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314

  在历史上宁死不降曹老大还杀掉叛徒辛毗全家八十余口的审配,当然不可能存着任何向曹老大投降的念头,所以郭嘉的担忧自然也就成了事实——当曹老大的密使带着试探审配的书信来到邺城后,刚一拜见到了审配,马上就被审配打入了囚车,连人带信的押往易京献给大袁三公。
  不过对陶副主任来说还好,得知曹老大手中有一封伪造自己笔迹的请降信后,审配的第一反应就是袁谭公子一党搞鬼,丝毫没有怀疑这其实是陶副主任胡乱捅刀子,还写了一道条陈,要求大袁三公务必详查此事,揪出幕后的元凶巨恶。
  对审配本人而言也还好,毫不犹豫的把曹老大密使拿下押往易京,等于也是救了自己,因为与审配不和的冀州监军孟岱,其实早已奉命在暗中加强了对审配的监视,还被授与了临机专断之权,曹军密使与审配暗中联络,根本就没瞒过孟岱的眼线。除此之外,为了预防万一,袁军大将颜良也秘密率领了三万主力战兵回师邺城,并且已经赶到了安平,审配稍有犹豫迟疑,马上就是族灭身死的下场!
  审配过关了,曹老大和袁谭公子的麻烦却大了,这件事嫌疑最大的就是他们两个,不仅袁尚公子一党咬着不放,大袁三公也有些怀疑这件事是宝贝长子干的好事,但大袁三公显然也要更恨曹老大一些——不管审配书信是谁伪造的?你曹阿瞒拿着审配请降伪书秘密联络审配,是打算干什么?是不是想乘着我北上的机会,偷袭我的老巢邺城?
  暴怒之下,大袁三公除了加紧攻打易京的战事外,又命令颜良大军继续南下,直赴黄河北岸的黎阳驻扎,既防范曹老大偷袭邺城,也随便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做好出兵收拾曹老大的准备。对此,担心更加激化曹袁矛盾的谋士沮授虽然颇为反对,建议大袁三公在清河上游设防,既可以起到防范效果和缩短粮道,又可以避免曹袁两军矛盾扩大,可大袁三公根本不听。
  颜良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许昌,曹老大和郭嘉的肠子也又一次都悔青了,但没办法,木已成舟,曹老大只能是赶紧做好迎战准备,命令东郡太守刘延在白马和延津两个重要渡口修筑工事,防范袁军抢渡黄河,再有就是加快向徐州军队移交泰山郡的工作,利用徐州军队为自军分担侧翼压力,更分担大袁三公的怒火。
  除此之外,乘着大袁三公主力北上的机会先下手为强攻打冀州的计划,也放到了曹老大的面前案头,因为此刻偷袭冀州不仅难度较小,还可以起到围魏救赵呼应公孙瓒的效果,帮公孙瓒喘过了这口气,可以把大袁三公拉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不过思虑再三,顾虑到陶副主任这条阴险的毒蛇还盘桓在后,颜良大军已然南下,偷袭难度加大,曹老大还是始终犹豫不决,无法拿定主意。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曹老大的另一个死对头河内太守张扬忽然病故,地盘和军队被部下眭固继承,遵循张扬遗命准备率领军队地盘投入大袁三公怀抱。而河内地处许昌上游,又比壶关更加适合大袁三公的冀州队伍与并州队伍交通联络,一旦落入大袁三公之手对曹老大威胁巨大,不得已,曹老大只能是赶紧派出曹仁、史涣和河内降将杨丑等人率军急赴河内,攻打盘踞射犬的眭固,抢占这个战略要地。但如此一来,曹老大和大袁三公事实上已经是不宣而战——因为眭固的降书早就已经送进了冀州。
  这些对曹老大不利的好消息送到徐州,陶副主任幸灾乐祸之余,也赶紧加快了备战步伐,火线任命臧霸兼任泰山太守,命臧霸率军两万进驻泰山郡,又一口气任命了十一名县令,让他们随臧霸北上接管泰山郡的城池土地,同时遣使易京拜会大袁三公,解释自己接管泰山是为了剿灭泰山郡内境内的黄巾余孽,别无任何他意,请大袁三公千万不要误会——也就是典型的当了婊子又立牌坊了。
