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大清(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329

  还好,尚婉欹没有往这个问题上继续下去,抹去了消瘦脸颊上的泪水后,尚婉欹低声向李天植说道:“天植将军,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王妃请吩咐。”李天植赶紧肃立。
  “不,不是吩咐。”尚婉欹缓缓摇头,沙哑着嗓子低声说道:“我是恳求,我知道,死胖子是不会放过我父亲和我兄长的,攻打广东,剿灭平南王府,迟早是他要交给你的差使。我也知道,我父亲把你撵走,是故意在冤枉你,拿你当替罪羊,遮掩他两个儿子靠杀妹妹来争权夺利的家丑,你很无辜,也很委屈。”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虽然不想反对死胖子这么做,但是,做为一个尚家的女儿,我想求你看在我们尚家把你养育成人的份上,将来对我们尚家手下留一点情,我父亲已经病得一年没下床了,不要再让他死胖子的俘虏,去受那些羞辱了,给他一个痛快。”
  “末将明白,请王妃放心。”李天植郑重点头,低声严肃说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末将一定不会再让王爷受辱。大王子呢,王妃你有没有什么吩咐?”
  “他?”尚婉欹凄然一笑,表情无奈的说道:“他到现在,还在想着从死胖子身上切肉,从死胖子手里分地盘,死胖子怎么可能容得下他?我再替他求情,只会连累了你,如果可能的话,你能给他留一具全尸,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李天植抿抿嘴,郑重点头,“王妃请放心,末将记住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内部问题
  李天植率领的南线胖子军在闽粤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其他战线上的胖子军也没有闲着,也都纷纷展开了规模不一的大小战事,或是为了扩张地盘和顺便练兵,或是为了剿杀残敌,或是为了威慑潜在的对手,再或者就是为了从侧面支援目前最激烈的闽粤战场。
  在东北战场上,为了彻底剿灭螨清朝廷这个最为邪恶的敌人,不过这个不共戴天的死敌以喘息之机,早在洪化二年的四月,利用开春后辽东气温回升的机会,高得捷率领的辽东胖子军就已经向盘踞锦州的清军残部发起了进攻,同时高得捷又坚决执行卢胖子亲手制订的消耗螨清实力的歹毒计划,在拥有优势火炮的情况下并不急于攻破锦州,只是将锦州团团包围还大搞屯田,又在邻近的大凌河牧场大搞牧马,摆出围死锦州城中一万多清军残部的坚决架势。
  地处辽东咽喉的锦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锦州失守,螨清朝廷的新老巢盛京将无险可守,直接暴露在胖子军刀下,再加上锦州城里被困的佟国维三天两头来书求援,政治天才但军事欠缺的孝庄老妖婆果然中计,先是从蒙古的科尔沁娘家借来一支军队赶赴锦州增援,被高得捷杀得大败;孝庄老妖婆不肯死心,又从蒙古娘家、通古斯老家、辽东本地和朝鲜属国等地七拼八凑起了三万多清军,交给宁古塔将军巴海,再一次南下救援锦州。
