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大清(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329

  “拷问口供的时候,沙象德那个龟儿子跑来要人,说话还难听,被我一刀砍了!”马宝吼叫道:“还有那几个敢挖我们墙角的龟儿子,也被我和二王子先砍断手脚,后砍下人头,全部挂在了杨林关关口上,让那些敢打我们主意的龟儿子看看,挖我们墙角,是什么下场!”
  “杀就杀了吧,量他朱白地也不敢放半个屁!”吴老汉奸冷哼,又问道:“种子来源查出来没有?是那里出了问题?”
  “是……”吴应麒犹豫了一下,转向旁边的夏国相说道:“姐夫,你下面该管管了,是你手下的莫再提干的,今年秋收的时候,他悄悄藏了五斤种子,按一斤种子一斤金子的价格卖给了沙象德。”
  吴老汉奸也不说话,一双饿狼似的眼睛只是恶狠狠瞪着女婿,夏国相则先是满脸苍白,然后满脸铁青,大吼一声抬腿就往外走,“岳父稍等,小婿这就去杀了他全家,回来向你请罪!”
  “哼!算你聪明!”吴老汉奸冷哼一声,又命令道:“传令下去,从今天开始,云南贵州大小关口加强搜查,再有夹带种子过关者,格杀勿论!”
  “得令。”在场的平西王府藩众一起答应。这时,堂外卫士来报,说是巡抚朱国治领着按察使李兴元和布政使崔之瑛等人求见,还说明了来意是来传旨,吴老汉奸冷笑连连,喝令道:“终于还是来了,都到银安殿上去,把家伙都操出来!”
  平西王府众将官轰然答应,赶紧簇拥着吴老汉奸赶往银安殿,卢胖子则因为身份特殊,并没有直接进殿,仅是单独进到了后殿,在门缝之中窥视殿中动静。当众人都准备完毕之后,吴老汉奸当即下令召见,而又过了片刻,朱国治、崔之瑛和李兴元等一行三人进到大殿之时,在场的一百多名平西王府将官便一起拔出腰刀,大殿之中顿时便呛啷呛啷连声一片。
  面前忽然亮出一百多柄雪亮钢刀,李兴元和崔之瑛稍微还要好点,只是被吓得面如白纸,几无人色,手里捧着圣旨的朱中丞则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全身肥肉象筛糠一样乱颤,如果不是后面有平西王府的卫士拦着,铁定得会掉头就跑。最后还是历史上誓死不降吴三桂的按察使李兴元胆子大一点,鼓起勇气问道:“王爷,卑职等捧诏入殿宣旨,各位将军拔刀想向,是什么意思?”
  吴老汉奸犹豫了一下,然后发自内心的咆哮道:“大清江山是本王送给朝廷的,云南是本王用血用命挣来的,五华山是本王的王府,本王的部下想干什么关你屁事?别说只是拔刀了,就是拔刀砍人,只要本王同意,也不关你们屁事!”
  “糟糕,吴三桂肯定已经知道圣旨的内容了!”李兴元一惊,心知吴三桂必然已经是提前知道了圣旨内容,所以才会纵容部下这么的杀气腾腾。但事情到了这步,李兴元也没了退路,只能向崔之瑛使个眼色,让他和自己一起搀起朱国治,乘机在朱国治耳边低声说道:“朱中丞,不用怕,咱们只是传旨,王爷总不会连传传旨的人也杀吧?”
  李兴元的话提醒了朱国治,当下朱国治努力鼓起勇气,在李兴元和崔之瑛的站起,颤抖着走到大殿正中,壮起胆子说道:“皇上圣旨,平西王吴三桂接旨。”
  “念吧,本王听着的。”吴老汉奸坐在团龙椅上纹丝不动,冷冷回答。在场的平西王府藩众也是一动不动,只是杀气腾腾的瞪着朱国治等三人。
  见吴老汉奸连最起码的跪拜接旨礼节都不遵了,朱国治等三人更是心惊胆战,李兴元又硬着头皮提醒道:“王爷,圣旨到了,你是不是应该跪一下?”
