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为王(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343

  “老将军不必懊恼,事实上,如果不是一些特殊原因,晚辈也猜不到贼军的真正目标就是你。”陈应良难得说了一句大实话,因为如果不是无意中发现老对手李密就在敌人军中,知道老对手花样特别多,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陈应良也很可能被李密骗过,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得更加热火朝天的北门战场上。
  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张须陀这才向陈应良说道:“老夫留守大营,你带军队去追击,刚才老夫亲眼看到,孟海公就在贼军队伍里,希望你能把他抓到。”
  “老将军,还是让晚辈替你守大营,你去追击吧。”陈应良赶紧假惺惺的谦让功劳。
  “假客气什么?”张须陀冷冷说道:“老夫要留在大营稳定军心,抽不开身,你要是有本事抓到孟海公就去抓,功劳是你的,老夫没有与友军抢功劳的习惯。”
  陈应良尴尬一笑,先是拱手道谢后,这才赶紧领着谯郡队伍去追击敌人,留下张须陀在原地目送他的离开,然后张须陀又低声说了一句,“多谢。”
  陈应良这场追击战其实并不好打,因为齐郡隋军的东面就是水量颇大的马坑河,熟悉地形的贼军队伍逃到了河边后,会水性的全都脱下铁甲跳入河,泅水过河逃命,不会水性的则向马坑河的上游方向逃命,黑暗之中陈应良根本无法判断孟海公夫妻的逃命方向,同时阚稜麾下的重装步兵也很难渡河追击,被迫无奈之下,陈应良只能是下令兵分两路,让唐万彻的轻步兵队伍渡河追击,自己则率领重步兵沿着河岸向上游追击。
  也是到了用重步兵追击敌人的时候,陈应良才发现自己还是太缺骑兵了,追击中原本还能看到敌人的身影,可是追着追着却发现敌人越跑越远,最后干脆消失不见,好不容易再追到现场一看时,这才发现敌人已经把盔甲脱了扔在地上轻装逃命,同时孟海公这次带来的奇袭队伍人数又少,陈应良向上游只追了十来里路,前方就只剩下了寥寥可数的几个敌人影子。见此情景,陈应良干脆让军队放弃追击,打扫战场和搜索残敌,准备问清楚孟海公夫妻的去向再追杀不迟。
  一番打扫下来,孟海公四处抢来的上好盔甲倒是缴获了不少,同时也好歹抓到了几个敌人俘虏,最后再问孟海公夫妻的去向时,几个俘虏却都摇头说没看到,甚至就连孟海公夫妻有没有过马坑河都不知道,仍然还在担心北门战场的陈应良无奈,也只得下令收兵,放弃追击。
  领着军队匆匆往回赶的时候,谯郡军队途经了一片芦苇丛,原本陈应良没怎么留意这片不甚茂密的芦苇丛,不料几个隋军士兵眼尖,突然冲进了芦苇丛里,从里面揪了一个全身沾满淤泥的男子出来,那男子挣扎大叫,连声说道:“军爷,军爷,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贼兵,我不是乱贼,我只是一个成武的教书先生,家就住在成武南门外的柿林村,我们那里长满了柿子树,我不是乱贼,不是乱贼,我只是楚丘给我娘买药,碰巧路过啊。”
  那男子的辩解没能起到任何作用,忠于职守的谯郡士兵还是把他拖到了岸上,其中一名士兵还揪着那男子的头发强迫他抬头,向正好策马路过的陈应良报告道:“通守,抓住一个藏在芦苇里的,穿着百姓衣服,也不知道是不是贼兵。”
  陈应良扭过了头,借着火把与月光,陈应良发现那男子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孔甚是黝黑,同时那黑脸男子也看到了陈应良那张熟悉的丑陋恶毒面孔,顿时绝望的闭上了眼睛,暗道:“完了。”
  “不要滥杀无辜,既然是百姓,那就放他走吧。”
  预料中的得意狂笑声甚至直接是喊打喊杀命令并没有传来,相反倒是释放的命令传入耳中,黑脸男子难以置信的睁开眼睛时,却见陈应良已经拍马走远,还头也不回的说道:“看在你是个孝子的份上,提醒你一句,到了楚丘买到药就赶回家,梁郡的乱贼多,尤其是那群瓦岗贼,杀人不眨眼,狠着呢。”
  因为有陈应良的命令,谯郡士兵依令放开了那名黑脸男子,重新跟上陈应良的队伍撤走了,而那死里逃生的黑脸男子却瘫爬在地上,半晌都一动不动,心里一片茫然,“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难道是夜色太黑,他没认出我?或者说,他是故意放我走?”
