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14

  “今天晚上就给李郭二贼来一招狠的?这么自信?”杨长史并不是十分服气贾诩,偷看贾诩神情,发现贾诩脸上尽是微笑,似乎十分轻松,杨长史心中不由又嘀咕了一句,“狂夫,狂妄得简直和陶应小奸贼有得一比!”
  书中说明,咱们的贾老毒物当然不是拿自己的一世奸名乱开玩笑,而是真的给杨奉、韩暹和董承等人制定了一个靠谱的偷袭计划,利用李傕郭汜两位老大对杨奉等人死活不敢出城作战的轻敌心理,也利用李傕郭汜与曹老大停战言和后的放松心理,突然出兵劫营出奇制胜。同时熟悉李傕郭汜大营情况的贾诩还建议杨奉首先偷袭李郭联军的敢死军营地——别看敢死军这个名字很牛叉,其实这支队伍全是李傕郭汜在弘农拉来的民兵,战斗力最弱也最缺乏战场经验,先对这支菜鸟队伍下手不仅把握最大,同时还可以利用败兵免费打前锋,冲乱李傕郭汜联军的精锐主力队伍。
  再顺便说一句,贾老毒物这么做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个人考虑,首先第一点就是贾老毒物是刚从李傕郭汜那边叛变过来,绝不能给李傕郭汜全力追杀杨奉队伍的机会,第二嘛,贾老毒物也希望把汉献帝保护过河,关键时刻,汉献帝自然也就是贾老毒物的保命法宝,晋身阶梯,所以不管贾老毒物愿不愿意,也非得给杨奉韩暹等人用心出谋划策一次了。
  言归正传,虽然心里并不是很信服贾诩的计划,能够迅速离开洛阳这个只有野菜粥可喝的鬼地方,咱们的杨长史还是很兴奋的,正打算与杨奉拱手告辞回去收拾行礼,但是话到嘴边,咱们的杨长史却又心中一动,赶紧又问道:“杨车骑勿怪,在下再请问将军一句,我们从那个渡口渡河?又走那条路到冀州?”
  “杨左丞问这做什么?”杨奉有些奇怪一向老实的杨长史忽然关心起军情大事,不过看在杨长史对自己还算不错的份上,杨奉还是如实答道:“从平阴渡河北上,走官道先到轵县,然后再到冀州。”
  “走平阴渡河?”杨长史哭丧起了脸,试探着说道:“杨车骑,改为走平县渡河行不行?先到河阳,然后再到轵县转上官道?”
  “为什么?”杨奉脸色有些古怪,那边贾诩也是眉毛一扬,开始对杨长史的行为产生疑心,然而杨长史回答却让杨奉和贾诩差点吐血——咱们杨长史羞答答的说道:“在下在温县有一个学生,他家的位置在温县西南,离河阳很近,在下想顺便去探望他一下。”
  “杨左丞……,拜托你别胡闹了好不好?”杨奉花了许多力气才压下胸中怒火,怒道:“为了你探望学生,就要修改进兵路线?杨左丞可知道,为了方便我军渡河北上,张雅叔已经在平阴渡口修建了浮桥,还留有军队保护接应,改走平县渡河,你叫张雅叔重新为你在平县渡口修一座浮桥?!”
