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314

第二百七十七章
恶有恶报
  做为一个老丈人,更做为四世三公老袁家的当代家主,心高气傲的大袁三公听到女婿开出的和解条件时,那当然是暴跳如雷、窃窃私语,拍桌子砸板凳……,哦不,应该是拍案几摔坐垫的怒吼咆哮,扬言要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东征青州,去教训胆敢敲诈勒索老丈人的不肖女婿。
  大袁三公的这道乱命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大部分冀州文武的坚决反对,以袁尚和审配为首的三公子党虽然有些不满陶副主任的宽广胃口,但又担心袁陶关系一旦彻底破裂,势必波及自己党派的根本利益,所以只能力劝大袁三公冷静,千万不要冲动行事,使亲者痛,仇者快!还有以沮授和崔琰为首的中立派也力劝反对,请求大袁三公冷静下来,慎重考虑对陶关系,千万不能因一时之气,破坏了本有希望重新弥合的袁陶关系,白白便宜了大袁三公的真正死敌曹老大。
  “冷静?叫我怎么冷静?!”大袁三公拍着案几大吼道:“五千匹战马,青州以济水为界,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答应?如果答应,吾四世三公的颜面往那里搁?”
  “主公放心,臣下认为这不过是陶应的漫天要价,主公不妨落地还钱。”沮授建议道:“臣下建议,主公或是以书信指示郭图与陶应讨价还价,或是另派一名全权使者南下徐州,与陶应谈判和解,陶应本就有意与我军和解,想来也会做出让步,我军也可以避免许多损失。”
  “是啊主公,公于先生言之有理。”审配和逢纪两大铁杆三公子党也都劝道:“我军死敌乃是兖州曹贼,并非徐州陶应,官渡战后我军元气大伤,正需要全力拉拢陶应为我所用,与之破裂只会白白便宜国贼曹操,主公不妨稍做让步,与陶应讨价还价一番。”
  听了这些劝说,耳根子出了名软的大袁三公难免有些心动,可是出于四世三公的傲气,爱面子的大袁三公却又有些拉不下脸来去与女婿讨价还价,踌躇间,大袁三公忽然瞟见了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大儿子袁谭,早就习惯了大儿子与不肖女婿对着干的大袁三公难免又有些奇怪,开口喝道:“显思,汝为何不语?陶应要我济水以东的青州土地城池,汝是何意?”
  “兹事体大,孩儿不敢妄言。”袁谭公子难得谦虚了一次,更破天荒的没有乘机怂恿大袁三公与死对头妹夫开战。
  “吾要你说,汝是何意?”大袁三公再次喝问。
  “诺。”袁谭答应,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不过在孩儿开口之前,孩儿还要斗胆问一句父亲,不知父亲就有意与陶应和解,可愿袁陶缔盟联手灭曹?”
  “这不废话?”大袁三公怒道:“为父若无意与徐州和解缔盟,又何必派遣郭图南下徐州?”
  “孩儿明白了。”袁谭点头,又语出惊人道:“既然父亲有意与徐州和解缔盟,那么孩儿提议,父亲干脆也别派人南下讨价还价了,直接答应陶应的条件就算了。”
  “什么?!”袁尚公子一党全都傻了眼睛,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沮授等中立派目瞪口呆,大袁三公更是吃惊得站了起来,但稍一转念后,大袁三公又怒道:“都什么时候了,汝还在说什么反话气话?”
  “父亲误会了,孩儿绝不是在说反话气话。”袁谭摇头,解释道:“孩儿是真心建议父亲全盘接受陶应的条件,因为孩儿认为,既然父亲有意与陶应和解缔盟,与其讨价还价浪费时间,制造更多的矛盾,倒不如一口答应陶应的要求,如此一来,既可以立即与徐州缔结盟约和陶应联手灭曹,又可以显得父亲胸怀广大,远胜过与陶应一点一滴的讨价还价,一尺一寸的斤斤计较。”
  袁尚公子和沮授等人继续愕然瞠目,大袁三公也象不认识一样的打量自己的大儿子,目瞪口呆了许久才说道:“可那是五千匹战马,还有大半个青州的土地城池,全给了陶应,你不心疼?”
