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大清(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329

  现在呢,与尚之信关系一直十分密切的好妹夫卢胖子,一口咬下全天下最为重要的半壁江南,一直在靠着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吴老汉奸的螨清朝廷,最要命的命根子被好妹夫一把掐住,将三藩之乱推到了最高潮,尚之信就是说什么也无法忍耐了!靠着多年来在广东清军中培植的势力,也靠着这些年来在广东清军中建立的威信,尚之信毅然发起广州兵变,大义灭亲逮捕并囚禁了亲生父亲尚可喜老汉奸,重炮猛轰广州螨城,最终虽然没能把广州螨虫全歼,却也成了压垮广东螨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将螨军彻底驱逐出了广东,一举粉碎了螨清在南方的最后堡垒!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包括卢胖子在内的南方各大军阀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螨清朝廷在自己们有意无意的联手绞杀削弱下,竟然已经孱弱到了这个地步,在整个长江以南,螨清竟然已经只剩下了半个江西和半个浙江两块地盘,还有赉塔和尼雅翰两支无援无助的孤军!同时因为黄河决堤,洪魔泛滥的缘故,中原腹地和淮河流域也已是几近空虚,螨清朝廷真正能够实际控制的地盘,竟然已经基本收缩到了黄河以北!
  事情到了这一步,举凡是稍微有一点战略目光的人,都已经能够看出,螨清就要完了,大势已去了!而看出这一点后,不仅有越来越多唯恐天下不乱的逆贼蠢蠢欲动,或积极主动或小心翼翼的谋划准备,寻找机会大展拳脚,一抒胸中抱负;此前就已经举旗造反的大小贼头们,就更是野心疯狂滋长,一些平时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也已经让这些乱臣贼子觉得不再是遥不可及,很可能一伸手就能拿到——这些乱臣贼子中,目前实力最强、形势也最好的吴三桂吴老汉奸,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人物!
  因为道路、交通和传播渠道的缘故,卢胖子在四月下旬给吴老汉奸写的报捷奏章,好不容易穿过了江西和安徽两路清军的严密封锁,又穿过还没来得及完善驿站制度的湖广南部和偏沅,还有大半个四川,最终送到正在保宁城中养病的吴老汉奸面前时,时间都已经是四十多天后的六月中旬。
  在此之前,不仅康麻子掘开黄河毁灭中原腹地的消息已经送到了吴老汉奸面前,就连尚之信在广州发起兵变并且成功消息都已经送到了吴老汉奸的面前,一同送到吴老汉奸面前的,还有尚之信、两广总督金光祖、广东巡抚佟养钜和广东提督严自明的联名降书。吴老汉奸闻讯自然是大喜过望,当即册封尚之信为招讨大将军,辅国公,并命尚之信与郑经和解,联手剿杀广东境内的残余清军,另外任命心腹董重民为广东总督,冯甦为广东巡抚,急赴广东接掌政务,金光祖和佟养钜等人则另有任用。
  看完尚之信的献降书没几天,吴应麒和卢胖子的塘报同时送到吴老汉奸面前,正为东路战事久久没有音讯而焦急万分的吴老汉奸不敢怠慢,赶紧先拆开吴应麒的书信观看,而当看到吴应麒奏捷说卢胖子千里奔袭南京城得手时,吴老汉奸顿时瞪大了眼睛,赶紧又手忙脚乱的拆开卢胖子的奏捷书信,只看得几眼,吴老汉奸手里的书信就掉在了地上,一张还算相貌堂堂的老脸上也顿时写满了木然,简直就是呆若木鸡。
  “王爷,出什么事了?”旁边的汪士荣见吴老汉奸神色不善,忙小心翼翼的问道:“是不是东路军这边,茂遐先生的学生这里,出什么乱子了?”