  谯郡队伍迅速走远了,周围又重新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河水哗哗,那黑脸男子却还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又有一名骑马男子牵着一匹马小跑回来,见那黑脸男子趴在地上,那骑士大惊失色,赶紧下马把他扶起,一试呼吸发现他还活着,眼睛也还睁得好好的,那骑士不由大奇,赶紧摇晃着他问道:“法主,你怎么了?不藏在芦苇里等我,钻出来干什么?”
  摇晃了许久后,李密终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太可怕了!他太可怕了!”
  “谁可怕?”扶着李密的杨积善疑惑问道。
  “陈应良小贼。”李密失魂落魄的说道:“他太可怕了,我活了三十二年,读了无数本经史子集,还从没见过听说过他这么可怕的人。”
  “你到底怎么了?怎么尽说我听不懂的话?”杨积善满头雾水,然后又催促道:“抢你马那个匹夫,已经被我干掉了,你的马我也抢回来了,这里距离张须陀老狗的大营不远,我们还是快过河吧。”
  “不,我们不过河了。”李密突然摇头,否定了自己之前的预订逃命计划。
  “为什么?”杨积善一楞,“你之前不是说,我们过河向北,去贼乱最严重的齐鲁一带寻找机会么?”
  “我决定不去齐鲁了。”李密答道:“齐鲁那一带是乱得厉害,但义军队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太小的义军去投奔他们没意思,太大的义军队伍如果没有人介绍,我们去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得不到什么重用。”
  “那去那里?”杨积善问道。
  “去西面,找瓦岗军,投奔翟让!”李密一指正西方向,沉声说道:“那里的义军也正在逐渐崛起,翟让的队伍最强但没有策略,连周边多如牛毛的小股义军都不知道招揽吸纳,我们去投奔他,帮他壮大队伍,很容易就能获得重用。”
  杨积善稍一思索,便点头说道:“好吧,听你的,去瓦岗也不错,起码离雍丘近一些,关键时刻,我们还有一条退路可走。”
  在杨积善的帮助下,李密骑回了自己那匹失而复得的逃命战马,与杨积善并肩驰向西面的辽阔大地,夜风迎面而来,将全身精湿的李密吹得通体冰凉,但李密的胸中却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奸贼!竟然放了我,拿我来养寇自重,还想让我替你克制住张须陀,给你制造升官发财和飞黄腾达的大好机会?你想得美!”
  “等着吧,总有一天,我要让你后悔今天的选择!一雪今日被你故意释放的蔑视戏弄之辱!”李密在心底暗暗发下毒誓,“如若不然,我李密誓不为人!”
  与此同时,陈应良率军回到孟海城战场时,最激烈的北门战场也已经进入了尾声,因为贼军精锐没能顺利取下张须陀首级,骁勇善战的齐郡隋军自然也始终没有分心混乱,破釜沉舟拼死一战的贼军主力,也在隋军队伍的猛烈反击下士气逐渐衰竭,再也无法延续火牛阵带来的短暂优势,终于还是被秦琼与罗士信等猛人杀得彻底崩溃,四散而逃,曾经雄霸一方的孟海公贼军也终于彻底土崩瓦解,包括孟海公夫妻在内的几大贼头各自逃命,下落不明,短时间内也注定没什么希望再掀起大的风浪。
  陈应良没有让谯郡隋军去加入打扫战场的战斗,很潇洒的把野外的战利品全部让给友军队伍——反正张须陀是肯定不好意思赖掉那三成钱粮的帐了,陈应良也用不着做去做恶人抢友军的战利品。直到天色大明张须陀传唤时,陈应良才领着队伍来到尸积如山的孟海城北门外,与同样已经来到北门的张须陀见面。
  大概是纸包不住火,刚一见面,张须陀马上就向陈应良说道:“知道不?我们错过了一场大功,有被俘的贼军将领交代,朝廷的通缉要犯李密也在城内,还一直给孟海公出谋划策,制订战术,昨天晚上偷袭我的大营时,李密还就在孟海公的队伍里。”
  “李密也在?”陈应良大吃一惊,惊讶说道:“那个奸贼,他是从那里冒出来的?我怎么一直都不知道?”
