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14

第九十章
谁比谁狠(上)
  敲定了增兵广陵的第二天,徐州大将陈到率领五千早已是枕戈待旦的徐州军队南下出发,取道下邳赶往广陵,这是一支重新编制后以老带新的队伍,成员有一部分徐州军队当年的王牌丹阳兵,一部分是曹豹在徐州招募并且调教的老兵,更多的则是陶应在豫州招降的黄巾兵和刚招募训练不久的徐州兵,装备合格,综合战斗力中等,不过在战斗力普遍二流的徐州队伍中,也已经算得上是作战主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队伍也是徐州大将陈到一手打造出来的队伍,从组建到训练,都是陈到一手负责,而陈到的治军理念也和陶应不谋而合,那就是强调纪律与集体配合。因为时间关系,这支队伍的单兵战斗力或许还很薄弱,但是在纪律方面却已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行军中队伍严整,进退有度,调配有方,很是唬住了不少潜伏在徐州境内的诸侯细作,再加上陈到是陶应一手提拨的心腹大将身份,所以各路细作在给老大们禀报的时候,难免都要加上一句——增援广陵这支队伍是徐州的主力战兵!
  这里再强调一下主力战兵与普通士兵的区别,冷兵器战争中的军队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就是主力战兵,二是辅兵,三是民夫,这也就是所谓的古代三军,其中民夫负责搬运、挑担和推车等运输工作,数量最多,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还常常让青壮妇女干这些杂活;辅兵的数量次之,负责舟桥、押运、工程和打扫战场等辅助工作,通常辅兵和主力战兵的比例是三比一,也就是三个辅兵辅助一个主力战兵作战。
  主力战兵数量最少,却是冲锋陷阵和正面作战的绝对主力,也是一支军队核心和骨干,战场上主力战兵一旦垮了,余下的辅兵和民夫基本也就是待宰羔羊了,所以冷兵器战争中,也就常常出现伤亡千人导致万人崩溃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三国时代也更是明显。所以徐州军队一下子出动五千主力战兵的情况,自然也注定要引起每一个周边诸侯的警觉与注意了。
  确认了陶应增援广陵的消息无误,距离最近的吕温侯首先做出反应,那就是立即调回了在鲁国和任城等地打劫抢粮的侯成、宋宪队伍,借口保护与徐州联系的粮道,让侯宋二军驻扎到了与小沛紧邻的湖陆县中,同时密切留意徐州军队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动手偷鸡,突袭远比兖州富庶繁华的徐州五郡。
  还是收到这消息,曹老大也是当机立断,立即放弃了集中主力攻打昌邑的计划,把主攻目标改为陈留郡北部,主力去攻打盘踞在那一带的张邈队伍,偏师则继续牵制守卫定陶的张邈军主力,对昌邑的吕布军主力则故意置之不理,让反复无常的吕温侯有机会也有力量偷袭徐州。而吕温侯也没有让曹老大失望,在张邈频频告急的情况下,仅仅是派出了一支偏师去定陶增援,主力始终在昌邑按兵不动,等待徐州消息。
  此外还有咱们的刘皇叔也嗅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在新老大孔融面前借口剿匪,迫不及待的领着重新七拼八凑起来的两千多队伍,趁火打劫进驻了琅琊与北海交界的渚县小城,一下子掐住了徐州与盟友公孙瓒的贸易咽喉。然后刘皇叔又默许张飞扮成盗匪,抢走了陶应从公孙瓒处高价买来的三百多匹战马,徐州军琅琊守将尹礼闻讯大怒,打算亲自领兵北上与刘备交战,然而却被陶应死死按住——在目前的情况下,陶应已经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增添孔融这个敌人了。但即便如此,徐州北部的形势还是变得更加的恶劣,暗流涌动,危机随时可以爆发。
  “公路兄,我们可都看你的了,你一定要争气啊。”这是所有陶副主任的敌人心中的共同心愿。
  好了,也不能曹老大、吕温侯和刘皇叔失望,最后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小袁三公这边的反应吧。其实从彭城出兵到徐州最南断的广陵城,距离要比彭城到九江远得多,所以当陈到率领的五千军队还在日夜兼程赶往广陵时,陶应终于有所动作的消息,就已经通过了快马传递,被送到了当涂,送到了小袁三公麾下最能打硬仗的上将纪灵面前,也送到了小袁三公的东床快婿参军周瑜周公瑾面前……
  “好!”听到陶应终于增兵广陵的消息,恨陶副主任恨得蛋疼的周公瑾激动得重重一掌拍在案几上,大笑说道:“陶应奸贼,你也有今天,这一次,你欠我的,我可要全部拿回来了!”
