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精校)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234

  “没问题。”贾老贼一口答应,当即让亲兵把杨大渊传到面前,让子聪与他见面。杨大渊也听说过子聪的赫赫大名,对子聪的问题自然是知无不尽,有问必答,子聪详细询问了成都兵变的台前幕后和人员构成,又了解了叛军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心中大概有了些底,这才让杨大渊到外面暂时等待。杨大渊前脚刚走,贾老贼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子聪大师,怎么样?有主意没有?”
  “主意倒是有一个,就是太冒险了,不知道成功的把握究竟有多大。”子聪的三角眼眼珠乱转,慢腾腾说道:“如果杨大渊没有撒谎的话,那么成都兵变的真正领导人应该不是熊耳,而是他那个既风骚又阴险的夫人——唐笑!熊耳被她在幕后操纵,熊耳的盟友汪良臣和汪惟正叔侄是被她拉过去的,李德辉是她的表哥,自然也站在她一边,照此说来在叛军之中,真正能基本掌握蒙古叛军的人,应该是她!”
  “有道理,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贾老贼捏捏下巴,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某个情人——那个女人的手段可丝毫不在唐笑之下。子聪阴阴说道:“所以小僧认为,太师如果要想守住绵州又拦住阿里不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消弭来自成都叛军的威胁,暂时稳住他们!而要想稳住他们,首先得要稳住唐笑!”
  “暂时稳住叛军?那具体该怎么做呢?”贾老贼沉吟着反问道。子聪阴笑答道:“这事说难也不难,熊耳夫妻之所以发动兵变,表面上看是因为大宋军队进逼,熊耳夫妻害怕抵挡不住大宋军队才除掉忠于忽必烈的刘黑马,请来阿里不哥帮助抵挡大宋军队。可实际上呢,熊耳夫妻又不是圣人转世,品德高尚到为了保护四川而甘愿背负骂名——所以小僧敢于断言,熊耳夫妻必然在暗中与阿里不哥军队达成了协议,守住了四川半壁江山后,熊耳向阿里不哥称臣,阿里不哥则把四川交给熊耳,让熊耳当四川的土皇帝!唐笑则是四川的土皇后!”
  “有道理,大师请继续说。”贾老贼连连点头。子聪笑得更阴,“太师好象忘了你在鄂州是怎么坑忽必烈的了吧?——既然阿里不哥能许诺让熊耳当四川的土皇帝,那你为什么不能许这个承诺?大宋成都府路安抚制置使这个位置,好象正空着的吧?”
  “封熊耳为成都府路安抚制置使?”贾老贼眼睛一亮。子聪阴笑点头,“对,其实不光是成都府路,就连利州东西路也可以封给他,熊耳不管提什么条件,太师你都可以答应。甚至连大理,太师你也可以封给熊耳——反正是拿别人的土地做人情,多赏些出去咱们也不心疼。”说到这,子聪得意洋洋的一挥手,大声说道:“这么一来,就算熊耳夫妻对太师的话不会完全相信,起码也会动心,不敢对绵州下死手,以致把他们归顺大宋的退路封死!只要争取到两到三天的时间,我们的援军穿过洪泛区抵达绵州,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办法倒是不错,可汪良臣和汪惟正叔侄那两个铁杆汉奸和大宋有血海深仇,只怕他们不会答应。”贾老贼的眼珠子和子聪转得一样的快,已然有些动心。子聪一笑说道:“太师放心,只要熊耳夫妻动心,自然有他们夫妻俩牵制汪良臣叔侄,他们两家如果彼此对立,对我们来说就再好不过了。至于如何与熊耳夫妻取得联系,眼下咱们手里不是正好有一个杨大渊吗?咱们可以先这么做……再这么来一手……”
  好不容易等到子聪嘀咕完,贾老贼终于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好吧,虽然把握不大,但怎么都得赌上一把!来人啊,把杨大渊将军请进来,再传令下去,城墙上重打大宋旗帜——但不许打本官的帅旗,打杨晨焕的将旗就行了!”
第四卷
川中义
第四十章
连吓带骗
  “卑职李德辉泪启四川经略使熊大人,蒙古中统七年九月二十日夜,我军强攻绵州,赖将士用命,我军进展顺利,不料城池将破之时,敌李进竟然无耻挖开龙安、涪水二河河堤,水淹我军。”信写到这里,字迹难免有些模糊,流下些水渍的痕迹——至于那来的水呢?那当然是我们李德辉李大人悲痛伤心的泪水了!