  “我怎么不心疼?我心疼得都快哭了!”
  可怜的袁谭公子心中哀嚎,可是没办法,连遭挫折的袁谭公子在实力方面本就已经不如袁尚公子,如果再失去了郭图这只能在大袁三公面前说上话的臂膀,袁谭公子真是想反败为胜也没有半点机会了,所以袁谭公子也只好硬着头皮按郭图的书信指点说道:“父亲错了,五千匹战马和青州土地不是给陶应,是暂时借给陶应,待到灭曹之后,父亲还能收回来,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待到灭曹之后,连本带利的收回来?”大袁三公眨巴眼睛,终于开始心动。
  “主公,大公子此言正合兵家至理。”另一位曾经的陶副主任死对头冀州重臣辛评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昔春秋时,晋献公欲灭虢,使荀息携珠宝名马贿赂虞公借道出兵,灭虢之后,晋献公回师途经虞国,又一举灭虞,珠宝名马原封不动重回献公手中。”
  “今我军虽强,却难敌陶曹联手,若先联陶灭曹则破曹易如反掌,破曹之后再灭陶,也是易如反掌,主公现在为求联合灭曹暂时将战马土地借与陶应,与晋献公将珠宝名马借给虞公一般无二,既然借出去的战马与土地迟早要回主公手中,主公有何必吝惜暂借陶应呢?”
  凭心而论,辛评说的这番道理绝非歪理,而是各个击破的兵家至理,但也越因为有理,越容易说动他人,所以不光是大袁三公大为心动,接替在官渡之战中失踪的荀谌出任袁军谋士的冀州名士崔琰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主公,辛评先生所言甚是,符合远交近攻与各个击破之兵家至理,还望主公纳之,先破曹,后灭陶,现在无论借给陶应多少土地城池,将来都能原数收回。”
  大袁三公重新坐下,盘着腿盘算了片刻后,大袁三公终于还是迟疑着说道:“虽有道理,奈何割让土地城池,传扬出去,吾的颜面……”
  “父亲,无妨。”袁谭公子抢着说道:“父亲不妨表奏徐州大将臧霸为青州都督,令臧霸镇守济水之东,便可不必背上割地之耻,再命陶应向父亲进贡一批珠宝金银,赏赐给陶应战马五千匹,也就可以向天下人有个交代了。”
  袁谭公子的这个建议虽然是典型的自欺欺人,但也正合喜欢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大袁三公胃口,再加上这次终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袁谭公子的提议,所以大袁三公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拍板道:“就这么办吧,回书郭图,让他答应陶应的条件,依计行事,先把袁陶盟约重新缔立再说。”
  有了大袁三公这句话,事情也就好办得多了,大袁三公的书信送抵徐州后,陶副主任很快就答应进贡给岳丈一批金银珠宝,与岳丈缔结盟通好,接着大袁三公也命文丑、袁熙退过全线济水以西,又表奏徐州大将臧霸为青州都督,镇守济水以西的青州土地——虽然东汉官制中压根没有都督这个职位,但只是走一个过场大袁三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同时徐州军队也放还了俘虏青州别驾王修等人,任由不愿为徐州效命的东莱太守管统率队穿过控制地返回冀州,并顺利接收了大袁三公赏赐的五千匹战马。
  顺便说一句,在陶副主任兑现了诺言将郭图放回冀州后,袁尚公子大怒之下少不得致书陶副主任予以谴责,三国好妹夫陶副主任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收到妻兄的书信,并解释为信使在半路不知失踪,绣花枕头袁尚公子听了倒是顿足长叹,惋惜天不助己,审配和逢纪等人对此虽有怀疑,却又担心得罪自己党派的最强外援,没敢声张把事闹大,仅仅只是把此事藏在心里,对陶副主任也不敢再抱过于天真的幻想。
  ……
  福兮祸所依,正当陶副主任在徐州城里为了自己敲诈吝啬老丈人得手而欢欣喜悦的时候,曹老大却在许昌城里大发雷霆了,因为徐州军队与冀州军如此大的动作不可能瞒过曹军细作的眼睛,而当听到大袁三公把济水以西的青州土地‘赏赐’给了不肖女婿后,正在盼望着大袁三公与陶副主任彻底翻脸的曹老大失望之余,难免又是惊怒交加,破口大骂,“天杀你的陶贼,竟然无耻到了这地步,官渡大战吾打得那么辛苦,寸土未得,大半个青州倒被你乘机拿下了!便宜占到了这个地步,你也不怕天谴?!”
