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才子(精校)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96

  “犯官王化贞,刚才熊廷弼的话,你可都听到了?”张大少爷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问道:“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三日,你逃往大凌河右屯与熊廷弼见面之时,熊廷弼是否与你协商率领辽东百姓撤回山海关?你是否同意此事?”
  趴在大堂上的王化贞艰难抬起头,先怨毒的看一眼张大少爷,又扭头看看跪在一旁的老同僚兼老冤家熊廷弼。然后才大声叫道:“没这回事!熊廷弼提出率领辽东百姓撤回山海关,我从头到尾都坚决反对,只是坚持反攻广宁,或者坚守宁前,是熊廷弼一口咬定这条命令,逼着我撤退的!他是辽东经略使,节制三方,官职比我高,我不得不撤退!”
  “放屁!”熊廷弼勃然大怒,吼道:“王化贞,你说我是节制三方的辽东经略使,那你在辽东的时候,什么时候听过我的命令?我命令你坚守广宁,集结精锐牵制建奴主力,你偏偏要主动进攻,还把辽东一带四十多座城池的兵力抽调一空,执行你的狗屁三个月荡平建奴计划,结果把我们大明的辽东精锐丢得一干二净,害得我连继续再战的兵力都没有,你还好意思说你听我节制?!”
  “你才放屁!我提出主动进攻,三个月荡平建奴,是得到朝廷批准、叶阁龙点头的,你如果不满,可以去问朝廷,去问叶阁老!”王化贞大耍无赖,挣扎着大声叫道:“至于我误中建奴奸计,把辽东精锐丢光。我认罪!朝廷剐了我,我都认!可是你提出率领辽东百姓撤回山海关,我没有同意,是你命令我撤退,我才执行的!”
  “放屁!”熊廷弼气得满脸的虬髯胡子都直了起来,咆哮吼道:“王化贞,你到底要不要脸?你是提出反攻广宁和坚守宁前不假,可我分析这两条行动的利弊得失以后,你就同意了撤回山海关。”
  “那我签字用印的公文在那里?”王化贞继续耍赖,大声叫道:“如果你拿出有我签字用印的公文,那我就认罪,否则的话,我王化贞宁死不背这条消极抗战、擅自撤退的罪名!熊廷弼,大家同僚一场,要死一起死,我王化贞没你那样的福气,有一个这么好的女婿帮你摆脱罪名,可是你的女婿要往我头上栽赃,也没那么容易!”
  “那时候形势那么紧急,建奴大军距离右屯已经只有四十里,我和你那来的时间草拟公文签字用印?”熊廷弼气得混身发抖。又吼道:“还有,我熊廷弼虽然有一个女儿,可至今仍然待字闺中,上那里冒出来一个女婿帮我脱罪?给你栽赃?”
  “哈哈,老熊,你装糊涂了不是?”王化贞哈哈一笑,正要把话题扯远。那边张大少爷见自己内定岳父诡辩实在不是王化贞对手,赶紧向堂上的铁杆盟友宋金和周应秋各使一个眼色,两人会意,宋金站起来尖声叫道:“住嘴,王化贞,别以为你有人帮你诬告就可以得逞,姚宗文的管家已经被抓了,去抓姚宗文到镇抚司接受审问的锦衣卫,也已经上路了,你要是再胡说八道,咱家亲自掌你的嘴!”
  “姚宗文已经倒了?”王化贞脸色一变,心知情况不妙,赶紧住口。那边周应秋也喝道:“王化贞,你休得耍赖,上一次三堂会审,你亲口承认你是和熊廷弼协商之后率领辽东军民撤回山海关的,本官也亲耳听到的,本官可以为熊廷弼做证。”
  “周大人,我怎么不记得我有说过这样的话?”王化贞有恃无恐,大声叫道:“空口无凭,既然你说我承认过这事,那请你拿出我签字画押的供状和案卷来,那我就立即认罪!如果拿不出来。那么对不起,我王化贞就是受遍镇抚司十八般大刑,也绝不被人诬陷栽赃!”
