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314

  头号盯防目标李郎将军刚一出门,消息自然以最快速度送到了刘皇叔和诸葛亮等人面前,断定李郎将军是去寻找遥控指挥的诸葛亮闻信大喜之余,也立即下令眼线务必严密监视,不得暴露更不得拦截,任由李郎将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查到李郎将军的真正出门目的就行!
  接下来的事就更复杂了,做为杨长史的亲兵队长,长年跟着杨长史出使各地诸侯,也时常替杨长史干一些见不得人的脏事,比水晶猴子还精三分的李郎将军有着无比丰富的跟踪和反跟踪经验,差不多是刚一出门就察觉到自己被人跟踪,接着李郎将军自然发挥出了自己的反跟踪经验,先是钻进人流密集处藏身,然后忽然钻进了一家有后门的酒铺,从后门溜出酒铺,接着又藏到了酒铺背后的隐蔽处,等到跟踪者急匆匆的冲出小巷寻找自己的踪迹,这才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溜回酒铺从前门离开,不费吹灰之力就摆脱了跟踪者。
  李郎将军这么做,目的当然只是想要让跟踪者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去向,可是跟踪者急匆匆把李郎将军失踪的消息送到刘皇叔和诸葛亮面前后,刘皇叔和诸葛亮就一起沉不住气了,赶紧命令细作全力寻找,同时也开始提心吊胆,生怕错过了生擒杨长史拿人拿赃的机会。不过还好,刘皇叔的运气向来不错,当装扮成了普通百姓的李郎将军穿过襄阳西门时,恰好被满城寻找李郎将军下落的刘皇叔细作看到,大喜之下,刘皇叔布置的细作立即一边出城跟踪李郎,一边派人向刘皇叔禀报此事。
  “原来是藏在了城外!”大喜之下,诸葛亮赶紧向刘皇叔说道:“主公,不出意外的话,徐州军谋害你的幕后真凶定是藏在襄阳城外,我们应该兵分两路,一路出城跟踪李郎寻找他的指挥者,一路留在城里继续监视蒋干队伍,预防敌人分头行事,还有后着。”
  “甚好。”刘皇叔点头同意,立即起身说道:“孔明你腿脚不便,我带人出城去跟踪李郎,搜捕他的幕后主使,你留下居中指挥。”
  “主公,现在你怎么可能出得了城?”诸葛亮苦笑说道:“你现在还背着与陶使君勾结的嫌疑,被景升公软禁在此受到监视,虽说有蔡都督他们替我们掩饰,但是你亲自出城,还是不可能瞒过景升公眼睛,所以你必须安坐在此,以使景升公安心。”
  刘皇叔一想也是,尴尬一笑说自己有欠考虑了,那边庞统则站了起来,道:“我去,我去跟踪那个李郎,搜捕他的幕后主使。”
  “士元,还是我去吧,你留下辅佐主公。”诸葛亮说道:“我虽然腿脚稍有不便,但是襄阳西面的地形道路我很熟悉,且与当地人十分熟识,即便跟丢了李郎,也可以随时借着当地百姓的帮助,找到那一带出现的陌生人下落。”
  “呵。”庞统笑出了声,抚额笑道:“忘了忘了,襄阳西面十里处的黄家湾,就是孔明你未来岳丈承彦公的庄园所在,那一带的百姓几乎全是承彦公的徒附大婢,孔明你在那里简直就是半个地头蛇,想找人还不容易?好,你去,这里交给我!”
  “那这里就拜托士元了。”诸葛亮点头,又向庞统叮嘱道:“士元,主公不便擅离驿馆,我带侯命的一半人走,余下的一半交给你机动使用,倘有异动,还望你不辞劳苦,亲临现场指挥行事,也好随机应变。”
  庞统连说放心,诸葛亮却还有些不放心,再次叮嘱道:“士元,你我情同手足,有些话我也不怕忌讳,我出城期间,事情倘若有变,还请你务必营救主公的性命,优先保住主公,普天之下,也只有他能够坚持不懈的与陶使君抗衡到底了。”
  “怎么说得就好象遗言一样?事情有那么严重么?”庞统苦笑问道。
  诸葛亮沉默了一下,这才说道:“士元,我知道你其实早就是心知肚明了,叶县那件事,我为了替主公获得军马,曾经用过一些有失道义的手段,只是你看在我们的手足之情,从来没有指责过我,我很感激。但是我必须告诉你的是,我这么做,既是为私,也是为公,陶应乃天下第一奸贼,远胜曹操的国贼,一心匡复汉室的主公若是没有兵马自保,必被景升公抛弃乃至杀害,天下也再无一人能够象主公一样,为了汉室兴亡与陶贼抗争到底,我是为了天下苍生,才用了那些手段。”
  庞统笑笑,道:“既然你我都心知肚明,又何必要说出?我与那刘磐、辛评既无交情,也无恩情,他们的死活荣辱,与我有何相干?”