  大怒之余还有深深的恐惧,因为曹老大非常清楚,大袁三公之所以能向不肖女婿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其目的肯定是想勾结不肖女婿一报官渡之仇,自己马上又要面临南北受敌的不利局面。所以发够了火后,曹老大又马上召集自己麾下的一干谋士,商议此事对策。
  和曹老大一样,当得知陶副主任没费多大劲就拿下大半青州土地后,曹老大麾下的一干谋士也是个个勃然大怒,纷纷大骂陶贼奸诈,该出力时躲得比谁都远,摘胜利果实时手却比谁都伸得长。怒骂之后,荀攸向曹老大建议道:“丞相,陶袁既已复和,他日袁绍又来复仇之时,我军必然又南北受敌,难以招架,莫若乘袁绍兵马未整、官渡新败军心未稳之机,先击破一路,然后便可安心应对另一路。”
  “公达之言虽然有理,奈何两路都好惹啊。”曹老大苦笑道:“南下攻陶则袁绍必来报仇,北上攻袁不仅急切难胜,袁绍也必令陶贼北上攻吾,陶应小贼又是一个反复无常到了极点的奸贼,即便不用心听令也必然乘机削弱于吾,叫吾攻谁为上?”
  “攻陶为上!”众谋士最末席处忽然有人开口,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丞相若出兵攻陶,袁绍必不救!重创陶贼,易如反掌!”
  “何人提议?这声音咋这么陌生?”曹老大有些惊讶,再仔细一看提议之人时,曹老大顿时呆住了,原来开口说话之人,竟然是自己从刘皇叔手里拐来,还从来没有给自己出过一计,献过一策的——徐庶徐元直!
  不仅曹老大惊讶,在场的曹军众谋士也是个个惊讶万分,一时之间都忘了该如何说话,倒是徐庶对此不以为奇,仅是离席向曹老大行礼从容说道:“想必丞相定然要问,庶为何断定袁绍定不救陶?原因有三,一,袁绍官渡新败,元气大伤,兵甲未定,并非出兵良机;二,袁绍器小,器小无远见,无远见则必不会助陶;第三最关键,陶贼趁火打劫以卑鄙手段逼迫袁绍让出大半青州,袁绍虽被迫让步,内心必深恨陶贼,见我军攻打陶贼,袁绍只会幸灾乐祸,而绝不会出兵助陶!”
  曹老大花了不少力气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再仔细一想发现徐庶的分析确实有理,以大袁三公那种刻薄寡恩又鼠肚鸡肠的性格,这个时候确实很有可能对陶副主任见死不救,所以曹老大心里也迅速开始琢磨,“这时候攻打陶贼,是否正是机会?”
