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314

  南阳的中下部航运发达,涅阳到襄阳之间同样有水路可通,且位居上游顺风顺水,所以只用了一天多点时间,陶副主任义释黄射的消息也就送到了襄阳城中。得知了这一情况,对陶刘和约还有一些顾忌的刘表也不再犹豫,不再理会蔡氏家族的坚决反对,马上下令释放被扣押了半年多时间的蒋干与李郎一行,派从事韩嵩北上交还陶副主任,并让韩嵩代表自己承诺退出反陶会盟,与陶副主任缔结正式和约。
  除此之外,刘表又力劝黄承彦把女儿黄硕也送到涅阳,让黄硕与陶副主任有情人终成眷属,身为一方名士的黄承彦虽然不甘女儿为妾,无奈黄硕却死活要嫁陶太尉,加上黄承彦所中意的女婿已经被刘表腰斩处死,为了这个未来女婿丢尽颜面的黄承彦一咬牙一跺脚,最终还是亲自送了女儿北上去与陶副主任见面,当面将女儿托付给了妻妾已经两位数的陶太尉,亲手把女儿推进了火坑——不过不推也不行了,黄硕都已经二十二了,再不赶快送出去可就是典型的剩女了。
  于是乎,随着陶刘和约在涅阳城下的正式缔结,历时数月的南阳战事宣告结束,连遭重创的荆州军在毫无取胜希望的情况下屈膝求和,承诺退出反陶联盟并交还之前扣押的徐州使者,换取徐州军队不再继续攻打荆州,徐州军归还新攻占的育阳城,与荆州军以南就聚为界,合法占有包括宛城在内的南阳东北数城,两家共同宣布永结友好,共享太平——虽然这一句是明显的废话。
  说实话,徐州军发动的这次战事收获绝对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耗费了大量钱粮辎重仅仅只拿下几座被战火破坏得一塌糊涂的南阳城池,但是对荆州军而言,这一战的损失就有些惨重了,先后损失了超过四万的兵力,损失粮草辎重难以计数,还丢了刚光复不到一年的宛城重镇,重新丧失了南阳战场的主动权,同时亲手组建反陶联盟又第一个退出这个联盟的刘表也颜面扫地,脸被啪啪响,又红又肿。
  但还好,刘表退出反陶联盟也有十分充足的借口,在徐州军南侵荆州期间,参与会盟的诸侯楞是没有一个遵守盟约,实施那怕是象征性的救援行动,不但不救,曹老大还乘机打进了汉中,袁谭和袁尚兄弟也乘机打得头破血流,天翻地覆,盟友如此无仁无义,刘表自然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宣称会盟既然无用,索性不如退出算了。
  让人比较意外的是陶副主任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方式,尽管明知道蔡黄家族深恨徐州军队入骨,可是在和约缔结后,陶副主任不仅没有乘机报复蔡黄两家,还给蔡瑁和黄祖都表了官职爵位,表黄祖为南郡太守枝江乡侯,表蔡瑁为襄阳太守中卢乡侯,还加了长水将军的虚衔,很是让蔡瑁家族意外了一把,所以曾经与蔡瑁家族狼狈为奸过一段时间的杨长史再派人送信与蔡瑁,又叙旧日友情,蔡瑁将军也十分客气的回书答谢,很快就与杨长史重新眉来眼去的勾搭在了一起,并且向着勾搭成奸的趋势迅速发展。
  顺便说一句,陶副主任与黄硕时隔数年后再次见面时,因为老丈人黄承彦也在现场,初始十分拘谨,但是好不容易熬到了两人独处的机会,黄硕立即就一把扯下自己的脸上面纱,到陶副主任面前叉着腰恶狠狠的问道:“没良心的,差不多五年了,到现在才想起我,前几年是不是根本就把我给忘了?”
  “没有。”陶副主任矢口否认,还道:“这几年,我先后四五次派人到你家里求亲,可你父亲就是不答应,我有什么办法?”
  “你派人到我家求亲?我怎么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黄硕狐疑的问。
  “真派了使者求亲,我怎么舍得骗你?”陶副主任喊冤,“肯定是爹怕你知道,所以瞒着你。”
  熟知陶副主任奸诈性格的黄硕将信将疑,打量了陶副主任半晌才勉强相信,哼道:“算你聪明,要是你敢把我忘了,占了我的便宜就把我推给那个死瘸子,我保管你会后悔终生!如果那个死瘸子有了我自己做的嫁妆,你未必是他的对手!”