  恰当的表达了对自军大败的悲痛,咱们的李大人又笔锋一改,妙笔生花,把这次绵州惨败的深层原因及罪魁祸首详细描述——尤其是李大人命令杨大渊到绵州侦察时杨大渊的推委拒绝、李大人强令其出行后又如何捏造情报谎报军情导致惨败等等等,李大人更是描绘得绘声绘色、入骨三分——简直让人看了觉得杨大渊此獠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可是李大人刚刚在这份战报上签了名字后,一件令李德辉李大人瞠目结舌的事发生了……
  “宋蛮子军旗——!”一个斥候策马风急火燎的跑到,跳下马连滚带爬的冲到李德辉面前,指着北方的绵州城疯狂大叫,“大人,宋蛮子军旗!绵州城上打出了宋蛮子军旗!”
  “宋蛮子军旗?”李德辉目瞪口呆,大喝问道:“你疯了傻了还是看错了?绵州城上怎么可能打出宋蛮子的军旗?”那斥候涨红着脸答道:“小人敢用脑袋担保,绝对没看错,绵州城墙上千真万确打出了宋蛮子军旗!原来的蒙古军旗,已经全部被拔掉了!”
  “快去看看!”李德辉将好不容易写好的战报三两下撕得粉碎——这份战报绝对不能用了,打了这大的败仗连对手究竟是谁都弄错了,传出去还不把人大牙笑掉啊?当下李德辉立即匆匆上马,领着张大悦和官八春及数十名骑兵飞奔到龙安河旁,此时天色尚未全黑,所以李德辉一眼便看到——绵州城上,还真打出了数百面朱红色的宋军大旗,当中一面统制将军旗,上书一个巨大的“杨”字。
  “杨?宋蛮子在四川有没有统制姓杨?”李德辉赤红着眼睛,大吼问道:“他是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拿下的绵州城?绵州城里的李进那里去了?在绵州城里,到底有多少宋蛮子的军队?”
  李德辉的问题问了也是白问,他身边的张大悦和官八春等将领比他还糊涂,还拿什么答复?正为难间,又是一名斥候飞奔过来,远远就大叫道:“大人,杨大渊将军,杨大渊将军过河回来了!”李德辉又是大吃一惊,失声道:“杨大渊回来了?他没死?也没被俘?快,快把他领来这里。”
  片刻后,单骑过河的杨大渊便被领到了李德辉等人面前,李德辉并没有着急开口询问,而是先上下打量杨大渊,发现杨大渊身上虽然有伤,但伤口却都被干净绷带包扎得妥妥善善,原来穿的蒙古汉军下万户军服也换成了一身便衣,干净而合身,显然不是在洪水里随便拣来更换的。李德辉心里多少有了点底,这才试探着向正在给自己行礼的杨大渊问道:“杨将军,看你的模样,好象进过一次绵州城?”
  “进了。”杨大渊也不隐晦,直接老实答道。李德辉立即拉长脸,喝道:“那你是如何进城的?”
  “受伤被俘,被宋人军队抓紧城的。”杨大渊回答得更加干脆直接。话音刚落,在场的蒙古众将一片哗然,无不惊叫失声,李德辉更是又惊又怒,接连不断的追问道:“城里的守军真是宋蛮子?那李进的军队那里去了?宋蛮子又为何装扮成蒙古军队?他们的主将是什么人?你既然被俘虏,又是如何逃出绵州城的?”
  李德辉问得又急又快,一口气问出一连串问题,杨大渊却只能一一回答。杨大渊依次答道:“回禀大人,绵州城中千真万确全是大宋军队;绵州城原来的守将李进已经率领全城军民向宋人军队投降,李进还被宋人封为了潼川府路安抚使;宋人军队的主将是杨晨焕杨将军——也就是那个孤身杀入襄樊大营刺伤忽必烈大汗又全身而退的杨将军,李大人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末将之所以被宋人军队俘虏又能出城,是因为杨将军要让末将给熊将军带一封信,宋人平章贾太师的亲笔信!”