  “多谢士元。”诸葛亮抱拳一鞠,又道:“这也是我要拜托士元的根本原因,对景升公而言,叶县这件事可大可小,可以追究到底,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次景升公将主公软禁在襄阳城中,起因虽是因为陶贼离间,但是深查之下,景升公难免不会随时萌动杀机,所以我必须恳求你答应,我不在的时候,倘若有变,请定要全力保住主公!”
  庞统又笑了笑,点点头,道:“我答应你,不过你也得答应我,别用这种交代遗言的口气对我嘱托了,多不吉利。”
  诸葛亮也是笑笑,又向庞统拱手深深一鞠,这才率领三十名荆州兵出城而去。而诸葛亮率军出城这么大的动静,虽然有控制襄阳城防的蔡家兄弟纵容默许,却也瞒不过暗中监视的王威眼睛,当下王威也是立即做出应对,一边安排人手跟踪监视诸葛亮的队伍,一边派人急报到了刘表面前,刘表闻报既疑惑又愤怒,便立即派人传令驻扎城外的黄祖队伍,命令黄祖出兵数百,尾随跟踪诸葛亮的队伍,随时应变。
  ……
  好了,估计看到这里,一些朋友都已经被文中的复杂关系和复杂逻辑搅晕了头,不知道天南地北谁对谁错,这里我们先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当然是刘皇叔这方面,刘皇叔这一方的目的当然是揭穿陶副主任的离间毒计,洗清自己的嫌疑重新掌握兵权,但是因为在叶县做事不地道,不敢自己跑到刘表面前辩白情况,说明原因,征得刘表同意再动手行事。所以刘皇叔和诸葛亮决定采取引蛇出洞的方法,暗中先引徐州军动手出招,然后再立即拿一个人赃并获,只要证明了刘皇叔与徐州军确实毫无瓜葛且不共戴天,那么叶县的事,基本上也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同时对刘皇叔而言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暴露张绣与徐州军队暗中勾结的丑恶面目,乘机除掉张绣,如此既讨好刘皇叔在荆州的盟友蔡瑁家族和二公子刘琮,又可以乘机独霸基础还在的南阳郡,获得更多的军队和地盘——南阳郡可一直都是东汉第一大郡,虽说屡遭战乱、饥荒与瘟疫人口大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基础还在。
  刘表方面,刘表对张绣献书一事其实是从来就没敢轻信,也不是很相信与徐州军不共戴天的刘皇叔真会倒向陶副主任,但是深查了叶城战事后,隐约发现刘皇叔不地道手段的刘表已然生出怒火,同时也对徐州军突然放弃对刘皇叔的追击一事疑心重重,所以在没有真凭实据又心怀狐疑的情况下,刘表干脆也来一个引蛇出洞,故意装做对蔡瑁和刘皇叔勾结胡作非为毫无察觉的模样,暗中安排心腹严密监视,目的也是为了引诱刘皇叔先出招,然后来一个人赃并获,新帐老帐一起算!
  当然了,如果刘皇叔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洗清自己投靠徐州军的嫌疑,甚至证明陶副主任不择手段的陷害自己,是因为害怕和忌惮自己,那么不用说,刘表肯定会马上忘记叶县那些事,更加重用和倚重刘皇叔。
  徐州方面,蒋干先生和李郎将军是什么目的,这里就不罗嗦了,但是必须提醒大家的一点是,蒋干和李郎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们已经处于了刘皇叔和诸葛亮等人的严密监视中,不知道刘皇叔和诸葛亮已经大概猜出了他们的目的与用意,甚至都不知道因为巧合,刘皇叔和诸葛亮现在其实就在襄阳城中!所以蒋干先生和李郎将军都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已经是处于明处,而敌人则是躲在暗处,还已经张开了捕杀他们的猎网!