  吴老汉奸默然不语,半晌才长叹一声,“肥泥鳅溜了,这条涂了油的肥泥鳅,现在变成了入海蛟龙了。”
  汪士荣瞪大了眼睛,得吴老汉奸允许,忙和一旁的方学诗等人分别拿起、拾起吴应麒和卢胖子的书信,同看内容。然而还没来得及全部看完内容,年纪比较轻的方学诗就欢呼起来,“微臣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卢将军神兵天将拿下了南京城,一杆子插进了满狗兵力空虚的江南重地!江南繁华之乡,就要尽数归属我们大周,归属王爷……”
  方学诗欢呼到这里就欢呼不下去了,因为吴老汉奸和汪士荣两个老滑头脸上都是不见半点喜色,还一起都是如丧考妣,象是刚刚死了爹娘一样。惊讶之下,方学诗忙也是小心翼翼的问道:“王爷,卢将军拿下了南京,光复了我大明龙兴之地,怎么王爷还这么不高兴?”
  吴老汉奸闭上眼睛,半晌才缓缓的说道:“学诗,你知不知道去年的岳州大会时,你父亲曾经对本王说过一段话。你父亲说,卢一峰乃是人中之龙,只是一直没有得过水,所以你父亲力劝本王不可给卢一峰独当一面的机会,一定要留在身边捆住他的手脚,不能给他翻云覆雨,纵横四海的机会,不然的话,本王将再也无法约束控制于他。可惜本王没听他的警告,现在,果然出事了,让这条肥泥鳅龙入大海了。”
  “家父还说过这样的话?微臣怎么从来没听父亲说过?”方学诗大吃一惊,那边汪士荣也是大吃一惊,心说方光琛老东西竟然还对王爷说过这样的话,怪不得王爷这些年来一直有意无意的压着卢一峰,即便是不忍抛弃人才,给了卢一峰一次机会,也是给他最没有希望和难度最高的赣北战场。
  “他当然不会对你说,万一你年轻气盛说漏了嘴怎么办?”吴老汉奸苦笑,“只是孤也没有想到,这条肥泥鳅竟然有这样的本事,有这样的胆量,还有这样的运气,千里奔袭南京城,竟然让他得手了!这一次,孤再想把这条已经生鳞长角的肥泥鳅抓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方学诗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搔着还没多长的短发说道:“王爷,微臣认为不至于吧,依微臣之见,卢一峰对王爷还是十分忠心的,绝计不会做出勾结满狗对不起王爷的事,况且卢一峰麾下将士,也全是忠于王爷的大周将士,他即便有什么异心,麾下将士不答应,他也没办法。”
  “高得捷和韩大任那帮人,在玩心机方面,那是这条涂油泥鳅的对手?”吴老汉奸冷哼,又点头说道:“不过你有一点说得很对,这条涂油泥鳅打从投奔本王开始,唯一的志愿就是驱逐鞑虏,兴汉灭螨,和满狗勾结或者向满狗投降的事他倒决计做不出来——说他会和郑经勾结,向郑经投降,本王倒是有点担心。”
  “王爷请放心,茂遐先生这个学生也决计不会和郑经勾结。”汪士荣终于开口,微笑说道:“他如果真的认为郑经是值得他辅佐的明主,康麻子六年的时候他就已经随着陈永华到台湾去了,郑经真心反清复明不假,与卢胖子的志趣也十分相似,但内部问题太多,基础太过薄弱,而且郑经死忠明廷坚持要扶朱术桂登基这点,茂遐先生的这个学生却未必接受,更不会傻到真的相信。”
  “也算有点道理吧。”吴老汉奸点头,又沉吟道:“眼下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打通和这条肥泥鳅的联络,给这条肥泥鳅戴上一个紧箍咒,让他不至于更加的无法无天,也让江南的钱粮能够运回孤的后方,彻底消弭本王大军钱粮不能自给的隐患。”
  “王爷,如果要打通和江南的联络,光靠二王子和金吾将军的力量,只怕不够。”汪士荣提醒道:“茂遐先生的学生千里奔袭南京城得手,吃过大亏的满狗朝廷必然不会重蹈覆辙,必然会集中重兵,全力堵截我军西进脚步,为他们夺回江南争取时间。二王子和金吾将军手里虽有六万兵马,但又肩负着确保偏沅后方安全的重任,能够投入赣北战场打通道路的力量明显不够。”
  吴老汉奸考虑了片刻,然后才点头说道:“不错,光凭应麒和国柱的力量,确实很难打通与一峰的联络道路,况且以那条涂油泥鳅的奸猾,应麒那个草包就算勉强杀入江南,也没办法控制得了他,搞不好还会被他反控制,把应麒手里的力量也吞并了。从武昌东进江南的战事,必须由孤亲自指挥。”
  “王爷,不能啊。”汪士荣急了,忙劝道:“王爷一定是误会学生的意思了,学生并不是想建议王爷亲征赣北,只是想请王爷调动赣南大军北上,投入赣北战场,同时我们的各种力量、尤其是火器方面的力量,只要全部投入赣北战场,打通与江南的联系难度不大。而王爷你万万不能亲征赣北,一是王爷的病势刚刚痊愈,不宜旅途颠簸,二是陕甘战场同样重要,只有彻底剿除了陕甘战场上的满狗余孽,有力控制住陕甘这个产马地,我们大周军队才能于不败之地啊。”
  吴老汉奸有些犹豫,起身走到了粗糙的全国地图地盘前,一边看着地图一片沉吟,许久后,吴老汉奸才开口问道:“让夏国相的大军转向赣北,无法打通与耿精忠的联络怎么办?”