  “听说是孟海公封锁消息,所以就算是贼军队伍里,知道李密存在的人也不多。”张须陀十分郁闷的说道:“李密的身边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傲气年轻人,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应该就是杨素最小那个儿子杨积善。两个朝廷要犯从老夫眼皮子底下溜走,老夫真不知道如何向朝廷交代了。”
  陈应良沉默了,旁边的杨汪则小声说道:“大使,那就别交代,反正知道李密和杨积善在这里的人也不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向朝廷奏报这件事就行了。”
  张须陀看了杨汪一眼,脸现犹豫神色,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否接受杨汪的好心建议,做贼心虚的陈应良正悄悄观察张须陀决定时,木兰却板着脸来到了陈应良的旁边,用很冰冷生硬的语气说道:“姓陈的,谢谢你救了张大使。”
  “你说什么?”陈应良疑惑扭头。
  “我是谢谢你救了张大使,我本人可没什么地方需要谢你。”说完这句话,木兰又版着脸退回了队列。
第一百五十九章
挖墙角是一门技术活
  “陈小子,这次的孟海城大战,你的队伍斩获虽然不大,但老夫也承认,如果没有你和你的队伍,老夫没这么容易拿下这座贼城,说不定还会阴沟里翻船,被乱贼所害。”
  “老夫不是那种知恩不图报的人,现在孟海公贼城已经拿下来了,你先进城吧。”
  听到张须陀这番话,心高气傲的齐郡将士这次终于没有面现怒色了,相反还在进城道路两旁把身板站得笔直,胸膛挺得老高,恭候陈应良率先入城,只有木兰把脸扭开,懒得去看陈应良那副小人得志的龌龊模样。而陈应良也拿捏了起来,向张须陀又是拱手又是作揖,反复强调这次大战自己只是辅佐,仅仅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真正的破敌主力仍然还是齐郡隋军,坚决要求张须陀先入城。
  反复推让了许久,直到杨汪看不下去,要求装模作样的陈应良与真正坦荡无私的张须陀各让一步,并肩入城,这才解决了这个争端。然后陈应良又恭敬邀请杨汪也加入并肩入城的行列,张须陀也点头答应,三支隋军的带头老大这才一起进了孟海城,同时陈应良少不得故意走慢一些,保持半个身位的距离,表示对两个前辈的尊敬,把虚伪做作演绎到了淋漓尽致,也很是让旁边列队以待的隋军将士暗骂了一通,“你小子还是快滚进去吧,别让老子们在太阳底下晒了!”