  “要本王说几遍?”吴老汉奸恶狠狠答道:“云南是本王用血用命挣回来的,在本王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管不了!圣旨你们爱念就念,不念拉倒!”
  “这老东西想造反了?”朱国治和李兴元等人都是大吃一惊,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宣旨。还好,胡国柱及时凑到吴老汉奸耳边,低声说道:“老泰山,暂时还是不要和他们彻底撕破脸皮,不然鲁虾一旦营救不利,世子和两位王孙的安全就危险了。还是先按先前商定的计划,先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把矛头指向鳌拜,先不和满狗皇帝彻底翻脸,也给我们将来麻痹满狗皇帝的和谈打下铺垫。”
  看在儿孙的小命份上,吴老汉奸咬了咬牙,终于还是站了起来,命令道:“都跪下,接旨。”平西王府藩众依令而行,一起双膝跪倒,吴老汉奸却仍然不跪,只是喝道:“还不念圣旨?”
  吴老汉奸多少做出了一些让步,朱国治等人也不敢再坚持,朱国治当即展开第一道圣旨,大声念道:“皇上圣旨,平西亲王吴三桂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议政大臣、内阁首辅、领侍卫内大臣兼太师鳌拜奏请,钦定云南八旗福寿膏赋税为每两膏税纹银八钱,原赋税定额废除,旨到之日,举凡垦种八旗福寿膏之云南藩众与百姓人众,需按收成数量速将不足税额补足,以报天恩。钦此。”
  吴老汉奸不说话,一双鹰隼般的眼睛只是死死盯着朱国治,盯得朱国治如坠冰窖,胆怯之下赶紧又捧出第二道圣旨,大声念道:“皇上圣旨,平西亲王吴三桂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议政大臣、内阁首辅、领侍卫内大臣兼太师鳌拜奏请,令平西亲王吴三桂进贡八旗福寿膏良种五千斤,供朝廷分发各省藩王、督抚择地试种。钦此。”
  大殿中鸦雀无声,以至于连吴老汉奸的粗重喘息声都能让众人听得清清楚楚,许久后,朱国治又硬着头皮说道:“王爷,你应该领旨谢恩了。”
  “本王领什么旨?为什么要领旨?!”吴老汉奸总算是逮着发作的由头,咆哮道:“圣旨上说得明明白白,这两道圣旨都是鳌拜那个奸贼自己的意思,皇上只是被他胁迫,这才下了这两道荼毒云贵百姓的圣旨!此乃鳌拜奸贼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的乱诏,本王绝不奉诏!”
  “将士们,本王绝意绝不奉诏,你们领不领这两道旨意!”吴老汉奸转向在场的平西王府将士嘶吼问道。
  “不领!”马宝第一个跳起来,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吼道:“绝不领旨!”
  “不领!绝不领旨!”事关荣华,又有吴老汉奸带头,平西王府将士自然是吼声如雷,挥舞着马刀有节奏的整齐大吼大叫,“不领旨!不领旨!不领旨!不领旨——!”
  整齐如雷的吼叫声中,朱国治和李兴元等人都是面如土色,双腿发颤,生怕这些挥舞着刀剑的吴三桂军豺狼虎豹发起狂来,把自己们乱刀砍死,拿自己的脑袋祭旗。不过还好的是,顾及到要争取时间整军备战和营救儿孙,吴老汉奸并没有马上把事情做绝,只是举起了双手往下压了压,大殿中的吼叫声音立即嘎然而止。
  “听到没有,这就是本王,还有云贵将士给鳌拜奸贼的回答!”吴老汉奸指着朱国治,恶狠狠的吼道:“给本王如实上奏皇上,从今天起,凡是鳌拜奸贼授意的圣旨政令,本王一概不领!一概不接!从今天起,本王只领一道旨意,那就是率兵勤王!清君侧,诛杀国贼鳌拜!”
  “清君侧!”胡国柱跳了出来,振臂高呼道:“鳌拜奸贼,欺君罔上,祸乱朝纲,欺压荼毒我们云贵军民将士!我们要紧随在王爷的旗帜之下,起兵勤王,清君侧!清君侧!”