  鉴于巴海曾经与俄罗斯火枪兵交过手还没输——也没赢,胖子军的头号大将高得捷也没敢轻视这个对手,先是利用斥候细作和主动投降的非恶奴四姓螨人,摸清楚了巴海军队的详细情况,找到了巴海军队营伍混杂和构成复杂的弱点,因地制宜制订了应对之策,分出一万军队交给副手高琦,让高琦把这一万军队分为二十队,每队五百人,埋伏在大凌河东岸北面的医巫山中,高得捷自己则率领主力屯驻在大凌河西岸,多搭浮桥以便过河。
  巴海军抵达大凌河时,正如高得捷所料,见胖子军主力屯驻西岸,巴海果然没敢立即渡河,选择了在大凌河东岸扎营休息,结果天色刚一入黑,高琦率领的伏兵就从医巫山中杀出,兵分二十路从四面八方杀向清军大营,黑夜之中清军不知来敌多少,朝鲜仆佣军和蒙奸独婚兵率先崩溃,四散逃命冲乱自家大营。高得捷乘机驱动主力从浮桥过河,正面强攻清军大营,清军大败,黑夜中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巴海情知不敌,率领少量亲军连夜逃向盛京,孝庄老妖婆花费无数心血七拼八凑起来的三万多清军全军覆没,降者过半。
  消息传回盛京,孝庄老妖婆当然是口吐鲜血,几乎当场蹬腿,料定清军已无能力增援的高得捷则从容回师,发起攻打锦州城池的战事,上百门火炮昼夜轰击,锦州守军死伤惨重,非四姓恶奴的螨兵纷纷逃出锦州城池向胖子军投降,守将佟国维也遣使联络胖子军,表示自己愿意献出锦州,杀尽城中四姓恶奴,只求胖子军向特赦彰泰一样,特赦自己这个倒霉的佟佳氏子弟。高得捷则不仅断然拒绝,还把佟国维的使者押到锦州城下,向锦州城里的四姓恶奴宣扬佟国维的投降条件。
  听到佟国维打算用杀光锦州城里的四姓恶奴换取活命,锦州城中抵抗最为坚决的千余四姓恶奴兵当然是勃然大怒,发起兵变斩杀了叛徒佟国维,自行推举首领继续守城待援,其他姓的螨兵和汉奸兵则乘机逃出城池向胖子军投降,还向胖子军献出了锦州东门,胖子军挥师入城,经过两天一夜的艰苦巷战血战,终于将锦州城里的四姓恶奴尽数诛杀,拿下了锦州这个进攻盛京的桥头堡。
  本来高得捷还想乘势攻打盛京,但天公不作美,今年的气候偏冷,时间刚进农历九月,辽东土地上就已经降温严重,在辽东出生的高得捷料定今年辽东的冬天必然无比寒冷,不利于南方兵偏多的胖子军作战,只得暂时停止进兵,同时去书卢胖子说明原因,请求暂缓攻打盛京的计划,先让胖子军将士习惯辽东的冬天低温,待到来年开春再攻打盛京。同样担心气候不利作战的卢胖子当然恩准,日暮西山的螨清朝廷也终于又赢得了一个冬天的苟延残喘时间。
  赣北战场是胖子军唯一处于守势的战场,为了拖住胖子军的扩张脚步和围魏救赵支援闽粤战场,洪化朝廷军向胖子军的九江和南昌防线发起了主动进攻,胖子军九江守将李雄飞担心洪化军势大难以抵挡,遣使向后方的李茂著求援,李茂著坐镇安庆咽喉重地不敢轻离,又向卢胖子请示如何应对,卢胖子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死守!丢了九江和安庆,李雄飞和李茂著提头来见!