  “李进向宋蛮子投降了?”李德辉对杨大渊的话将信将疑,“李进不是对忽必烈伪汗忠心耿耿吗?怎么会这么快就向宋蛮子投降了?”杨大渊一耸肩膀,答道:“大宋军队重兵压境,李进当然得给自己找一条活路。再说大宋军队也很对得起李进,不仅赏给他许多金银,还封他为知潼川府兼潼川府路安抚使,挂轻车都尉衔——升官又发财,那小子现在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如果杨大渊照实说李进已经被宋军诛杀,那么以汉奸将领为主的熊耳叛军队伍肯定会兔死狐悲。担心自己也落到李进的下场,但现在杨大渊大吹牛皮说宋军怎么怎么善待李进,这些汉奸叛将三姓家奴也就心里痒痒了。除了官八春和步鲁合达几个色目将领蒙古将领对李进破口大骂、并指责杨大渊语气中对宋军的尊称外,其他人都是默不作声,静等李德辉处置。而李德辉先是眼珠乱转一通,向杨大渊问道:“宋蛮子让你带的信在那里?给我看看。”
  杨大渊从怀中取出贾老贼的亲笔书信,双受呈献。李德辉见书信没有封口,便毫不客气的接过打开观看,借着火把的亮光只看得几眼,李德辉心里就开始骚动了——没办法,贾老贼开出的劝降条件太诱人了。贾老贼不仅亲口许诺赏给熊耳黄金千两和明珠十对,还承诺封熊耳为成都府路安抚使、制置使、转运使和加挂兵部侍郎衔——要知道,王坚虽然被封为四川安抚制置大使,四川转运使这个掌管行路财政的职位可还在咎万寿身上,贾老贼把三权集于熊耳一身,等于也就是封熊耳为成都府路的土皇帝了。除此之外,贾老贼还许诺对熊耳的部下将领也一应封赏,加官晋爵,决不亏待。还有很关键的一点,贾老贼在信上还要求熊耳提供帮助干掉刘黑马——这证明贾老贼还并不知道成都发生的事情。
  迅速把信装好,李德辉沉吟了片刻,忽然向杨大渊问道:“绵州城里,到底有多少宋蛮子的军队?”杨大渊很老实的答道:“这个不太清楚,末将只知道李进带着原来的四千守军投降了大宋,看到绵州城里大小街道都住满了宋人军队,数目根本没办法清点。末将在被扣押期间,还听说城里快住不下宋人军队了,今天晚上还要分出一支队伍去江油驻扎,把守阴平古道。”
  “有这么多?”李德辉嘴角肌肉不易察觉的抽搐了一下。考虑了许久后,李德辉指着龙安河旁的一座土山命令道:“马上在那里搭一座高台,本官要亲自观察城中情况。”
  ……
  天色全黑的时候,木制高台搭好,李德辉领着一帮将领迅速上到高台,往绵州城中眺望。但只看得一眼,李德辉和张大悦等人就吓傻了眼睛——绵州城中,军队的篝火和火把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直把绵州城的夜空映得通明,伴随着火光的,是插满大街小巷的军队旗帜。而在绵州的城墙顶上,难以计数的宋军士兵列队来回巡逻,火把的数目多得简直象一条珠链把绵州城包围一样。
  “宋蛮子到底有多少军队?”李德辉倒吸了一口凉气,旁边暗数宋军旗帜的张大悦答道:“数不过来,但至少在两万人以上,也许有三四万人也不是没可能。”
  “这么多军队,他们是怎么到的绵州?”李德辉的脸上有些变色。那边官八春却提出一个疑问,“如果宋蛮子真有两三万的兵力,那他们为什么不吃掉我们?我们现在才有五千来人,连军粮都丢光了,宋蛮子要吃掉我们轻而易举啊?”
  “可能宋人打算全力对付从阴平古道过来的阿里不哥军队,所以不想两面作战。”杨大渊解释道:“我听杨晨焕说,他们已经收到阿里不哥从阴平古道进兵的消息,所以才绕过潼川和涪城先拿下绵州,准备在这里堵住阿里不哥军队南下的道路。”
  “宋蛮子提前知道阿里不哥大汗的军队从阴平古道过来?怕是杨将军你被俘后漏的风吧?”官八春冷冷的拆穿道。杨大渊勃然大怒,吼道:“官八春,你把话说清楚点,我被俘后漏的风?那宋人的军队是在我被俘后才到的绵州吗?宋人能未卜先知?”
