中国商人、百姓及官员与六国商人展开一切商业合作,允许中国人帮助六国传教士传教,大清官府不得阻挠。
  听完了洋人开出的条件,鬼子六和吴健彰当然都是大皱其眉,因为咸丰大帝要求的是不许洋人在北京建立大使馆,更不许再开港口,尤其是不许开放天津港,同时还要少赔款,最好是不赔款。被迫无奈之下,鬼子六和吴健彰也只好是先答应第一、二、五和第七条,同时也同意让法国在上海建立租界,然后再就余下几条与洋人讨价还价,尽可能的杀低价格。
  很遗憾,尽管鬼子六壮着胆子答应了开放台南、温州和潮州三个南方口岸,硬着头皮承诺赔款二十万两银子,熟悉洋人风俗语言的吴健彰也不断解释哀求,力劝布尔布隆等人做出让步,但布尔布隆等人却寸步不让,坚持要鬼子六无条件接受他们开出的一切条件,并且动辄威胁以战争。最后在焦急无奈下,鬼子六还主动露出了咸丰大帝的真正底牌,道:“布尔布隆先生,除了天津港和大使馆的事,其他都可以商量,但你们如果一定要我们大清开放天津港和允许你们在北京建立大使馆,那这次谈判就绝不可能成功!”
  听到这话,吴健彰和吴超越当然都是脸色一变,心里一起大骂鬼子六蠢货——事实上鬼子六也就是这么蠢,二鸦战争时签定了北京条约后,遵守约定退兵的法国军队撤退途中遇到大雨,稍微耽搁了几天,以为法国人反悔的鬼子六就吓得把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全部割让给毛子,还答应中亚那边的边界以哨兵岗位划定,又白送给了老毛子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吴家祖孙脸色大变,布尔布隆和劳瑞欧等外交老手却是眼中放光,马上就揪准了鬼子六不敢答应开放天津港和允许在北京建立大使馆的弱点,逼迫鬼子六以开放长江航线和再度增开五个内陆外洋港口为交换,也鲸鱼张口把赔款提高到了两百万两,并且再不做任何让步。
  看到鬼子六的脸色发白,生怕这个蠢货嘴巴一松就答应了这些苛刻条件,吴超越只好赶紧开口,向鬼子六提议道:“王爷,你如果累了的话,可以暂停谈判,稍微休息一下再重新商谈。”
  茫然的哼了好几声,鬼子六才回过头来要求暂停谈判,布尔布隆等人虽然答应,却也再度扬言绝不会做任何让步,鬼子六如蒙大赦,赶紧逃出谈判会场喘气,吴健彰和李鸿章等人赶紧跟上。而吴超越也想跟出去时,布尔布隆却逮住机会凑了上来,飞快的低声说道:“吴,你如果能劝说密斯特恭答应这些条件,三万银元。”
  吴超越不吭声,毫不犹豫的追了出去,先出门的鬼子六则头也不回,一直飞奔到炮台边沿,大口喘了许久粗气,然后才回过神来对吴健彰和李鸿章等人说道:“洋人开出的条件太苛刻!我就算勉强答应,皇上那里也肯定不会答应!”
  吴健彰和李鸿章等人默默点头,然后鬼子六又低声对吴健彰说道:“吴道台,你不是和那个布尔布隆很熟吗?能不能给他送点银子,让他多做些让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