  到好学生阿异家里混吃混喝的希望落空,杨长史也只好讪讪的告辞回去准备撤退了,看着杨长史点头哈腰离去的背影,贾诩不禁面色也逐渐古怪了起来,心中暗道:“这个杨仲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平时里看上去,好象除了阿谀谄媚拍马屁,其他什么都不会,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却又是什么都明白,甚至就连……,看不懂,真是看不懂!能够任用如此高明之士的陶应使君,肯定就更不简单了。”
  贾老毒物对敌人心理的揣摩还真不是盖的,当天夜里,当杨奉韩暹派出精兵劫营时,刚刚与曹老大秘密言和停战的李傕郭汜两位老大果然严重疏于防范,徐晃和胡才率领的杨韩联军很轻松就摸到了李郭联军的大营边上,又轻而易举的杀进了敢死军的营地,李傕郭汜两位强征来的敢死军彻底大乱,为了活命疯狂逃向李郭联军的主力大营寻求庇护,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徐皇和胡才则驱逐着败兵为前锋,在李傕郭汜营中到处杀人放火,李傕郭汜联军大败,甚至就连郭春都被徐晃一斧斩于马下,最后还是武艺不错的李傕郭汜亲自率军出马,这才勉强挡住徐晃胡才避免了全面溃败,不过当徐晃胡才收兵回城时,士气本来就不高的李傕郭汜联军已然散去近半,无数士卒乘乱逃亡,李傕郭汜无奈,也只得赶紧派军捕拿逃兵,收拾营寨整理队伍。
  乘着李傕郭汜两位老大善后的天赐良机,第二天清晨,洛阳城里的杨奉韩暹队伍乘机保护着汉献帝开始胜利大逃亡了,韩暹率军开路,董承率军护驾,杨奉亲自率军殿后,总共大概八千人余人的队伍以最快速度北上,快马加鞭的赶往平阴抢渡黄河。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咱们的杨长史借口帮忙护驾,领着徐州使节团始终混在最得重兵保护的中军队伍之中,然而让杨长史意外的是,大名鼎鼎贾诩贾文和先生竟然已经抢先守在了汉献帝身边,还始终陪伴在汉献帝左右,得到的保护也自然比杨长史更多,弄得咱们的杨长史是唏嘘万分,“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居然比我更怕死啊。”
  因为没有料到杨奉军刚打了胜仗就马上逃出洛阳,李傕郭汜两位老大对此的反应当然是措手不及,又刚刚吃了败仗队伍溃散严重,好不容易才组织起了大约一万五千的兵力前来追击,还直到孟津一带才追上杨奉的后军。见李傕郭汜追来,杨奉也没有犹豫,马上就率军回头死战,拼死挡住李傕郭汜追兵,前方的韩暹和董承则乘机在张扬队伍的接应下抢渡黄河,咱们的杨长史也靠着随行的徐州士兵拼死保护,在混乱中经浮桥渡过了黄河,踏上了相对安全的黄河北岸——杨长史队伍里的丹阳流氓兵可不是吃素的,在渡河时为了给杨长史开路,至少把二三十名朝廷官员和友军士兵推下了黄河!
  李傕和郭汜两位老大到底兵多将广,差不多是在杨长史踏上北岸的同时,就有一支分兵已经追杀到了黄河渡口,未及渡河的士兵和官员宫人哭喊震天,争相渡河互相拥挤,落水无数,李郭联军则乘机冲杀,逐渐逼近浮桥。见此情景,咱们的杨长史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马上就大吼道:“砍断浮桥!不能让贼军渡河!”
  “砍断浮桥!不能让贼军渡河!”
  异口同声和咱们杨长史同时喊出这句话的当然是文和先生,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杨长史后,贾诩又转向旁边的汉献帝拱手说道:“陛下,请马上下旨砍断浮桥,绝不能让贼军渡河!不必担心杨车骑,微臣与杨车骑早有约定,若贼军追逼过紧,形势危急,只要陛下过河,便可将浮桥立即捣毁堵断追兵,杨车骑他们也会向下游转移,到平县渡口渡河,那里有我军早已秘密备好的渡船接应!”
  听贾诩把话说到这一步了,早已是吓得面如土色的汉献帝当然不再犹豫,马上就点头同意毁桥,心急如焚的杨长史也马上挥手下令,徐州队伍里的丹阳流氓兵更是立即扑上,刀砍斧劈很快就把浮桥的立柱劈断,浮桥也应声落水,浮桥上的董承军士兵和官员宫人号哭惨叫着摔落黄河,南岸来不及渡河的士兵官员更是嚎哭震天,场面凄惨得不忍卒读。
  见此情景,汉献帝、董承、伏完和董昭等汉廷文武官员纷纷泪下,伏皇后更是在她兄长伏德的背上哭昏过去,咱们的杨长史却是长舒了一口气,脸上还露出了一些欣慰微笑,然而就在此时,杨长史又感觉好象有人在拍自己肩膀,回头看去时,却见站在自己身后之人却是大名鼎鼎的贾诩贾文和先生——还和杨长史一样脸上有些微笑。
  “仲明先生,在下有一事不明,万望先生赐教。”贾诩很是诚恳的问道:“不知诩与杨车骑商议的退兵之策,先生是如何得知?平县渡口的隐秘退路,砍断浮桥的应急之策,这些先生是如何提前得知?”