  周应秋哑口无言,杨渊则笑嘻嘻的说道:“所以我说嘛,当时记录的书办该杀,还有得请邹元标邹大人和王纪王大人出堂做证,如果他们两位还不够,就请福建的叶阁老也辛苦一趟,来京城做证,他是当时的首辅,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案子的细节。”说到这,杨渊又向张惟贤问道:“张国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错,如果熊廷弼无法拿出确凿证据证明王化贞当时同意了撤回山海关,那么是得辛苦王大人和邹大人出堂做证。”张惟贤点头——同时张惟贤心里也非常明白,张大少爷这会就算把邹元标和王纪传来做证也没用,那两个都是东林党死党,和叶向高、王化贞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情于理都不会替熊廷弼脱罪,说一句时间太长记不清楚了,那就已经算是非常够意思了。
  审问进行到这里,案情已经彻底陷入僵局,王化贞矢口否认自己是和熊廷弼协商后才选择撤回山海关。熊廷弼却因为种种原因,拿不出任何凭据证明此事,诡辩狡辩更不是王化贞的对手,而上一次三堂会审的原始证据却被人有意无意的毁灭,把这个案子彻底拖入了泥潭。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换成一般人也许早就束手无策了,可咱们的张大少爷是什么人?张大少爷稍微回头,向和王化贞同一类型的狗头军师陆万龄使个眼色,陆万龄立即会意退入后堂,咱们的张大少爷则又转过头来,向刑部尚书李养正笑道:“李大人。好象我们都忘记了一个重要证人,就是当时负责那个刑部书办,我们把他叫来一问,不就知道王化贞有没有说过那话了?”
  “下官立即去查,看看那个书办姓甚名谁,把他传上堂来做证。”李养正起身答应。那边宋金则慢悠悠的说道:“李大人,不用查了,那个书办已经做不了证了。上次三堂会审结束后才过了两个月,那个书办就在一个晚上喝醉了,掉进自家井里淹死了。”
  “肯定是有人杀人灭口!”公堂外有人带头大喊,立时引起大片响应,无数京城百姓随声附和,对王化贞恶感倍增。王化贞则把头一昂,大声说道:“原来那个书办已经死了,犯官当时身在天牢,不知道,不清楚。”
  “那么熊廷弼,当时你和王化贞商量的时候,都有那些人在场?”张大少爷并不死心,又向熊廷弼问道。熊廷弼仔细回忆,答道:“当时我是在城楼上和王化贞商量,我身边有六个亲兵,王化贞也带来了两个亲兵——因为那两个亲兵得把他搀着上城楼。对了,还有右屯千户王辉也在场。”
  “很好,那你可记得六个亲兵的姓名?”张大少爷很激动的问道。不等熊廷弼回答,宋金又懒洋洋的插嘴道:“也不用查了,咱家早就派人查了,也都死光了。”
  “九个人都死光了?”满场大哗,一起惊叫问道。宋金点点头,尖声细气的答道:“千户王辉死在天启二年,死因是自缢。熊廷弼的六个亲兵后来被编成了斥候,派去侦查建奴军队的动向,有一次出去就没回来,等好不容易找到他们尸体的时候,六个人连同他们的四个同伴,都被射成蜂窝,躺在小凌河旁边的树林里。至于王化贞的两个亲兵。一个叫安文远,一叫叫刘凤鸣,都是王化贞的同乡,王化贞下狱后他们都回了老家山东诸城,没到一年,先后都不明不白的死了。”
  “呜——!”公堂内外响起山崩地裂一般的惊呼声,几乎所有人心中都闪过同样的念头——杀人灭口!而杨渊和王化贞也暗暗心惊,惊讶于东厂和镇抚司的消息之灵通。张大少爷则颓然坐回椅上,喃喃说道:“证人都死光了,这还怎么对质?”
  “张大人,别急啊。”杨渊带着难以遮掩的得意,微笑说道:“还有邹元标邹大人和王纪王大人啊,你还可以传他们来做证啊。”
  “狗咋种,你急着把案子搅大的目的,你以为少爷我不知道?”张大少爷瞟了杨渊一眼,心知杨渊此举也是一箭三雕,保王化贞的同时害熊廷弼,又挑起东林党和魏党更大的决战,把大明党争推向极致,让一些人可以从中渔利。低头盘算许久后,张大少爷抬起头来,向其他几个主审官问道:“张国公,周大人李大人,案情现在陷入僵局,光靠目前掌握的证据,我们无法判断辽东军民撤回山海关,到底是熊廷弼一人独断,还是他和王化贞商量后的结果,所以没办法继续审下去。要不,今天就先审到这里?把王化贞和熊廷弼暂且收监,我们再商量传唤那些证人出堂做证?”