  “你自己做的嫁妆?”陶副主任一楞,忙问道:“你又做了什么武器了?”
  “死瘸子在和你在官渡交战时,是否用过什么新武器?”黄硕反问。
  陶副主任回忆了一下,道:“只有一种成本很低廉的毒弩箭,对了,火药的配方,是不是你泄露给那个瘸子的?”
  “是他从我家里偷的!”黄硕大怒说道:“有一次,他乘着我不在家,和我父亲一起进了我的工房,偷看到了我造的轻便毒箭,开始我还不知道,后来还是听说他在官渡战场上用了轻便毒箭,我就知道肯定有问题,问了家里下人,才知道他曾经进我工房的事。当时我在工房里还有一些造了一半的火药,死瘸子也肯定是那时候一起偷走的!”
  “原来那种毒箭也是你发明的啊?”陶副主任恍然大悟,又苦笑说道:“婉贞,拜托你下次再鼓捣这些危险东西的时候,注意一些保密,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泄密,我军将士在官渡战场上吃了多少的苦头?”
  黄硕笑得很是动人,不仅没有半点愧疚,还理直气壮的笑道:“其实你也应该感谢一下我,当时我刚好把轻便毒箭的另一半带出了工房,到竹林里去试射,如果让那个死瘸子把轻便毒箭的另一半也偷到了手,你在官渡战场上就更有苦头吃了。”
  “那种轻便毒箭,还有另一半?”陶副主任大吃一惊,然后迅速醒悟了过来,惊叫道:“难道是传说中的连发弩?可以接连射出十支毒箭的连发弩?”
  “你怎么知道?”这次轮到黄硕傻眼了,惊叫道:“我首创的连发弩,连我爹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那里?在那里?快拿来我看!”
  “带来了,但现在不能给你看,那是我的嫁妆,必须等我们正式成了亲才能给你。”
  “成亲?好说,我们现在就成亲,现在就入洞房!”
  “啊!你这个大色鬼,现在是大白天,别扯我衣服!”
  ……
  其实陶副主任在穿越前,后世就已经通过考古和研究还原出了传说中的三国连发弩,陶副主任也在媒体上看到过新闻报道,只是从没见过实物,所以通过牺牲色相终于换得了连发弩后,真正拿到实物亲手试射时,陶副主任还是有一种激动难当的感觉,也无比庆幸诸葛亮当初没能从黄硕手里弄到这种连发弩,不然的话,徐州军在官渡战场上多吃不少苦头。同时这种连弩的技术一旦流落到了袁谭手里,徐州军的北线大战便也会增加不少难度——袁谭可是手握并州之地,集中一州之力生产和制造这种连弩,大量装备进军队那可是易如反掌。
  三国连发弩的射程并不远,只有普通手弩的一半左右,穿透力也不强,十步之内才有破甲可能,所以黄硕才选择了轻便便宜的杆头箭为弩箭,以增加射程和方便大量制造,为了增加连弩的威力,还天才的发明了绳制毒箭——也就是皇叔军让徐州军队吃尽苦头的那种毒箭。不过这种连发弩最大的优点就是发射速度快,只需一拉扳杆就能完成上弦装箭,普通弩箭发射两三次所需的时间,这种连发弩可以轻松发射十次,熟练后速度还可以更快,甚至可以在敌人射出一次弩箭的情况下,一口气把十支弩箭全射出去,占尽速度便宜。
  见识到了如此神妙的近射利器,陪同陶副主任试射的徐州众将当然是赞不绝口,争先恐后的抢着试射,也异口同声的要求陶副主任大量制造这种连发弩装备队伍,陶副主任却不是十分满意,因为陶副主任在用色相换取这种连发弩时,突然想起三国时代还有一个比黄月英更牛叉的天才发明家,发明过无数新式武器与工具,好象还改进过连发弩,使得连发弩威力更强,射出箭更多,但是这个人是谁,陶副主任却又只记得他姓马,具体叫马什么,陶副主任却又说什么都想不起来——也不能怪陶副主任不学无术,关键是细作之神罗贯中没向陶副主任提起过这件事。
  “诸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抱着碰运气的态度,陶副主任向在场众人问道:“他姓马,具体叫什么我已经忘了,只知道他很擅长制造新工具和新武器,你们对这个人有没有印象?”
