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精校)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34

  “董公公,你够狠!”刚跑到远处,丁大全就满肚子火气的向董宋臣竖起大拇指,并恶狠狠的哼道:“董公公,看来你是铁了心要和贾似道上同一条船了。丁某也不想问贾似道给了你多少好处,但不管贾似道给丁某多大的好处,本相也不会给他坐大的机会!既然蒙古使节没办法见到皇上——那忠王一家或者宋京那帮人,今天也别想见到皇上!”
  “丁大人,你好大的权威啊,皇上想要接见地人。你竟然也阻挡得了?”董宋臣阴阳怪气的说道。丁大全冷哼不做回答,仅是将头扭转过去,董宋臣还以为丁大全已经无计可施,便也是冷笑一通,将阎庆拉到一边密谈。丁大全却乘董宋臣与阎庆转身的机会,悄悄向他乘来那顶轿子的轿夫打了一个手势,轿夫立即入轿。片刻后一只雪白的信鸽便从轿中飞出,展翅飞向临安城方向。而董宋臣和阎庆等人因为是背过身的缘故。谁都没有看到丁大全的这个小动作……
  ……
  “咕咕,咕咕。”雪白地信鸽滑过同样雪白的大地,直接落到临安十三门之一地清波门城楼上,丁大全的死党兼心腹禁军团练陈大方早已等候良久,见信鸽飞来,陈大方立即向城下命令道:“传令各门,按计划行动。发现那些人,马上报我。”城下很快传来答应的声音,同时又有十二只信鸽分别飞出,紧接着有人叫道:“将军,宋京那些人来了,走燕唐街,最多再有一柱香就要到清波门。”
  “很好,继续注意忠王府的行踪。”陈大方冷笑着命令一声。大步走下了清波门城楼,刚在门前站定不久,宋京和陈宜中一行人的轿子便抵达了清波门。陈大方伸出手喝道:“停轿,不许出城。”几顶轿子停住,贾老贼的心腹走狗宋京、陈宜中和翁应龙三人分别走出轿子,知道陈大方和丁大全关系的宋京阴沉着脸问道:“陈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是大宋官员,我们出城游玩,为什么不许我们出城?”
  “宋大人,这不是下官地意思——下官那敢阻拦你出城?这是丁大全丁丞相的命令,下官仅仅是执行而已。”陈大方的话语颇为不卑不亢,态度却不容置疑。宋京闻言大怒,立即追问道:“丁大全不许我们出城?他凭什么不许我们出城?”
  “宋大人切莫生气,丁丞相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陈大方不慌不忙的说道:“昨天马太尉的公子遭遇不幸的事,相信各位大人都知道了吧?因此丁丞相下令负责临安城城防的下官严加戒备,加强保卫诸位从前线回来地大人的安全。尤其是防止心怀歹意之人与各位大人接触。所以丁丞相命令下官。在各位大人奉旨返回前线之前,绝对不许各位大人出城。以防意外。”
  “我们的安全有我们自己负责,不用丁丞相操心。”宋京皱眉喝道:“我们又不是犯人,除了皇上之外,谁也没有资格限制我们的自由!”