  形势虽然有利,但陶副主任麾下的一干豺狼走狗还是不敢过于乐观,至少刘晔就在陶副主任面前警告说,“主公如果想让袁绍与曹操尽快全面开战,这些还不够,曹袁关系仍然还有缓和的可能,还缺少一个引子,引发曹袁二军全面决战。”
  “文和先生此言极是,我也觉得缺乏一根导火线,引爆曹贼和岳丈大人之间这个火药捅。”陶副主任点头,又盘腿叹气道:“可是没办法啊,我绞尽了脑汁,都想不出用怎么样的一根导火线,才能引爆这个大火药桶。”
  “主公不必焦急。”贾老毒物出面劝道:“目前公孙瓒未灭,袁绍主力尚在北线,这时候即便挑起曹袁战事规模也不够大。现在动手,事成收效不大,事不成则反受其害,主公还需耐心等待,静观其变,待到时机成熟,转机出现,然后再见机行事不迟。”
  陶副主任也知道这事急不得,便点头同意了贾老毒物的主张,暂时压下了蠢蠢欲动的勃勃野心,耐心的等待大袁三公干掉公孙瓒回师南下。
  和贾老毒物还有曹老大判断的一样,徐州军队进驻泰山郡的消息,确实惹得大袁三公大为不满,一度大骂不肖女婿和曹老大都是一丘之貉,都喜欢乘着自己北上的机会搅风搞雨,象小偷扒手一样的偷窃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土地城池,但是没办法,没干掉公孙瓒之前什么都是假的,所以大袁三公也只能是咬牙切齿的接受了不肖女婿的解释,默认了徐州军队入驻泰山郡的事实。
  万众瞩目的期待中,建安三年九月十八这天,在经过半多时间的围城苦战后,也在先后击破了张燕、公孙续和公孙度的三路援军后,大袁三公亲自率领的冀州军主力,终于还是在襄阳炮的帮助下,攻破了坚固得令人发指的易京坚城,杀入易京城内,包围了公孙瓒居住的易京高楼。见大势已去,已经半年没有下楼一步的公孙瓒先是亲手杀死年幼的儿女,然后尽杀妻妾,最后引火自焚,葬身于熊熊火海之中。
  顺便说一句,自愿为公孙瓒殉葬的幽州长史关靖,在火海中对公孙瓒说了这么一句话,“若公早听田楷之言,不于徐州陶应交恶,何至有今日?”而公孙瓒听完之后痛哭流涕,还忍无可忍的大骂了一句,“大耳贼,我操你娘的十八代祖宗啊!”
  公孙瓒一死,残余的几个幽州偏远县境自然是纷纷望风而降,青幽冀并四州土地,也终于是完全落入了大袁三公之手,大袁三公的势力也终于是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顶峰,四州戴甲之兵超过六十万,其中光是骑兵超过六万,总兵力比曹老大和陶副主任的兵力加起来还多一倍!傲视天下诸侯,实力举世无双!
  十月十五,大袁三公留下大将蒋奇镇守幽州,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南下返回邺城,大军依次出发,队伍浩浩荡荡连绵二百余里,刀枪如林,旌旗似海,望之令人胆怯。
  顺便说一句,大袁三公一度打算留下长子袁谭镇守幽州,但是听过玄武门之变小故事的袁谭公子却坚决谢绝了,还无比谦虚的表示自己的威望不足,能力资历都不足以镇守一州之地,希望留在父亲身边建立功勋,然后再求父亲封赏提拔,听儿子说得漂亮,大袁三公倒也没有坚持,改为任命亲信蒋奇留镇幽州,不懂什么叫玄武门的袁尚公子也不疑有他,还暗笑兄长愚蠢,不知道重耳在外而安的故事。
  腊月初一,凯旋而归的大袁三公志得意满的回到邺城,审配、孟岱亲率全城军民出城三十里相迎,陶副主任和曹老大也分别派来了蒋干和王则为使,虚情假意的恭贺大袁三公的易京大捷,结果让曹军使者王则面如土色的是,大袁三公仅仅只是容许徐州使者蒋干到四马大辂金车前拜见,王则却被挡在远处,根本就没有给王则拜见恭贺的机会。
  见大袁三公如此怠慢曹军使者,袁绍军中的谋臣谋士虽然当面不说什么,可是进城安定下来后,继承了田丰不讨欢心衣钵的沮授却跑到了大袁三公面前劝谏,“主公,曹操遣使恭贺主公易京大捷,虽是例行公事,但也是一番好意,主公还是不要过于怠慢的好。”
  “怠慢?没把他曹贼的使者一刀砍了,已经算是给他曹阿瞒面子了。”大袁三公冷哼道:“乘着我率军北上的机会企图偷袭邺城,又攻灭已经归降冀州的河内眭固,夺走河内要地,这些黑帐,吾马上就要找他一笔一笔的清算了,还用得着对他的使者客气?”