  “你们都别吵了。”李德辉喝了一声,又转头去看绵州动静。这时候,城中有一队极为密集的火把集中到了绵州西门,接着吊桥放下,城门打开,那支打着无数火把又数量不明的军队列队出城,浩浩荡荡的开往涪水以北。见此情景,杨大渊脱口叫道:“绵州城里果然驻不下那么多军队,宋人还真是分兵了。”
  “谢天谢地,幸亏宋蛮子没往南来。”李德辉在心中庆幸一声,又见宋军尽管已经分兵,城中宋军火把却仍然没有减少多少,李德辉盘算良久,终于一跺脚说道:“撤军!我们军粮丢了,兵力也不足,要是惹得宋蛮子对我们下手,我们一个都跑不掉。”
  “李大人,你再考虑考虑,绵州离成都才有一天路程,我们的援军最迟明天下午就能赶到。”官八春急了,赶紧出言阻止。李德辉把眼睛一翻,哼道:“既然官将军不愿撤军,那官将军率领本部留下监视宋蛮子主力,我们先回去接应援军怎么样?”官八春一听脑袋都炸了,赶紧把嘴巴闭上——开玩笑,官八春的本部才两千来人,还在昨天晚上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剩下这点兵力留下来监视绵州,宋军一出城,还把自己给包饺子了啊?
  李德辉的命令一下,本打主意饿着肚子等待援军增援的蒙古军队立即放弃匆匆搭成的简易营盘,扔下好不容易挖掘出来的防御工事,撒开腿向南方来路逃跑。可李德辉如果知道绵州城里的真实情况,那他一定会惊得吓掉大牙……
  ……
  蒙古军队撤退的消息很快就被宋军斥候探知,也很快送到正在城楼上与子聪告别的贾老贼面前,听完斥候的报告,贾老贼长叹一声,苦笑道:“三十多年前的江陵,本官的恩师孟珙孟太师以少敌多,就是让士兵在夜里不断变换旗帜多打火把恐吓敌人,最终连破鞑子二十四寨,杀敌过万。三十多年后,我这个学生抄袭老师的妙计,其结果只是吓退敌人,伤不到敌人的一兵一卒,要是恩师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不认我这个不肖学生。”
  “老滑头,得了便宜还卖乖,真不要脸。”手里也打着火把的子聪心里嘀咕一声,又压低声音说道:“太师,你可考虑好了,你只留这么一点兵力守绵州,要是熊耳不上当倾力来攻,你可是连逃跑都难。要不换小僧守绵州,你带主力去江油摩天岭?”
  “大师不必多言,本官心意已决。”贾老贼摇摇头,又握着子聪的手说道:“子聪大师,摩天岭那边就拜托你了。事关重大,不管用什么办法,你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阿里不哥的铁骑踏入成都平原,否则我大宋军队再想收复四川,势必千难万难。至于绵州这边,大师尽可放心,本官会想方设法稳住熊耳,不让从背后夹击于你。只要张世杰的援军一到,鞑子就是来再多人,咱们也不用怕了。”
  子聪大师的贪生怕死是出了名的,所谓自愿留在绵州也是做个口头忠臣——贾老贼也绝对不放心让他替自己守至关重要的后路。所以虚情假意的客套几句后,子聪当即与杨晨焕率领一千五百大宋骑兵和两千降卒北上江油,准备在摩天岭‘热烈欢迎’随时可能从此入川的阿里不哥部队。贾老贼自己则亲自留守绵州,城中军队说少也不少——还有整整五百大宋骑兵和一千新降士卒……
  目送自军主力北上后,贾老贼将目光转向南方,口中喃喃道:“熊耳,唐笑,现在就看你们的了,希望你们如本官所愿——是一对瞻前顾后又贪生怕死的狗男女!”
  ……
  李德辉的部队连夜从绵州撤退,熊耳夫妻和汪惟正亲自率领的援军连夜从成都出发,一南一北对面行军,所以天色才刚亮时,李德辉的败军就在德阳境内和熊耳的援军迎面碰上。见李德辉败军退回,熊耳夫妻和汪惟正等人都大为惊奇,赶紧在路旁与李德辉见面,汪惟正劈头盖脸问道:“李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昨天还说在绵州城外坚守待援,让我们全力增援于你,今天怎么就跑到德阳了?难道你的五千军队坚持一天都坚持不了?”