  “宋大人,下官该说的都已经说了。”陈大方皮笑不肉不笑的说道:“宋大人如果还有疑问,尽可以进宫去请圣旨,或者直接去面见丁丞相要求解释,否则下官相令在身,是绝对不会让你们出城地。”
  “丁大全目前在城外,我们怎么去面见他?”宋京大怒问道。陈大方一耸肩膀,两只手上臂紧贴胸肋,下臂摊开做无奈状,“那下官就无能为力了。其实不光是你们,丁丞相还命令忠王爷与忠王妃也不得随便出城,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他们刚在府中遭遇刺客,更需要保护。你们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在这里等着,一会忠王爷与忠王妃也要来这边了。”
  “少废话,让开。”宋京彻底火了,冲上前去想推开陈大方。陈大方却一挥手,二十余名禁军士兵立即挺枪指住宋京,“宋大人,忘记说了一句,丁丞相还交代了,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那怕用武力也要你们留在城内——出了什么事情,丁丞相自己担当,亲自向皇上交代。”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已经是午时,但董宋臣在葛岭上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约好的忠王夫妇到来,董宋臣不免有些心慌意乱。恰在这时,董宋臣瞟到远处的丁大全正在与轿夫交头接耳密谈着什么,董宋臣忙悄悄踮步过去,打算偷听丁大全的谈话,但他刚走到丁大全附近就被发现,丁大全扭头向董宋臣微笑道:“董公公,不用偷听了——刚才本相接到消息,忠王和宋京他们都被堵在了清波门里,出不了城了。”
  “丁丞相,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竟然敢限制王爷与大臣的行动自由?”董宋臣咬牙切齿地哼道。丁大全冷笑答道:“董公公,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件事本相是向皇上请了旨的——马天骥地儿子横遭意外,忠王府出现刺客,本相秘密向皇上请旨动用禁军保护忠王和前线有功之臣,皇上可是很高兴地点头答应了。董公公如果不信。尽可以去向皇上当面询问。”
  “丁大人,你够狠——夜黑风高。行路小心点!”董宋臣的事业就象九幽之冥,带着丝丝寒气。丁大全地声音之阴冷又不逊色,“董公公,行路小心也得等贾似道从前线归来,就你还不足以让本相小心。”
  “是吗?可惜皇上基本上已经打定了继续与鞑子开战的主意,丁丞相不管如何上窜下跳,费尽心机。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在皇上面前自讨没趣。”董宋臣地声音益发阴毒。丁大全却再不说话,只是在心中冷笑不止,“老阉狗,你当本相象马天骥和阎庆那么好对付?不相让贵州州守淤翁明谎报苗民造反的加急奏章,最多再有两三天就到临安,到时候皇上就算想继续与蒙古打,也是有心无力了……”
  董宋臣和丁大全在这里斗嘴斗狠,正在那边和阎贵妃打雪仗嬉闹地宋理宗却回过头来。向董宋臣等人招了招手,董宋臣和丁大全等人慌忙跑过去,在宋理宗面前跪下齐声说道:“万岁,有何吩咐?”宋理宗微笑道:“朕与爱妃都饿了,你们可有准备膳食?”
  “回皇上,老奴已命宫中御厨在葛岭之上的抱朴道院中准备了一桌御膳与一桌精致素菜。不知皇上是想传膳至此?还是移驾道观,在观中取暖用膳?”董宋臣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让皇帝出来玩连一口热饭都没有吃的?宋理宗果然大喜,点头道:“还是宋臣办事细心,移驾道观吧?朕也有些冷了,想顺便烤火取取暖。”
  “皇上移驾——!”董宋臣一声长吟,隐藏在各处的御前侍卫立即钻了出来,组成队伍簇拥着宋理宗与阎贵妃摆驾葛岭之上的抱朴道院,还好葛岭并不算高,宋理宗一行仅走了小半个时辰便到了道观门前。而道观中的大小道士早在观主心文道士率领下列队两旁跪下。心文道士却仅是竖掌甩尘行礼。恭声道:“无量寿福,贫道心文率全观弟子。拜见当朝万岁。”
  “大胆道士,见到皇上竟然不跪?”丁大全很会拍马屁,抢在董宋臣面前大怒喝道。宋理宗却笑道:“丁爱卿不必动怒,朕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抱朴道院了,上次与心文道长谈道甚为投缘,给心文道长赐了君前免跪恩典的。”
  “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丁大全心中糊涂,心说临安城还有我也不知道地事?宋理宗却感慨道:“可惜物事人非,上次陪朕来游葛岭的贾似道正在前线大营,否则君臣故地重游,定然别有一番滋味。”
  “既然万岁还记挂着与贾丞相同游葛岭之事,不知皇上可有兴趣再去上一次与贾丞相游览的红梅阁中一游?”心文道士微笑道:“万岁可还记得,贾丞相还在红梅阁中留有一首诗词?”
  “当然记得。”宋理宗吟道:“寒食家家插柳枝,留春春亦不多时。人生有酒须当醉,青冢儿孙几个悲?”吟完,宋理宗摇头叹道:“师宪这首诗虽然有些颓废,却也算得是看透世情,试问朕九泉之后,又有几个后人能在朕之陵前真心伤悲?”