  “如何提前得知?”杨长史有些傻眼,喃喃道:“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你们在平县渡口还有一条隐秘退路,也不知道你们早就准备了要砍断浮桥啊?”
  足智多谋的贾文和终于是难得疑惑一次了,打量了杨长史片刻,贾诩又试探着问道:“仲明先生,诩可是诚心求教,还望先生如实相告——先生昨日借口探望学生,故意提到平县渡口,难道不是在告诉我等,你已经知道了平县渡口的准备了?”
  “我真是去探望学生。”杨长史大声喊起冤来,道:“我有个叫阿异学生住在那里,我想顺路去探访于他,所以才建议你们改走平县渡口的。”
  “藏得还真深,不过算了,不愿说就不说吧。”贾诩心里嘀咕,便也没有和杨长史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是又向杨长史低声问道:“诩再冒昧请教仲明先生,以先生之见,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以仲明先生之能,想必早已猜到,潜伏在我们之中的曹军内奸,肯定已经把我们北渡黄河的消息提前密报到了曹操面前,不出意外的话,曹操大军也该着手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布置埋伏了,不知先生认为,曹贼最有可能在何地伏击我等?”
  “曹贼内奸?!”杨长史脸色又变了。
  “仲明先生,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见咱们的杨长史一再装傻,贾诩涵养再好也有些生气了,低声道:“仲明先生,你我同舟共济共保天子,又何必一再欺瞒在下?天子刚决定遣使冀州,命令袁本初领兵南下接驾,曹操马上就计划腾出兵力,借口讨伐张扬北上河内,切断我军北上道路——若非内奸通风报信,曹贼如何能有如此灵通的消息?”
  “是啊?曹贼如何能有如此灵通的消息?”一语点醒梦中人,咱们的杨长史终于察觉事情不对了,而发现事情不对后,之前无意中发现几个小细节也迅速跃入杨长史脑海,紧接着,咱们的杨长史几乎是毫不迟疑的,马上就扭过头去,盯住了百官队伍里的其中一人!
  顺着杨长史的目光看去,见杨长史目光炯炯的盯住了正议郎董昭董公仁,贾诩也是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低声道:“果然也是他,不瞒先生,在下其实也在怀疑他了,因为在下从车骑将军和董国舅口中得知,当初力劝杨车骑、董国舅与曹操罢兵的人,也正是这位董议郎!不过先生万勿揭破,此人……”
  贾诩的话还没有说完,咱们早已决心投奔大袁三公的杨长史已经指着董昭大吼了起来,“李郎,王五,上!把董昭奸贼拿下!马上拿下!”
  “先生……”本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贾诩大惊,想要开口阻止已经晚了,杨长史的亲兵李郎和王五已经飞一般的扑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董昭按在了地上,祸从天降的董昭大惊失色,大叫大喊的挣扎,正在痛哭流涕的文武百官也是一片大乱,之前首先的韩暹也急匆匆的过来,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好奸贼!”咱们的杨长史也没有犹豫,冲到董昭面前抬腿就踢,一边踢一边骂,“狗贼!我就说嘛,洛阳城里的情况,曹操逆贼怎么会知道得如此之快?搞了半天,原来是你这奸贼在其中搞鬼!”
  听到杨长史这番话,做贼心虚的董昭当然是马上就瘫了,汉献帝和韩暹等人却是大吃一惊,一起追问杨长史所言何意,杨长史则指着董昭愤怒吼道:“你们问他,问他到底向曹贼出卖了多少我军机密?如果不是文和先生提醒,发现了你这个内奸,前面不知道还有多少曹贼队伍在等着我们!”