  “公瑾,可以出兵了吧?”纪灵也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说道:“主公可是来过好几道书信催我们出兵了,再不动手的话,我们可就办法向主公交代了。来人,给我吹号升帐,召集众将议事。”
  “慢着,将军莫急,还必须再等几天。”周瑜赶紧制止纪灵的冲动,又解释道:“将军,如果我军想要关门打狗吃掉陶应小儿的五千主力,就必须等这支军队过了淮河,从路程计算,陶应小儿的这支援军最多只是过了下相,我军必须再耐心等上四五天,然后才能出兵,不然的话,不仅无法关门打狗,还有可能在盱台或者淮阴撞上陶应小儿的这股援军。若如此,那我军可就是前功尽弃了。”
  还好,纪灵还算一个听得进劝告的人,又与周瑜十分投缘,便也耐下性子接受了周瑜的建议,决定再耐心等上几天。周瑜又劝纪灵派一支杂牌军渡过黄河,徉做开路先锋去打沛国谷阳,吸引徐州军队注意,虚实并用让陶应无法判断袁术军的真正主攻方向,还有就是建议纪灵多派细作监视淮河下游的动静,纪灵也一应采纳,按计而行。
  要说起来,小袁三公在三国群雄中虽然算不上兵最精的,但绝对是兵最多的——虽然绝大部分都是不发军饷还连饭都经常吃不饱的三流士兵,所以那怕只是担任佯攻任务,纪灵还是一口气派出了上万军队,浩浩荡荡的渡河北上,杀入名誉上属于徐州地盘的沛国郡境内,沛国郡内的徐州斥候细作也不敢怠慢,赶紧把消息飞递至陶应面前,陶应再一次将计就计,分兵三千来守竹邑,故意装出无法辨别袁术军真正主攻方向的模样,周瑜闻报大喜,不断欢笑出声,连说陶应已中自己之计,为友报仇,指日可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咱们的美周郎这一次走的虽然是一步险棋,但也是看准了再下的险棋,徐州几经战乱,人口经济大都集中到了几个郡治城池周围,精兵强将也全都集中到了彭城、下邳和广陵这样的郡城附近,对于县城不够重视,而陶应的敌人们也个个都是优先攻打有钱有粮的五郡重镇,对于破烂县城同样不去留意,只有周瑜是别出心裁,把刀锋指向徐州的两个县城盱台和淮阴。这两个城池一旦被袁术军拿下,徐州五郡等于就是被拦腰切断,淮河南北失去联系,钱粮重镇广陵城也将孤立无援,被袁术军攻占便成定局。
  与此同时,水军占据绝对优势的袁术军只要控制住了淮河,占到徐州钱粮产出五成、生铁产出八成的下邳腹地,也将彻底暴露在袁术军刀下,袁术军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水军全在广陵的徐州军队则在淮河一线无险可守,彻底的被动挨打,防不胜防。此外还有一点,淮阴和盱台全部在淮河南岸,袁术军只要控制住淮河渡口,陶应的王牌君子军就是再能打,过不了淮河也无用了。
  美周郎的处心积虑与忍辱负重,终于还是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五天后,淮河下游传来喜讯,陈到率领的徐州军队已经在淮阴渡过了淮河,仅在淮阴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南下广陵去了。收到了这消息,美周郎大笑之余,再不迟疑,马上向纪灵奏道:“将军,可以动手了,先取盱台,再下淮阴,切断徐州五郡的南北联系,关门打狗!”
  “好。”纪灵也是大喜,想都不想就喝道:“来人,去把那些兔崽子都叫来,准备动手了!”