  “皇上万寿无疆。”见宋理宗提到死后之事,丁大全、董宋臣和阎庆等人吓了一跳,赶紧跪下大呼。宋理宗叹息着摆摆手,摇头道:“都起来吧,朕只是有些感慨。你们天天叫朕万岁,可朕心里很清楚,事上那有万寿无疆之人?要不了几年,也许朕就尘归尘,土归土了。”
  “皇上,恕贫道插一句嘴。”心文道士合掌道:“世上虽无长生不老之术,却有延年益寿之方。小观之中近日来了一位奇人,他就驻寿延年颇有心得。”
  “还有这样的人?快宣他来见朕。”宋理宗大喜,忙下旨道。心文道士却有些为难的答道:“回皇上,这点贫道实在不能奉旨?”
  “为什么?难道他已经走了?”宋理宗惊讶问道。心文道士打稽答道:“回皇上,那位高人正在小观之中,只是那位高人脾气古怪,从不公开露面,只许别人去见他,并且每次只见一人,多一人他都不肯露面。”
  “原来是这样。”有了多活几年的希望,宋理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声说道:“好办,快给朕带路,朕亲自去见那位高人。”丁大全和董宋臣等人却赶紧劝道:“皇上不可,这人神神秘秘的,只恐心怀歹意对皇上不利。”阎贵妃也劝道:“皇上,这样的人不能相信,万一他是蒙古鞑子派来地刺客怎么办?”
  “这……”宋理宗被几个心腹说得有些迟疑。不过在看到身后的那批全副武装的御前侍卫后,宋理宗又笑道:“无妨,朕去见那位奇人时,让侍卫在门外等候就可以了。再说,朕也相信心文道长不会害朕。”
  见宋理宗坚持,丁大全等人也不敢再劝,只得与宋理宗一起跟在那心文道士身后,赶往那所谓高人所在的红梅阁。到得红梅阁外,宋理宗先是让御前侍卫把红梅阁团团包围,又在各个窗户前安排了站岗侍卫,这才让心文道士打开殿门,宋理宗缓步入殿,心文道士立即关上殿门,并背靠大门闭目不语。丁大全和阎贵妃等人心中生疑,正试图靠近殿门偷听谈话时,殿中却立即传来宋理宗的厉喝声,“传旨下去,任何人靠近红梅阁二十步之内,立斩无赦!”
  “快散开。”丁大全和阎贵妃等人不敢怠慢,赶紧连滚带爬的跑出二十步之外,看着那紧闭地殿门,心中疑惑重重……
  ……
  与此同时的红梅阁中,贾似道身着朝服,跪在平铺在地上的精忠报国大旗上,向宋理宗行三跪九叩之礼,哽咽道:“微臣贾似道不告还京,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师宪,你怎么偷偷回临安来了?”宋理宗面色严峻,低声喝道:“前线主帅未得圣旨还京,乃是杀头大罪,你难道能不知道?还有。”宋理宗指着那面沾满血迹、箭孔无数的精忠报国大旗问道:“这面旗帜是怎么回事?上面怎么有这么多血?”
  “回皇上,这一面旗帜乃是微臣在前线亲抗之军旗。”贾似道哽咽道:“皇上,这旗帜上沾满了无数蒙古鞑子与我军将士的鲜血!”说着,贾似道解开朝服,露出左肩上在浒黄州被张杰射出的伤疤,哽咽道:“这旗上,也沾了微臣之血!”
  “你在前线也受伤了。”看到贾似道肩头那黑黝黝的伤疤,宋理宗对贾似道擅自回京的怒气一扫而空,柔声说道:“朕也听说了,你这一次在前线身先士卒,赤膊上阵,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这才打下了今天的局面。可你为什么要擅自回京?这件事要是被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肯定会对你群起而攻之,就是朕也不好回护于你。”
  “回万岁,微臣不得不回来啊。”贾似道抬头,眼中含泪说道:“蒙古鞑子被我大宋掐住命门,想以釜底抽薪之计换掉微臣,让他们的主力部队乘机逃走,以期再次攻宋。微臣这次回来,就是要用这面沾满我军将士鲜血地精忠报国旗当面告诉皇上,我大宋男儿绝无贪生怕死之辈,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誓要歼灭蒙古入侵之敌!保我大宋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皇上江山万年!”
  看着那面血迹斑斑地精忠报国大旗与贾似道肩头那可怕的伤疤,又听着贾似道肺腑之言,宋理宗地鼻子不由也有些发酸,哽咽道:“师宪,你起来吧,告诉朕,你打算怎么做?”