  “狗贼!”脾气暴躁的韩暹彻底暴怒了,一把揪着董昭提了起来,摇晃着吼道:“搞了半天,原来你这个奸贼竟然是曹贼的内奸!说,你到底把我们的机密出卖了多少给曹贼?”
  董昭面如死灰,连否认的勇气都没有,只能是勉强把脸扭开,不敢再看韩暹暴怒的神情,见董昭不打自招,韩暹也没有犹豫,一把将董昭摔在地上,拔出刀来就是当头一刀,当场结果这个自带干粮的曹军内线!汉献帝等人个个战栗,既不敢开口阻止,也无比痛恨董昭的吃里爬外,引狼入室。
  “文和先生,内奸已经结果了,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提起董昭的人头,咱们的杨长史兴高采烈的向贾诩问道,咱们贾老毒物则满脸无奈的看了杨长史一眼,答道:“按原计,先请天子到轵县容身,待杨车骑过渡河与我们会合后再商量下一步吧。”
  说完了,贾诩又悄悄瞟了杨长史一眼,心中嘀咕,“这家伙是怎么发现我心向曹操的?竟然故意把我拖下水杀了董昭,断了我与曹孟德联络的渠道,也断了我投靠曹孟德的后路,狠!简直比我还狠!不过这家伙怎么拼命鼓动天子移驾冀州呢?天子移驾冀州,并不符合徐州的利益啊?”
  想到这里,聪明得过了头的贾诩忽然心中一凛,暗道:“难道说,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是想借曹孟德和李傕郭汜的手,逐步削弱天子身边的护驾队伍,把天子逼得无路可走,然后再鼓动天子……!如果真是这样,这家伙简直就太可怕了!心肠比我狠毒百倍啊!”
第一百六十四章
鸡同鸭讲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李傕郭汜两位老大在内讧中严重大伤了元气,头一天夜里又被敌人劫营得手重创了士气,但一番苦战下来,杨奉和徐晃率领的两千殿后军队,还是只有不到六百人逃过了黄河,逃到轵县与韩暹、董承的队伍取得会师,李傕和郭汜两位老大则抓紧时间整理队伍,抢搭浮桥准备渡河追击不提。
  凭心而论,在有着强势敌人紧紧追击的情况下,总数仅有八千余人的汉献帝队伍能够有五千余人渡河成功,已经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奇迹了,不过咱们的杨长史却对这样的奇迹嗤之以鼻,觉得杨奉拿自己的队伍殿后便宜其他人,简直就是犯傻!不过咱们杨长史并不知道的是,因为听了贾诩的建议与调和,杨奉率领的两千殿后队伍中,真正属于杨奉队伍的兵力只有六百余人,余下的炮灰队伍由董承和韩暹平均分担,同时因为壮士断腕的毁桥之举,实际上受损最大的反而是对汉献帝最忠诚的董承队伍,真正负责殿后的杨奉队伍损失反而不大。
  不管怎么说,杨奉和徐晃能够领着将近六百的后队赶到轵县会师,还是给提心吊胆的汉献帝队伍打了一针强心针,也让兵力单薄的董承与队伍战斗力较弱的韩暹松了口气。同时还有一个喜讯送到轵县,那就是屯兵野王的张扬派人送来消息,说是他已在野王紧急筹集一批粮草,只等汉献帝的队伍抵达邘城,便可将粮草送到邘城,暂时缓解汉献帝队伍的燃眉之急。这个消息公布后,吃得比杨长史还惨的汉献帝队伍上下当然是欢声雷动,对顺利抵达冀州获得大袁三公庇护充满了信心。
  当然了,月有阴晴圆缺,也不是所有人心情都好,至少贾老毒物就一直心事重重,面有忧色,还有杨奉和徐晃得知董昭之事后,也是马上的破口大骂,只恨没能亲手宰了这个吃里扒外的二五仔!而好不容易骂完后,杨奉少不得向咱们的杨长史和贾老毒物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揪出了董昭这个曹军内奸,避免了进军路线被曹老大提前知晓的人间惨剧。
  面对杨奉和韩暹等人的真诚致谢,咱们的杨长史当然是得意洋洋,一副小人得志模样,贾老毒物却毫无喜色,只是摇了摇头,语气担忧的说道:“车骑将军不必客气,诩身为汉臣,理当如此,但董昭这事还绝对没完,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奸贼到底有没有把我们进兵冀州的路线提前泄露给曹贼队伍,更不知道曹贼队伍是否已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陷阱?”