  并不是所有人都象卢胖子这么不通人群,胖子军直系军团的副军团长王绪就反对卢胖子拒绝增援赣北战场,认为胖子军直系军团与其坐镇直隶无事可做,倒不如投入赣北战场,既可以确保江南财税重地的安全,又可以乘机削弱洪化军队,所以王绪主动请令,希望卢胖子能够允许他率领一支军队增援赣北战场。
  “用不着增援,赣北战场不会出问题。”卢胖子微笑着拒绝了王绪的请求,解释道:“郭壮图和夏国相出兵攻打九江,不过是想要拖住我们的扩张势头,围魏救赵给闽粤战场分担压力,没胆量也没力量攻入江南,因为郭壮图和夏国相两支军队的连接处恰好有一个吴国贵,夏国相军如果敢深入江南,吴国贵随时都可以切断他和郭壮图的联系,进而切断他的火器补给道路,把夏国相变成一支孤军,夏国相不敢冒这个险。”
  “王爷的话虽然有理,但末将还是担心。”王绪不肯死心,又说道:“李雄飞兄弟手里只有三万五千多军队,还有一大半是新兵,又要同时守卫九江和南昌两座重镇,压力实在有点大。我们不派援军,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可就太对不起李雄飞兄弟了。”
  “你忘了李继扬了?他就驻扎在旁边的鄱阳湖里,李雄飞如果有危险,他能见死不救?”卢胖子微笑,“再说了,夏国相最怕打攻坚战,李雄飞兄弟又因为我们的连累,在他手里吃过大苦头,对他恨之入骨,占着地利优势和夏国相交手,是不会让夏国相顺利得手的。”
  见卢胖子执意不派援军,王绪也没了办法,只好老实闭上嘴巴,卢胖子看出他的心思,便又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知道你是好意,怕友军遇到危险,也知道你是闲不住了,想去建功立业了。但我把直系军团留在直隶,一直让你按兵不动,其实也是为了其他战场的友军着想,我们的敌人还很多,留下你这支最精锐的预备队,可以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明白我们还没有拿出全力,还随时可以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他们才不敢过于逼迫我军,我军面临的压力反而比较小。”
  察言观色发现王绪还是不太明白自己的话,卢胖子只得又打比方道:“就好象火枪吧?什么样的火枪最可怕?不是我发明的击针火枪,也不是戴梓的水连珠连发火枪或者罗刹人的远射火枪,最可怕的火枪,是装满了弹药随时开枪又没有开枪的火枪!你就是这支装满了弹药又没有开枪的火枪,我们的敌人只要不蠢,就一定希望别人来挡你的枪口,而不是希望自己站出来挡你的枪口!所以只要你不动,我们还留有遗力,我们的敌人就不敢出来挡你的枪口!”
  说到这,卢胖子顿了一顿,又压低声音补充道:“同样的道理,只要你不开枪,我们内部可能存在的隐患也不敢暴露,本王也可以争取到消弭内部隐患于无形的时间。这个道理,你懂不懂?”
  恍然大悟的王绪欢天喜地的告辞离去后,又一条喜讯传进紫禁城的武英殿,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鏖战,忠于吴老汉奸的吴军王屏藩部和胖子军谢昌部联手,终于攻破了著名雄关潼关城,全歼关中守军,清军佟徽年投井自杀未能得逞被王屏藩军擒获,然后王屏藩又遵守承诺把军队撤出潼关,并派出副手吴真押解佟徽年进京献俘,商谈王屏藩军并入胖子军的细节。
  吴军名将王屏藩投诚意切,卢胖子当然是十分高兴,当下卢胖子立即颁布钧旨,加封王屏藩为一等肃宁侯,河南总督,又加封吴真为靖边伯,陕西提督,决心采取政治手段全力招抚王屏藩这支善战之军,再寻机整编消化。同时卢胖子又命令韩大任主力移师怀庆,填补谢昌西进后留下的空隙,在黄河粮草水运所能抵达的最西端孟津一带屯草积粮,以备西征陕甘或者南征湖广之用。
  军务政事一起忙碌得不可开交时,尚婉欹也终于回到了卢胖子身边,听说妻子归来,卢胖子亲率文武百官到通州码头迎侯,夫妻二人时隔五年有余终于重逢,当然是少得抱头痛哭一番,卢胖子的大小走狗们也无不垂泪。惟有卢胖子的另外两个老婆小辣椒和缐虞儿心情过异,在仔细观察了尚婉欹的容貌后,小辣椒松了一口气,知道她夺走卢胖子的专宠可能不大,缐虞儿则抱着两岁多大的儿子暗暗冷笑,深信自己才是最后的后宫斗争胜利者。