  “表哥,你为什么要撤军?”唐笑也很莫名其妙,不满的说道:“我们听说你在绵州吃了败仗,可是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抽出一万五千军队增援于你,你怎么又跑回来了?难道你不知道,阿里不哥大汗的军队就在今天、最迟明天就抵达江油?”
  “表妹,妹夫,汪将军,不撤不行了啊。”李德辉把绵州之战的前后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又重点描述了宋军的军容之盛和队伍之庞大,自己所以才不得不撤。李德辉还没说完,熊耳、唐笑和汪惟正三人就瞪圆了眼睛,惊叫道:“李进投降了宋蛮子?宋蛮子控制了绵州城?你确定没弄错?宋蛮子的军队是天上掉下来的?”
  “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到了安全的地方,李德辉又恢复了以往小张良的派头,分析道:“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应该是李进那个狗贼贪生怕死,暗中和宋蛮子勾结向贾似道老贼投降,贾似道老贼就假意包围潼川城,然后分出一军赶到绵州受降,所以宋蛮子才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分析得倒是有道理。”汪惟正沉吟道:“可宋蛮子绕过涪城赶往绵州受降,兵力应该不是很多才对,怎么可能会象你说得那么恐怖,有那么多兵力在绵州?如果真有那么多军队离开潼川,夹谷龙古带和我们细作肯定会发现啊?”
  “贾似道老贼用兵一向诡诈,天知道他是怎么把这么多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带到绵州的。”李德辉听出汪惟正话中的指责之意,又指着杨大渊说道:“杨大渊将军曾经进过绵州城,又乘乱逃了出来,如果不信你自己问他。”汪惟正当然不信,立即把杨大渊叫到面前仔细盘问。李德辉则乘机对表妹和表妹夫使一个眼色,向汪惟正一努嘴,熊耳和唐笑夫妻会意,忙找个借口离开汪惟正,与李德辉在远处碰头。
  “妹夫,这是贾似道老贼给你的书信。”李德辉从怀中掏出贾老贼的亲笔书信,低声说道:“这封信是杨大渊从绵州城里带出来的,我叫他别告诉汪惟正——汪惟正那小子和宋人有血海深仇,不能让他知道信的内容。”
  “那信里写了什么?”熊耳夫妻大为好奇,赶紧接过信打开细看。待看完之后,熊耳和唐笑夫妻脸上立即一起露出贪婪之色,熊耳首先喜道:“想不到贾似道老贼竟然想招降我们,还许给我们这么大的好处,虽然他这么做是想借我们的手除掉刘黑马,可刘黑马现在已经被我们杀了,已经做到他的要求了啊?”
  “贤妹夫所言极是。”李德辉阴笑说道:“为兄接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就这么想过——既然绵州已经落到了宋人手中,阿里不哥大汗的军队难以入川,我们又何必冒险去打绵州接应阿里不哥呢?还不如稳妥一点,和贾似道老贼联系向他投降,反正贾似道老贼许出的条件和阿里不哥许给我们的条件差不多,我们向谁投降还不是一样?”
  “对,对。”熊耳连连点头,喜滋滋的说道:“攻打绵州既得罪宋人又消耗实力,还堵死我们投降宋人的道路,最后能不能借阿里不哥的手赶走宋人还是两说。而投降了宋人,我们只需要和宋人联手干掉简州的刘元兴,成都府路就是我们的了。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倒向宋人更划算一些。”
  “你们两个先不要得意。”一直在转着狐媚眼盘算的唐笑冷冷打断熊耳和李德辉的如意算盘。唐笑冷笑道:“你们俩可不要忘了,贾似道老贼是出了名的吃人不吐骨头——我们就算真向他投降,他如果不向我们兑现承诺,我们又能拿他怎么办?”