  “清君侧——!”马宝再次带头,举刀仰天狂吼——没办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历史上也就是他和胡国柱两个联手,硬生生把犹豫不绝的吴老汉奸拉上造反这条贼船的。
  “杀鳌拜,清君侧!”吴应麒也跟着吼了起来,然后吴三桂军的大小将领再次整齐怒吼,“杀鳌拜,清君侧!杀鳌拜,清君侧!杀鳌拜,清君侧——!”
  如雷呼喊声中,吴老汉奸又指住朱国治等三人,八字眉向上挑起,喝道:“听到没有?这就是本王和云贵将士给鳌拜奸贼的回答!回去以后,给本王如实上奏,请皇上颁布圣旨,让本王率兵勤王,替他剪除奸贼,诛杀鳌拜!听明白了没有?”
  满殿都是杀气冲天的吴军将领,朱国治等人那还敢有半句反驳,只是都把脑袋点得象鸡啄米一样,表示一定照办。吴三桂这才喝道:“听明白了都给我滚!顺便想想你们的立场,将来是跟着本王清君侧诛杀鳌拜,还是给鳌拜那个奸贼殉葬!”
  “郭壮图,把这三位大人送回衙门,顺便把昆明六门的城防接管过来,再每位大人衙门安排两百军队保护,以防鳌拜奸贼的党羽伤害三位大人!”
  “胡国柱,安排人手,连夜缝制一面清君侧大旗,到了明天早上,把这面大旗给我在五华山上树起来!”
  ……
  为了麻痹螨清朝廷实行分两步走兴汉灭满的计划,吴老汉奸明知道小麻子和鳌拜企图孤立自己的恶毒用意,仍然假作中计,一方面整顿军队疯狂备战,一方面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把矛头指向了其实最为无辜的鳌拜,并以之为借口,断然拒绝了八旗福寿膏的加税旨意。
  与此同时,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吴老汉奸又在方光琛和刘玄初的建议下,把自己的歪理写成奏折明发京城,要求小麻子颁布旨意,允许云贵军队北上勤王!同时要求小麻子允许吴老汉奸独掌云贵两省,任免官员,约束绿营,集中云贵两省的人力物力,与奸臣鳌拜决一死战。
  方光琛和刘玄初之所以要求吴老汉奸如此做,其手段不过是卢胖子分两步起兵反清的细节补充,其目的不过是麻痹小麻子和鳌拜,让他们认为吴老汉奸的胃口仅是在云贵两省,准备在云贵裂土割据,独立称王,并没有北上反清的起兵计划,以便诱使螨清主力劳师远征南下决战,为更下一步的北伐计划奠定基础。而且根据方光琛和刘玄初的估计,小麻子和鳌拜中计的可能性极大,就算识破此计,将吴三桂军扑灭在云贵境内避免战乱扩大的诱惑,对小麻子和鳌拜来说也极大。
  攘外必先安内,既然直接对朱国治等人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整顿内部和清除异己的工作自然显得刻不容缓,就在当天晚上,平西王府高层再次召开机密会议,讨论用武力手段完全控制云贵的计划。因为这个计划必然要牵涉到吴三桂主力军队的调动派遣这个问题,目前根基尚浅的卢胖子自然没有资格参加,只得按照吴老汉奸的命令连夜返回曲靖,一边整顿曲靖绿营一边待命。
  去向吴老汉奸辞行后,身为吴老汉奸幕府首席幕僚的刘玄初在百忙之中抽空与卢胖子单独密谈了一次,在撇开了旁人之后,刘玄初开门见山对卢胖子说道:“一峰,我们的心愿终于达成了,王爷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了。算起来,你的功劳其实比任何人都要大一些,帮助为师达成了生平夙愿,为师无以为谢,就向你行一个礼权当谢意吧。”
  说着,刘玄初竟然还真向卢胖子双膝跪下,吓得卢胖子赶紧还礼,连声说道:“恩师,你千万不要折杀学生,学生有何德何能,敢当恩师如此大礼?”