  “元直先生的分析虽有道理,奈何陶贼在徐州已历两代,颇得民心,徐州恐急切难下啊?”一旁的程昱担心的问道:“况且主公的丞相还在陶贼手中,此时发起灭陶之战……,恐怕……”
  看了一眼害死自己娘亲的帮凶,徐庶不动声色的说道:“仲德先生误会了,庶非提议灭陶,而是提议重创陶贼,使之无力侵犯我军南线。丞相长子在陶贼手中,陶贼兄长也在丞相手中,不到最后时刻,陶贼绝不敢随便对公子动手,在两军阵前,丞相亦可与陶贼换回人质。”
  “丞相,徐元直之议有理。”荀彧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以袁绍性格,见我军攻陶定不会救,只会坐视我军与陶贼互耗。陶贼奸猾,反复无常远在刘备与吕布之上,若不早除,我军再与袁绍开战之时,陶贼必来浑水摸鱼,与其一再容忍使此奸贼益发得寸进尺,倒不如乘此机会出兵重创陶贼,使之无力威胁我军南线。”
  “丞相,也是时候把大公子迎回许昌了。”恨陶副主任的人不止一个,荀攸也站出来说道:“主公在进兵时,要求陶贼在两军阵前交换人质,陶贼若答应,则公子归来,陶贼若不应,袁绍闻之定然明白陶贼还想浑水摸鱼,也必然出兵伐之,夺回青州土地!”
  “丞相,现在确实出兵徐州的上佳机会。”郭嘉也咳嗽着说道:“陶贼重兵北上青州,青州初定,人心未附,又有袁绍队伍在旁虎视耽耽,一时之间难以撤回徐州,我军突然出兵徐州,正好可将陶贼队伍各个击破。”
  本来还有谋士站出来想要发表意见,结果却被曹老大挥手制止,然后曹老大果断说道:“诸公所言甚是,是时候教训一下只会躲在后面浑水摸鱼的陶应奸贼了,我军休养三月有余,元气已复,吾即亲率五万雄师前往昌邑,会夏侯渊、曹纯与刘岱山阳之军,集兵八万,共破陶贼!”
  众谋士唱诺之后,徐庶又拱手说道:“庶请随军,为丞相出谋划策,助丞相攻破徐州,生擒陶贼!”
  曹老大笑了,马上就点头说道:“有元直先生之助,陶贼吾破定矣!”
  ……
  正所谓是恶有恶报,陶副主任东一榔头西一锄的到处偷鸡摸狗占便宜,终于还是彻底开罪忍无可忍也无需再忍的曹老大,也彻底把自己搞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所以当曹老大亲征徐州的消息传开后,陶副主任的好邻居们和新老对头们也乐坏了,纷纷各自表态……
  “想不到吾将大半个青州借给陶应小儿,竟然会有这样的效果,早知道吾早就借了。”大袁三公是如此表态,“传令黎阳,令蒋义渠与孟岱约束军士,休得随意让黎阳队伍与曹贼队伍冲突,让曹贼与陶应小儿打去,吾抓紧时间休养生息,集结兵马,待到两个奸贼打得两败俱伤,吾再出手坐收渔利!”
  “终于等到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刘皇叔是这么表态,“这一次我军绝不能偷袭许昌了,让曹贼和陶贼打去,不管是陶贼灭了曹贼,还是曹贼灭了陶贼,都是大快人心的大喜事!”
  “多派细作,严密监视陶贼淮南队伍动静。”小袁三公和刘繇是如此表态,“也让我们的兵马做好准备,陶贼一旦支撑不住从淮南调兵北上,我们马上就渡江攻打陶贼,夺回我们的淮南失地!”
  “我们打酱油。”刘表、张绣和王朗等人都是如此表态。驻扎江夏的刘琦公子则表示,“陶使君,不是兄弟不想帮你,是兄弟这点力量根本帮不到你,所以你就请自求多福吧。”
  顺便再介绍一下曹老大的进兵情况,因为曹老大的兵马为了提防大袁三公报复,主力多是屯于官渡一带,粮草军需也是大都屯于官渡,同时官渡到小沛、甚至彭城都有泗水可以运粮,所以曹老大采纳了徐庶的建议,亲临官渡后先是宣称移军黄河以防袁绍,待到兵马准备完毕后,曹老大才突然下令进兵徐州,并令全军一日要行两日之路,如迟者斩!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走完了官渡到昌邑的四百余里路程,然后才派出使者南下对徐州军队宣战,并要求陶副主任在两军阵前换回人质,永不复和!