  城里的贼军早已被反复打扫得一干二净,街道两旁也有军队站岗,张须陀与陈应良等人也因此得以仔细观察城内情况,结果陈应良等人发现,孟海公耗费了无数钱粮修筑这座城池确实算是不错,城内房屋众多,街道规划有序,各种军用民用设施都相当齐全,不仅适合屯军,同时也相当适合居住。赞赏之余,杨汪还忍不住说道:“张大使,这座城池建造不易,就这么毁了太过可惜,不如留下来给我们驻军算了。”
  “可以。”张须陀一口答应,顺口吩咐道:“杨通守你可以在这里留驻一千军队,然后再招募新兵把驻军扩大到两千左右,做为保卫周边数县的官军据点经营,防范孟海公残党在这里死灰复燃。”
  平白无故拣了一座新城,杨汪当然是欢喜万分,陈应良则细心的建议杨汪注意保障城内水源,杨汪却哈哈大笑,说什么周边乱贼没这个实力长期围困官军城池,对陈应良的建议不以为意,陈应良虽然没有坚持,却又难免心中暗道:“乱贼队伍没有实力久困官军城池?等着吧,有杨广这样的好皇帝在,有你哭的在后面。”
  一路来到了孟海公的录事府,齐郡隋军早已毫不客气的把这座豪华府邸给抢先霸占,用做了张须陀的城内住宅兼指挥部,张须陀也更不客气的坐到了大厅主位上,陈应良与杨汪分坐左右,然后张须陀又下令犒赏三军,重赏作战勇猛的有功将士,命令传达,城内的隋军队伍很快就是欢声如雷。再紧接着,张须陀又微笑着对陈应良说道:“陈通守,可不是老夫小气,是老夫没有兼管谯郡不能越权,所以今天这酒肉犒赏可以由老夫掏腰包,你谯郡将士的升迁赏罚,可是得由你自己想办法。”
  铁公鸡陈应良哼哼唧唧的答应,愁眉苦脸的表示理解张须陀的苦衷,然后又更加哼哼唧唧的小心问起城内的其他情况——比方说孟海公撤退时,是否丧心病狂的纵火烧毁城内钱粮?张须陀闻弦歌知雅意,立即笑道:“装什么装?怕老夫赖帐是不是?城里的钱粮老夫早就派人去清点了,只是钱粮实在太多,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清点统计完成,等清点好了数目,老夫会分你三成。”
  陈应良顿时喜笑颜开了,赶紧向张须陀行礼道谢,结果这么一来,不仅旁边的齐郡将领面露不屑,就连杨汪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喝道:“应良,你这小子少给老夫势利点!你那谯郡缺钱粮吗?谯郡的钱粮赋税比梁郡还好,养的军队远没有梁郡多,你还这么贪心不足,象什么话?”
  “小侄无礼,请伯父恕罪。”陈应良赶紧谢罪,又恭敬说道:“伯父,不是小侄贪心不足,小侄只不过是想尽力为谯郡百姓减轻一些负担,小侄麾下的兵马是少才十二个团,可是这十二团,每天光是吃饭,都要吃掉谯郡老百姓三十亩地一年的全部粮食收成,再加上其他各种开支,就算在不打仗的情况下,十二个团每天消耗的钱粮,也等同于老百姓六十亩地的全年收成。如果再打起仗来,粮草运输的路途开销、战马消耗、武器损耗、辎重消耗,这些开支更是难以计算,所以小侄才对钱粮这么重视。”
  平民出身的张须陀沉默了,贵族出身的杨汪却哼道:“打仗那有不耗钱粮的?以你谯郡的钱粮赋税,难道承担不起这笔数字?”
  “谯郡是承担得起这笔钱粮,可是有机会能为百姓减轻负担,小侄还是想尽量减轻。”陈应良回答得理直气壮。
  “呵呵。”张须陀笑了,道:“陈通守,你想减轻谯郡百姓的负担,就向河南道十二郡伸手,那老夫想为河南道十二郡的百姓减轻负担,又向谁伸手啊?”
  陈应良等的就是这句话,赶紧拱手说道:“老将军,如果你想为河南道十二郡减轻钱粮负担,那么晚辈倒有一个办法,只要老将军答应晚辈一个条件,那么晚辈情愿少要一成钱粮,留下给老将军做为军用。”
  “什么条件?说来听听。”张须陀来了兴趣。
  “很简单,晚辈想向老将军要一个人,帮晚辈练兵。”陈应良笑嘻嘻的说道:“想必老将军也知道,晚辈在与孟让贼军交战时,曾经缴获了一批战马,大概可以组建四个团的骑兵队伍,可是晚辈的麾下却没有精通骑兵战的将领,所以晚辈斗胆,想用一成钱粮,向老将军换一个精通骑兵的将领,帮助晚辈训练和组建骑兵队伍。”
  张须陀又笑了,笑道:“陈通守真会做生意啊,拿别人的钱粮来换老夫的将领,半点亏不吃还想占足便宜。本来,老夫答应你也无妨,可是你问问老夫的麾下众将,他们谁愿意跟你走?各位老夫的爱将,你们谁愿意到陈通守的麾下去效力?”