  “张大人说得对,下官赞成。”杨渊第一个开口,意见也今天第一次和张大少爷相同。那边张惟贤、周应秋和李养正也觉得案情棘手,无法再审,也都点头同意。只有宋金微笑不语,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好,既然诸位大人和宋公公都没意见,那下官就宣布退堂了。”张大少爷提起惊堂木一拍,大声说道:“犯官王化贞、熊廷弼听宣,你二人口供截然相反,熊廷弼你说是与王化贞协商后做出的撤退决定,王化贞你却说是熊廷弼一人决定,由熊廷弼率领五千军队断后,你率领辽东百姓撤回山海关,是真是假,一时难以……”
  “张大人,你说错了,是犯官王化贞率领最后的五千军队断后,熊廷弼率领辽东百姓撤回山海关。”王化贞生怕张大少爷给熊廷弼玩什么断后之力战建奴不屈之类的虚报军功花招,赶紧出言纠正。张大少爷楞了一下,拿过案卷翻看着,随口问道:“你率领五千军队断后,怎么可能?熊廷弼身为辽东经略使,身边能离开军队保护,你们当时是怎么决定的?”
  “张大人,绝对错不了。”王化贞嘲笑道:“犯官当时和熊廷弼商量,辽东已经只剩下最后五千军队,如果再分兵,只会继续削弱力量,所以我们决定临时组织民兵保护百姓撤退,最后的五千军队则集中在一起断后。”
  “犯官熊廷弼,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张大少爷飞快埋怨道:“你身为辽东经略使,理应最后一个撤回山海关,怎么能让副手断后?”
  “当时熊大人是提出由他自己断后的。”王化贞得意洋洋的说道:“可我对熊大人说,我是辽东巡抚,辽东军队是我的直系部下,我指挥起来更容易一些,所以熊大人把断后的任务让给了我……”
  “王化贞!”满头大汗的杨渊急得放声大吼。被杨渊这么一提醒,王化贞这才发现上了张大少爷的当,顿时面如土色,想收回话却已经来不及了。张大少爷则微笑问道:“王化贞,现在你还不承认,你是和熊廷弼商量后才决定撤回山海关的?”
  “哈哈,这个小张大人,你还真有一手!”熊廷弼这才明白张大少爷念错案情的用意,乐得哈哈大笑,这才终于相信张大少爷确实是为了救他而来。而王化贞马上象杀猪一样惨叫起来,“我没有承认,我只是和熊廷弼商量如何撤退,没商量该不该撤退!是熊廷弼下令撤退,我才和谁……和他商量怎么……怎么的。”话虽如此,可大堂外面还是嘘声四起,王化贞本人更是面如土色,满身大汗,都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王化贞——!”东厂监审太监宋金忽然站起来,尖声怒喝道:“咱家再也看不下去了!王化贞,本来咱家还心存慈悲,想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逃脱凌迟处死的惨刑,可你还在继续狡辩,那你休怪咱家出手无情了!王化贞,你以为那九个人,真的全部被你的同党给灭口了吗?”
  “难道没有?”正在头晕脑胀的王化贞大惊失色,脱口答道。宋金狰狞笑道:“你的那个同乡安文远命大,被人刺杀的时候,杀成了和他容貌十分相近的同胞弟弟安文近,他又看到刘凤鸣也死了,知道你是在杀人灭口。所以他为了活命,也为了找你报仇,就用滚油烫坏了自己的容貌,又吞了火炭,改变了自己的声音,逃过你的同党的继续追杀!这一次张大人重审此案,他就主动到了东厂投案自首,出堂指证你来了!”
  “啊——!”王化贞彻底瘫软在了地上,颤抖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边宋金则一挥手,喝道:“把王化贞的亲兵安文远带上来!”