  与此同时,夏侯渊与曹纯等兖州南线守将严密封锁了兖州边境,切断了徐州细作返回徐州报信的道路,导致陶副主任那怕是在有着司马朗和司马懿兄弟两大超级间谍的情况下,收到曹老大出兵攻打自己的消息时,曹老大的队伍实际上都已经过了荷泽湖,抵达了兖州山阳郡境内,结结实实杀了陶副主任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百七十八章
曹老大三笑(上)
  前文说过,曹老大听了刘皇叔好基友徐庶的建议,利用泗水运粮之便,明防袁绍而暗讨陶贼,直到大军出发时才突然宣布出兵徐州,还命令大军一日得行两日之路,仅用五天时间就走完了官渡到昌邑的四百余里路程,突然出现在了徐州西北门前,不仅结结实实杀了到处偷鸡摸狗占便宜的陶副主任一个措手不及,也极大程度的震动了徐州五郡,导致徐州官场、民间与军中人心惶惶,一日数惊,淋漓尽致的诠释出了出其不意与先声夺人的兵家精髓。
  也不能怪徐州军民官绅胆小,实在是曹军队伍带给徐州五郡的阴影太深,六年前老陶谦还在的时候,曹军杀入徐州屠城二十有余,杀害徐州军民百姓无数,尸体抛入河中,曾为黄河古道的泗水也为之不流,杀得徐州五郡是元气大伤,血流成河。如果不是吕温侯忽然抽疯杀入兖州,逼着曹老大回兵去救老巢,徐州的彭城、东海二郡肯定已经被曹军杀光宰绝了!可就算如此,六年前受曹军荼毒最深的彭城北部与东海西部至今都还是地广人稀,元气未复!如今曹军又来,亲历过六年前那场惨剧的徐州军民百姓要说心里没有恐惧,那简直就是自欺欺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让徐州官民军队恐惧担忧的地方,第一是为了夺占青州,大量的徐州军队已然北上到了青州、琅琊郡和泰山郡境内,其中还包括当年的抗曹主力琅琊军精锐与徐州第一王牌君子军,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回援彭城战场。
  第二是这六年来徐州军势虽然大有起色,也打了不少决定性的大胜仗,但这些大胜仗都是在笮融、小袁三公和刘皇叔这些人身上取得的,与曹军交手次数极少,还都是千人规模的小型战役,也没有与曹军主力精锐交战得胜的记录,唯一全歼了虎豹骑的君子军还偏偏不在徐州而在青州,所以不要说徐州百姓心里没有底,就是众多的徐州高级文武官员心里都没有多少底气,有些不敢相信陶副主任能够凭借现有兵力击退曹军。
  胆怯之下,甚至就连徐州军中资格最老的大将曹豹与陈群、徐方等徐州文武重臣,都跑到了陶副主任面前提议求和,建议陶副主任向曹老大低头,牺牲一些钱粮换取停战。胆子最小的杨宏长史甚至还提议,让陶副主任归还好不容易从老丈人那里敲诈来的青州土地,换取大袁三公立即出兵救援徐州——别看大袁三公刚与女婿重归于好缔盟灭曹,可是考虑到大袁三公的自私性格,那怕是咱们除了酒色财气外脑子里几乎不剩下什么的杨长史,都不敢相信大袁三公真会遵信守诺出兵攻打兖州。
  与恐慌担忧的徐州文武相反,徐州五郡食物链最高层的陶副主任和贾老毒物、陈登三人却显得异常的镇定,除了谈笑自若外,还心平气和的告诉前来打探消息的徐州文武,说是自己们对曹老大出兵早有准备,要求将领官员下去稳定军心民心,耐心等待自己们的退敌之策。可是在私底下,陶副主任却火速派遣尹礼率军三千,赶赴小沛增援驻守在那里的曹性,又派快马传令东海相吕由,令其尽移沂水之西的百姓军民退过沂水之东,同时派秦谊、昌豨二将率军六千增援东海,与吕由队伍联手沿沂水严密设防,确保徐州与琅琊、泰山、青州诸地的联络畅通。
  在公开场合倒是镇定了,可是到了私底下,对此确实有些准备不足的陶副主任却同样有些紧张,以至于在与贾老毒物和陈登两大亲信商议军情时,陶副主任还发出了这样的牢骚,“曹贼是不是疯了?就算他现在整体实力或许还在我军之上,可是要想拿下徐州五郡,对他来说没有一两年休想办到,他就不怕主力久在南线,我那位岳丈大人沉不住气偷袭他的老巢许昌城?”