  齐郡众将鸦雀无声,只有木兰的眼皮微微动了动,还忍不住用眼角悄悄偷看了陈应良一眼,陈应良则苦笑说道:“老将军,你治军有方,爱兵如子,军队凝聚力强,这点是晚辈早就知道的,所以晚辈也不敢笼络招揽,只能向你直接请求,还请你看在同为朝廷效力的份上,指派一名骑兵将领给我。”
  “这些将士,都是老夫的无价瑰宝,老夫一个都不会让给你。”张须陀笑着一口拒绝,然后又突然说道:“不过嘛,看在同为朝廷效力与那一成钱粮的份上,老夫可以借给你一名精通骑兵战的将领,让他在你麾下暂时效力一段时间,帮助你组建和训练骑兵。”
  “只是借?”陈应良有些搔头,但稍一盘算后,陈应良还是点头说道:“好吧,就请老将军借给老夫一名精通骑兵战的将领,帮助晚辈训练骑兵。不过,晚辈还有一个小小条件,晚辈想自己挑人。”
  “你自己挑人?”张须陀的花白眉毛一扬,然后又露出了一些笑容,还笑得有些古怪,问道:“那你想要谁?不会是木兰吧?她是老夫的帐下爱将,你如果要她的话,老夫可有些舍不得啊。”
  木兰的脸有些微红了,还赶紧收回了偷看陈应良的目光,心中颇有一些期待,可惜陈应良却狼心狗肺的赶紧摇头,顺着张须陀的口风说道:“晚辈知道木兰将军是老将军的爱将,不敢夺人所爱,所以晚辈也不敢点她的名,晚辈斗胆,只想请老将军把秦琼将军借给晚辈一段时间。”
  木兰的身体震了一震,脑海里顿时一片茫然,未来的凌烟阁名将秦琼却惊讶抬头,说道:“陈通守,你太抬举末将了吧?末将虽然是在大帅帐下统领骑兵,可末将对骑兵的了解也不算太多,实在担当不起替你组建骑兵的重任啊?”
  “秦将军,你千万不要客气,更不要谦虚。”陈应良微笑说道:“对于你的英雄事迹,其实我是早有耳闻,你早在来护儿来大将军的帐下时,就已经是名扬四海的骑兵猛将,后来到了张老将军帐下,又一直都是为老将军统领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将来还……。总之秦将军就别谦虚了,我相信谯郡的骑兵经你调教之后,战斗力方面一定会有大的飞升,成为一支骑兵名军。”
  “多谢陈通守抬爱。”秦琼还是摇头,又拱手说道:“陈通守如此谬赞,末将实在愧不敢当,但末将身受大帅知遇礼待大恩,大帅又肩负十二郡剿贼重任,需要末将时刻守护在旁,末将实在不能久离大帅左右,还请陈通守恕罪,也请陈通守另聘高明。”
  见秦琼的态度异常坚决,陈应良不由大失望,其实十分舍不得把得力助手秦琼借出去的张须陀也乘机说道:“陈通守,既然叔宝他不愿意去你的谯郡,那老夫另外给你安排一名骑兵大将,帮你组建和训练骑兵如何?木兰,你愿意到谯郡去不?”
  无鱼虾也好,陈应良的心中不由又燃起了一线希望,心说先和木兰打好关系,然后再招揽秦琼和罗士信这些超级猛人也方便一些,期待之下,陈应良赶紧扭头去看自己最合适的亲兵队长人选,可惜木兰这一次却不再那么期待了,态度还比秦琼更加坚决,立即向张须陀拱手说道:“大帅,末将不愿去谯郡!末将也不想离开你的身边!”