  命令传达,在当涂一带蛰伏了一个多月的袁术军主力动了起来,穷兵黩武打造的四十条楼船和近百条艨艟从邻近的芍陂湖中开出,又一口气从民间强征来了两百多条大小船只,密密麻麻几乎把不算太宽的淮河塞满,超过一万五千的精兵登船——这也是小袁三公麾下最能打的一万五千军队了,在纪灵和周瑜的率领下扬帆启航,浩浩荡荡杀向淮河下游。此外还有陈纪、雷薄和陈兰率领六万大军走陆路东下,取道淮陵赶赴战场,配合纪灵作战。
  与此同时,当潜伏在当涂的徐州细作发现上当受骗时,时间也已经晚了,袁术军不仅已经严密封锁了当涂通往彭城的大小道路,尽可能迟滞陶应做出反应的时间,还在钟离一带封锁了淮河水路,所以船只许上不许下,不给徐州细作任何通风报信的机会!——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徐州细作此刻有机会北上返回彭城报信,那么不管速度多快,主力全在徐州北部的陶应也来不及做出调整和反应了。
  时逢初夏,东南风大作,雨水充沛,淮河流量大增,早就准备了熟悉淮河水文地理向导的纪灵大军船队行军更是神速,出发当夜就已经离开了九江境内,气势汹汹的杀进了徐州土地。又只用了一天多点的时间,纪灵的大军便已经抵达了第一个目标突袭盱台城下。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来到淮河下游的周瑜才心惊肉跳的发现,淮河下游的情况与他熟悉的长江下游截然不容,淮河的下游全是平原开阔地带,河道两侧地势低洼——因为这里本来就是现在的洪泽湖!同时河中水流比较缓慢,冲沙能力不强,造成河水里的夹沙情况十分严重,使得河道水面大大高过了地面,全靠堤坝束水才不至洪水泛滥——这代表着什么,天生的水战行家周瑜可是比谁都清楚!
  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到了这一步,美周郎再想回头也来不及了,只能是一边祈祷着淮阴那边的河道情况能好一点,一边迅速挥师攻城,而袁术军来得太过突然,盱台城里的守将季未根本就没做好开战准备,措手不及下甚至连城门都来不及关闭,袁术军精兵就已经杀进盱台城内,手中只有几百二线士兵的季未被迫无奈,只得率领守军投降,并且迅速被押到了纪灵和周瑜的面前,接受周瑜的当面审问。
  “最近几天,你有没有收到来自徐州的命令?”周瑜向季未喝问道:“淮河下游的淮阴城中,有多少守军?守将是谁?”
  “回禀将军,在下快半个月没收到来自徐州的命令了。”季未为了活命,很是老实答道:“淮阴是徐州南北联系的咽喉,比盱台重要得多,所以章诳老将军在那里驻扎了两千军队,守将是章诳的麾下裨将谢炎。”
  “你与谢炎交情如何?”周瑜又追问道:“与他是否熟悉?”
  “小人是谢将军麾下的曲将,与谢将军十分熟悉。”季未如实答道。
  “很好。”周瑜大喜,命令道:“你可想活命?如果想,就带上二三十个亲兵随我上船,到淮阴去给我诈城,拿下了淮阴,金银美女随你挑!”
  季未连逃出盱台报信的勇气都没有,自然也不是什么忠勇之辈,所以马上就一口答应。当下周瑜马上让人安排季未及其亲信上船,又向纪灵建议道:“将军,兵贵神速,从盱台到淮阴已经只有一百六十里的路程,现在是正午,我们还有时间,望将军莫辞劳苦,即刻下令出发,争取在明日天色全明前抵达淮阴,攻其不备,一鼓作气拿下淮阴城,掌握战场主动。至于盱台这边,留少许兵力镇守等待陈纪将军他们率领的后队即可。”
  有些晕船的纪灵本想休息一夜再走,但架不住周瑜的再三劝说,无奈之下也只好点头同意,命令军队继续乘船南下,连夜去取淮阴,又留下一千军队守卫在这个时代偏僻得鸟不拉屎的盱台小城,等待陈纪和雷薄等人率领的后军。