  “皇上,微臣斗胆恳求一句。”贾似道仍然跪在地上,恳求道:“皇上能不能按微臣的安排,先答应与蒙古鞑子议和?”
第一卷
鄂州鏖战
第七十七章
半闲堂的由来
  尽管宋理宗已经原谅了贾似道从前线擅自回京的罪过,贾似道却不肯从那面血迹斑斑的精忠报国大旗上站起来,仍然跪着恳求道:“皇上,在微臣在起来之前,微臣还要斗胆恳求一句,皇上能不能按微臣的安排,先答应与蒙古鞑子议和?”
  “为什么?”宋理宗大吃一惊,接着又醒悟过来,沉声道:“你想让朕替你暂时稳住鞑子主力,给你争取返回前线部署军队的时间?这么说来,你对忽必烈两次失信是确有其事了?”
  “皇上圣明,微臣确实需要时间部署军队,这样才有把握歼灭鞑子主力。”贾似道又磕了一个头,毫不脸红的沉声道:“兵书有云,兵不厌诈——微臣两次对忽必烈失信之事,也是事实。”
  “大胆!我朝最重理学,理学最重伦理纲常,你两次对蒙古背信弃义,大违纲常,如何能为一军之帅?如何能为百官之首?”宋理宗大怒,本已经放缓的脸色又严峻起来。贾似道却毫无惧色,抬起头来答道:“皇上,微臣认为仁义礼信是为人而设,不能用在禽兽身上!那蒙古鞑子自建国以来,灭国上百,屠城无数,杀害我大宋与西域百姓总数以万万计,残毒暴虐!空前绝后!与这样的国家民族讲仁义礼信,岂非是对豺狼虎豹讲孔孟之道——有什么用处?”
  “灭国上百?杀人以万万计?太夸张了吧?”宋理宗仅知道蒙古骑兵喜欢屠城,却不敢想象蒙古军队能杀人过万万。贾似道沉声答道:“回皇上。微臣没有半点夸张——蒙古鞑子西征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城约百万人口!这还只是蒙古鞑子西征所屠第一城,其后蒙古又一路屠城数百,仅是在大食国都巴格达,蒙古鞑子便又屠杀大食百姓百万!金国大都遭蒙古鞑子屠城一月,被火焚烧尸体流出的人油,三年不化!还有灭西夏。蒙古鞑子屠银川八十余万,从襁褓中地婴儿到猫狗无一幸免。因蒙古大汗铁木真被西夏王妃咬断生殖器而死,蒙古鞑子又尽屠西夏百姓两千余万,党项民族为之灭绝!绍定四年,蒙古入侵我大宋四川,川人奋起抵抗,举省殉国,被蒙古鞑子杀害一千四百余万啊!皇上——!”
  “真有这么多?”宋理宗听得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世上还有如此残暴之事。贾似道又说道:“皇上,你可知道蒙古铁木真曾对他的子孙说过一句话?铁木真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皇上,试问与这样的民族与军队交战。还有什么道义可讲?”(注1)
  宋理宗再不说话,脸上地怒色又逐渐消失,贾似道又哽咽着说道:“皇上,你是有道明君,当年的端平入洛为什么失败你应该很清楚,除了因为我大宋军战线过长。还有一点就是我大宋军队在河南无法就地取粮——我大宋故都汴京被蒙古鞑子杀得只剩下不到一百五十户人,还怎么就地取粮?皇上,现在不把蒙古鞑子地主力打跨,不把忽必烈的力量削弱,临安将来就是第二个汴京啊!”