  “曹操当然没疯,他的目的也不是徐州五郡的城池土地。”贾老毒物微笑说道:“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曹操这次的战略目的肯定是重创我军,力争在战争中大量歼灭我军的有生力量,从而达到削弱我军整体实力的效果。”
  “文和先生所言甚是,登也是这么看。”陈登点头,平静的说道:“我军与袁绍复和,曹贼南北受敌,肯定担心将来袁绍出兵复仇时我军出兵牵制他的南线,更害怕我军记挂六年前的徐州屠城死仇,突然发力真的将他歼灭,为了争取主动,也为了不给我军浑水摸鱼的机会,曹贼就算灭不了我们,也必然争取要重创我军,使我军无力威胁他的南线。”
  “果然好算计。”陶副主任赞了一句,又道:“既如此,我军当如何迎敌?”
  “坚守小沛即可。”陈登答道:“曹贼远来,粮草虽有泗水运粮之利,但官渡一战,已经打光了曹贼今年收获的冬麦和囤积,其后八月秋收时,曹贼虽然又从许昌屯田中收获了一批粟米(小米)与稷黍(黍子,又称小黄米),但这些粮食的亩产量都不如冬麦,曹贼又必须留下一批粮草提防袁绍,所以曹贼的粮草肯定难以持久,我军只需坚守小沛险隘,扼住曹贼的进兵咽喉,不出月余,曹贼必然粮尽自退。”
  “元龙之见,虽然正合我意,可是……”陶副主任难得有些犹豫,迟疑道:“可是小沛不比官渡那么险要,最多只能挡住曹贼主力沿泗水南下,曹贼又不象我那位岳丈大人一样的蠢笨,倘若曹贼分兵杀入徐州腹地,那我们的百姓可就惨了。”
  “确实有这个可能,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徐州大地头蛇陈登无奈的说道:“我们徐州乃是四战之地,地势太过宽阔,除了几条大河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天险可守,没有办法完全阻拦曹贼分兵侵入腹地,也只能是尽可能的坚壁清野减少损失了。好在现在已是腊月,农活不多,让百姓入城避难也影响不是很大。”
  如果换了别的汉末军阀,肯定也马上接受陈登的这个建议了,但陶副主任毕竟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穿越者,除了饱受人道主义洗脑之外,更明白要想剥削必须有被剥削者的道理,所以一想到将有成千上万的被剥削者将有可能被曹军屠杀,徐州的头号大地主陶副主任难免还是犹豫万分,最后也只能把目光转向贾老毒物,问道:“文和先生,你有什么高见?”