  “文和先生说得对,这点是不得不防。”杨奉点头,又转向旁边的韩暹埋怨道:“老韩你的脾气就是改不了,抓到了董昭奸贼,你起码得先拷问一下情况再动手嘛,就这么把他杀了倒是解气了,可这个奸贼到底泄露了什么军情给曹贼,我们就没办法知道了。”
  “是怪我,我当时气坏了,没想那么多就下了手。”韩暹倒也爽快,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冲动,又道:“不过也没关系,不管董贼有没有把消息泄露给曹贼,我们换一条路走不就行了?”
  “不能换路。”贾诩摇头,脸上担忧更深,道:“我们的队伍缺乏战马,老弱妇孺又多,还携带有大量的朝廷典籍与御用之物,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如果弃大道走小路,行军速度只会更慢,李傕郭汜二贼一旦领兵追来,只怕……”
  杨奉和韩暹等人都闭上了嘴巴,都知道贾诩的担忧全是实情,倒是咱们的杨长史满不在乎,道:“杨车骑,韩征东,文和先生,在下冒昧建议,我等可以先走波县到野王,直接在野王补充了粮草再北上邘城转走官道。这么一来,只要我们能在李郭二贼追上前抵达野王就安全了,到时候我们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坚守野王等待援军就行了,只要本初公的迎驾军队一到,看他李傕郭阿多和曹孟德敢放半个屁不?”
  听了杨长史这番话,杨奉和韩暹都是大点其头——杨奉等人之所以弃守洛阳,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洛阳缺粮和城池残破,无法长期久持,不得以才弃洛阳奔河内,而野王有粮又有城池保护,实在不行完全可以坚守野王等待援军,所以杨奉、韩暹和董承等人没有犹豫,也没再征求贾诩意见,马上就一致决定先把汉献帝送到野王再说,还立即派出信使赶往野王,通知张扬做好迎驾准备。
  杨奉等人做出这个决定时,贾诩始终面无表情,瞟了杨长史一眼后,贾诩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道:“这家伙果然够狠,嫌张雅叔的实力被削弱得还不够,一定要祸水全部引到张雅叔身上才舒心。”
  “不过也没那么容易。”贾诩又在心里暗暗琢磨道:“张雅叔是大汉忠臣不假,但他也没有忠心到痴傻的地步,这次为了迎驾护驾,他已经做出了那么多牺牲,怎么可能还继续给天子陪葬?这次就算张雅叔肯,只怕他的麾下文武也不肯了。”
  被贾老毒物的乌鸦嘴言中,第二天,当杨奉等人听了杨长史的馊主意弃官道走小路后,不仅行军速度下降了许多,直到下午才抵达早已在战乱中废弃的波县小城,还没等汉献帝的队伍渡过沇水,张扬就又派人送来了消息,说是鉴于曹贼主力渡河,河内郡治怀县告急,自己只能是赶紧率军押粮赶往怀县救援,所以请汉献帝不要再移驾已经是空城一座的野王,继续按原计划走官道往冀州,答应进贡给汉献帝的五百斛粮食,自己也已经派心腹将领送到邘城,只等汉献帝的队伍抵达便可获得补给。
  听到这消息,到野王去吃一顿干饭的梦想落空,咱们的杨长史当然是如遭雷击,杨奉、韩暹和董承则是急得直跺脚,大骂张扬糊涂,不急着来迎天子反而去救怀县,简直就是糊涂透顶!惟有贾诩是不动声色,知道张扬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以自保为上——这个时候把汉献帝迎到身边护驾,不是主动勾引李傕郭汜和曹老大围殴张扬是什么?已经在迎驾护驾一事中元气大伤的张扬队伍,还敢不敢想有以后了?