  宋理宗仍然没有说话,仅是凝视着贾似道坚定的双眼,贾似道同样凝视着宋理宗深如无底幽潭的双眼,君臣之间久久不语。过了许久后,宋理宗才忽然开口,缓缓说道:“师宪。朕可以原谅你对忽必烈两次背信弃义。也可以答应你继续对蒙古用兵。但朕是天下之主,不能做背信弃义之事——在朕与蒙古议和之后。你想蒙古鞑子动手之前,你必须找到责任在蒙古一边的开战借口,让朕对天下臣民有一个交代。”
  “皇上,这点微臣早就想好了——请容微臣近前说话。”贾似道喜笑颜开,挣扎着拖着跪得发麻的双腿站起,走到宋理宗面前低声嘀咕起来……
  ……
  “皇上怎么还不出来?这都进去一个多时辰了。”董宋臣和丁大全等人急得在红梅阁的院子里直打转,如果不是宋理宗有死命令不许靠近红梅阁二十步之内,董宋臣和丁大全等人只怕就要冲进红梅阁里查看究竟了。不过丁大全和董宋臣等人也不是就这么干站着,都是不断向站在红梅阁窗外地御前侍卫招手,想问侍卫可在阁中听到动静,可惜那些御前侍卫就象变成了木雕泥塑一般,就那么背对各个窗户站着一言不发。
  “贵妃娘娘,要不你过去看看情况?”关系到宋理宗的安全,董宋臣和丁大全这对刚才还斗嘴不断的冤家又站到同一战线上,向宋理宗最宠爱的阎贵妃恳求——毕竟宋理宗要是出现什么意外,一朝天子一朝臣,最先倒霉的必然是董宋臣和丁大全这两个宋理宗宠臣。而阎贵妃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丈着宋理宗的宠爱正要上前时,红梅阁的房门忽然被人推开,宋理宗独自一人、面带微笑走出殿来。
  “皇上,老奴都快担心死了。”董宋臣第一个迎上前去,满脸紧张的问道。丁大全不甘示弱,满脸卑微地问道:“不知皇上与那位高人谈了些什么?竟然谈这么长时间,万岁还这么高兴?”
  “朕有所得,有所得。”宋理宗大声笑着,眼角却瞟了丁大全一眼,见丁大全的眼睛还在往红梅阁那边直转,宋理宗便改大笑为微笑道:“今天这趟葛岭朕游得很高兴,不仅放松了心情,也讨教到了不少延年益寿之方。这样吧,爱妃,丁爱卿,阎爱卿,你们陪朕到抱朴庐共进御膳,品酒赏雪,做几首诗词以放心怀。”
  “微臣谢皇上恩典。”丁大全忙收回偷看红梅阁动静的眼睛。陪着宋理宗去往抱朴庐。那一边阎贵妃眼尖,却发现宋理宗右手食指有一道伤口,忙惊叫道:“皇上,你地龙指怎么受伤了?要不要传御医?”
  “没事,刚才和爱妃打雪仗时,不小心抓到一块尖石头划伤的。小伤,不用传御医了。”
  “不嘛。董公公,快传御医。皇上因臣妾受伤。伤在皇上龙指之上,疼在臣妾心上……”
  “皇上,老奴这就去传御医……”
  “万岁,微臣丁大全家中有专治金疮的良药,要不让微臣快马回家,为皇上取来?”
  丁大全本已对红梅阁里地人产生怀疑,打算一探究竟。但他却被宋理宗拖着吟诗做赋,一直到接近傍晚,宋理宗才意兴阑珊移驾回宫,丁大全再想亲自去或者派人去红梅阁里打探情况显然已不可能了,只好乖乖的跟着宋理宗返回临安城。不过狡诈的丁大全不由对红梅阁里那个神秘人更加怀疑,“那人究竟是谁?他和皇上究竟谈了什么?他会不会对本相不利?”
  “丁丞相,皇上叫你过去呢。”眼看就要进宫的时候,宋理宗忽然让人来叫丁大全。正在狐疑盘算地丁大全不敢怠慢,赶紧跑到宋理宗轿子旁边,满脸堆笑的问道:“皇上,不知叫微臣有何吩咐?”