  “回王爷,和江南和茂遐先生学生比起来,打通与耿精忠的重要性根本不值一提。”汪士荣恭敬答道:“让夏国相将军掉头北上,全力增援赣北战场,其好处有三个,一是打通赣北道路,获得江南的粮饷地盘;二是防着茂遐先生的学生无人制衡,就此坐大;三是可以避免与耿精忠冲突!”
  “耿精忠之所以现在对王爷恭敬万分,全因为他的实力不足与满狗全面抗衡,还有希望能从王爷这里获得源源不绝的武器供给。而我军一旦与之会师,彼此之间为了各种利益,想不发生冲突也难,与其自相残杀让满狗拣便宜,不如让他继续和满狗独力对抗,让我军坐享其成。”
  “那就这么办吧。”吴老汉奸终于首肯,吩咐道:“学诗,拟令夏国相,命令他放弃攻打吉安和赣州,转头向北,给老夫全力去打南昌,拔掉南昌这个钉子,然后顺江而下,与应麒联手攻打安庆,务必全力打通与一峰的联络。”
  方学诗答应,赶紧拿起纸笔拟令,汪士荣则不动声色的又看了一眼卢胖子的书信,暗暗心道:“我能帮你的,也就这么点了。夏国相放弃攻打赣南去和耿精忠会师,耿精忠想要趁火打劫扩大地盘,也只能全力往北打最方便最划算;夏国相和二王子联手攻打赣北,安庆满狗也只能全力应对来自西面的威胁,给你腾出点时间养精蓄锐,发展力量。王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万一那一天……,我们兴汉灭满的大业,可就要看你这条肥泥鳅了。”
  暗暗心中嘀咕间,方学诗已将吴老汉奸的命令写成文字,请吴老汉奸过目用印后,吴老汉奸又吩咐道:“再给一峰回一封信,三个内容,一是告诉他,奇袭南京得手,他有功无罪,孤封他为辅国侯;二是让他坚守江南新占地,坚决掐断满狗漕运咽喉,让满狗皇帝无法再获得江南粮饷供给;三,他现在四面环敌,道路不通,就不要想着把侧室缐虞儿送回云南了,就让他的侧室在江南临盆吧。”
  “遵命。”方学诗恭敬答应,又小心翼翼的问道:“王爷,就不让一峰兄弟出兵接应一下二王子和夏将军?”
  “他的力量自保尚且有所不足,就别想让他更进一步进取了。”吴老汉奸顺口回答,又冷哼道:“况且这条肥泥鳅这么奸滑,本王就是下这道命令,他也必然会千方百计的推委拒绝,与其和他闹翻脸便宜别人,不如就干脆别提这事,等打通了道路联系,再慢慢收拾他不迟!”