  缐虞儿的小算盘其实只是胖子军内部问题的一个缩影,随着胖子军的地盘越来越大,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军队和官僚数量的迅速膨胀,统一天下的希望越来越大,胖子军内部争权夺利和拉帮结派的情况自然也越来越多,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三大派别,卢胖子从吴老汉奸手里拐骗来的老吴派,缐虞儿陪嫁过来的广西派,最早跟随卢胖子的嫡系走狗派。
  还有后来投降的各地文武官员,他们不敢在卢胖子和这三大派别眼皮子底下拉帮结派,不是选择中立,就是按地域、按血缘和按亲近关系,分别各自加入这三大派,导致这三大派别越来越强大,也间接导致了这三大派别的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对此卢胖子早有察觉,却根本无法阻止,只能是让这三大派互相制衡,自己担任裁判,利用三大派的矛盾巩固自己的权位,也利用这三大派的争功心理收拾敌人。
  三大派中,实力最雄厚当然是底蕴厚足并且有新来者源源不绝加入的老吴军派,同时对广西派和嫡系派形成压倒性优势,不过还好,老吴军派的内部矛盾远比其他两派为多,首先老吴军派的两大首领高得捷和韩大任就绝对尿不到一个壶里,彼此抵消了大量实力,无法威胁到卢胖子的老大地位。同时高韩两派为了压倒对方,又少不得争取其他两大派的支持,利益交换争取盟友,自然又增加了胖子军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卢胖子的后宫也是三大派争权夺利的缩影,远在荆州的吴小菟是吴老汉奸指定给卢胖子的正妻,根最红苗最正,理应获得老吴军派的全力支持,但因为吴国贵恼恨卢胖子拥兵自重,事实上反出了平西王府,不肯送还吴小菟,导致吴小菟至今没有儿子,所以胖子军队伍里的老吴军派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只能把目光转向已经有儿子的尚婉欹和缐虞儿,按亲近关系各自选择拥戴者,这么一来,本就有着各自支持者的尚婉欹和缐虞儿之间,矛盾自然也就无法调和了。
  尚婉欹的支持者当然是以李天植和王少伯为首的胖子军嫡系派,同时因为尚婉欹的儿子卢邦静是长子的缘故,尚婉欹自然获得了胖子军队伍里的传统卫道者文武官员的支持,而高得捷因为女儿高自莲早早就被指定给了卢胖子的缘故,当然选择支持尚婉欹母子。但又因为卢邦静至今还被扣在云南,所以尚婉欹母子即便获得了老吴军派中实力最强的高得捷支持,却无法立即奠定胜局,没办法把中立者拉过来把缐虞儿打爬下——胖子军队伍里的中立派也不傻,万一卢邦静回不来卢邦宁继了位,站错队的自己前途还要不要了?
  缐虞儿的支持者当然是广西派,还有一些认定卢邦静回不来的现实主义者,韩大任则因为女儿许给了缐虞儿的儿子,当然也站在了缐虞儿母子一边,只可惜韩大任又因为性格的关系人缘不太好,在老吴军派里被高得捷压得极死,即便是加上缐虞儿母子也骑不到尚婉欹和高得捷头上,所以也没有办法形成绝对优势,只能是一边祈祷郭壮图早些把卢邦静一刀砍了,一边耐心等待转机到来。
  至于小辣椒和卢胖子的两个蒙古小妾就不用提了,她们都是打酱油了,只要吴小菟、尚婉欹和缐虞儿三女有一个有儿子,她们即便有儿子,也别想贪图卢胖子的继承权,除非卢胖子学习刘邦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大杀功臣,否则卢胖子即便是老年痴呆了把权位传给她们的儿子,她们的儿子也坐不稳——胖子军三大派一人一巴掌,就能把她们的儿子抽死。
  派系问题从古至今都无法避免,继承人的问题也是将来,卢胖子现在才三十五岁,现在就为了这个问题头疼为时太早,目前最为困扰胖子军的最大问题,始终还是卢胖子的称帝问题,如果不早些解决这个问题,胖子军即便统一了整个天下,也会面临一个无比尴尬的问题——到底怎么处置名誉上的皇帝吴世藩?