  “主公所言极是,曹贼趁火打劫窥视冀州,确实该死。”沮授比田丰聪明的奉承了大袁三公一句,然后又劝道:“不过主公,要找曹贼算帐也不能急于一时,我军连年征战,兵马疲惫,百姓疲弊,仓廪无积,现在就出兵伐曹恐后力不继,还需休养生息,整兵备战,待时机成熟再出兵伐曹不迟。”
  考虑到自己的军队兵马确实疲惫,加上沮授是与大袁三公单独奏对,没有外人捣乱动摇耳根子极软的大袁三公,大袁三公倒也勉强接受了沮授的这个建议,决定暂不考虑出兵伐曹一事。孰料才一夜时间过去,第二天上午,袁尚公子就领着审配和逢纪等党羽来拜见大袁三公了,还张嘴就是力劝大袁三公立即出兵许昌,讨伐曹老大夺取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图取天下。
  审配和逢纪等人劝说大袁三公出兵的理由也很充分,袁绍军的总兵力是曹老大总兵力的三倍,后顾无忧,可以投入正面战场的兵力轻轻松松可以达到三十万以上,又刚刚攻破了公孙瓒兵锋正锐,士气也十分高昂,此时出兵有益无害。而曹老大总兵力虽有二十万以上,但四面环敌,必须同时防着刘表、陶应、马腾和刘备、张绣等豺狼虎豹,可以投入正面战场的军队拼死了能有七八万人,绝不可能是袁绍军的对手。
  沮授和审配等人各说各有理,大袁三公踌躇难决之下,只得召集荀谌、许攸、郭图和辛评等谋士商议此事,而鉴于郭图、辛评这次也破天荒的和审配、逢纪穿了一条裤子,赞同大袁三公尽快出兵收拾曹老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郭图和辛评虽然很想唆使大袁三公先打陶副主任,可地理位置放在那里想打也打不着,所以为了尽快给袁谭公子制造掌握兵权的机会,郭图、辛评也只能是暂时和袁尚公子一党联手一次了。
  许攸也赞同先和曹老大开战,不过许攸并不赞同立即出动主力,而是建议大袁三公先遣偏师攻打延津、白马与河内等战略要地,分散曹老大本就不多的兵力,然后等到机会成熟,然后再出动主力一锤定音!
  荀谌最是缺德,除了赞同许攸的分兵之计外,又阴险的建议道:“主公,是时候动让你的女婿尽孝了,他的徐州军队养精蓄锐已有一年,粮草充足,兵力虽不如曹贼却胜在集中,用来牵制曹贼最妙不过。主公可以先下一道檄文,将衣带诏公诸于众,历数曹操之恶,驰檄各郡,声罪致讨,再用衣带诏义状命令陶应出兵兖州,攻打兖州南部诸郡,迫使曹贼增兵南线,主公然后出动大军攻伐曹贼,一举攻破许昌易如反掌!”
  大袁三公开心的笑了,道:“友若先生言之有理,陶应受吾恩泽深重,是时候命令他报效吾的眷顾之恩了。”
  笑完了,其实早已对不肖女婿暗生不满的大袁三公又咬牙切齿说道:“这一次,他要是在敢耍花样,耍滑头不肯出兵,吾就兵分两路,连他的徐州也打!”
第二百五十三章
陶贼出兵
  “……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哇,曹贼的脑袋这么值钱啊?文和先生,仲康,看来咱们是两次错过发财机会了!早知道岳丈大人的赏金这么高,咱们在谯县和小沛就已经干掉曹贼的,把他的脑袋留到现在,一转手就可以卖五千万钱啊!”