  己明敌暗,按常理来说,蒋干先生和李郎将军实际上已经输了一大半!如果按照陶副主任布置的任务计划执行下去,那么基本上也就是被人赃并获的下场了!但是,徐州方面却有着两个变数,一是万人迷杨长史在没有请示陶副主任的情况下,给笨蛋助手蒋干先生指点了一个应变之法;二是与杨长史狼狈为奸的李郎将军贪生怕死,为了争取随时逃命的机会,自作主张调整了计划细节,没有按照陶副主任的命令,派原先潜伏在襄阳的徐州细作出城送信,选择了自己出城送信,乘机在蒋干先生动手时,躲到相对安全随时可以逃命的城外……
  ……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初冬昼短,初更未到时天色便已渐黑,换上了一身整齐洁净的儒生衣物后,蒋干先生先是向陶副主任所在的东北方向行了跪叩大礼,默默祈祷了一番上天保佑,让自己顺利完成这个任务露一把脸,然后便独自携带了给诸葛玄的礼物与书信,在随从的帮助下,昂首挺胸的出了驿馆,连夜赶去西城拜见诸葛玄。
  此外,随从虽然都自告奋勇要去随行,却遭到了蒋干先生的严词拒绝,同时人品相当不错的蒋干先生还告诉十余名随从,道:“记住,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你们都务必要一口咬定,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有这样,你们才有机会保住活命!”
  几名随从一起点头,蒋干先生沉默了一下,然后才低声说道:“还有,如果我有什么意外,你们也能回到主公身边,请务必替我告诉主公,我为他尽忠了。”随从听了个个泪流满面,蒋干先生却头也不会的出门去了。
  一身正装的蒋干先生昂首挺胸的独自出门,自然是无法瞒过刘皇叔眼线的眼睛,所以当蒋干先生正大模大样的赶往西城的时候,消息就已经送到了刘皇叔和庞统的面前,接着庞统也立即带着剩下的三十名荆州兵连夜出门,一路跟踪蒋干先生而来,结果没花多少时间,就跟上了即将进入西城区域的蒋干先生。然后士卒问起庞统是否立即拿下蒋干时,庞统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别急,先看清楚他到底想干什么。”
  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原本打算在路上故意被荆州兵擒获的蒋干先生一路向西,虽然两次遭遇了巡逻的荆州士兵,但那些荆州士兵却都象没有看到蒋干先生一样的扬长而去,第三次遭遇巡逻队时,蒋干先生干脆还主动向荆州士兵问路,打听诸葛玄府邸所在的麒麟街该怎么走,结果那些荆州士兵不仅没有丝毫生疑,还十分尽力的给蒋干先生指明道路方向,末了领队的什长还体贴的问道:“先生,晚上路黑,你怎么也不打个灯笼?”
  “我……”蒋干先生有些张口结舌,然后愣头愣脑的露出自己背上满装珠宝的包裹,结结巴巴的说道:“不……,不方便。”
  “先生去买官吧?那确实不方便。”那荆州什长笑了,又低声笑道:“看先生这副打扮,一口外地口音的问怎么去麒麟街,小人就知道先生你去干什么了。这几年从外地来荆州求官的先生,小人见得多了,先生放心去吧,没人会胡说八道。若是苍天庇佑,先生那天当了小人的上司,还请多多照顾体恤。”
  说罢,那什长领着士兵扬长而去,留下容貌儒雅、五官端正又做文士打扮的蒋干先生在原地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喃喃道:“买官?还常见?刘景升的治下,还有这样的事?”
  “这家伙,到底打算干什么?”暗中跟在后面的庞统更是万分糊涂,“在晚上大模大样的出门,还主动去和巡逻兵说话,到底是打算做什么?”
  狐疑惊奇之下,庞统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只是继续暗中跟踪蒋干先生,结果蒋干先生自然是无比顺利的来到了诸葛玄府邸所在的麒麟街,也按着随从对诸葛玄府邸的描述,很快就来到了前院种有两蓬青竹的诸葛玄府大门前。而与此同时,早已收到线报的诸葛玄,也在门缝里看到了蒋干先生清瘦的身影,站在诸葛玄身边的,还有诸葛玄特地请来做见证,与诸葛玄关系一向不错的荆州别驾刘先……
  见蒋干先生在诸葛玄门前东张西望,却说什么都不肯上前去敲击大门,门内的诸葛玄和刘先,还有暗中跟踪的庞统和亲自跟踪庞统队伍至此的王威,都是一起的满头雾水,一起在心里说道:“这家伙,到底打算干什么?”