  重新上船又走了几十里路,天色就已经黑了,晕船的纪灵见一路无事,也就把大小事务踹给了周瑜掌管,搂着两个漂亮的侍女去了船舱休息,周瑜再安排好了斥候快船先行侦察后,时间已是接近三更。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被降为骑督戴罪立功的程普和黄盖二将才鬼鬼祟祟的登上旗舰,与周瑜在甲板上见了面。
  “公瑾,突袭淮阴的计划,是否应该调整一下?”程普向周瑜警告道:“不知公瑾是否留意到,这淮河的下游水文情况对我们十分不利?河水沙多流慢,河道高于地面,全靠堤坝维持,偷袭一旦不成,敌人又在上游挖开堤坝放水,我们就算没有登陆,都在船上不被水淹,大部分的船只也都得在下游河道上搁浅,进退不得,变成砧上鱼肉。”
  周瑜沉默不语,许久后才答道:“我没到过淮河下游,不知道这一带的水文地理,如果以前我来过,我肯定不会用这条险计,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走了,这个时候回头,袁术定然大怒,我也会立即失宠,之前我们为伯符报仇做的一切努力,就要彻底的前功尽弃了。”
  同样没有到过淮河下游航道的程普和黄盖也沉默了,对周瑜的忍辱负重与坚贞不二是既钦佩,又感动。又过了半晌,黄盖才强笑说道:“公瑾的妙计,鬼神莫测,陶应小儿无论如何奸诈,也定然想不到袁术匹夫的主攻方向竟然是淮河下游的两座小县城,不会做任何提防,我们只要再拿下淮阴小城,这一战也就稳操胜算了。”
  “是啊,只要拿下淮阴,我们就赢定了。”周瑜自我安慰的感慨道:“拿下了淮阴,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向北可以随时骚扰陶应小儿的下邳腹地,让他防不胜防。把他最重要的钱粮重地下邳变成一片焦土。向南,我们可以拿下孤立无援的广陵重镇,然后再在伯符逝世的地方,把陶应小儿的帮凶走狗活剐凌迟,告慰伯符的在天之灵。”
  “还有!”说到这,周瑜突然声音一沉,恶狠狠的说道:“陶应小儿如果敢来反攻淮阴咽喉,重新打通与广陵的联络,我就毫不犹豫的挖开淮河北岸,把陶应小儿和他的伪君子军,全部喂鱼!”
  “我们一定能做到!”程普攥紧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盱台守军事前根本就没收到任何警报,被我们轻松拿下城池,这足以证明陶应小儿的注意力全在彭城和广陵,根本没有料到我们的主攻方向!淮阴小城,我们也一定能一战而下!”
  “希望如此,愿伯符的在天之灵保佑。”周瑜默默祈祷了一句,又强打精神,向程普和黄盖笑道:“两位老将军,明日还有大战,你们也早些回去休息吧,纪灵匹夫有勇无谋,他的队伍也多是些乌合之众,如果降将诈不开城门,攻打淮阴的战事,我可就要拜托你们了。”程普和黄盖恭敬答应,又叮嘱了几句周瑜也早些休息,这才回到各自的船上休息,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的大战,留下周瑜一个人在甲板上,在夜风中发呆。
  天色阴暗,没有月光,淮河两岸也是黑黝黝的,没有半点灯火,只有河水哗哗,夜风呼啸,还有淮河两岸密密麻麻的芦苇在夜风中摇荡,周瑜立在甲板上看着夜色发呆,如痴如醉,始终一动不动。直到夜露将周瑜的头发打湿,顺着周瑜俊美的面孔滑落,流下脖颈,两滴泪水也渗出了周瑜的眼角,顺着俊美面孔缓缓流淌,周瑜才嘴角一动,轻轻的哽咽出声,“伯符,请你的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
  天不佑义士,几乎就在美周郎喃喃念出这句话的同时,淮河南岸的芦苇荡后,突然射出了一道道邪恶的目光,绿幽幽的就象一条条看到了猎物的饿狼,带着恶毒的贪婪,带着残忍的狞笑,死死盯住了满载兵员的袁术军船队……
第九十一章
谁比谁狠(下)
  虽然一直在祈祷淮阴一带的水文情况能够好一些,可是等到抵达了预定战场,从没到过淮河下游的美周郎又彻底的绝望了,淮阴附近的淮河水文情况,简直比盱台那一带还要糟糕百倍!