  如雷的欢呼声中,一个脸上涂满药膏的便装男子被带上刑部大堂,跪到张大少爷面前,用手一指王化贞,沙哑着嗓子说道:“大人,小人可以做证,王化贞当时是和熊廷弼熊大人商量了撤回山海关,王化贞他同意了,熊大人才下的命令。小人是他的亲兵,亲眼也亲耳听到,小人可以做证。”
  “砰!”张大少爷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大胆王化贞,死到如今,你认不认罪?”
  “我……认罪。”被灭口的人忽然活过来,并且出堂指证自己,王化贞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瘫在地上嚎啕大哭道:“我认罪,我认罪,我是同意了撤回辽东,可我也有功劳啊,我独自率领五千军队断后,保护了辽东百姓撤回山海关,我有功劳啊。”
  “认罪了就好。”张大少爷微微一笑,先让轮值书办过去,让王化贞在口供上签字画押,然后才微笑着说道:“陆年兄,辛苦你了,可以起来了。”
  “多谢张大人。”那个所谓的安文远嘻嘻一笑,站起身来抹去脸上的黄绿药膏,露出自己的真正容貌——赫赫然是张大少爷的狗头军师陆万龄。看到陆万龄那尽是谄媚的阿谀笑容,张惟贤、李养正、周应秋和熊廷弼等人都是目瞪口呆,本已经瘫在椅子上的杨渊和瘫在地上的王化贞则如遭雷击,一起跳起来疯狂怒吼,“张好古,你好无耻!”
  “这不叫无耻,这叫妙计。”张大少爷放声大笑,“王化贞,其实你在大堂上会狡辩耍赖,我和陆年兄在家里已经分析演练过上百次了,陆年兄的护膝都跪破了一对,你今天在大堂上的一言一行,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所以本官才委屈陆年兄装扮成你的旧亲兵安文远,终于从你这条老狐狸嘴里掏出了真正的口供!”
  “张好古!张好古!张好古——!”王化贞气得眼睛都红了,疯狂大叫道:“我王化贞就是做了鬼,也放不过你——!”
  “王化贞——!”张大少爷咆哮得更加大声,大吼道:“你以为我今天戳穿你的真面目,真的只是为了替熊廷弼一个人讨还清白吗?不!我是在为广宁十三万冤魂讨还公道!十三万大明精锐啊,手拉手可以绕北京城一圈,他们个个都是爹妈生父母养,大部分还有妻子儿女!就因为你的愚蠢,你的无能,他们才葬身沙场,他们的妻儿老小才望门而泣,无依无靠,孤老一生,你就是死上一万次,都不足以赎你的罪过!今天,本官如果不替他们讨还这个公道,本官有何面目去见所有大明将士的父母亲人?!有何面目去见所有为国捐躯的大明将士英灵?!”
  “王化贞,你死有余辜——!”张大少爷义正言辞的怒吼绕粱三匝,回音不绝。而王化贞如遭重击,情不自禁的退后一步,一屁股坐在地上,缓缓低下头去。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啪啪啪啪啪!”隔了半晌,雷鸣一般掌声才在刑部大堂内外同时响起,包括英国公张惟贤在内,都是饱含热泪,大声鼓掌,拍得手都疼了,却毫无察觉。
第六十一章
暂时的离别
  熊廷弼冤案迅速审结,张大少爷虽然用了不少相当不光彩的手段,可因为张大少爷最后那一段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还是赢得朝野上下和街头巷尾的一片赞誉声音,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官员纷纷称赞张大少爷为有勇有谋,才智过人,从不能入手处入手,成功揪出广宁之败和辽东丧失的真正元凶,同时也为牺牲的大明将士讨回了公道正义,不愧为大明张青天。也正因为如此,魏忠贤向明熹宗报告审理情况时,说话声也能大声一些。
  “这么快就审结了?张好古这小子挺行啊。”明熹宗一边亲自研磨着自行车车轮最为关键的轴承,一边随口问道:“不过审得这么快,朝廷官员和民间百姓有没有怨言,认为张好古草率办案的?”