  然而事情到了这一步,即便是马宝和汪士荣等新加入胖子军的吴老汉奸老走狗,也已经在私底下不得不承认,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卢胖子称帝了,就算卢胖子自己不想当皇帝,胖子军权贵和队伍里的既得利益者也不会答应了,为了保住他们的权势地位和既得利益,卢胖子即便不当皇帝,他们也一定会把龙袍硬披到卢胖子身上——不然的话,吴世藩一旦成为他们的皇帝,他们不要说权势利益保不住,脑袋也会有危险!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随着在北方的立足渐稳,胖子军的优势越来越大,胖子军拥护卢胖子称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胖子军新贵和既得利益者纷纷上表上书,请求卢胖子改元换号,登基称帝,甚至就连一向忠厚老实的王绪,也忍不住上了一道劝进书,请求卢胖子为天下苍生计,给黎民百姓当牛为马做皇帝。至于民间和地方上的投机钻营者,请求卢胖子登基称帝的劝进书更是车载斗量。
  很可惜,咱们的卢王爷是一位难得的忠臣孝子,有修养,有理想,有素质,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则安其居,为官则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身负吴老汉奸的托孤之重,又深受吴老汉奸的知遇之恩,又怎么能干出篡夺吴老汉奸子孙江山的事?所以不管别人如何劝进,卢王爷的回答都是同一句话,“不行!本王不能做对不起太祖高皇帝的事!”
  卢胖子要面子要名声不肯篡位,胖子军的权贵和既得利益者却不管那么多,为了自己们的利益将来不被剥夺,经过多方暗中串联和私下协商之后,到了大周洪化三年正月初一这天,当胖子军文武百官一起到武英殿向卢胖子祝贺新年时,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发生了……
  “你们干什么?想干什么?!”
  卢胖子惊惶得象一个被上百条色狼包围的花季少女,瞪着群臣手中捧着的龙袍大呼小叫,刚刚向卢胖子磕完头祝贺了新年的胖子军文武百官则一边一起狞笑,一边把一件明黄龙袍捧到卢胖子面前,一起磕头齐声说道:“越王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登基称帝,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华夏幸甚!生灵幸甚!臣等幸甚!臣等恭请王爷即皇帝位,以正大统!”
  “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卢胖子撕心裂肺的喊出自己早就背熟了的句子。
  “非也!”慕天颜磕头说道:“吴世藩乃螨酋罪女所生,苟活性命,已是上天开恩,岂能再窃居帝位?越王则华夏正统苗裔,理合继统!”
  “本王虽是华夏子孙,但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卢胖子还是坚决拒绝。
  “王爷,你如果不即帝位,臣就死在你的面前!”已经就任越王府吏曹员外的金镇带头,跳起来要去撞廷柱自杀,好几个马屁精跟着效仿,都是站起冲到廷柱边上,扬言卢胖子如果不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登上帝位,他们都要死在卢胖子面前。还有无数的文武官员嚎啕大哭,拼命以头抢地,恳求卢胖子给老百姓当牛为马做皇帝。
  群臣态度如此坚决,其实真有些措手不及的卢胖子也没了办法了,只能是开口说道:“各位卿家,并非本王定要辜负你们的期望,只是本王身受太祖高皇帝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篡周自立,实在太过狼心狗肺——这样吧,请各位卿家再给本王一年半时间,一年半后的洪化四年七月初一,本王再在这武英殿中,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爷为什么还要等一年半时间?”胖子军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卢胖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下又有胖子军官员开口,请求卢胖子不要拖延,即刻即位。
  “孤意已决,众卿不必再劝。”卢胖子斩钉截铁的答道:“孤再观望一年半时间,倘若在这一年半内,洪化皇帝还是不修德化,不得民望,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继续大乱!那孤自有打算!倘若洪化皇帝能够悬崖勒马,痛改前非,施君恩于天下,造福泽于万民,孤自当全力迎回万岁,请洪化皇帝就都于京城!”