  这一带的堤坝,竟然还是一百年多前的广陵太守马棱马伯威建的!百余年来就再没有大规模修葺和加固过,全靠地方官府和本地乡民零敲碎打的维护修理,拿一些土袋碎石补漏堵缺,拆东墙补西墙,破河堤上到处都是荒草灌木,也到处都是裂缝和渗漏,脆弱得一泡尿就能冲一个窟窿——所以历史上的四年之后,广陵太守陈登才不惜代价的大修水利,在这一带修筑堤坝三十余里,搞出了水上长城高家堰的雏形捍淮堰。
  更让美周郎腹诽古人的是,一百年多年前的马伯威不把堤坝修得万年不垮就算了,为了方便给泥腿子们灌溉农田,还要死不死的在这一带筑堤蓄水,搞出了一个庞大的人工湖陂湖,更加减缓了淮河流速,抬高了淮河水面,也把这一带的河堤变成了一个不定时的巨大炸弹!一个可以把袁术军精锐炸得粉身碎骨的不定时炸弹!
  腹诽也没用了,美周郎也不可能把马伯威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再杀一次泄愤,同时很幸运的是,袁术军船队抢在了天色黎明前抵达了淮阴战场,袁术军还有诈城得手的希望,所以周瑜也不敢怠慢,马上帮助纪灵制订攻城计划,派出降将季未领上二十多个降兵去淮阴西门诈门,又命程普和黄盖率精兵一千尾随,借着最后一丝夜色掩护逼近淮阴东门,只等季未诈开城门就杀进城中,一鼓作气拿下淮阴,袁术军船队则熄灭所有灯火,暂时在淮阴上游的五里处靠岸,等待偷袭淮阴的消息。
  程普和黄盖押着降兵离开后,袁术军船队也全部靠上了淮河南岸,有些晕船的纪灵不习惯风浪颠簸,要下船登陆休息,周瑜劝纪灵再耐心等待片刻,这几天来一直很听劝的纪灵却把眼睛一鼓,头一次没好气的冲周瑜说道:“我是齐鲁人,不象你天天在水上飘,再不抓紧时间下船休息一会,如果要上阵我怎么杀敌?”
  周瑜一想也是,便也只好陪着纪灵下船,把指挥旗阵转移到了淮河南岸的堤坝上,不料纪灵登上陆地刚觉得有点舒服,马上又下令让全军登陆,到堤坝下方的开阔地带列队集结,准备作战。周瑜再劝纪灵不用焦急时,纪灵却反过来埋怨道:“公瑾,你也多少体谅一下士卒的辛苦,我的麾下多南阳兵,不识风浪,晕船的将士无数,也该让他们松一口气了。再说了,现在天色还早,淮阴那边的敌人看不到我们。”
  说罢,纪灵遂不听周瑜之劝,命令全军弃船登岸,在堤下集结侯命,而纪灵麾下的袁术军精兵大半不识水性,几天下来早就对船上生活恨得蛋疼,听到命令二话不说,拿起武器盔甲就迫不及待的登岸下堤,集结速度也远胜平常。周瑜只是参军没有指挥权,无力阻止,只得赶紧抬头去看天色,还好,此刻正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天空反而夜间更为黑暗,袁术军登岸确实不容易被五里外的淮阴敌人发现,这才稍稍心安。
  紧接着,周瑜又把警惕的目光转向淮河河面,现在是初夏季节,正值河中水量充沛之时,但这几天气候不错,上游没降暴雨,所以河水距离堤顶还有不到两尺的距离,只要没有人故意破坏,堤坝自己出问题的可能也不大,周瑜又悄悄松了一口气,开始默默祈祷起来,“伯符,你可一定要保佑我诈城得手啊。”
  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被金钱美女收买的徐州降将季未,也领着二十几个徐州叛徒赶到了淮阴城的东门外,开始在护城河边大喊叫城,程普和黄盖率领的精兵则潜伏在后方,藏身在林中石后,紧张等待淮阴城中的反应。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季未的诈城行动第一步竟然异常顺利——因为出来和季未答话的,恰好就是淮阴守将兼季未的上司谢炎,那谢炎打着呵欠,披着斗篷从城墙箭垛中探出脑袋,大声喊道:“什么人叫城?报上姓名官职。”
  “谢将军,我是季未啊,你的曲将季未啊。”季未没料到谢炎竟然就在淮阴城墙上休息过夜,但也来不及去分析原因,只是一边把火把凑到自己脸旁,一边向谢炎大叫道:“谢将军,盱台那边出了大事,袁术忽然出兵攻打盱台,末将手边只有一曲人马不到六百人,抵敌不住,就赶紧逃回来了向你报信啊。”
  “盱台失守了?”谢炎大吃一惊,扭过头去也不知道和谁交谈了几句,然后马上又回过头来大喊道:“季未你等着,我马上叫人放吊桥。来人,放吊桥,让季未他们入城。”
  “谢将军。”季未大喜道谢,嘴角也顿时露出了狞笑,躲藏在后方黑暗处的程普和黄盖等人更是狞笑出声,连连点头,知道孙策的在天之灵保佑,淮阴城里的徐州守军果然没有任何准备!