  方学诗不再说话,赶紧伏首疾书,而吴老汉奸想了想后,又补充道:“对了,在信的最后,你再提醒一峰一句,就说当年在滇池湖边、他第一次在本王面前试射三好火箭时,他向本王索要的恩典赏赐,本王答应了,让他看着办吧。”(见本书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典赏赐?”汪士荣和方学诗都是一楞。
  “不要多问,那条肥泥鳅会明白。”吴老汉奸笑笑,不愿对两个走狗解释,汪士荣和方学诗也不敢多问,只是老实唱诺。而吴老汉奸回忆往事间,忽然又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知道是自己的风眩之症(高血压)再度发作,忙让招手汪士荣把自己搀回座位,心里喃喃道:“看来得抓紧时间了,等拿下了西安,就可以着手准备了。”
  ……
  其实根本不用吴老汉奸下令,夏国相就已经盯上了江南这块超级大肥肉,早早就已经借口吴应麒和卢胖子请援,亲自率领赣南吴军主力的北上,全力攻打南昌。而消息传到康麻子面前后,康麻子就是用脚指头猜,也能明白吴军这帮豺狼虎豹是盯上江南,妄图打通与卢胖子的道路联系了,所以康麻子也很快下旨,让放弃广东向江西突围的广东清军勒尔锦急速北上,全力增援赣北战场,不让这帮豺狼饿虎的邪恶企图得逞——勒尔锦到了赣北阻拦吴应麒和夏国相,自然就没办法进浙江对卢胖子施加压力了。
  让康麻子吐血和让卢胖子偷笑的还有马宝的反应,差点被黄河水淹得全军覆没的马宝部暴跳如雷之余,又收到了卢胖子已经攻占南京的消息,马大将军二话不说就指挥全军掉头东南,取道光州直扑杰书的老窝庐州府,也是准备取道庐州到江南分一杯羹。
  听到这消息,正在太平府城下和胖子军打得头破血流的康王爷也吐了血,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好收兵北上去救老巢——安徽也是重要产粮区,以螨清朝廷目前的情况,杰书康王爷要是再把安徽重镇庐州给丢了,康麻子就非得剥掉杰书这个堂哥的皮了。还有康麻子好不容易七拼八凑起来的新征军队,也不得不全部投入安徽战场,给卢胖子当免费的挡箭牌——不光免费,还连一个谢字都没有。
  东面和北面都在友军的‘义务帮助’下,暂时没有威胁了,来看看胖子军南面的情况吧,在收到康麻子的旨意后,螨清平南将军赉塔确实分出了三万大军,交给副手雅塔里统率,北上来攻打胖子军控制地最南端的苏州府。但是大军才刚刚进入苏州府境内,尚之信发起兵变的消息就已经传来,担心尚耿荆三军联手攻打浙江的赉塔又不得不下令雅塔里停止前进,急书禀报康麻子并请示对策,康麻子也没了办法,只好下旨让赉塔全力坚守浙江北部产粮区,暂时放弃攻打苏州的新动。
  不过赉塔和康麻子也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卢胖子的好舅哥尚之信几乎是在兵变得手后的第一时间,马上就派出了信使联络耿精忠和郑经,要求合力攻打浙江与赣南,打通与好妹夫卢胖子的陆路联络。正为攻入江南力量不足而发愁的耿精忠和郑经当然是求之不得,三家一拍即合,马上就是互派使者互通姻亲的勾搭在了一起,寻思琢磨如何联手攻打浙江和赣南,如何杀入肥得流油的江南发财分赃。
  就这样,在众多友军齐心协力的贪婪之下,四面受敌的卢胖子孤军楞是变成了四面不受力,南面有郑经、耿精忠和尚之信联手牵制住浙江清军主力,西面有夏国相、吴应麒和马宝三条豺狼饿虎猛冲猛打,疯了一样的咬住了杰书和尼雅翰两支清军主力,逼迫康麻子不得不把新军源源不绝的投入安徽和赣北两个战场固守。至于在胖子军的正北面,眼下正焦头烂额中的康麻子,还能拿出多少军队来攻打胖子军?——不要忘了,胖子军在北面可还有一道长江天险可守,连江南造船厂都已经被卢胖子抢了的清军拿什么渡江?