  在场的徐州文武大眼对小眼,纷纷摇头说不知道,没听说过,倒是刘晔若有所思,回忆了一会后,突然说道:“主公,你说的人,是否叫马钧马德衡?”
  “马钧?”陶副主任终于想起了这个偶然见过的名字,忙道:“对,就是这个马钧,子扬先生是否认识他?”
  “不认识。”刘晔摇头,答道:“晔只是在一份细作探报上见过他的名字,他是凉州扶风人,曹贼西迁长安后颁布招贤令,他到了曹贼军中为官,为曹贼队伍改进织绫机,使得织布一匹耗时两月缩短到十余日,被曹贼视为奇才,并下令大量制造这样的织绫机织布自给或出售,所以我军细作就顺便收集了这个马钧的情报,报告到了我军之中,晔当时也没太过留心,还是主公这会提起我才想起。”
  “狗日的曹贼,又和老子抢人才!”陶副主任大怒乱骂,又马上向刘晔命令道:“子扬先生,你马上安排精干细作潜往长安,设法接近这个马钧,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想办法把这个马钧弄到我军队伍里来,要钱要钱,要官给官,要美女给美女,总之这个马钧我要定了!”
  “诺。”刘晔答应,又很是奇怪的问道:“主公,这个马钧只是改进一下织绫机,用不着这么重视吧?主公如果想要他的织绫机,我们派细作偷画结构草图来就是了,何必要把马钧本人也弄到许昌来?”
  “你不懂,这个马钧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将来……”
  陶副主任情急之下差点说漏了嘴,但还好,就在这时候,一名背上插着红旗代表紧急信使身份的徐州传令兵,带着满身的尘土,连滚带爬的冲到了陶副主任的面前单膝跪下,双手将一道粘有鸡毛的信袋呈过头顶,未及说话,人已经摔在地上昏了过去。见了他的焦急模样,徐州众人一起大惊,陶副主任也是心脏乱跳,赶紧喝令将信使抬下去抢救,又双手微微颤抖着打开信袋,从中取出了是仪和荀谌从许昌送来的紧急军情,展开细看。
  看完了军情奏报,陶副主任并没有立即说话,微微颤抖的双手也恢复了镇定,还闭上了眼睛细细盘算,左右的徐州文武却是心中焦急,纷纷问道:“主公,出什么事了?”
  陶副主任不答,半晌后才睁开眼睛,看向太史慈说道:“子义,我封你为镇南将军,南阳太守,率军两万留守南阳东北部,记住两点,一是给我守住宛城重镇,紧握住南阳战场的主动权,二是抓紧时间打造船只,训练水手,屯田积粮,为我们将来的南征荆州做好准备。”
  “诺。”熟悉水战的太史慈抱拳答应,又问道:“主公,你说抓紧时间,末将斗胆,想问究竟是多少时间?船只不易造,熟练水手也难迅速训练,这屯田积粮,更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啊?”
  “放心,我会给你两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陶副主任微笑答道:“因为至少在三年之内,我军是不会对荆州用武了。”
  “三年?!”太史慈先是一惊,然后立即醒悟了过来,惊喜说道:“主公,难道说,北线有机会了?”
  “对,有机会了。”陶副主任笑着点头,微笑说道:“袁谭破了邺城,袁尚败往馆陶,陈到当机立断,已经主动向袁谭发起了进攻,不给袁谭喘气的机会,臧霸那边这会应该也动手了。”
  “恭喜主公!”在场的徐州文武都欢呼了起来,“我们终于有机会攻打冀州了!”
  “别忙着恭喜。”陶副主任摇头,然后装模作样的抹了一把眼泪,哽咽说道:“你们还得劝我节哀,袁谭匹夫大逆不道,穷凶极恶以子弑母,攻入邺城后,悍然杀害了我的岳母刘夫人!岳母大人,你死得好惨啊!不过你放心,小婿一定要为你报仇,把袁谭和他的帮凶走狗全部杀光宰绝!”
  徐州众文武哄堂大笑,一起向陶副主任抱拳,异口同声的说道:“主公请节哀!主公放心,我等誓死追随主公,为刘老夫人报仇雪恨,剪除袁谭逆贼,一统河北三州!”
  陶副主任破涕为笑,道:“传令全军,即刻收拾行装,明日拔营返回许昌!然后,兵发冀州!”
  “诺!”徐州众文武整齐唱诺,接着人群中还响起了欣喜若狂的大笑声,“终于有机会去冀州抄家了!终于有机会去冀州抄家了啊!哈哈哈哈,本大人当年没接受袁本初的招揽,没留在冀州为官,还真是英明的决定啊!”