  “王爷到底打算干什么?难道还想用遗诏招抚吴氏宗族的队伍?那帮人,杀掉应该比招抚过来隐患更小啊?再说了,那帮人要是能招抚,早就招抚过来了啊?”胖子军文武百官心中更是纳闷,但是见卢胖子态度坚决,也只好一起老实磕头答应。
  “一年半后,用什么法子栽赃呢?”卢胖子心中盘算,“托梦行不行?应该可以,吴老汉奸托梦给我,再把屎盆子扣到吴世藩头上,吴氏宗族和平西老人也彻底没话说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六亲不认
  虽然暂时拒绝了狗腿子们唆使自己称帝的建议,但胖子军大小官员们的劝进之举也给卢胖子提了两个醒,一是胖子军的权贵们已经很不满意现在的政治局面了,急着要巩固既得利益了,第二则是卢胖子必须加快招抚可以争取的中间力量了,不然的话,吴老汉奸遗诏的政治价值,可真的就要过期作废了。
  考虑到了这点,正月初二这天,卢胖子借着慰问胖子军以及老平西王府家眷的机会,在北京内城西北面的德胜门上召见了王屏藩的副手吴真和王屏藩的义子王吉贞,当面向他们做出承诺,指着脚下的德胜门当众发誓,除非这巍峨壮观的德胜门自行崩塌,否则自己就绝不篡位称帝!倘若自己反悔食言,天厌之,地厌之,死于刀箭之下!
  末了,卢胖子又宣布把德胜门旁边簪儿胡同的两座宅院赐予王辅臣和王屏藩,让他们的家眷入京之后,亲眼监督自己是否食言反悔,造假作弊!——准确来说,也就是监督卢胖子有没有派人挖塌德胜门,为自己谋逆篡位营造声势。
  王屏藩和王辅臣对吴老汉奸忠心是不假,但他们并非吴氏宗族,对卢胖子的敌意、猜忌和怀疑自然也没有吴氏宗族那么大那么深,又见卢胖子誓言灼灼,态度坚决,吴真和王吉贞顿时也放下心来,一起答应力劝王屏藩和王辅臣接受卢胖子册封,率军归顺,并答应去书吴国贵、吴应旌、吴之茂和吴国柱等吴氏宗族,说明卢胖子对吴老汉奸的忠心,力劝吴氏宗族也早日率军归降,与大周栋梁兼第一忠臣卢胖子联手剿灭郭壮图叛军。
  当然了,卢胖子当着吴老汉奸铁杆走狗们赌咒发誓容易,嘴上也说得漂亮和痛快了,可是当时在场的几个卢胖子走狗却急坏了,刚一打发走了吴真和王吉贞,几个走狗便一起向卢胖子发难,指责卢胖子不该说这样的话和发这样的誓——就算将来不应誓,卢胖子将来篡位称帝时,也会凭空多出一条骂名。
  “急什么?我只是发誓自己不篡位,又没发誓我的子孙后代都不篡位。”卢胖子的回答让走狗们松了口气,一度怀疑卢胖子又是打算效仿魏武周文,自己不当皇帝让儿子当,可卢胖子接下来的话,却又让走狗们哭笑不得了。
  卢胖子是这么微笑着说的,“再说了,倘若天命在孤,上天一定要让孤当皇帝,那么这座德胜门,自然会被上天推倒。”众走狗直翻白眼,却又不敢指责——总不能质疑天命不可能归卢胖子吧?