  “好人啊,都是好人啊,天下还是好人多啊。”卢胖子感动得简直想哭,憋了半天憋不出一滴眼泪,也只好擤了一把鼻涕,表示自己对众多好人的感激之情,然后又埋头去招兵买马和积蓄力量去了。
第三百零六章
肮脏交易
  乘着贪婪友军有意无意替自己牵制住周边清军的机会,身处江南富贵之乡的胖子军终于过上一段难得的太平日子,军士们照常的严格训练之余,有秀美繁华的江南景色可以游览,有丰厚的军饷赏赐可以挥霍,有胖子军从汉奸、螨城劫掠而来的军妓可以享受,还有大把大把的新兵蛋子可以欺负,基本上只要不违反比之以前更为严格的军纪,就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人人升官——扩军了么,老兵们自然就水涨船高了,个个发财——当然是相对之前在云贵边陲而言。
  将士们高兴,卢胖子也是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开了花,不到一个半月时间里就扩军到七万不说,靠着好麻子糠稀之前奠定的坚实物资基础,南京兵器局也已经开始大量产出三好炸药和三好火箭;在得到卢胖子传授的铁模铸炮法后,勤劳聪明的江南工匠也已经开始为胖子军大量铸造各类火炮;此外还有炮弹的精度问题,在得到了天才工匠黄履庄的鼎力相助后,胖子军也终于攻克了高精度开花炮弹的技术难关,虽然因为工艺要求过高的缘故产量不大,但好在江南一带人力物力之充足甲于天下,只要舍得投入和有耐心等待,高精度开花炮弹的供应应该还是能够满足胖子军的需求。
  为了迅速提高至关重要的火器供应能力,卢胖子还不再保留的应用上了流水线生产技术,把生产工序分开交给专人完成,冶炼焦碳专门有一批工匠,提炼硫酸专门有一批工匠,提炼甘油也专门有一批人,最后再统一由玄武湖兵器局配制成硝酸甘油,再配制成三好炸药。同时最为关键的这批工匠还被破天荒的允许全家住进代表身份与地位的南京皇城,不仅俸禄远高过一般工匠,还给予了一定的特殊权利——比方说在刑事、税收与劳役方面有特殊照顾,用于提高这批工匠的忠诚度,减少泄密可能。而卢胖子这一手也确实调动了工匠们的积极性,原本地位底下的工匠为了不过回以前的苦日子,自然加倍的给胖子军卖命,由衷的支持胖子军这个新生政权。
  在和江南最多的地主士绅打交道时,卢胖子除了给奏销案、哭庙案、明史案、科场案和通海案中蒙冤的江南地主士绅平冤外,还昧着良心的主动提出继续实施士绅不当差、不纳粮的特权,也答应继续实施现有税制,决不随意查抄任何一个士绅富商的家产田地,但必须按照田亩和家产的多少捐纳军饷军粮——也就是变相征税了,直至大周军队定鼎中原,将螨清朝廷彻底推翻,然后再停止捐纳,并且承诺夺得天下之后重用江南士绅子弟,借以换取江南的地主士绅支持。
  而在此之前,因为螨清朝廷需要大量的军需军粮缘故,江南的地主士绅们也早被螨清朝廷和螨清官员搜刮勒索得满腹怨气,现在卢胖子虽然同样搜刮勒索,但好在答应不随便用文字狱杀头抄家,已经被螨清朝廷杀怕了的江南地主和士绅也表示坚决拥护支持胖子军,一口答应卢胖子提出的捐纳军粮军饷要求——反正都是被搜刮,两害取其轻,同是汉人又手段相对温和的卢胖子,在争取汉人地主士绅的支持方面自然拥有相当优势。
  哄完了士绅地主,卢胖子的三寸不烂之舌又瞄准了江南商人,提出了农商并重与个人财产神圣不受侵犯两条理论,一边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加讨好,一边严厉打击地方官员肆意搜刮商户的行为,鼓励商家做大做强,大力开展海外贸易,并且传授自己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与先进经营理论,同时又向扬州盐商许诺夺得天下后将继续保证他们的垄断特权,加大打击食盐走私行为。