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伐冀州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邺城战况还没送到陶副主任的面前,有许昌机断之权的是仪就已经安排了高顺和荀谌,率领两万许昌驻军取道官渡直接北上黎阳,去增援以孤军向袁谭军发起进攻的陈到队伍,是仪与陶基继续留守许昌,筹办粮草军需和组织民夫运粮,为陶副主任的主力北征提供后勤保障。
  当陶副主任率领主力回师许昌时,兖州境内的徐州军队也开始超大规模的粮草调动,囤积在定陶、昌邑的应急粮草纷纷装船,由徐州老将吕由率军护送,从济水进巨野泽,再从瓠河运到濮阳,只等徐州主力抵达濮阳,便可随时通过白沟河送入冀州,直接送到邺城城下。
  与此同时,大后方徐州五郡的境内,也展开了徐州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粮草调动,以数千计的粮草满载粮草,分别从下邳、淮阴、东海、彭城和琅琊等粮产地出发,一部分经沭水、沂水送往青州供给臧霸偏师,更多的则是从泗水送往巨野泽,再送抵濮阳,押粮的人还干脆直接就是徐州曾经的首席大将曹豹。一时之间,兖徐冀三州的交通水路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是徐州军队的运粮运兵船只,密密麻麻犹如过江之鲫,几乎比河中的游鱼还多。
  徐州军队的这个坏憋得早就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冀州军与曹军第二次大决战惨败之后,徐州军内部就已经响起攻占河北三州的口号声——徐州虽富,但是就人口经济而言,还是要逊色基础更好的冀州三分,幽并二州又是产马地,徐州的豺狼饿虎们在实力足够的情况下,生出垂涎冀幽并三州的念头自然毫不奇怪。而大袁三公瘫痪后,这个呼声更是达到了最高点,只是假仁假义的陶副主任顾及名声,拉不下脸来忘恩负义对岳父家趁火打劫,这才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进兵机会。
  但是现在,徐州军队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现在入主冀州的袁谭不仅与徐州军队早有仇隙,还一刀宰了陶副主任的岳母刘氏,徐州军队如果再不出兵报仇,反倒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了。所以在没有征求陶副主任意见之前,守许昌的是仪和守徐州的陈登,就已经当机立断的安排了粮草和军队调动,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尽快的做好主力北征的准备,让陶副主任回师北线后可以立即入侵冀州,既不给元气大伤的袁谭军喘息机会,也奠定一举吞并冀幽并三州的坚实基础!
  是仪和陈登未雨绸缪先做准备,一是因为陶副主任给过他们许昌和徐州的机断大权,二是因为他们知道陶副主任预定的出兵时机,做此准备不足为奇。而陈到当机立断主动向袁谭军发起进攻,就展现出他足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了,因为陶副主任并没有给过陈到类似的命令,同时陈到手中的兵力也并不多,总共只有两万军队还得守濮阳重镇和黎阳要地,凭借城池与黄河自保或许有余,但进取绝对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到还是毅然发起了进攻,因为陈到认为自己此时发起进攻有两个作用,一是不给袁谭军喘息的机会,逼着刚拿下邺城的袁谭军立即再起战火,没有休息的机会;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冀州北部尚未臣服袁谭的郡县守军与地方门阀,告诉他们徐州军队已经向袁谭开战,元气大伤的袁谭军前途黯淡,此时倒向袁谭将来未必就有好下场,不给袁谭把冀州北部传檄而定的机会,让那些在袁谭、袁尚兄弟之间摇摆不定的冀州郡县继续摇摆不定,继续持观望态度,让袁谭无法迅速整合冀幽并三州之力。