  很可惜,小霸王的英灵也就保佑旧部到这里了,“吱”的一声怪响,正在缓缓落下的吊桥忽然停在了半空之中,城墙上也响起了徐州士兵的大叫声,“谢将军,不好了,吊桥的绞盘卡住了。”
  眼看就要得手却碰上这样的倒霉事,叛徒季未和程普、黄盖都有一种想要吐血的冲动了,但还好,咱们的谢炎将军又很快破口大骂起来,“懒鬼!一群懒鬼!平时叫你们都修一修城墙城门,你们一个比一个懒,现在连吊桥都放不下去了?修,马上修好!”掌管吊桥的徐州士兵答应,赶紧乒乒乓乓的检修起来,季未和程普、黄盖等人急得满头大汗,可又无可奈何,只能是赶紧对天祈祷,祈祷城墙上的徐州懒兵们赶快把该死的绞盘修好!
  就在这时候,谢炎将军突然有了新的动静——指着远处冲季未大吼起来,“季未,你后面的军队那来的?!”
  “被识破了!快跑!”季未脸色大变,赶紧掉头就跑,二十几个徐州叛徒也是抱头鼠窜,谢炎则在城墙上大吼大叫,命令守军士兵放箭射击,敲响铜锣报警,远处程普和黄盖则懊悔得连连跺脚,只得一边从藏身处出来列阵准备,一边派人返回船队,去给纪灵和周瑜报信。
  与此同时的淮阴城上,谢炎也回过头来,擦着冷汗向藏在后面的徐州大将陈到说道:“陈将军,被你料中了,季未小儿果然是来诈城,末将只是讹了季未小儿一句,敌人就主动暴露了,不过末将很奇怪,将军你是怎么知道季未小儿叛变徐州的?”
  “说穿了一个大钱不值。”陈到胸有成竹的答道:“袁术贼军偷袭淮阴,必然要走水路,季未如果没有变节投降,真的是逃回来报信,那他走陆路逃回来肯定没有敌人走水路快,应该是敌人先到。如果季未匹夫是抢到了船走水路逃回来,那么他应该在紧靠着淮河的淮阴北门叫城,可他偏偏来了地势开阔的淮阴西门叫城,这就只有一个可能,他的背后,肯定还有大队人马。”
  “原来如此。”谢炎恍然大悟,又搔着后脑勺说道:“现在末将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末将给主公砍了十几年的人,到现在还只是一个裨将?为什么陈将军你才跟了主公几个月,就当上了点军司马。”
  “谢将军太谦虚了,你的沙场经验远比晚辈丰富,晚辈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你也不吝指点。”陈到很有礼貌的谦虚了几句,又飞快说道:“谢将军,接下来还得看你的,你要装成淮阴毫无准备的模样,匆忙组织城防,诱敌人大队全力来攻。对了,还有西门这个放到了一半的吊桥,也别急着拉上来,留着诱敌。”
  谢炎一口答应,赶紧指挥军队装成一副慌乱的模样,故意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召集军队上城守卫,又故意把旗帜插得东倒西歪,把守城武器藏好只暴露少许,再有就是让士兵在城墙上来回乱跑,大喊大叫,让城外敌人以为自军毫无准备。而城外的程普和黄盖等将也果然中计,断定淮阴城中此前毫无准备,不断派出使者去见周瑜和纪灵,请他们即刻率领主力来攻。
  这时,季未诈城意外暴露的消息,也已经被急送到了纪灵和周瑜面前,得知事情经过,纪灵和周瑜也是懊悔得连连跺脚,大骂自军运气不好,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破城良机,而后周瑜少不得打听淮阴城中的情况如何,程普、黄盖派来的信使都答道:“二位将军放心,淮阴城中毫无准备,连军队都很少,守将谢炎贼子正在敲锣报警,召集军队上城准备。”
  “真的毫无准备?世上有那么巧的事?”周瑜有些怀疑。