  商人向来就是这世上最现实的人,对卢胖子的许诺虽然还在将信将疑,但看在卢胖子保护他们的财产份上,又鉴于卢胖子手握兵权刀把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是乖乖答应交税捐资,帮助胖子军扩张军力,并且接受胖子军官员最为苛刻的税务监督。而且因为之前康麻子只允许广州的民间商人与海外商人贸易的缘故,现在卢胖子又大力鼓动海外贸易,不少商人还很快就在海外贸易中尝到了甜头,带动了整个江南商界大力开展海外贸易,也更加的支持拥戴胖子军——这些人可不希望清军打回来禁海和肆意搜刮。
  士绅和商人都哄好了,该轮到普通老百姓了,无比清楚这个时代的百姓最需要什么的卢胖子,首先是收缴了江南旗人与汉奸的大量土地,然后以低价卖给普通百姓或者无偿分发给贫苦百姓耕种,又宣布承认螨清朝廷颁发的土地田契,保护百姓的合法土地财产。最后又宣布大周军队将来的新占土地,从四姓旗人和铁杆汉奸处没收来的庄田土地,一律以低价出售给百姓和分发给立功将士、有功官吏,借以换取百姓和官吏支持,鼓励将士杀敌立功。
  有着明确政治纲领的萝卜加大棒这么几下下来,胖子军迅速在江南半壁江山站稳了跟脚,胖子军吞并的州府县城也开始迅速稳定,本就被破坏不大的民生经济不仅恢复如初,还更为繁华。同时卢胖子又鼓励扬州盐商积极对外走私,还更加无耻的派出军队保护扬州盐商对外走私,积极联系周边被清军控制的州府县城,或收买或威胁,或强迫或软求,公然帮助扬州盐商对外走私,间接保护江南盐业及煮盐灶户,让江南盐业不至于在战乱中被彻底破坏,收买与笼络江南盐业的从业商民,并且从中牟取暴利。
  在卢胖子的所谓仁政统治下,江南百姓倒是高兴了,卢胖子本人却累坏了,不仅要经管民生经济,高筑墙广积粮,招兵买马积蓄力量,还得应付来自各支势力的拉拢收买,耿精忠和尚之信都来信要求卢胖子主力南下,南北夹击浙江清军和赣南清军;吴应麒、夏国相和马宝来信要求卢胖子回师向西,夹击杰书和尼雅翰打通道路,好兄弟一起发财;郑经则在书信上一边把卢胖子夸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一边唆使卢胖子出动水师南下,与台湾水师联手夹击浙江清军水师,打通海上道路,以便天下两支反清最为坚决的义军能够实现江南会师——然后一起发财。
  这些人都还好打发,反正他们本人来不了南京,卢胖子随便拿点酒菜银子打发信使,然后就可以把他们书信拿去擦屁股擤鼻涕,可是康麻子派来的新任招抚大使黄机黄大人就不是那么好打发了。仗着年龄比卢胖子大上一倍,也仗着当年在开笔大典上给卢胖子安排了一个好位置的恩情,黄机黄老尚书可是把卢胖子给缠了个够戗,天天领着一大帮官员说客把卢胖子重重包围,只说得是天花乱坠,杜鹃啼血,要的就是卢胖子尽快起兵反正,接受康麻子的册封,重新打开京杭大动脉,卢胖子却借口杰书没有撤军,死活不肯答应。
  六月底,杰书与尼雅翰收兵的消息传回南京,鉴于吴应麒和夏国相联手东进,马宝折道东南,杰书与尼雅翰不得不收兵去守庐州与安庆,艰苦攻防了近两个月的太平府大战终于结束,胖子军王绪部在付出不小代价后,终于成功保住了南京城的西大门,为胖子军立足江南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宝贵时间。收到这消息,卢胖子大喜下才刚刚下令奖励太平府大战的有功将士,黄机黄老尚书就又亲自登门来拜访了,目前还需要与螨清朝廷继续虚与委蛇的卢胖子无奈,也只好答应在后堂中接见黄老尚书。
  不一刻,黄老尚书被肖二郎很有礼貌的请进了后堂,刚一坐定,黄老尚书连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马上就微笑说道:“卢贤侄,现在你总可以相信皇上万岁的招降诚意了吧?按你的要求,康王爷已经从太平府撤军回庐州了,卢贤侄你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黄伯父,康王爷真是为了答应小侄的要求,才从太平府撤军的吗?”看在林天擎对自己不错又与黄机交好的份上,卢胖子一直对黄老尚书是以子侄自称,很是恭敬的问道:“可小侄收到的准确消息,怎么是因为马宝的大军回师东南,取道光州攻打庐州,这才从太平府收的兵?而且康王爷收兵之时,为什么还杀害了几十个不幸被俘的我军将士,把他们乱刀分尸?”