  “你用不着谦虚。”刘玄初严肃说道:“如果不是你为王爷造出那么多先进火器,王爷那来那么大的信心兴汉灭满?如果不是你为王爷搞出的八旗福寿膏,王爷那有这么强大的财力扩充军备,又那来的那么大决心与满狗决裂?没有你,为师能不能活着看到这一天,恐怕也是一个大问题啊。”
  “恩师过奖了,过奖了,学生实在不敢当啊。”卢胖子连声谦虚。
  “不说闲话了,时间紧急,为师马上就要去见王爷。”刘玄初匆匆说道:“你这次回曲靖,为师只有一个嘱咐,那就是云贵总督甘文焜的问题。虽然贵州提督李本深是我们的人,甘文焜根本指挥不动他,但是甘文焜收到消息之后,必然会设法逃出云贵,我们能不能把他生擒活捉,实在没有太大把握。”
  说到这,刘玄初压低了声音,低声嘱咐道:“如果你想在军事上有所建树,首先你就得先让众人心服口服,生擒甘文焜的大功,对你来说无疑就是一个理想的晋身台阶,树立威信的大好机会。利用甘文焜目前对你还是颇为信任这个优势,争取抢先拿到这个功劳,那么对你在王爷帐下的前途,无疑大有益处,明白没有?”
  “学生明白,多谢恩师指点。”卢胖子心领神会的答应,一开张就生擒一个总督级别的铁杆汉奸,对鼓舞士气和建立威信自然大有好处。
  “抓紧时间吧。”刘玄初拍拍卢胖子的肩膀,又叮嘱道:“动作一定得快,王爷已经接管了昆明城防,软禁了巡抚、藩台和臬台。不出意外的话,王爷很可能今天晚上就会下令封闭云贵大小关隘,甘文焜如果收到消息,就不会自投罗网了。”
  “学生明白,请恩师放心。”卢胖子再次点头。
  “好孩子,多保重。”刘玄初搀起了卢胖子,又激动的拥抱了这个得意门生,动情说道:“好孩子,有你这样的学生,是为师的荣幸,也是为师的骄傲。”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最后的大清忠臣
  刘玄初建议卢胖子拿云贵总督兼铁杆汉奸甘文焜祭旗,给卢胖子的鸿鹄之志打造一个开门红,为卢胖子的勃勃野心奠定一个坚实基础,说起来容易,考虑到甘文焜对卢胖子基本还是信任的态度,做起也应该不难——可是返回曲靖的路上细细思量起来,卢胖子却又觉得此事颇为棘手,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手到擒来。
  不是卢胖子还想继续上演大清忠臣的好戏不肯对甘文焜动手,把甘文焜骗到曲靖生擒活捉的难度也并不高,棘手难题出现在消息传递时间差的这个环节上,吴老汉奸已经在昆明动手,接管了城防并软禁了云南巡抚、藩台和臬台,马上肯定又要开展更大规模的内部清洗活动,收拾那些靠不住的螨清文武官员,巩固对云贵两省的直接统治,这么大的动静,甘文焜怎么可能一点风声听不到?又怎么可能在这个十万火急的时刻南下,到云南曲靖来自投罗网?
  退一步说,就算吴老汉奸已经封锁了云南的大小关口,一律许进不许出,就连卢胖子这样的西选官,都必须出示平西王府令牌才能通过杨林关和分水关,成功封锁了吴三桂军兵变的消息,同时卢胖子诈敌成功,甘文焜乖乖的南下自投罗网,到了胜境、交水这些关口,吴三桂军的守关将士早就把他给拿下请功了,还轮得到卢胖子去抢功劳?