  “只去半年。”张须陀也是疼爱木兰,又说道:“你去谯郡半年,帮陈通守练出骑兵,然后就可以回到老夫身边。”
  “末将不去!”木兰把脸一扭,斩钉截铁说道:“末将宁死不离大帅帐下!”
  知道木兰是在赌气,可是当着太多的人张须陀也不好说得太多,只能是苦笑看向陈应良,陈应良则是万分尴尬,本来还想再试试借用罗士信,可罗士信却既不是骑兵名将,又更是一个死心眼,张口借人十有八九会又遭拒绝,无可奈何之下,陈应良只得拱手说道:“想不到老将军的麾下将士凝聚力如此之强,既然秦将军、木兰将军与各位将军都不愿意离开你的帐下,那刚才的话就当晚辈没有说过,晚辈另外想办法就是了。”
  张须陀也有些苦笑,道:“好吧,既然大家都不想为老夫挣钱粮,那就算了吧。昨天晚上又打了一夜的仗,那大家就散了吧,下去休息,晚上聚宴庆祝胜利。但有一点,今天晚上的宴会上,不准再耍钱了。”
  早就吃过大苦头的齐郡将领齐声答应,各自散去,张须陀则单独把木兰留下,对她低声训斥,陈应良则闷闷不乐的随着杨汪离开张须陀的新指挥部,心中万分郁闷,哀叹自己的武将运太差,与无数的未来名将擦肩而过不说,原本就该给自己当牛做马的裴行俨,也因为裴翠云和长孙小箩莉的缘故,没办法弄来当走狗使唤,好不容易弄到的马三宝和阚稜,也是一个只精通步兵,一个是万金油,什么都懂些又什么都不精。
  “陈通守,陈通守请留步。”
  出了大门后,耳后突然传来了招呼声,陈应良回头看去,却见是秦琼快步追了上来,陈应良心中重燃希望,赶紧与秦琼见礼。可惜秦琼却是这么拱手说道:“陈通守见谅,你想让末将替你训练骑兵,末将其实并不想推脱,对你也没有任何的成见,只是大帅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士信和木兰他们年纪又太小,脾气又有些冲动,很多时候不但不帮忙还反过来添乱,我如果离开了大帅身边,大帅他肯定会更加操劳和辛苦,所以末将不得不拒绝你的邀请。这一点,希望你能理解末将的苦衷。”
  “秦将军不必解释,我明白。”大失所望的陈应良勉强点头,苦笑说道:“张老将军年老体弱,我们做晚辈是应该多体谅一些他的辛苦,你不忍心离开他,我当然理解。”
  “多谢陈通守体谅。”秦琼语气诚恳的道谢,然后又严肃说道:“陈通守,你的麾下缺乏骑兵将领,如果你愿意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话,那么末将倒是想向你举荐一人,这个人是我总角之交,从小到大的朋友,他自幼勤练武艺,骑术远在我之上,还尤其擅长使用……。”
  “擅长使用板斧对不对?”饱受电视剧与演义毒害的陈应良眼睛一亮,脱口说道:“他还是一个私盐贩子,对不对?”
  “陈通守,你这话什么意思?”秦琼有些傻眼,道:“末将虽然不是出身名门,可也是清白人家的子弟,怎么可能和私盐贩子之类的宵小之辈交朋友?”
  “什么?不是私盐贩子?”陈应良更加傻眼,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也顿时彻底熄灭。
  “当然不是私盐贩子。”秦琼如实答道:“我这位朋友,还是出身名门,从曾祖父那一辈起就是朝廷官员,他的父亲还曾经做到瀛州刺史的高官,只是他的父亲过世得早,没能提携他入仕,所以他至今还是白身,大业五年后,齐鲁一带盗贼蜂起,他还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乡兵队伍,护卫他的家乡亲族。还有,他擅长用的武器也不是板斧,而是马槊,对骑术和骑兵战都十分精通。末将觉得,陈通守你如果能够将他招揽到你的麾下,他一定能够胜任骑兵大将的职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3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