  “被仲明先生料中了。”
  蒋干先生低声嘀咕了一句,然后大步走向下一座豪华府邸,二话不说就上去敲打房门。而偷看到了蒋干先生这一举动,诸葛玄、庞统、刘先和王威等人的眼珠子差点没瞪出眼眶,因为被蒋干先生敲打大门的宅邸主人不是别人,恰好就是官封章陵太守、刘琦大公子岳丈蒯良的亲弟弟、章陵侯——蒯越蒯异度!
  “他是来拜访蒯越蒯异度?”庞统先是张口结舌,然后猛的醒悟了过来,微笑道:“原来是想收买蒯良、蒯越兄弟,让他们出面在刘景升面前进谗陷害啊,很好,蔡瑁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乐得马上从女人肚皮上爬起来。”
第三百七十章
你就这么恨我?
  “啷里个啷,姐姐你小手象春葱;哎理啷个哩,妹妹你小脚象嫩姜啊。哥哥我摸摸再摸摸,捏捏再捏捏,妹妹你脸蛋红扑扑哎,哥哥我亲亲再亲亲,抱抱再抱抱。妹子,别浪费时间了,咱开始吧,一会杨老色鬼就要回来了……”
  信口哼着自编自谱自创的下流小调,咱们的李郎将军悠哉悠哉的出城走了三四里路,还时不时的停下脚步,扭扭屁股摆摆动作,还打几个转跳一下舞,吓得后面悄悄跟踪的荆州细作赶紧驻步藏身,生怕被李郎将军察觉不对,不过还好,李郎将军显然是没有发现自己出城后仍然被人跟踪,哼着下流小调只是大模大样的向西,一度差点被李郎将军看到的荆州细作这才放下心来,赶紧拉远一点距离,不敢过于靠近。
  这一拉远距离就惹大祸了,稍微那么一转眼,李郎将军就已经从平坦开阔的官道上消失,跟踪的细作震惊下赶紧寻找,这才发现李郎将军已经逃进了路旁的山林中——速度之快,简直比得上七龙珠里孙悟空的瞬间移动了!跟踪的两个荆州细作大惊失色,匆忙又跟紧了树林寻找,但是进了这种树木茂密、杂草丛生的地形复杂地带,两个荆州细作再想找到咱们三天两头在山林里扮盗行劫的李郎将军,那自然是比登天还难了。
  所以很快的,两个荆州细作就再也看到李郎将军的半点影子,被迫只能是向树林里深处去寻找,大海捞针一般的去搜寻李郎将军的下落。而当他们深入了树林内部后,李郎将军却一下子从树林边缘的杂草中钻了出来,先是猫着腰拣回自己故意扔在远处的头巾,然后又飞快以半蹲姿势逃出树林,越过平坦官道,迅速消失在了道路另一侧的草木茂密处。
  “呸!就凭你们这些菜鸟也想跟踪本将军,再修炼三辈子吧!”再三确认了没有人继续跟踪自己,李郎将军先是轻蔑的吐了一口浓痰,然后得意的哼哼了一句,同时李郎将军也有些奇怪荆州细作为什么把自己盯得这么紧?自己只是徐州使节队的一个普通卫士,荆州方面是吃多了,花这么大力气盯紧自己干什么?李郎再是猴精,也猜不透其中原因。
  还好,李郎将军和杨长史一样是洒脱的人,想不通的事只要没有必要,就很少花力气去仔细盘算分析,所以李郎将军也很快把这事抛到脑后,继续哼着下流小调,借着树木与草丛的掩护,吊儿郎当的继续一路向西,赶往襄阳城西十里外的黄家湾。
  因为邻近襄阳城池的缘故,为李郎将军提供藏身隐蔽的这片山林面积不算太大,围着小山转了半圈,李郎将军就已经走到了树林的边缘,也看到过了这片山林后,西面便是大片大片的开阔农田,田间还有一些当地百姓在荷锄耕种,田地的尽头则隐约可见炊烟房屋,这样的地形不仅难以藏身,还基本上是一踏进田间就立即会被耕种农人发现。
  “麻烦了。”李郎将军难得有些皱眉头,暗道老子现正被跟踪,走这样的路就算运气好,没被跟踪老子那些荆州贼子看到,也非得被这些田奴徒附看到不可,到时候那些荆州地头蛇只要一问,老子还不得马上被发现?