  鉴于这些问题,卢胖子虽然很是垂涎生擒甘文焜的吴军起兵第一功,但是却偏偏又无可奈何,所以在回到曲靖府向朱方旦、陈斗两个心腹介绍完云南情况后,卢胖子特地向这两个狗腿子说起了刘玄初建议自己抢功的这件事,咨询他们的意见,想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府台大人,茂遐先生此计大善,也是帮府台大人你在军事上展露头角奠定最好基础!”听完卢胖子的介绍,陈斗第一个赞成,认真说道:“府台大人,想必你也清楚,王爷帐下谋臣文士配备方面或许还有欠缺,但是在武将方面,那就是即便比之满狗朝廷也不逊色了,能征善战者、攻守兼备者、智勇双全者,勇猛过人者,数不胜数。而且他们都是跟着王爷征战多年的老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之士,王爷只要不犯糊涂,就绝不会把主力精锐交给新人,更不会在军事上对新人委以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府台大人你如果想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更进一步掌握更多的军队,独掌一军呼风唤雨,那么就势必要和王爷帐下的功勋老将竞争,而唯一能够胜出的机会,就是军功!只有立下了旁人无法企及的盖世奇功,府台大人你才能在军事上进入王爷的法眼,进而建立威信,获得军心,为府台大人的鸿鹄大志奠定坚实基础!”
  滔滔不绝的说到这里,陈斗顿了一顿,又说道:“如果不然的话,就算王爷一直允许府台大人独领一军,继续统领府台大人你的班底曲靖绿营,也绝对不会在军事上获得王爷的信任,在兵力补充、装备配给和钱粮拨给方面都会吃很多亏,更没有机会在大战中展露头角,甚至被王爷当成诱饵炮灰使用。”
  “东家,干吧。”朱方旦迫不及待的说道:“只要把甘文焜骗到了曲靖,他就是瓮中之鳖了,学生还可以给你配一些蒙汗药,放在甘文焜的酒饭里,连刀枪都不用比画,就可以把他生擒活捉,献给王爷表功。”
  “陈大人说的道理,我也懂,甘文焜目前对我应该还是信任的,只要条件允许,把他骗来曲靖送死也应该不难。”卢胖子皱着眉头说道:“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甘文焜还会上当吗?就算他再次上当,乖乖来到曲靖给咱们送功劳,这大功劳,很可能便宜了其他人啊?”
  说着,卢胖子又细细说了自己担心的各种情况,指出以目前的情况,甘文焜就算再信任自己,也很可能没有胆子再往南走一步只会尽快北上逃出云贵,还有就是即便把甘文焜骗来了曲靖,在路上就很可能被吴三桂军的其他人捷足先登,白帮别人做了嫁衣。
  “府台大人的担心很有道理。”听完卢胖子的解释,陈斗也冷静下来,沉吟道:“只要甘文焜不是太笨,在看到麻子皇帝颁布的两道圣旨之后,就一定会明白王爷绝对不可能接受麻子皇帝开出的条件,同时贵阳位置居北,就算甘文焜没有看到这两道圣旨,也肯定已经看到了满狗朝廷发布的邸报,知道了这两道圣旨的大概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甘文焜再傻也会提高警觉,严密监视云南动静,做好迎战准备或者逃跑准备。”
  “迎战或者坚守贵阳这样的军事准备,甘文焜是想都别想。”卢胖子冷笑道:“控制贵州军队的提督李本深、总兵王永清、崔世禄和江义这帮人,早就是王爷的人了,平时就完全不听甘文焜的调遣,这会甘文焜还拿什么迎战?拿什么守贵阳?恐怕他能不能逃出贵州,都是一个大问题了。”
  “咦?”说到这,卢胖子忽然打住,白白胖胖的肥脸上也露出些迷茫神色,自言自语的说道:“奇怪?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最后那句……?”
  “东家,你自己刚说的话,马上就忘了?”朱方旦又好气又好笑,替卢胖子重复道:“你刚才最后那句是——恐怕甘文焜能不能逃出贵州,也是一个大问题了。”
  “是吗?”卢胖子的神情更是迷茫,喃喃说道:“甘文焜能不能逃出贵州,恐怕也是一个大问题了?我明白这一点,甘文焜会不会又明白这点?王爷这边,大小关口又是许进不许出……”
  喃喃说到这里,卢胖子的胖脸之上,已经是小眼微眯,嘴角上翘,肥肉挤成两团,看到这熟悉的奸笑模样,朱方旦和陈斗心里顿时明白——卢胖子,八成已经琢磨出一个缺德得祖坟冒青烟的鬼主意了。果不其然,卢胖子很快就笑嘻嘻的吩咐道:“陈大人,快,去把肖二郎叫进来,我有差使交代给他。朱师爷,你马上去把我的大印拿来,给我开三张路引。”
  ……
  被卢胖子和陈斗料中,自从在邸报之上知道小麻子的两道圣旨大概内容之后,安居贵阳的云贵总督甘文焜就明白必然要有大事发生了,更明白吴老汉奸绝对不可能同意小麻子开出的条件——每两八旗福寿膏征税纹银八钱,还要吴老汉奸进贡五千斤价值等金的八旗福寿膏种子,这不是要吴老汉奸的老命是什么?