  “皇上,这一点奴婢可以用脑袋担保,不管是朝廷上还百姓中间,都没有半句怨言。”魏忠贤笑嘻嘻的答道:“张好古那小子之所以把案子审得这么快,是因为他前期查案仔细,准备充足。在公堂上又巧设妙计,诱使王化贞说出了实情,所以民间和朝廷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夸奖张好古办案公正,机智过人,是我们大明朝难得的青天老爷。甚至就连英国公张惟贤张大人,都对张好古的办案手段佩服得不得了。”
  “哦,原来张好古比朕想象的更能干啊。”明熹宗头也不抬的说道:“那这事你看着办吧,不用再问朕了,还有张好古的封赏,也由你安排了。”
  有了明熹宗的这句话,魏忠贤真的就开始放手干了——王化贞丧师辱国,丢失广宁两条大罪外加擅自撤退半条大罪,秋决,遇赦不赦!熊廷弼不救广宁罪当斩,但事出有因,罪减一等;擅自撤退,但这是熊廷弼与辽东巡抚王化贞共同商议的结果,同样罪减一等,革职罢官,逐回原籍永不叙用!姚宗元指使家仆收买证人,破坏五堂重审并诬陷无辜,革职下狱,交三法司从重论罪!杨渊举止失堂,办事糊涂,革职永不叙用!至于五堂会审主审官张好古,虽审案有功。但年纪太轻,办事有欠老练,记大功一次,不予升赏,仍任翰林院修撰一职。倒是监审太监宋金,因为协助审理有功,重赏纹银千两,又被升为司礼监掌司,让宋金很是欣喜若狂了一把。
  “老泰山,王化贞罪恶滔天,张好古给他定了一个斩立决,你怎么改成了秋决?”直到拟完魏忠贤口述的公文,杨六奇才敢小心翼翼的问道:“而且王化贞欺骗老泰山,为东林党充当内应,岳父大人你怎么不但不给王化贞加罪?反而给他罪减一等?”
  “黄毛小子,你懂什么?”魏忠贤瞪一眼女婿,冷笑道:“咱家现在如果就杀了王化贞,还拿什么给东林奸贼加罪?王化贞是该死,可现在还不能死,现在离秋决还有三个多月,咱家还要在三个多月里。利用王化贞行贿一案,彻底除掉东林六奸贼!”
  “原来老泰山还考虑到了这么一点,现在就杀了王化贞,我们是没理由再处决东林六奸贼了。”杨六奇恍然大悟,对魏忠贤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那边魏忠贤面前新红人之一的冯铨则落井下石道:“九千岁,其实这都怪那个张好古,他明知道王化贞案另有疑点——叶向高、邹元标和王纪几个东林党贼头很可能牵涉到了杀人灭口案,他却不闻不问,故意放走了这三个贼头。他如果揪住这一点不放,说不定可以把东林奸党的所有人都牵连进去。”
  “冯铨啊,咱家知道你急着给咱家建功立业,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东林奸党连根拔除。”魏忠贤摇摇头,缓缓说道:“可你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大局眼光,咱家是想把东林奸党连根拔除,可不能一下子就把东林奸党拔除!为什么呢?东林奸党把持朝政数十年,学子门人遍布天下,在朝廷和民间都是树大根深,咱家如果急于求成,动辄牵连成百上千,势必引起国家动荡,不利于朝局稳定,也不利于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对付他们,要一步一步的来,先把他们分化,然后再分批、逐次的收拾他们,这样才能不仅更有效,也可以把拔除东林奸党带来的损失和对朝廷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所以咱家认为张好古就处理得很好,故意不去追究东林党党魁叶向高的责任,以免事情闹大。把所有东林党奸贼都逼到咱家的对立面,让咱家可以腾出手来专心收拾东林六奸贼。”
  “张好古会有这么忠心和聪明?恐怕他只不过是急着想把老丈人救出大牢,所以才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牵连进太多人,免得他老丈人在天牢里住一辈子。”冯铨心中嘀咕,悄悄把目光扭开,偷眼去看魏忠贤帐下的头号智囊崔呈秀,恰好崔呈秀也在看他,四目相交,立即撞出一连串看不到的火星,两人心中也同时骂道:“他娘的,迟早有一天干掉你!”