  好不容易读完被世人誉为文词华美在自己眼中又臭又长的讨曹檄文,陶副主任马上就装模作样的大呼小叫起来,专门坑骗老婆老丈人的俊秀面孔还尽是难以掩饰的笑容——陶副主任的演技再好这次也掩饰不住了,陈琳这篇名垂千古的讨曹檄文终于问世,曹操袁绍两大钉子户彻底撕破脸皮,被两大钉子户堵在徐州境内一年多开不出推土机,拆迁办的陶副主任就是想不笑也不行了。
  “主公不必遗憾,那时候砍下来也没用,那时候砍了,现在曹操的首级就没这么值钱了。倒不如把曹操的首级在他脖子上多留一段时间,说不定还有涨价的机会。”
  一向严肃的贾老毒物也难得开了一个玩笑,逗得在场的陶副主任走狗都是哈哈大笑,个个喜形于色,都为北方两大强邻即将互掐而欢欣鼓舞和幸灾乐祸。好不容易等到笑声平息,陶副主任放下细作提前送来的檄文,向刘晔问道:“子扬先生,岳丈大人的使者陈震到那里了?”
  “半个时辰前收到飞鸽传书,陈震昨天正午到的郯城,速度快的话,两天内就能抵达彭城,但他的来意吕由将军还没有摸清楚。”负责细作探马事务的刘晔答道。
  “不用摸,用衣带诏和义状来命令我出兵攻打曹贼的。”陶副主任轻蔑的说道:“我那位岳丈大人准备打曹贼了,怎么可能好心到让我这个女婿躲在一旁看热闹?”
  “晔也是这么认为。”刘晔点头,又问道:“那么请问主公,如何应对?”
  “答应他。”陶副主任连眼皮都不眨的回答,又微笑说道:“岳丈大人奉天子血诏起兵讨逆,我这个做女婿,岂有不举兵相助之理?”
  “答应他?”刘晔一楞,担心的提醒道:“主公,这事可不能随便开玩笑啊,答应了出兵助战,出兵是与曹操互相削弱,白白便宜袁绍。答应了又不出兵,或者只出动少许兵马敷衍,那说不定琅琊之事就要重演了啊?”
  “不,这次不敷衍。”陶副主任摇头,继续微笑着说道:“这一次,我要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北上,去攻打兖州南线重镇昌邑城。”
  喜欢说笑的下场就是给人不严肃的感觉,见陶副主任笑得开心,决定出兵又说得如此轻松,所以不要说刘晔了,就是陈登都有点怀疑陶副主任还是在开玩笑,提醒道:“主公,请慎重行事,出动五万大军绝非说笑,即便从彭城到昌邑道路不远,又有水路可通,粮草转运相对容易,但出动五万大军北上昌邑,至少也需要动用上万民夫和无数车船,才能确保大军在昌邑城下粮草不缺,花费的代价十分巨大。”
  “欲有所得,必然就得先有所失。”陶副主任收起嬉皮笑脸,郑重其事的说道:“就这么定了,立即着手准备北征事宜,那曹贼的儿子曹昂也请回家里看守起来,但不得伤害恐吓他。子扬先生,这事由你亲自负责,对曹昂解释清楚,就说我是奉了血诏无可奈何,只要曹贼把我的兄长送回徐州,我就马上把他也送回许昌。”
  刘晔和陈登等人面面相觑,贾老毒物则不动声色的说道:“主公,是否密派一使,去与曹操联系?”
  “使者当然要派。”陶副主任慢条斯理的说道:“但不必秘密派遣,让陈长文光明正大的去一趟许昌,要求曹贼与我军交换人质就行了,剩下的什么都不必说——以曹贼的奸诈,自然会明白。”
  见陶副主任确实不象是在说笑,立即着手备战这条命令也立即得到了执行,首先就是刘晔和曹宏带着内卫赶到彭城郡衙,把曹昂请回他在彭城家中的居住,并专门安排了三百士兵看守,而曹昂也十分给曹老大争气,在被拘押软禁时,还把手里的郡相工作仔细交割给了徐州本地官员,然后才随着刘晔和曹宏返回家中接受软禁,镇定自若的神态让徐州官兵都暗暗钦佩。
  与此同时,闲了一年多时间的徐州军队也终于动了起来,士兵得以放假回家过了一夜与家人告别,第二天早上便开始了集结侯命,准备出征事宜;都快把仓库挤爆的粮草军械也被搬上了码头装船,粮草先行送往小沛备用;再有就是征集民夫,征调民船车辆,关闭小沛边市,边境全面戒严,张贴告示告喻百姓出征原因与出兵目的,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千头万绪,折腾得许多徐州文武官员几个晚上都没有睡觉,一边工作一边打盹。
  如此一来,三天后,当大袁三公的使者南阳陈震抵达彭城时,徐州大将高顺都已经率领着一万大军开始出发,赶往小沛开辟到去了。而陶副主任也亲率文武众官出城十里迎接陈震,刚一碰面就开门见山的告诉陈震,“孝起先生的来意,应已知晓,岳丈大人的讨曹檄文,探马也已抄誊送到徐州,请先生禀奏岳丈大人,应盼今日久矣,徐州先锋业已出发,不日应便亲率五万大军北上,攻打曹贼南线,接应岳丈大人渡河,与岳丈会师于官渡,共破曹贼!”