  不过还别说,在这个普遍迷信怪力乱神和注重礼法的时代,卢胖子随口发的誓还真收到了一些效果,当吴真把消息带回西安之后,早就有心归顺的王屏藩不再迟疑,立即遣使联络驻扎潼关的胖子军大将韩大任和谢昌,请韩大任谢昌派兵接管西安,然后效仿马宝率领所部四万余人易帜加入胖子军,接受胖子军整编,同时王屏藩本人则领着家眷和重要将领赶赴北京,当面接受卢胖子册封,大喜过望的卢胖子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不提。
  还有王辅臣,王屏藩既然已经归顺了胖子军,王辅臣的后方便是无险可守,不过还好,王辅臣这个时候已经攻破了兰州,斩杀铁杆汉奸张勇,生擒赵良栋及其子赵弘灿、赵弘燮,完成了卢胖子对他的托付。心中大安之下,王辅臣一边命人将赵良栋父子押赴京城献给卢胖子,一边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归顺条件,借口鄂尔多斯蒙古部落叛乱和葛尔丹虎视眈眈,希望军队不受整编,王辅臣本人留镇兰州,只遣儿子及家眷进京为质。
  卢胖子的回答很是出乎王辅臣的意料,不仅答应了王辅臣队伍不受整编和留镇兰州的请求,还借口战乱未平道路危险,主动提出将王辅臣家眷留在甘肃,并加封王辅臣为甘宁总督,兼管宁夏,同时卢胖子还大笔一挥给王辅臣的队伍加上了一万编制,允许王辅臣在甘肃拥有四万三千军队。消息传回兰州,王辅臣大喜过望,立即率军易帜,宣布接受卢胖子管辖指挥。
  卢胖子的这个决定当然是引起了不少争议,不少胖子军文武官员都认为王辅臣为人反复无常,不收兵权又不整编军队,只怕日后迟早生变,建议卢胖子采取用在王屏藩和马宝身上的策略,把王辅臣调回北京听用,整编王辅臣的队伍,让靠得住的胖子军将领掌管甘肃和宁夏。
  “做人做事,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卢胖子是如此回答走狗们的质疑,“王辅臣和王屏藩将军、马宝老将军不同,王屏藩将军是不愿打大周内战,马老将军是年老厌战,王辅臣却是还想打仗,还想建功立业,同时王辅臣之前又和我关系不太好,队伍里的骄兵悍将也多。在这些情况下强行整编王辅臣的军队,势必会让王辅臣和他的主要将领生出疑虑,进而酿成新的祸端,只有让王辅臣留下嫡系军队,留下保命本钱,他才会相信我对他没有卸磨杀驴的打算,也才会放心归顺于我。”
  “况且,王辅臣的借口也站得住脚。”说到这,卢胖子顿了一顿,严肃说道:“鄂尔多斯的几千蒙奸兵叛乱,或许还容易解决,但是在这些蒙奸叛兵的背后还有一个葛尔丹,那才是真正的恶狼。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强行收编王辅臣军,即便成功,以西北那种地广人稀的地形,短时间内很难迅速稳定地方,站稳脚跟,会给葛尔丹可乘之机。倘若失败,把王辅臣逼到了葛尔丹那边,那后果必然更可怕!所以对我军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王辅臣拥兵自重的愿望,让他去替我们挡住葛尔丹!还有,镇住甘宁境内那些白帽子!”
  听完卢胖子的精辟分析,胖子军众文武无不钦佩,但也有个别人还是有些担心,又小心翼翼的说道:“王爷言之有理,但王辅臣在甘肃坐拥重兵,倘若坐大……”
  “王辅臣没机会坐大。”卢胖子微笑打断,“甘肃和宁夏已经不是宋朝时候的西夏了,那时候甘宁地区的环境还没有现在这么恶劣,物产也比较丰富,所以老李家能有机会在甘宁建国,但现在呢?别的不说,只要我们把供应甘宁的粮道切断一年,王辅臣队伍里还能剩几个人?再说了,马鹞子现在也有五十好几了,还能活几年?”