  熊耳和李德辉一起哑然,贾老贼在鄂州是怎么把忽必烈耍得晕头转向的,熊耳和李德辉可还是有所耳闻。这时候,远处的汪惟正忽然策马过来说道:“熊将军,李大人,你们在谈什么?刚才我问了杨大渊绵州城里的情况,觉得绵州城里那支宋蛮子军队还是有些可疑,我觉得我们还是继续北上为好。要是错过了这个接应阿里不哥大汗入川的机会,我们再想后悔可就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第四卷
川中义
第四十一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
  “要是错过了这个接应阿里不哥大汗入川的机会,我们再想后悔可就说什么都来不及了。”汪惟正策马小跑过来,向正在低声商议的熊耳、唐笑夫妻和李德辉三人说道:“看来绵州城里还真有数目不明的宋蛮子军队,但我们不能因为宋蛮子控制了绵州就害怕。如果我们退缩了,宋蛮子那怕只有几千人都可以凭借摩天岭九道拐的天险挡住阿里不哥大汗,阿里不哥大汗的军队进不了川,光凭我们的力量又怎么能拦住宋蛮子的反扑?”
  见熊耳和李德辉等人默不作声,汪惟正还以为几人也赞同自己的意见,便一挥手说道:“所以我认为,绵州我们一定得去,那怕损失惨重,那怕打不下城池坚固的绵州城,我们也可以绕过绵州城,在摩天岭和阿里不哥大汗的军队联手夹击宋蛮子!只要阿里不哥大汗的铁骑过了九道拐,宋蛮子就是有再多军队,我们也不用怕了!”
  熊耳还是不说话,只是眼珠乱转的心里盘算,李德辉却有些心动,悄悄一拉熊耳衣角,低声说道:“妹夫,汪将军说得也有点道理,我们就算打不下绵州城,也可以绕过绵州直接去打摩天岭,只要让阿里不哥大汗的铁骑过了那道难关,我们至少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绕过绵州城?说得容易,宋蛮子出城阻击或者断我们后路,我们怎么办?”熊耳眼睛一翻,没好气的答道。李德辉哑口无言,那边汪惟正却急了,疑惑道:“熊将军,你这是怎么了?现在去绵州是有点危险,可我们要是不去,阿里不哥大汗的铁骑进不了成都平原,我们这点力量,拿什么抵挡宋蛮子的反扑?”
  熊耳进退两难,本来熊耳也知道现在不去接应阿里不哥会有什么后果,可考虑到绵州城现在在宋军手里,熊耳又怕接应不了阿里不哥还惹恼了贾老贼那只吃人不吐骨头的白眼狼,打乱自己随时准备脚踏两条船的如意算盘,无可奈何下,熊耳只好把求救的目光转向唐笑,希望足智多谋的老婆能过自己出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而唐笑的一双狐媚眼乱转一通后,忽然开口说道:“汪将军言之有理,我们绝对不能错过这个迎接阿里不哥大汗的机会——继续北上,夺回绵州城!”
  “可……”熊耳本还想提醒唐笑得罪贾老贼那条白眼狼的恐怖后果,唐笑却将狐媚眼一翻,抛给熊耳一个白眼,熊耳知道唐笑的意思也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下令道:“全军继续北上,兵发绵州。”汪惟正松了口气,忙笑道:“还是熊将军和熊夫人明事理,我们和宋蛮子不共戴天,说什么也不能向他们妥协的。好,熊将军和熊夫人请慢行,末将先去前面开路了。”
  说罢,汪惟正抢先而行,本已经暂时停顿下来的蒙古军队伍也重新出发,沿着官道继续北上绵州。等汪惟正走远后,熊耳这才低声向唐笑问道:“夫人,你不是常说做人不能一条路走到黑吗?我们去绵州和阿里不哥大汗南北夹击宋蛮子,等于就是彻底得罪死了宋蛮子,以后要是战事不利,我们再想倒向宋蛮子那边,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再说了,贾似道老贼给我们那封亲笔信,已经流露出想要招降我们的意思,我们就算不答应,也不能拿冷屁股去贴他的热脸,惹恼了那个老东西,咱们就更别想有退路了。”
  “笨蛋,这个道理我还能不懂?”唐笑没好气又白了熊耳一眼,低声答道:“我叫你北上绵州,又没叫你去就一定和宋蛮子开战。我的意思是,我们先到绵州城外观察情况,如果绵州城里的宋蛮子真的对付不了,也打不通和阿里不哥大汗的联系,那我们就干掉汪惟正,拿着汪惟正的脑袋和贾似道老贼的书信去向宋蛮子投诚——我们替贾老贼除掉刘黑马和汪惟正,这么大的功劳,他就算想反悔不兑现给我们的承诺,也得考虑考虑失信于人的后果。”