  就算吴老汉奸答应,吴老汉奸麾下的那帮宁死不吃亏、拼命占便宜的豺狼虎豹也绝对不会答应!
  矛盾不可调和之下,这两道圣旨会导致什么不测后果,甘文焜已经不敢去想象了。而更让甘文焜心惊胆战的是,几乎就是邸报发抵贵阳的同时,手握朝政大权的鳌拜政令也接踵而来——命令甘文焜约束贵州军队,做好坚守贵阳、遵义和镇远三处贵州要害城池的准备,还有就是随时向鳌拜奏报云南军队动向,提供云贵两省的山川地形图与军队驻防图。
  看到这道命令,甘文焜还能不明白鳌拜的险恶用意?还能不明白螨清朝廷内部已经暂时抛弃了矛盾,准备先攘外后安内先拿吴三桂下手试刀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鳌拜显然高估了甘文焜这个云贵总督对云贵两省的控制力,吴老汉奸的老巢大本营云南就不说了,就是稍微次要的贵州军队,没有吴老汉奸点头,甘文焜也休想调动一兵一卒,甚至以贵州巡抚曹申吉为首的文官系统,也在吴老汉奸的金钱美女攻势下纷纷变节,对甘文焜的政令置若罔闻,甘文焜还拿什么控制贵州军民,把吴老汉奸封锁在云南境内,给鳌拜的平叛大军建立桥头堡?无奈之下,还算精通军事的甘文焜所能做的,也就是向鳌拜提供地图和军队驻防图等等资料,还有做好监视吴老汉奸动静工作和做好逃命准备了。
  掐着指头计算着路程和度日如年的等到康麻子十年腊月初二这天,甘文焜益发觉得情况不妙了,怎么这两天云南那边已经没有半点消息过来了?最后的云南动向情报,也彻底定格在了十一月二十七这一天,此后再没有一个派去监视吴三桂的眼线回来,也没有一个关于云南情况的消息传来,在这几天时间里,云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父帅,父帅,大事不好了!”就在甘文焜如坐针毡的时候,儿子甘国城又带来了新的噩耗,刚一进门,满头大汗的甘国城就喘着粗气叫道:“父帅,刚收到消息,今天天刚亮,贵阳东面的龙里黎儿关和北面修文扎佐关都封关了,一律许进不许出!”
  “什么?”甘文焜猛的跳了起来,大吼道:“谁干的?谁下的命令?为什么要封关?!”
  “提督李本深!”甘国城答道:“问过了,是李本深亲自下的命令,用的借口是严查八旗福寿膏种子走私,但是又不搜查过往商旅行李,只是不许出关。”
  “难道云南真的出事了?”甘文焜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又赶紧问道:“那李本深人呢?现在在那里?”
  “不知道。”甘国城摇头,给出了一个让甘文焜无比沮丧的答案,“孩儿派人去提督衙门知会,但是提督衙门的人都说不知道李本深的去向,只说等李本深回来,再向他禀报父帅召见。”
  “出大事了,绝对出大事了!”甘文焜跺脚,懊恼道:“我就知道,只要那两道圣旨一到昆明,就肯定会出大事,李本深躲着不见我,八成是去调动军队控制贵州险隘了!”
  “兄长,要不咱们快走吧。”甘文炯凑上来,建议道:“乘着现在李本深才开始行动,我们赶快出城,走山间小道离开贵州,回京城报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3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