  再怎么大骂都没用了,张扬已经带着队伍和粮食跑了,缺粮少兵的汉献帝队伍就是继续赶到野王也没用了,所以杨奉和董承等汉廷忠臣也没了办法,只能是又改回原来的进兵计划,走官道到邘城补给粮草。好在波县距离东汉年间的河内官道不远,往北走了八九里路,天色将黑时就已经转上了官道,又在同样已经是一片废墟的泌水城外扎下行营,休息过夜。
  天渐渐的黑了,被杨长史的馊主意折腾得筋疲力尽的汉献帝等人纷纷早早安歇,临时行营里到处都是鼾声四起,除了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外,就只有偶尔响起的饥饿呻吟声与哭泣声,气氛沉闷凄惨让人忍不住落泪,被迫加入这支队伍的贾诩也是心事重重,抱膝孤坐在自己的小帐之中,迟迟没有半分睡意。
  “文和先生在吗?在下杨宏求见。”这时,小帐外忽然响起了杨长史熟悉的阿谀声音,听到这声音,贾诩先是微微一笑,先是心说一句终于还是来了,然后才答道:“在,仲明先生请进。”
  帐帘掀开,咱们的杨长史鬼鬼祟祟的溜了进来,见贾诩孤身一人坐在席上,杨长史顿时满面喜色,又是点头又是哈腰的说道:“这么晚了打搅文和先生,真是抱歉,想不过真是想不到,都快二更了,文和先生居然还没休息。”
  “睡不着,不想睡。”贾诩一边邀请杨长史坐到自己对面,一边微笑说道:“仲明先生终于还是来了,看来仲明先生也收到消息了。”
  “收到消息?收到什么消息?”杨长史又被贾诩绕糊涂了。
  “事已至此,先生就不必再隐瞒了吧?”贾诩温和一笑,又向杨长史伸出了手,道:“先生请拿来吧,诩已经等了很久了。”
  “拿什么?”咱们的杨长史彻底糊涂了。
  贾诩很是不喜欢杨长史这种什么都明白又喜欢装成什么都不明白的脾气,颇为不满的说道:“当然是陶使君给在下的书信,先生如果不是已经收到了李郭二贼已在今天全军抢渡黄河的消息,知道李傕郭汜二贼已经决心全力追杀我军的目的,能现在就把陶使君的书信送来?”
  “文和先生如何得知我家主公与你的?”杨长史大惊失色了。
  “当然是杨车骑告诉在下的。”贾诩淡淡的说道:“仲明先生手中握有陶使君给在下的书信,却迟迟没有交与在下,难道先生不是在等这个形势万分危急的机会?诩虽愚笨,却也知道仲明先生如此行事,必有深意。”
  “杨奉那个长舌妇,真是多嘴!看来陶应小奸贼有礼物准备送给贾文和的事,也肯定被杨奉这个长舌妇告诉给贾文和了!”原本打算贪污陶应给贾诩礼物的杨长史心中窝火,可是事情已被揭穿,咱们的杨长史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贪污了,只能是高深莫测的笑了笑,假意伸手入怀去拿书信,然后又故做惊讶的尴尬说道:“文和先生勿怪,在下刚才更衣时可能是把书信放在床头,忘记带来了,不过没关系,在下这就让人去取。”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诩也曾犯过类似错误,无碍。”确实忘记过东西的贾诩很是大度,没有和咱们的杨长史一般见识。咱们的杨长史松了口气,赶紧出帐交代随行来的亲兵王五回帐去取书信礼物——然后又暗中交代把那些贵重礼物私扣一半,王五唱诺而去,咱们的杨长史这才重新回到小帐,再次坐回了贾诩对面。
  又很尴尬的向贾诩笑了笑,见贾诩默不作声的等待自己说话,咱们的杨长史咬了咬牙下定决心,低声说道:“文和先生请恕罪,在下与先生结识不过数日,本不应该交浅言深,但是形势已经危急到了这个地步了,有些本不应该说的话,在下也不得不对先生吐露了。”
  “仲明先生有话请说,无须顾忌,在下洗耳恭听。”见一直以来始终深藏不露的杨长史终于不再装糊涂,贾诩倒也有些欢喜。