  “岳父,小婿愚钝,还有一事不明,请老泰山指点。”杨六奇又必恭必敬的说道。得到魏忠贤点头批准后,杨六奇这才问道:“岳父,张好古为人干练,精明过人,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岳父大人你也多次说过要提拔他,这一次他为朝廷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为什么不乘机把他官职升上几级?还有,张好古的岳父熊廷弼。虽然脾气暴躁,但素知兵事,也是个难得的人才,这次全亏了岳父大人你点头,他才能捡回一条命,岳父大人为什么还不乘机笼络他一下,让他为你所用?反而将他革职回籍,永不叙用?”
  “这你就更不懂了。”魏忠贤阴笑,淡淡说道:“咱家正是想用熊廷弼,所以才给他加上一条永不叙用。咱家也正是想要张好古的绝对忠心,所以才不急着升他的官。”
  “想用熊廷弼。所以才判他永不叙用?想要张好古的忠心,所以才不升他的官?”杨六奇越听越是糊涂。只有旁边的崔呈秀和冯铨两人心知肚明,一起心道:“九千岁,果然厉害。”
  ……
  魏忠贤正式在释放熊廷弼的公文上批了红后,被关押了整整三年的熊廷弼才算是得以释放,出狱那天,熊兆珪、熊兆琏和熊瑚三兄妹早早就守在了东厂大牢门口,当熊廷弼在肖传的亲自护送下走出世人闻名色变的东厂大门时,熊瑚三兄妹立即冲上前去,抱着熊廷弼嚎啕大哭,与父亲互叙别来之情,哭得性格刚强的熊廷弼也忍不住老泪纵横,和三个儿女抱头痛哭,庆幸这次的劫外余生。而肖传等了许久,直到熊廷弼一家哭得差不多了,肖传才笑道:“熊大人……哦,不,现在应该叫熊伯父了,快回家去吧,有人在你家里肯定等得不耐烦了。再说这里是东厂,呆久了别人也会说闲话。”
  “多谢肖大人。”熊廷弼抹去老泪,指着肖传向儿女们说道:“孩子们,这位是肖传肖大人,为父在东厂大牢里,多亏了他的悉心照顾,才没吃到苦头,你们快替为父感谢他……怎么?你们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父亲,肖大人是得感谢,不过你更得感谢另一个人。还有,你得多谢小妹。”熊兆琏笑着答道。听到二哥这么说,熊瑚的粉脸立即红到了脖子根。肖传也笑道:“熊伯父,千万别谢我,照顾你是我应该做的。再说就算要谢,也有人已经重重谢了。”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熊廷弼越听越是糊涂。这时,肖传又催促道:“熊伯父,你们快回去吧,你们回家的马车。我也给你们雇好了。”说着,肖传硬是把熊廷弼推上了自己早就备好的马车。那边熊瑚兄妹也先后上车,一边和熊廷弼说着家里话,一边快马加鞭的赶回安康胡同。
  到安康胡同的自家门口,熊兆珪的妻子和几个孩子也早守在门前,祖孙见面,少不得又是一阵久别重逢的喜极而泣。抱着小孙子哭了许久后,熊廷弼这才想起开始的问题,忙问道:“兆珪,兆琏,瑚儿,你们不是说有人在这里等着我吗?怎么不见人?”熊瑚脸又是一红,低头不敢答话,熊兆琏则笑道:“父亲,他现在还不方面在我们家门前露面,你进去就知道了。”
  “到底是谁?怎么都神神秘秘的?”熊廷弼满头的雾水,大步跨进自家房门时,却猛然看到数日前的主审官张好古张大少爷轻装微服,毕恭毕敬的站在大堂之中迎接自己归来,身后还站着一个仆人打扮的年轻人。熊廷弼不由大吃一惊,“张大人,你这是干什么?还有,你怎么会在我的家里?”
  “小侄张好古,见过熊伯父。”张大少爷不敢怠慢,领着张石头双膝跪下就要磕头。惊得熊廷弼赶紧拦住他,说道:“张大人,你可千万不能行此大礼,你是我熊廷弼的救命恩人,我怎么还能受你这样的大礼?”