  陈到这个自作主张的军事行动,让袁谭公子简直是比吃了苍蝇还恶心难受,迎战吧,军队疲惫粮草不足,再打下去只会军队更累粮草更不足,还会错失迅速光复冀州全境的机会;不迎战吧,让陈到拿下了荡阴和安阳,本就已经失去了黎阳重地的邺城更没有外围可守不说,袁谭军主力也就更加不敢随意北上,去攻打不肯臣服的冀州郡县和剿灭袁尚残余了。被迫无奈,又盘算犹豫再三,袁谭公子还是硬着头皮亲自率军南下迎战,试图击退陈到并夺回黎阳重地,以便抵挡徐州主力‘可能’的北上入侵。
  为什么要说可能?因为咱们的袁谭公子至今还抱有一个天真的幻想,期盼妹夫陶副主任能给自己一点喘气的机会,也期盼荆州军能把徐州主力缠在南线战场,让自己有时间铲除袁尚残余,整合冀幽并三州的力量,重振袁氏荣光。
  袁谭公子的这个幻想自然只能注定是天真的幻想,亲率三万军队南下与陈到队伍碰面后,智勇双全的陈到并没有傻乎乎的急着和袁谭决战,而是率军且战且退,一点一点的把袁谭公子给诱到黎阳城下,然后再在黎阳城下采取守势与袁谭军周旋,象一条癞皮狗一样的缠住袁谭队伍,拼命的拖延时间和消耗袁谭军不多的粮草,也为主力北上争取时间。
  乘着陈到和袁谭纠缠的机会,高顺和荀谌率领的两万援军也逐渐的开始逼近黎阳,而当高顺队伍即将抵达白马渡口时,陶副主任率领的徐州主力,也终于凯旋回到了许昌城下,留守许昌的陶基、曹宏、是仪和陈群等陶副主任走狗也不含糊,马上逼着汉献帝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顺道庆贺陶副主任的南征之功。
  对此,陶副主任并不是十分领情,回城后还笑着向是仪等人埋怨道:“何必呢?没看到咱们天子那副难看脸色,简直就快哭出来了,伏完那帮人也是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我也浪费时间行礼跪拜,大家都不舒服。”
  “主公,虽然是大家都不舒服,但绝对不是画蛇添足。”是仪神色郑重,答道:“礼者,人道之极也,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仪者,威也,摄受众生,立度为则,庄重肃穆,政之大节。主公现在已然贵为三公,百官之首,若是不带头守礼遵议,如何能教化万民,治理国家?又如何能言出法随,统率百官?所以仪认为,礼仪之事虽繁琐费时,但绝不可废。”
  “主公,子羽先生说得对。”陈群也附和道:“臣下知道你最恨繁礼琐文,喜欢不拘小节,但现在已经不同以往了,以往主公在徐州可以随性行事,现今在许昌却必须约束言行,注意影响。比方说今日之事,我等其实也知道主公并不介意天子是否亲自出城迎接,但我等还是强行奏请了天子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体现出主公的身份尊贵,地位高崇。”
  “子羽先生和长文言之有理,以后我在这方面确实要注意一些。”在这方面最不擅长的陶副主任尴尬笑笑,认了句错,又赶紧转移话题,向是仪问道:“子羽先生,我军现在的军队和粮草调动最新情况如何了?陈登那边,往前线发出多少粮食了?往前线增派了多少军队?我在路上消息不畅,还没来得及仔细统计归纳。”
  “请主公放心,你这次北征,无论是粮草还是兵力,都将十分充足。”
  是仪微笑,忙将军队和粮草的调动情况大概介绍了一遍,结果也正如是仪所言,陶副主任这次北征的军粮和兵力方面确实无比充足,加上定陶和昌邑的屯粮,仅仅是徐州大后方,首批就给兖州北线送来了超过一百八十万斛的军粮,足以供应十五万大军作战半年,再加上兖州各郡供给前线的粮草,即便除去水路运输中民夫的粮草消耗,也足以让十五万军队半年粮草不缺,且陈登还已经致书说明,说是自己尚未动用所有的徐州存粮,更没有收购徐州市面上的民间余粮,所以如果需要,陈登还可以立即筹办粮草运抵前线。
  与此同时,陈登也没有动用淮南和广陵的粮草,以确保南线战场所需。此外在青州方面,有北海粮产地的臧霸队伍已经可以实现粮草大半自给,再加上陈登通过沭水和沂水送到青州的四十万斛粮草,臧霸偏师基本上也能支撑作战半年以上,支撑到来年冬麦收获,粮草消耗也不计入兖州正面战场。