  听到陶副主任这番冠冕堂皇的漂亮话,看到官道上源源不绝向北开拔的徐州军队,泗水河上满载粮草军械的无数船只逆流而上,陈震当然是大喜过望,赶紧连连向陶副主任拱手道谢。然而陶副主任却又说道:“还有一件小事,兖州地势开阔,骑兵数量十分重要,近闻曹贼任命的长安太守钟繇从羌人手中为曹贼弄到了大批战马,而我徐州战马数量稀少,在兖州作战十分吃亏,还请孝起先生速速禀奏岳丈大人,看看岳丈大人能不能为应解决一下这个难题?”
  反正只是写封信,成与不成是大袁三公做主,与自己没有半点关系,所以陈震自然是一口答应,当天就提笔挥毫,把陶副主任的小小要求写成书信,派快马送回邺城交给大袁三公,请示大袁三公态度——也顺便在信中禀报徐州军队已经先行出兵的好消息。
  除了陶副主任索要战马这件事外,徐州军队向北出兵的消息陈震其实完全用不着禀报了,这么大的动作,那怕是瞎子的眼睛都瞒不过去。而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徐州拆迁队南面的钉子户都是大大松了口气,大袁三公却是欣喜若狂,久违了狠狠夸奖了几句,惟有曹老大这边是一片风声鹤唳,官道上驿马来往不绝,一日数惊,兖州各郡各城更是全面戒严,紧张得连一个好年都没有得过。
  最为震惊的当然是曹老大本人,说什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刚把泰山郡借给了徐州军队剿匪没有多久,陶副主任就马上翻脸不认帐向自己开战,不过再听到徐州治中陈群正在赶赴许昌途中,还挑明来意是要求交换人质方便开战的时候,曹老大却又马上笑了,大笑道:“好你个陶应小贼,虚张声势竟然搞得轰轰烈烈,差点连吾都被你给骗了。”
  “虚张声势?”左右惊讶问道:“陶贼如此大张旗鼓的北上,丞相为何认定他只是虚张声势?”
  “当然是从交换人质这点看出来的。”曹老大笑道:“曹昂是吾长子,陶商是陶贼长兄,都是亲得不能再亲的骨肉手足,无论陶贼还是吾,不到最后关头都绝不会伤害人质激怒对方,坑害自己的骨肉至亲。”
  “可是现在,陶贼一边毫无征兆的突然出兵,看似要杀吾一个措手不及,一边又遣使联络,要求先行交换人质再行开战——故意如此自相矛盾,等于就是变着法子告诉吾,他无论多大的动作都只是虚张声势,敷衍袁绍匹夫!”
  “丞相能肯定否?”荀彧表情严肃的问道:“倘若丞相所料有差,或者陶贼突然变虚为实,我军危矣!”
  “别人有可能会这么做,但陶贼决计不会!”曹老大斩钉截铁的说道:“陶贼太奸诈了,在战略上更是从不犯错,我军现在倒下,对他毫无好处,陶贼现在的军力连我军都不如,单独对抗袁绍匹夫他毫无胜算,所以他绝不会干出自毁屏障的蠢事!吾敢断定,陶贼如此大张旗鼓,定是因为袁绍匹夫逼迫,他不得不对袁绍匹夫有一个……,啊!陶贼——你这个奸贼——!”
  斩钉截铁的说到这,曹老大突然的醒悟了过来,也顿时破口大骂了起来,“陶应小贼!吾是刨了你家祖坟还是抢了你的老婆?竟然如此坑害于吾?!”