  “爹,你就让他磕头吧,他应该磕的。”熊瑚红着脸小声说道。看看女儿这副娇羞模样,又联想起公堂上王化贞那些话,熊廷弼顿时明白过来,指指熊瑚,又指指张大少爷,结结巴巴的问道:“难……难道说,王化贞说……说的我那个女婿,就是他?”
  “爹——。”熊瑚的脸彻底红到脖子根,低着头不敢说一句话。张大少爷则毫不脸红,飞快磕头说道:“熊伯父,小侄与令千金虽然情投意合,但目前还是朋友关系,如果伯父开恩,能将令千金许配与小侄,那小侄一定不忘泰山大人的大恩大德,也一定会让令千金终身幸福。”
  熊廷弼目瞪口呆,半晌才苦笑着说道:“想不到生一个漂亮女儿,还有这样的好处?最起码坐天牢的时,还有女婿出来救命。”
  各自落坐后,熊瑚也还算老实,主动把自己和张大少爷认识的经过说了一遍——当然没敢说张大少爷打算把她迷奸,只是说自己在临清码头盘缠用尽,遇上张大少爷仗义疏财,帮自己度过了难关。然后熊瑚又告诉熊廷弼说,张大少爷为了追求自己而立誓营救熊廷弼,又考中探花并获得魏忠贤信任和宠爱,这才开始了艰苦非常的营救熊廷弼行动,从金銮殿上险些被暗算,到为了拖延时间而跪求邹元标墨宝,还有大撒银子打通上下关节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揭穿汪文言的诡计,熊瑚也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待到熊瑚好不容易说完,熊廷弼已然叹了无数口气,说了无数句,“多亏了张公子,多亏了他啊。如果不是他,我这颗脑袋,肯定就保不住了。”
  “父亲,张公子对我们熊家真的没得说。”熊兆珪终于替张大少爷说了句公道话,“而且他对小妹也是真心的,反正小妹还没有许给人家,父亲你干脆就成全他们俩的好事吧。”
  听到熊兆珪这么说,张大少爷自然是心花怒放,张石头也是笑得嘴巴都合不拢——熊瑚嫁给张大少爷,熊瑚的陪嫁丫鬟自然就归他了。只有熊瑚又羞又喜,低着头不敢说一句话。而熊廷弼却出乎预料的保持沉默,久久不语,弄得张大少爷和熊瑚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生怕熊廷弼不肯同意这门亲事。
  “张公子,按理来说呢,你对我熊家有大恩,又和瑚儿情投意合,我本不应该阻止。”过了良久,熊廷弼才缓缓说道:“可是你考虑好没有,你真愿意娶我的女儿?”
  “当然愿意。”张大少爷激动的点头答道。熊廷弼凝视着张大少爷,缓缓说道:“我的意思是,你考虑过娶我女儿的后果没有?我现在是罢官免职的罪人,永不叙用的乡野村夫,你如果娶我的女儿,势必会受到我们熊家的牵连,对你的前途十分不利。说不定,还会害得你现在的官职都得丢了。”
  “爹,你说的是真的吗?”大惊失色的熊瑚脱口问道。熊廷弼点头,严肃说道:“张公子如果娶了你,就变成了犯官亲眷,朝廷上那帮言官御史不会放过他。而且他才刚刚审理了我的案子,回过头来就马上娶了我的女儿,虽至公,也变成了不公,虽无私,也会变成有私,到时候清流言官一起弹劾,加上杨渊之流的官员推波助澜,张公子乌纱落地是肯定,说不定还会身陷囹圄,背上罪责。”
  “啊!”熊瑚惊叫一声,刚才还通红的粉脸已经是毫无人色。张大少爷则激动大叫起来,“不!我可以不当这官,也不要这个功名,我只要娶熊瑚!我当官就是为了熊瑚,为了她不要这个官,也是理所当然。”
  “你考虑好了?”熊廷弼斜眼盯着张大少爷,沉声问道:“你真的考虑好了?你是新科探花,九千岁面前的大红人,皇上对你也是青眼有加,自己本身又是才智出众,将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你真的舍得为了我的女儿,放弃这一切?”
  “舍得。”张大少爷斩钉截铁的点头。熊廷弼一笑,缓缓说道:“好,我同意这门亲事,叫你的父母请媒人来提亲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