  麻烦归麻烦,但这也难不倒咱们的李郎将军,看看太阳已经西斜,李郎将军索性重新回到了树林深处,找了一处避风的开阔处坐下,拿出随身带来的肉脯,撕碎了放进嘴里细品,心里冷哼,“不管你们为什么跟踪老子,总之不是好事,老子不冒那个险,天马上就黑了,等天黑百姓收工了,老子再去找黄承彦家,看你们怎么跟踪。”
  李郎将军倒是悠哉悠哉的吃肉脯养体力了,跟踪李郎将军的两名荆州细作却傻眼了,找遍了道路另一侧的树林都没有找到李郎,急得满头大汗也无可奈何,偏在此时,诸葛亮也领着三十名荆州士兵策马来到了这一带,两名细作无奈,只得急匆匆出来向诸葛亮报告情况。结果诸葛亮倒没说什么,时刻服侍在诸葛亮身边的史云风却急了,怒喝道:“你们干什么吃的?光天化日下跟个人都跟不住?要是让蔡中将军知道你们这么能干,一定会重重的奖励你们吧?”
  两名细作喊冤,忙解释说李郎将军简直猴还滑,稍一转眼就逃得无影无踪,实在无法跟踪。诸葛亮则挥手说道:“算了,跟不住也没什么,那个李郎从军多年,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多,你们跟不住他也正常。没关系,往前面走吧,这一带的地形我清楚,过了这里就尽是开阔地带了,随便找几个田间百姓问问,肯定能找到那个李郎。”
  诸葛亮对这一带的情况确实十分熟悉,不仅熟悉地形地势,还连这一带的百姓几乎都熟悉,这不,诸葛亮才刚拍马过了山林地带,来到被田地包围的道路上,不消诸葛亮开口招呼,在田里耕种的黄家田奴、徒附就已经纷纷过来行礼问安,诸葛亮也丝毫不摆黄家未来女婿的架子,很有礼貌的下马还礼,然后问道:“敢问各位乡亲,下午可曾看到这么一个陌生男子从此经过?四十多岁的年纪,模样干瘦,做百姓打扮。”
  “没有。”众黄家徒附纷纷摇头,诸葛亮顿时一楞,道:“没有?怎么可能没有?”
  “孔明先生,真没有。”为首的工头答道:“诸葛先生想必也知道,这条路虽然通山都县,但是山都县到襄阳有汉水的水路可走,所以这条路基本上就是我们黄家湾和隆中的百姓走,外人走这条路的很少,如果有外地陌生人从这里经过,我们肯定能看到,但今天下午我们确实没看到外地陌生人经过。”
  “怪了。”诸葛亮有些疑惑,稍一转念后,诸葛亮又赶紧问道:“那么敢问黄工头,进来可有陌生人出现在隆中或者黄家湾?”
  “有。”黄家工头赶紧点头,说道:“大概是前天,哦,就是前天下午,有几位先生带着随从远道而来,到黄家湾拜访主人,目前都住在主人家里,主人对他们十分礼敬,但小人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只知道他们有人是外地口音。”
  “外地口音的文士?还都住在岳丈家里?”诸葛亮脸色微微一明,心里也顿时生出一个疑问,“难道说,杨宏杨仲明来襄阳后,竟然借住进了岳丈家里?不!这不可能!”