  “小声些。”宋理宗先向阎贵妃地轿子一努嘴,示意丁大全低声说话,然后才低声说道:“今天你不是说蒙古使节团有一批珠宝要进献于朕吗?去把阿合马叫来。朕想单独见见他。别叫那个什么郡主,贵妃知道了又要大哭大闹。”丁大全大喜,连忙答应。宋理宗又转向董宋臣吩咐道:“宋臣,一会你派几个人去把唐安安接来,别惊动宫里的人。”(注2)
  “皇上放心,老奴一定小心。”董宋臣满脸谄媚的低声答应。丁大全却乐得差点没叫出来,宋理宗宠爱的名妓唐安安那条路子,丁大全早就指示阿合马等人做出行动,以重金收买了唐安安替蒙古时节团说话,只是宋理宗这段时间忙于政务。一直无暇召唐安安来行欢作乐。如今宋理宗接连召见阿合马和唐安安,那就代表着宋蒙和约地缔结又出现一丝曙光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说宋理宗在皇宫里收受阿合马地奇珍异宝,也不说宋理宗在皇宫里与唐安安温存旖旎,单说说我们的大主角贾似道——其实贾似道压根就没离开过抱朴道院,因为与贾似道同来地李妴喜欢葛岭风光舍不得离去,准备在葛岭休息一夜,完成大事一身轻松的贾似道也乐得与美少女多多相处,自然是满口答应。不过贾似道很快就为自己决定后悔不迭——因为在岭巅初阳台打雪仗的时候,李妴和张一刀两个身有武艺的女子联成一伙,把他和郭靖给砸了过满脸青紫……
  “不打了,本相打不过你们,投降投降。”贾似道抹去眼睛上的雪团,鬼哭狼嚎着大喊投降。那边李妴收手大笑,得意洋洋的向贾似道问道:“投降?知道本姑娘的厉害了吗?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动不动就占本姑娘的便宜?”贾似道揉着眼睛连连点头,表示再也不敢,李妴这才放过贾似道,拉着张一刀到初阳台边上去看西湖风景,不时赞誉道:“真美,真想一辈子住在这里。”
  “放心,你可以一辈子住在这里地。”贾似道坐在亲兵搬来的椅子上,翘起二郎腿大模大样的说道:“今天在红梅阁里,皇上已经金口玉言,答应把葛岭赐给本相修建宅院。心文道长引见本相有功,皇上把一座更大的道观赏给了他,等本相歼灭了鞑子主力从前线回来,就要在这里起一座大宅院。”
  “真的?”李妴大喜问道。贾似道点头笑道:“当然是真的,事情就这么巧,历史上这里就是……本相不仅要在这里建大宅院,还要把半闲堂也建起来,到时候你就住进半闲堂吧。”李妴听出贾似道话里有话,红着脸瞪一眼贾似道,羞涩道:“呸!我凭什么要住进你家啊?”
  “你不住,自然有别人愿意住,比如李慧娘……慢着,李慧娘!”贾似道忽然想起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地那个漂亮老婆,赶紧转向亲兵问道:“你们中间有没有临安人?你们可知道临安有一个叫李慧娘的漂亮姑娘?”
  “没有啊?小人是临安人,可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叫李慧娘的姑娘。”一个贾似道亲兵答道。贾似道搔起脑袋,心中纳闷,“怪了,按理来说李慧娘应该临安人啊,否则历史上贾老贼基本上不离开临安,是怎么把她弄到手的?还有历史上贾老贼的半闲堂里不是有四大美女吗?除了李慧娘以后,另外三个是谁?”而李妴因为贾似道竟然敢当着她的面讨论另一个漂亮女人,早气得把头扭过去,连过来暴打贾似道的心情都没有了。
  “算了,眼下考虑如何歼灭忽必烈主力要紧,不是考虑女人的时候,反正半闲堂我是建定了——否则对不起我自己的良心。”琢磨半天,贾似道决定把收罗美女的事暂时放在一边,站起来盯着远处地临安城若有所思,嘴角也浮现出一丝微笑,“明天地早朝,一定会很热闹。”
  注1:铁木真原话为:‘人生最大之快乐就是胜敌、逐敌、乘其骏马、夺其所有、纳其妻女、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为方便各位朋友理解,书中译成了白话文。
  注2:名妓唐安安第一次是被董宋臣直接送进皇宫讨好宋理宗,其后宋理宗多次召唐安安入宫侍侯,所以妓女入宫一事并非虚构。
第一卷
鄂州鏖战
第七十八章
第三次鄂州和约
  公元一二五九年,南宋开庆元年,蒙哥汗八年腊月初五,酉时初刻,南宋都城临安城中的皇宫中,每一天的例行早朝即将召开。在进到金銮宝殿大庆殿之前,南宋的文武百官便又象前几天一样不自觉的分为了三派,以丁大全为首的主和派站到大庆殿门外的右侧,以忠王赵禥为首的主战派则聚到大庆殿左侧,少数以吴潜为首的主和派则游离在两派之外,只是人数极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