  胖子军众文武恍然大悟,赶紧大拍马屁,齐声盛赞卢胖子妙算如神,天下归心。但卢胖子却并不完全放心,又连夜召见了王屏藩和马宝二人,开门见山的告诉他们,“我让王辅臣留在甘肃,把你们调回北京,不是不放心你们,是因为我不想让你们去打内战,不想让你们去对昔日的战友开枪放箭,你们能明白我的苦心吗?”王屏藩和马宝点头表示明白,卢胖子遂又重赏二人,补偿两人为和平解放陕西和江西做出的牺牲。
  时间转眼逼近三月,北京城里的春雪化尽,气温逐渐回升,胖子军征讨辽东歼灭螨清朝廷残部的战略计划也进入了倒计时,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周密准备之后,三月初一这天,胖子军征北大将军兼辽东总督高得捷终于率领七万大军发起北伐,向着螨清朝廷盘踞的盛京坚城发起进攻,目标则是攻取辽东的盛京、新民、铁岭、海州和凤凰城等几大重镇,力争将螨清朝廷歼灭在辽东境内,或者退而求其次,把螨清朝廷赶回通古斯老家。
  出征那天,卢胖子亲自赶到山海关为高得捷大军送行,鼓舞三军士气,并再次重申胖子军四杀令,宣布以钱粮向辽东境内的螨人、朝鲜人、鄂伦春人和蒙古等族收购四姓恶奴脑袋,宣布非四姓恶奴的螨人只要剪辫蓄发,便可免死。末了,卢胖子又悄悄叮嘱高得捷多造杀孽,可以多找各种借口屠杀辽东旗人,尽可能的斩草除根,一劳永逸,高得捷心领神会,一口答应。
  送走了高得捷大军,返京途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卢胖子面前,李天植率领的南线胖子军,竟然破天荒的在福建吃了一个不小的败仗——为了尽快把郑经队伍赶回台湾,胖子军先锋杨应元因为连战连胜过于轻敌,贪功轻进,在厦门岛北面的马港厅一带误中郑军埋伏,郑军占据有利地形,又动用了大量不知从何而来的三好火箭和内藏炸药的三好地雷,胖子军措手不及遭到惨败,损兵折将超过两万二千人,其中还有四千多骑兵,胖子军大将彭少、瑚图、王世瑜和王振邦战死,总兵黄蓝失踪,杨应元中枪重伤,率领败军逃回泉州城,郑军取得重大而又辉煌的胜利,声势大张,随即合围泉州城不说,本已投降的同安和长泰二县也再度反叛。
  马港厅之战,是胖子军自起兵以来最大的惨败,也是胖子军第一次在败仗中损失兵力超过两万,所以看完这道战报之后,卢胖子难免是愁眉深锁,面露忧色。一旁的姚启圣见卢胖子神色不悦,忙安慰道:“王爷不必担心,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偶有小挫,实属正常。况且杨应元将军麾下的队伍多是浙江和福建的降兵,我军主力损失不大,等李天植将军率领我军主力赶赴泉州,必然能为阵亡的我军将士报仇雪恨。”
  “郑经小儿被我军逼回漳州东部,兵力充裕,回光返照打一次胜仗,没什么希奇,我不会在意。”卢胖子摇头,严肃说道:“我现在担心的,是马港厅大战结束后的连锁反应,广东恐怕要出问题了,闽粤战场的战事,恐怕也要迁延日久了。”
  “广东要出问题?”姚启圣一楞,疑惑问道:“王爷为什么这么认为?”
  “上次尚之信小儿送还婉欹时,乘机提出要我军拿汀州和赣州补偿他的要求,被我拒绝了。”卢胖子幽幽说道:“我那个大舅子的德行,我很清楚,我拒绝他提出的割地要求,他虽然没有表示不满,还主动撤回在福建的广东军队,但心里肯定是把我恨到了骨髓里,只是惧怕我军兵威,不敢发作而已。现在我军在马港厅大败,损失不小,他难免会生出歹心,乘机向我军动手。”
  “不至于吧。”姚启圣有些不敢相信,疑惑说道:“尚之信有这个胆量对我军开战?他难道看不出来,我们的福建主力损失根本不大,十几万军队尚在,尚之信有胆量给郑经陪葬?”
  “难说。”卢胖子又一次摇头,指着战报上的一行字说道:“看到没有?马港厅之战,郑经之所以能够获得大胜,除了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拿出了大量的新式火器,郑经小儿的新式火器是从那里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3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