  “诩与元龙先生的意见一样,也是立足于守。”贾老毒物答道:“现在我军在彭城与小沛一带的军队,包括守城队伍在内,总共仅六万余人,能够出动迎战的最多只有四万左右,曹军却足有八万之众,且整体精锐程度仍在我军之上,与之决战我军胜算不是很大。但曹军兵多粮少,我军兵少却粮多,后勤无忧,所以我军惟有立足于守,先挡住曹军的南下脚步,然后才有胜算。”
  “这么说来,徐州腹地的损失是说什么都无法避免了?”陶副主任有些失望。
  “主公莫急,诩还没有说完。”贾老毒物微笑说道:“诩提议的立足于守与元龙先生稍有不同,元龙先生是建议我军主力坚守小沛这个徐州西北的唯一险隘,诩却觉得层层布防更好,令曹性与尹礼以现有兵力坚守小沛,再令高顺率领陷阵营与五千步兵扼守留县,我军主力则坚守彭城,如此一来,便可最大程度的防止曹军分兵侵扰徐州腹地。”
  听了天下闻名的贾老毒物提出的战术防御计划,同为战术高手的陶副主任和陈登难免都瞪大了眼睛,知道贾老毒物在历史上算无遗策的陶副主任还好点,陈登干脆就开口问道:“文和先生,你不是在说笑吧?曹贼此行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削弱我军,我军如此布防,虽能最大程度的防止曹贼分兵侵扰徐州腹地,可也给了曹贼更多的各个击破机会啊?到时候我军就算想要救援小沛和留县,又会给曹贼围城打援的机会。”
  “元龙先生别急,诩还有第二步。”贾老毒物不慌不忙的说道:“主公可一边在彭城西北层层设防,坚壁清野,一边快马传令青州队伍,命陈到、侯成与陶基三位将军率军从青州火速回师,直接强行穿过曹军队伍后方的鲁国与任城,威胁曹贼泗水粮道。”
  “若曹贼及时察觉我军动向,分兵去阻击乃至围歼我军援军?又如之奈何?”陈登继续问道。
  “若曹贼分兵,当然就是第三步了。”贾老毒物回答得很是简单,脸上的笑容也益发的亲切。
  尽管贾老毒物还没有介绍自己的第三步,陶副主任就已经大笑了起来,因为陶副主任非常清楚,著名奸雄曹老大在历史上一辈子只被敌人以弱胜强打败过三次,第三次是在没有郭嘉后的赤壁,头两次却是同一个人用计以弱胜强,连续两次干翻了曹老大和郭病鬼这对超白金组合,这个人也不是别人,恰好就是姓贾名诩字文和。
  ……
  当天,陶副主任采纳了贾老毒物的建议,派出了高顺率军驻守留县,又命曹性与尹礼二将死守小沛城池,不得出军迎战,同时派出了快马给青州传令,命令陈到、侯成与陶基率领本部兵马回军助战,还要求陈到与侯成等将直接走近路回援,攻取鲁国与任城回援主力战场,同时也威胁曹老大的泗水粮道。而当徐州军队的布置到位和坚壁清野执行过半后,腊月十五的这一天,曹老大亲自率领的曹军队伍,也终于抵达了距离徐州大门小沛城仅有四十里的湖陆城下。
  名为八万大军还诈称十万,但为了运输粮草和保卫后方,曹老大实际上带到湖陆的兵力只有七万左右,不过这也没关系了,这七万大军中不仅有着曹军最精锐的五千骑兵,也有曹老大在官渡大胜冀州军的绝对精锐,这些精锐队伍不仅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装备精良,还挟官渡大胜之余威士气高昂,说是以一当十也毫不为过!
  当然了,曹军队伍也有数量相当不少的辅兵,不过他们即便上了战场也用不着冲锋陷阵,只需要跟在主力战兵的背后横扫残敌就行了,六年前几乎全歼徐州军队的曹军上上下下都充满了自信,相信自军能象六年之前一样横扫徐州,杀得徐州五郡鬼哭狼嚎,血流成河!那怕是知道徐州军队已经大有进步的曹老大,也志得意满的相信通过恶战血战锻炼出来的自军精锐,能够轻松击败靠偷鸡摸狗和欺负弱小锻炼出来的徐州精锐,再现六年前的辉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