  “马上出发!”纪灵跳了起来,大吼道:“全军出发,兵围淮阴城,抢在谢炎贼子做好准备之前,拿下淮阴!”周瑜有些想要劝说,但纪灵早已匆匆下堤而去,周瑜无奈,只得赶紧跟上。
  咱们的纪灵将军急匆匆领着一万多主力赶到淮阴城下时,天色已然放明,远远看到淮阴破旧的吊桥悬在半空,又看到城墙上东倒西歪的徐州军旗和大惊小怪的徐州士兵,纪灵和周瑜都是信心大增,当下纪灵再不迟疑,马上做出安排,命令副手荀正率军三千去攻淮阴南门,大将李丰领兵两千去攻东门,以分守军之势,纪灵则亲自坐镇淮阴西门,以戴罪立功的程普和黄盖为先锋,猛攻淮阴西门。
  不一刻,各军调派完毕,战鼓敲响,袁术军士兵扛着随船带来的飞梯和土袋、石头等物呐喊而上,一边以土袋和石头去填淮阴那条又窄又浅的可怜护城河,一边踏梯过河,将飞梯搭上城墙攀盘而上。然而让纪灵和周瑜都万分意外的是,淮阴守将谢炎虽然是一个出了名的卤莽无能之辈,打守城战竟然颇有心得,袁术军士兵刚一靠近,城墙上就已经是弓弩齐发,擂木羊头石雨点般砸下,准备不够的袁术军士兵死伤惨重都冲不上城墙。
  不得已,纪灵只得迅速调整攻城战术,先派长盾上前组成临时工事,弓手藏于盾后抛射放箭,压制城上守军弓箭,然后再集中兵力担土填河,抱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心思以正规战术攻城。淮阴城上则是箭矢如雨,专门射杀那些填河士兵,给袁术军制造了巨大伤亡,而淮阴南门和东门也是如此,徐州军队慌而不乱,仗着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猛揍攻城敌人,杀敌甚多而损失极小。
  看到这样的情景,周瑜当然是越来越慌张和心虚,纪灵却是破口大骂,“谢炎贼子,等攻破了淮阴城,吾非得把你身上的肉一块一块的切下来喂狗不可!造云梯车和攻城车的辎重送来了没有?送来了就马上给我造,只要有一架云梯车,吾就能攻破这道土围子!”
  “将军,谢炎贼子守城调度有方,继续强攻下去,只怕损失更大。”一旁大将高俗劝说道:“左右我军还有时间,辎重也十分充足,不如暂时停止攻城,先抓紧时间赶造攻城武器,然后再攻城不迟。”
  纪灵确实是一个听得进劝的人,见自军已失先机,淮阴守军也不象周瑜估计的那么孱弱,攻城器材准备不足难以取胜,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点了点头,无可奈何的吩咐道:“那鸣金吧,让我们的队伍先退回来,在淮阴西北处扎营,抓紧时间赶造攻城武器。”
  “将军……”
  周瑜开口想说什么,纪灵却没好气的大喝道:“闭嘴!这里的队伍都是我的麾下,大部分都是跟着我南征北战了十几年的将士,别想指望我拿他们的命去填城!”说罢,纪灵一甩袖子,领着众将扬长而去,留下周瑜在原地尴尬长立,不住脸色阴沉去看北面河堤。
  这时,见纪灵率领众将离开了周瑜,程普和黄盖也赶紧鬼鬼祟祟的凑了上来,右臂上中了一箭又满身血土的黄盖低声说道:“公瑾,情况不妙,我们可能又中计了!淮阴城里的敌人,绝对不是毫无准备,而是在故意装出慌乱模样,诱我们攻城!”
  其实周瑜也有些怀疑淮阴守军是在演戏,只是没有证据,听到黄盖如此说,周瑜便顺口问道:“黄老将军何以知之?”
  “刚才盖见城上守军弓手不多,但羽箭似乎甚密,便起了疑心。”黄盖飞快的低声答道:“因此,盖便冒险蚁附攻城了一次,侥幸爬上城墙顶端得看一眼,见箭垛之后尽是严阵以待的守军士兵,不打旗帜,不露身形,只是躲着轮流现身放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