  尽管十分相信黄承彦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诸葛亮又考虑到了另一个可能,那就是数月不见后,死活要到徐州嫁给陶副主任做妾的黄硕,也许说动了黄承彦同意,也让黄承彦秘密站到了徐州军一边。察觉到了这个危险,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为了谨慎起见,诸葛亮还是赶紧谢过了众田奴,领了荆州士兵急匆匆赶往黄家湾,也径直来到未来岳丈黄承彦门前求见——如果不是黄硕咬牙不同意亲事,诸葛亮也早就可以把未来这两个字抹掉了。
  让诸葛亮松了口气的是,听到自己前来拜访,黄承彦立即亲自出门迎接,同时让诸葛亮哭笑不得的是,黄家田奴工头所说的几个陌生文士,自己竟然都认识,分别是崔钧崔州平,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还有向朗向巨达,都是自己在水镜庄见过面的朋友。而崔钧和石韬等人也不客气,二话不说就把诸葛亮拖下了战马,硬拉着诸葛亮到黄承彦家中饮酒,诸葛亮赶紧推辞,说是自己公务在身,不能饮酒,还向黄承彦问起李郎下落。
  “没见过这个人。”黄承彦同样摇头,然后说道:“孔明,你从军后难得来此,还是下来歇一歇吧,也随便去和婉贞见一个面。天马上就黑了,你现在回襄阳去也进不了城,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回城。你放心,黄家湾尽是黄姓宗族,有陌生人来此或者从此经过,我马上就能知道。”
  听黄承彦提起黄硕,诸葛亮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随着黄承彦和崔郡等人进门,诸葛亮带来的士兵自然也有黄老财主的仆人出面接待。而初冬昼短,就这么稍微一耽搁间,天色便已如暮,转眼就将天黑,正在田里耕种的黄家田奴徒附也开始了收工回家。
  “终于收工了。”同一时间的山上,遥遥看到百姓收工,等到百姓走远,李郎将军也终于起身下山,借着暮色掩护赶往黄家湾,一路上不断借着道旁树木草堆掩护,逐渐摸向升起袅袅炊烟的黄家湾。
  偷偷摸摸的来到黄家湾的村庄边缘时,天色已是全黑,李郎先是藏进了村旁的树林中,然后才开始盘算如何收买黄家仆人,把陶副主任的情书递进黄府,但是稍一盘算间,李郎将军就发现情况不对了,现在天色已然全黑,各家各户不是在房中吃饭就是已经闭门休息,自己贸然闯进去不惹得鸡飞狗跳才怪,这要是被田奴徒附众多的黄承彦发现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就算人头不落地,也少不得要吃点苦头。
  再有一点,能够自由进出黄承彦府的,那肯定是黄府家人,这会天色已然全黑,黄府家人肯定都已经回到了家中,自己怎么收买他们?
  “娘的,不就是不书信送进黄家,又故意让黄老头发现么?”李郎将军来了狠劲,“老子自己去送信,翻墙进去送信,把书信往显眼的地方一放,然后就开溜,还正好可以把收买黄府家人的金子省下来,不算白跑这一趟荆州。”
  拿定了这个主意,李郎立即就找寻起村里最大的宅院来,结果也很快找到了至今还在传出欢声笑语与歌声的黄承彦家,暗骂了一句黄老头还真会享受后,李郎将军立即一路摸到了黄府的后院,看准了地形应该是后花园,又扔了一块石头进去,没听到狗叫和人声,李郎将军这才悄悄的翻过墙头,顺着墙壁小心翼翼的滑进了院中。
  “别动,我手里有弩箭。”
  尽管李郎将军的动作已经够小心了,发出的声音也够小了,可是双脚刚一落地,李郎将军马上就听到了依稀熟悉的女子声音,李郎大惊之下赶紧停住动作,再借着朦胧月色仔细一看,见七八步外站着身材婀娜的女子,手里还端着一个古怪的木弩对着自己,李郎将军顿时心中叫苦,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办。
  “把手举起来,慢慢举起来。”那女子再次开口,语气冰冷的说道:“别怪我没警告你,我家里正好有许多官兵,我只要随便喊一声,你就死定了!说,你翻墙进我家,打算干什么?偷东西?”
  “这声音,怎么越听越熟悉?”李郎将军越听越是觉得耳熟,忍不住低声问了一句,“姑娘,你可是黄硕姑娘?”
  “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黄硕也是一惊,然后突然回忆了起来,忙道:“你可是李郎将军?仲明先生的亲兵队长李郎将军?”
  “是我。”李郎苦笑答道:“黄姑娘好记性,我们在徐州只见过几面,想不到你也记得小人。”
  “真的是你。”黄硕大喜下忙放下弩箭,又迫不及待的问道:“李将军,是不是你的主公派你来的?那个没良心的,总算是记得还有我了,他的书信在那里?快拿来!”
  “你怎么知道我带有主公的书信?”李郎一楞。
  “废话!”黄硕哼道:“你几百上千里的来这里见我,不是替那个没良心的送信,还能做什么?快,快,把他的书信拿来。”
  李郎下意识的从怀里拿出信袋,黄硕迫不及待的一把夺过,然后快步冲到有灯的走廊上去拆信袋上的火漆,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李郎才终于想起一件大事,忙过去阻止道:“黄姑娘,主公有交代,这道书信,不是给你看的,是给你父亲看的。”
  “给我父亲看的?为什么?”黄硕有些疑惑,道:“我父亲恨他恨得要命,他怎么会有书信给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