  “还有这事?贤侄勿怪,老夫还真不知道这事。”确实没听到这消息的黄老尚书老脸一红,忙硬着头皮说道:“请贤侄放心,老夫马上就派下人回京,向万岁上书,弹劾康王爷的不义之举,一定给贤侄一个交代。”
  “那就有劳黄伯父了。”卢胖子道谢,又问道:“伯父,你在南京驿馆里还住得习惯吗?如果饮食起居方面有什么要求,请伯父千万不要客气,尽管开口,小侄一定尽力安排,以表敬意。”
  “多谢贤侄,老夫在江宁驿馆里住得很好,什么都好。”黄老尚书道谢,又很和蔼的说道:“贤侄,不管康王爷是为了什么撤军,贤侄提出的三个要求,大清朝廷都已经兑现了。贤侄要皇上的赦免圣旨,老夫已经带来给你了,贤侄要朝廷另派大员招抚,老夫这个吏部尚书也已经亲临江宁,相信贤侄也该满意了吧?贤侄之前和王大人的约定,是不是也该……”
  “黄伯父,请恕小侄无礼。”卢胖子先是打断黄机,又忽然提高声音,不卑不亢的说道:“但小侄还是认为,康熙皇帝还是在愚弄小侄,之前浙江军队来而复返,是因为尚之信逆贼发起兵变,浙江再次告急。现在康王爷收兵,也是因为马宝杀向庐州,不得不收兵自保。倘若没有尚之信逆贼兵变和马宝改变进攻方向,只怕康熙皇帝的两路大军,早就兵临南京城下要小侄的小命了,这算得上什么招抚诚意?”
  “这个……”黄老尚书的老脸上更是尴尬。
  “伯父,小侄也知道你是一片诚意好心,但小侄实在不敢拿几万将士的宝贵生命和自己的脑袋冒险。”卢胖子沉声说道:“请伯父回禀康熙皇帝,他用招抚一策实施的缓兵之计成功了,小侄确实错过了全力南下接应靖南王爷和西进接应大周王爷主力的最好时机了。但是,康熙皇帝如果还想用招抚一策骗得小侄放下武器,押到京城千刀万剐,凌迟处死,那么小侄就绝不会再上当了!”
  “贤侄误会了,没人骗你啊!”黄老尚书喊起冤来,“老夫自问一向待贤侄不薄,与贤侄的叔父林天擎林大人更是生死之交,难道还会来骗贤侄你?”
  “伯父当然不会欺骗小侄,但康熙皇帝很明显是在欺骗愚弄小侄!”卢胖子很是愤怒的说道:“两个月前,小侄刚刚打进江南时,大可以全力南下攻打浙江,接应靖南王爷北上,也可以回师安庆,与二王子联手夹击尼雅翰,彻底攻占赣北!”
  “但就因为小侄相信了康熙皇帝的招抚,错过了这好机会!杰书乘机从庐州南下,赉塔和李之芳也乘机从南线抽调军队北上,巩固浙江北部的防御,填补防线空白,反过来将小侄重重包围!康熙皇帝的妙计成功了,小侄上当了!但小侄说什么都不会再上当了!小侄不愿意象被康王爷屠杀的我军战俘一样,也死在康熙皇帝的屠刀之下!”
  在卢胖子义正言辞的倒打一耙面前,黄老尚书目瞪口呆,这才发现自己当年帮过忙的卢胖子竟然能无耻到这地步,倒打一耙还能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卢胖子又大声说道:“请黄伯父回禀康熙皇帝,他如果还想欺骗愚弄小侄,那就别做这梦了!他如果想武力收回江南,那就来吧,太平府到安庆才八百多里,苏州到金华也才一千多里,了不起小侄一把火烧了南京城,把江南烧成一片焦土,重新杀回西南或者杀到东南去!”