  “文和先生,眼下我们前有曹贼拦路,后有李郭二贼追兵,想要护送天子顺利通过河内前往冀州,怕是已经不可能了。”杨长史开门见山的问道:“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确实几乎没这个可能了。”在聪明人面前不装糊涂,贾诩也坦然答道:“如果诩所料不差的话,最迟明天夜里,李傕郭汜二贼就能追上我们,就算有杨奉、韩暹、董承舍命断后,杀退李郭二贼追兵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强弱悬殊过大,这是注定的事。而且就算我们侥幸摆脱李傕郭汜的追兵,也必然遭到曹操大军拦截,再想冲破曹操大军拦截,那除非是出现奇迹,强弱更加悬殊,非计谋所能扭转。”
  “文和先生所言极是,在下也是如此认为!”见名满天下的贾诩认同自己的主张,在淮南和徐州都是声名狼藉的杨长史当然是大喜过望,忙又道:“在下还认为,我军就算想要坚守待援也没有可能,河内紧邻洛阳,早在董卓之乱时就常被乱军劫掠破坏,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也到处都是荒无人烟,几座勉强有些城防和粮食的城池又距离太远,我军既无兵又无粮,张扬在前面准备的五百斛粮又是杯水车薪,想要据险而守等待本初公的援军抵达,也是几乎毫无可能。”
  贾诩默默点头,承认杨长史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所忧。而点头过后,贾诩又试探着向杨长史问道:“那不知仲明先生能否赐教,对此窘境,仲明先生可有妙计化解?”
  出乎贾诩的预料,咱们的杨长史这一次终于没有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压低了声音说道:“妙计不敢当,雕虫小计在下倒是寻思得了一条,虽不能化解眼前窘境,却也有八成把握,可以让天子躲过曹李郭三贼的前堵后追,脱险离开河内。”
  “请仲明先生试言之。”贾诩也压低了声音。
  “四个字,金蝉脱壳。”杨长史低声答道:“请天子化装成普通百姓,然后由小股精兵保护离开大队,杨车骑和韩征东他们率领大队走官道继续北上冀州,吸引李傕郭汜和曹贼前堵后追,天子则抄小路前往冀州,然后再请杨车骑和韩征东他们暗中做好准备,在危急时刻制造火灾,留一具与天子相似的假尸体迷惑贼军,制造天子已死的假象。如此一来,李傕郭汜和曹操三贼不再堵截尾追,既可以让天子摆脱追击离开河内,杨车骑和韩征东他们也可以乘机前往冀州。”
  “厉害啊!”同样考虑过这个计策的贾诩心中惊叹,暗道:“到底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用心果然高明——让天子离开河内,让杨奉和韩暹前往冀州,好一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太天真了!”
  心中嘀咕完了,贾诩叹了口气,道:“仲明先生的金蝉脱壳之计虽然高明,也绝对可行,可是杨奉和韩暹他们却绝不会听!请仲明先生想一想,换了先生是杨奉韩暹,又如何可能允许天子单独离开,离开他们的控制?”
  听到贾诩这番话,咱们的杨长史心顿时凉了半截,这才发现自己考虑得实在太天真了——杨奉和韩暹怎么可能容许汉献帝化装成百姓离开队伍?可就在咱们的杨长史正要讪讪的自嘲时,贾诩却又象陶副主任一样的心头一动,脱口道:“咦?我怎么钻了牛角尖了?此计其实可行啊!”
  “可行?”杨长史眼睛一亮,惊喜道:“文和先生有把握说服杨车骑和韩征东依计行事?不瞒先生,在下今夜暗中前来拜见先生,就是在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力说服天子和杨征东依计行事,又知道天子和杨车骑都对先生十分尊敬,所以才前来请先生帮忙出面劝说!”
  “杨车骑和韩征东没人可以说服,诩也无能为力。”贾诩摇头,又微笑说道:“但有一人,诩却可以说服他依计行事!而且他也有能力和机会依计行事,瞒过李傕郭汜曹孟德,甚至瞒过杨奉韩暹,把化装成普通百姓的天子顺利送出险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