  军队方面,加上吕由押粮带往濮阳的队伍,徐州大后方共计向前线输送超过四万的军队,分别由曹豹和吕由率领,这四万军队在战斗力方面虽然比不上陶副主任在许昌的主力队伍,却也足以胜任辅兵工作。此外,徐州军在青州有臧霸军四万,黎阳有陈到、高顺军四万,许昌有两万多驻军,最后再加上陶副主任带回许昌的近十万主力,实际上陶副主任可以动用的军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三万以上!当然,这二十三万军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是辅兵,且也不可能全部投入冀州战场。
  “陈元龙果然是萧何之才,了不起!”看完了是仪统计的粮草筹集与军队调动情况,陶副主任顿时乐开了花,连声道:“想不到我军上半年从徐州调粮上百万斛到许昌后,陈元龙在没有动用淮南和广陵粮草的情况下,还能一口气供应出这么多粮草,这份本领,大概也只有汉初的萧何可比了。”
  “主公,这里仪要自夸一句,仪在颖川也还干得不错。”一向严肃的是仪难得露出些微笑,道:“今年颖川屯田共收麦黍稷七十万斛以上,因为要保证朝廷所需,没有计算在兖州郡县的供粮内,但即便除去朝廷所需,加上主公南征的粮草节余,颖川方面也可以给主公提供四十万斛以上的粮草,助主公一统河北三州。”
  陶副主任大笑,连夸是仪也是了得,自军光复许昌才一年左右的时间,是仪就能把颖川一带的农业恢复到这地步,是仪则又谦虚了起来,道:“主公过奖了,颖川境内的农事能够迅速恢复,其实功劳最大的是曹操与荀友若,曹操的许昌屯田大量开荒开恳,把生地种成了熟地,恢复起来自然容易。友若先生嘛,主公也知道,如果不是荀家带头支持我军屯田,我们光是为了土地所有权,和地方豪强打官司都得打上几年。”
  陶副主任笑笑,并不说话,旁边的贾老毒物则说道:“主公,既然许昌方面也能供给部分粮草,我军不妨考虑第三战场,在邺城战场和青州战场之外,再开辟河内战场,派一支偏师攻入河内,威胁袁谭最大的粮草供给地并州上党郡,使袁谭首尾更加难顾。”
  “是应该开辟第三战场。”陶副主任点头,又稍一思索,决定道:“这样吧,让侯成、孙观和尹礼率军三万,从官渡出兵攻打怀县,威胁上党,有机会攻取上党就攻取,没机会就骚扰破坏,不让袁谭在冀州舒服放心。”
  “曹豹老将军和吕由将军的四万军队,也没必要带到冀州去了。”贾老毒物又建议道:“让他们留守兖州,往前线运送粮食,天逐渐凉了,兖州的河流虽然不会结冰,但部分河段必须防着冬旱不能通航,多留些军队在兖州后方,可以确保万一,也让他们使用兖州坐粮就地补给,减轻后方负担。”
  陶副主任对自己第一个老丈人曹豹打仗的本事那是从来就不相信的,所以也马上接受了这个建议,当下陶副主任又与贾老毒物、是仪和刘晔等人仔细商量,当天就决定出兵十五万攻打河北三州,其中三万为偏师,攻打河内威胁上党,陶副主任率领八万军队从许昌出发北上,去与高顺、陈到的队伍会合,合兵十二万攻打冀州正面。许昌仍然保留四万多的驻军做预备队,同时也让一些在南征中过于疲惫的军队有休息机会。青州偏师方面则是出兵两万左右,攻打冀州侧翼郡县。
  敲定了出军数量,又决定了在三天后就出兵北上,赶赴冀州战场与袁谭决战,出征人员方面则几乎不变,也仍然是由是仪、陈群、陶基和曹宏等文武心腹留守许昌,监视百官并负责居中指挥。至于主后方徐州五郡,则是万年不变的陈登和许耽等人留守。
  商议完了这些事后,天色已晚,征途疲惫的陶副主任已经是呵欠连天,刘晔和陈群等人都乖巧的提出了告辞,但是仪却还是不肯放过陶副主任,又向陶副主任拱手说道:“主公,关于如何攻取北方三州,具体如何作战指挥,仪在后方无法为主公出谋划策,但是在如何迅速攻取北方三州方面,仪却有一句话,想提供给主公参考。”
  “子羽先生请说,应洗耳恭听。”陶副主任赶紧坐直身体,强打精神答道。
  “仪认为,主公只要执行放纵袁尚、速杀袁谭这一方略,则北方三州便唾手可得!”是仪斩钉截铁,又道:“主公请注意,仪提出的是速杀袁谭,并非速灭袁谭全军,只要主公能够设法先除掉袁谭,那么不管袁谭还有多少余党,多少残余实力,都将是不足为虑,袁尚更是如此,只要袁谭一死,他就是小河沟里的泥鳅,永远翻不起任何风浪。”
  “子羽先生为何如此认定?”陶副主任惊讶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