  卢胖子连把江南烧成一片焦土的话都说出来了,还算厚道的黄老尚书也彻底没言语了,反复盘算之后,黄老尚书无可奈何的对卢胖子说道:“贤侄既然把话说到了这地步,那老夫也没脸在江宁城里打扰下去了,老夫明天……,不,老夫今天就启程回京,向主子当面禀奏贤侄的答复。”
  “伯父,用不着这么急吧?”急需时间立足江南的卢胖子赶紧挽留,又微笑说道:“如果小侄没有记错的话,伯父好象是浙江钱塘人吧?伯父难得南下一次,就不想回老家走走,小侄自当全力协助,派遣一军护送伯父南下。”
  “多谢贤侄好意,但皇命在身,不敢耽搁,等以后再说吧。”黄老尚书摇摇头,又诚恳的说道:“贤侄,你可别误会老夫是威胁于你——实不相瞒,就在老夫从京城南下之时,已经被废除爵位解除一切职权的前安亲王岳乐向万岁上了万言书,指出江南是我大清第一重地,而贤侄你得江南是困龙入海,如果让贤侄你在江南站稳跟脚,则我大清危矣!”
  “娘的,岳乐这个王八蛋果然厉害。”卢胖子暗骂一句,又微笑说道:“安王爷过奖了,小侄实不敢当,那他接下来怎么说呢?”
  “安王爷认为,我们大清朝廷宁可放弃整个陕甘,也绝不能让贤侄你坐大。”黄老尚书严肃说道:“所以安王爷建议万岁与耿精忠停战言和,再放弃陕甘坚守潼关,抽调陕甘主力到江南战场,集结全国之力,与浙江大军联手,将贤侄你全力剿杀!而万不可寄希望招抚招降,贻误战机!”
  “安王爷可真是太看得起小侄了,小侄实在不敢当啊。”卢胖子大笑起来,“看来康熙皇帝一定是没听他的,不然的话,黄伯父也不会给小侄这个孝敬的机会了。”
  “皇上当然没听他的,朝廷里的绝大部分人也认为安王爷是脑子被关坏了,说出了这些昏话。”黄机点头,忽然又压低声音说道:“但是贤侄,江南的这些动静,如果让皇上知道的话,恐怕会慎重考虑一下这个提议吧?”
  “江南有什么动静?小侄怎么不明白伯父在说什么?”卢胖子傻乎乎的问道。
  “贤侄,你就别瞒老夫了。”黄机表情更是严肃,低声说道:“老夫虽然在朝廷里素来以喜欢和稀泥著称,但也好歹痴活六十有余,贤侄的雄心壮志,老夫还是看得出来的。贤侄这段时间在江南的所作所为,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吴三桂,只是为了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别的不说,光是贤侄的田地政令,开放海禁,招兵买马打造火器,就是为了图谋天下做准备!”
  卢胖子终于收起傻笑,上下打量黄机一通,忽然又压低声音问道:“那么黄伯父,你是否打算向康麻子如实奏报呢?”
  “身为臣子,所见所闻,自当向皇上万岁如实禀奏。”黄老尚书一摊手,又微笑说道:“不过在临行之前,皇上还有一个交代,为了避免刺激贤侄,激怒贤侄,老夫千万不能擅自刺探贤侄军机,更不能象熊赐履那么收买贤侄心腹——皇上有旨,臣下当然不敢不听。”
  “多谢伯父成全。”卢胖子赶紧拱手道谢,又沉声说道:“请伯父放心,他日小侄若是真能得偿所愿,伯父与伯父一家,定然富贵终生。伯父这次启程回京,小侄也自然有薄礼呈上,还希望伯父在康麻子面前,替小侄多多美言几句。”
  “既如此,那老夫就愧领了。”黄老尚书点头,又微笑说道:“贤侄,听说你现在仅有两房妻子,还有一位心仪已久的女子因为重孝在身,暂时无法正式拜堂成亲。大丈夫尚且三妻四妾,贤侄现在手握江南半壁江山,年轻有为,这妻妾数量,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是啊,小侄也是这么觉得。”卢胖子赶紧点头,深以为然,又微笑问道:“黄伯父这么说,莫非想为小侄做媒,再纳一房妻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3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