  “妙啊。”李德辉凑上来附和道:“贤妹果然妙计,如果我们在绵州发现宋蛮子只是外强中干,也大可以杀过去接应阿里不哥大汗,照样不耽误咱们向阿里不哥大汗表现忠心。投石问路,试探宋蛮子虚实,贤妹不愧为女中诸葛,巾帼张良!”熊耳一听大喜,连夸夫人妙计,赶紧随着唐笑一起领军前行,杀气腾腾扑向绵州。
  ……
  因为做贼心虚,贾老贼当然有派出斥候严密监视着熊耳叛军动向,靠着望远镜的帮助,宋军斥候很快就发现了熊耳叛军继续向绵州挺进的动作。斥候飞报至绵州城中后,贾老贼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问道:“鞑子的行军速度如何?是急行军还是普通行军速度?”斥候答道:“鞑子没有急行军,只是普通行军速度。”
  “那就好,看来鞑子并不清楚我们的真实情况,所以才没敢轻骑急行。”贾老贼稍微松了口气,又吩咐道:“继续再探,随时报告鞑子军队动向,如果发现鞑子加快行军速度或分出骑兵先行,立即禀报本官!”斥候领命而去,贾老贼的亲兵队长龚丹却焦急说道:“太师,不能再耽搁了,我们立即保护你撤退。否则鞑子一旦包围绵州城,我们这点人就是突围都难。”
  “别急,别急,鞑子还没有发现我们的真实状况,我们还有希望。”贾老贼摆摆手,再次拒绝部下的撤退要求。背着手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后,一个极度冒险的计划渐渐浮上贾老贼心头,“如果鞑子只是按正常速度行军,那么他们肯定要到夜里才能抵达绵州城外,这么说来,本官还可以再来一次树上开花!”
  盘算片刻,贾老贼喝道:“龚丹,马上去城做散布消息,就说成都的鞑子军队来给绵州的鞑子百姓和色目人百姓报仇,要杀光绵州城里比车轮高的汉人男子,女人全部抓去做军妓,汉人小孩阉割后卖给色目人当奴隶!然后再把城里的汉人富户和汉人官员找来,本官要训话。”
  ……
  人倒起霉来连喝凉水都塞牙,贾老贼还在绵州紧张布置的时候,北方传来消息,江油摩天岭以北已经发现阿里不哥军的先头部队,正在沿着南北朝时川中氐族(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修建加宽后的阴平古道向摩天岭挺进。贾老贼当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摩天岭,绝对不能让阿里不哥铁骑踏足成都平原!命令下达,贾老贼马上又掉转头去准备绵州防御,想方设法保护主力的后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渐渐的黑了,绵州城头再一次打起了密如繁星的火把,灯火如炬,将绵州上方的夜空映得通明。而在绵州通往成都的官道上,数量超过两万的蒙古军队正在向绵州不断逼近。经过一段令人窒息的紧张等待,天色终于在蒙古叛军抵达绵州前如愿以偿的全黑下来,托老天爷的福,这个晚上是个阴天,荒野之中伸手不见五指,视线大为所阻。贾老贼松了口气,忙命令道:“出城!”
  ……
  麻杆打狼两头怕!贾老贼在绵州城中战战兢兢,熊耳夫妻和李德辉等蒙古叛军首脑何尝不是战战兢兢,以至于汪惟正几次要求全军加快速度,都被熊耳夫妻严词拒绝——开玩笑,谁不知道贾老贼打仗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要是中了埋伏,你汪惟正的脑袋不值钱,我熊大将军和熊夫人、还有李大人的脑袋可是宝贵无比。可越是这样,就越有让熊大将军和熊夫人胆战心惊的事情发生……
  “停。”距离绵州城还有十来里路的时候,熊大将军的美貌夫人唐笑忽然勒住马头,向身边的熊耳等人说道:“你们听,北面好象有声音?”熊耳、李德辉和汪惟正等人一起侧耳,果然发现北面隐隐约约传来声音,再仔细一听时,熊耳等人顿时发现——这声音竟然是歌声,歌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宋蛮子军歌!”去年曾经在神臂城听过无数次这样声音的熊耳脸上变色,惊叫道:“好雄壮的声音,竟然能传这么远?宋蛮子在绵州城里到底有多少兵马?!”一直怀疑绵州情况究竟如何的汪惟正脸上也有些变色,忙命令道:“快联系前方斥候,让他们报告绵州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