  “丞相,陶贼如何坑害我军了?”左右又惊讶问道。
  “这个奸贼大张旗鼓的虚张声势,除了敷衍袁绍匹夫外,也是在引诱袁绍匹夫立即出兵攻吾!”曹老大怒吼道:“袁绍匹夫多谋无断,迟疑善变,眼下冀州军只是偏师屯于黎阳,是否渡河攻吾还在迟疑之中,半途而废也是两说!可陶应这个小奸贼这么大张旗鼓的一闹,袁绍匹夫很可能就马上出兵了!这个无耻奸贼,简直就是奸诈到了极点!”
  听曹老大这么一分析,曹老大麾下智力几乎都在九十以上的谋士顿时都醒悟了过来,开始跟着曹老大破口大骂陶副主任的奸诈狠毒,惟有游戏中智力八十几的毛玠一时没有醒悟过来,还疑惑道:“丞相,那陶贼就不怕袁绍始终不肯出兵,坐山观虎斗坐看我军与他死战对耗?”
  “陶贼奸猾,绝不会真与我军死战。”荀彧、郭嘉和荀彧等人都开口替曹老大解释道:“倘若袁绍匹夫迟迟不肯出兵,或者袁绍打消出兵意图,再或者我军主力南下与之形成决战态势,陶贼必然立即退回徐州,绝不可能真的替袁绍卖命。”
  “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先率主力东进南下,迎战陶应奸贼?”毛玠又建议道:“适才主公说过,袁绍匹夫多谋无断,迟疑善变,未必就能立即下定决心出兵。既如此,主公何不抢在袁绍尚未出兵之前率军南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陶贼,然后再回头迎战袁绍,岂不是再无后顾之忧?”
  曹老大有些动心,顺便介绍一下,历史上官渡之战前,曹老大就是这么对付干掉车胄割据徐州反叛的刘皇叔,不过嘛,是用这个手段干掉拉着曹老大兵马反叛并且立足未稳的刘皇叔,所以……
  “不能弄险。”思虑再三后,曹老大还是摇了摇头,颇为无奈的说道:“陶应奸贼非寻常人,徐州军队近年又大有成长,难以迅速攻破,且陶贼父子在徐州经营多年,深得人心,陶贼一旦退回徐州再想将他立即攻破,那更是痴人说梦。如此弄险,稍有不慎,那便是两面受敌,灭亡有日。”
  众人默然无语,许久后,荀彧才拱手说道:“丞相,陶贼出兵之事,彧有三条应对之策,丞相不妨并用之。”
  “文若先生试言之。”曹老大答道。
  荀彧答道:“一,请天子颁诏宣称袁绍手中密诏乃是伪造,以此为借口与陶贼使者陈震虚与委蛇,坚决不答应交换人质,配合陶贼敷衍袁绍,留下回旋余地。”
  “二,丞相可密派使者直接联络陶贼,探问陶贼底细,摸清楚陶贼与我军联手共破袁绍的底价,然后见机行事。”
  “三,丞相不妨派遣几员副将,虚打丞相旗号率一军前去昌邑助战,再命副将不可轻进轻战,只许恐吓,若能吓退陶贼,则袁绍必恨陶贼敷衍,使袁陶二贼生出矛盾,为我军创造离间良机。”
  曹老大盘算再三,很快就点头说道:“就依文若先生三策应对,派刘岱虚打吾的旗号,至定陶驻扎屯兵,恐吓陶贼队伍。至于与陶贼秘密联络的密使……,孝先去走上一趟如何?”
  “毛玠愿往。”
  被曹老大点名的毛玠拱手答应,曹老大点点头,忽然又提高了声音吼道:“养虎遗患!养虎遗患!当初吾在徐州城下,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怎么会放走了陶应这个奸贼?!若当时一刀把这个奸贼砍了,区区袁绍,吾有何可惧?有何可惧?!”
第二百五十四章
玩真的
  当曹老大的密使毛玠还在秘密南下的道路上时,陶副主任亲自率领的徐州主力,已然是抵达了兖州最南端的湖陆城下,守卫湖陆小城的曹纯部将高迁兵微将寡不敢迎战,闭城死守,城外边市上的百姓商旅也争相奔逃,害怕被战事波及,陶副主任则连下二令,一是严令禁止滥杀无辜、奸淫妇女和劫掠民财,任由边市百姓离开;二是将汉献帝衣带诏与大袁三公的讨曹檄文告喻百姓,以示自军师出有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