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精校)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234

  “平心而论,贾老贼在鄂州之战中的指挥并不是完美无缺,仅是占了许多先机和优势。”子聪诚恳道:“贾老贼的粮道位于长江内线。转运容易且不用担心被大汗切断;宋人举国精锐尽出,贾老贼兵精将足,无人才匮乏之忧;大汗急于撤兵无力与贾似道老贼做持久之战,加上天赐贾似道老贼以怪才黄固黄药师与神秘火药配方。种种有利条件都集中到了贾老贼那边,这才使得贾似道老贼有鄂州大捷,功成名就。而最大危害还是让战略眼光深远的贾老贼借机上位。贾老贼深知宋人独力无法与大汗抗衡,所以坚定联合阿里不哥夹击大汗策略,联手阿里不哥与大汗做车轮之战,阿里不哥退他进,阿里不哥进他退,使大汗军队百姓难有喘息之机,让大汗军队疲于奔命,民生难以恢复。”
  “可以这么说吧,只要贾似道老贼还在宋人朝廷一天,宋人就一天不会改变与阿里不哥夹击大汗的战略——而贾老贼不同于岳飞。宋人皇帝太子对他地既信任且依赖。想要指望宋人自毁长城几乎是不可能做到。”子聪总结道:“长此以往,其结果就是。贾老贼领导宋人与阿里不哥轮流上阵,轮流休养生息,大汗却无一日不战,最终难逃久战师疲覆灭厄运。所以大汗想要扭转这个被动局面,唯一方法就是暂时忍让低头,稳住其中一方腾出手来全力消灭一方,待后顾无忧之后,再掉转头来吃掉另一方!除此之外,怕是神仙也难以挽回这个战略劣势!”
  静静听子聪说完后,忽必烈久久不语,半晌才喃喃道:“大师也许说得对,朕是该暂时向一方低头。不过,此举实在骇人听闻,朕想在明天的早朝之上提出来让众人讨论,听听众人地意见再做决定。”
  子聪离座,向忽必烈双膝跪下说道:“大汗,如果你把这件事交朝臣众议,那么小僧斗胆断言,此议决不可能获得众臣支持——真理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绝大多数人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下一时之利,看不到长远将来。小僧奏请大汗乾纲独断,此时就下定决心向一方称臣停战,摆脱两面作战地窘境。”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忽必烈喃喃自语,眼中一片迷茫,片刻后,忽必烈目光霍的一变,站起来说道:“好,朕这次就乾纲独断一次,向宋人或者阿里不哥一方称臣纳贡,换取停战休养生息!”
  ……
  和子聪预料地一样,忽必烈将称臣投降的命令在早朝上公布之后,果然是满朝哗然,众臣争先恐后的反对忽必烈这个决定——还好忽必烈没说这个馊主意是子聪出的,否则子聪只怕马上就能众人地口水淹死。不过忽必烈这一次拿出来自鄂州之战精锐尽失后少有的豪气,大声说道:“诸位爱卿的忠贞之言,朕铭记于心,但朕心意已决,要效仿勾践卧薪尝胆。忍受屈辱暂时忍让!你们不必反对了,议一议向谁称臣求和与向他们开出什么停战条件吧?”
  群臣鸦雀无声,谁都怕将来背上卖国骂名,谁都不敢做声。直到忽必烈再三催促后,朝臣中年纪最大的姚枢终于站了出来,颤悠悠地说道:“大汗若是已有结论,那老臣斗胆认为——向宋人称臣纳贡较为有利。宋人自开国以来。历来只有向北方进贡称臣的先例,大汗若是破天荒的向宋人称臣。宋人得意之下必然答应。宋人富足,即便索要贡品也远比来自漠北贫瘠之地的阿里不哥为少,且大汗可从与宋人贸易之中获得军粮资用,不用担心向阿里不哥称臣之后被迫贡献粮食。”
  “老东西,算盘打得真好,贾老贼为了笼络中原人心,对中原汉人不仅不杀反而优待。他是汉人,投降贾老贼后不用担心老命不保。投降阿里不哥就不同了,阿里不哥擅长笼络蒙古人,对汉人就不怎么样了。”子聪心中冷笑,嘴上却不说出来。朝中除了被大宋点名要脑袋地刘整外,其他蒙古汉臣也是这般心思,纷纷附和道:“姚大人言之有礼,宋人民间富足又有长江天线阻隔。大汗就算向阿里不哥称臣停战,急切之间也难以灭亡宋国。”
  和汉臣不同,蒙古族大臣和色目人却坚决反对向南称臣,理由也很简单,黄金家族向本族称臣投降可以,向外族投降纳贡那就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了。要是铁木真知道他的孙子做了汉人的属臣,只怕能在坟墓里气活回来。甚至还有蒙古大臣异想天开地建议说可以先向阿里不哥投降称臣,然后借道给阿里不哥到南宋劫掠,让阿里不哥去和南宋斗得两败俱伤。而这个馊主意虽然异想天开,却获得了不少蒙古大臣的支持。
  “都别吵了,听听子聪大师地意见。”忽必烈大喝一声,将目光转向重新获得他信任地子聪。已经开始蓄发的子聪习惯性的合掌答道:“大汗不必为难,派出两波使者分赴漠北与临安即可。届时谁给大汗开出的条件最为有利,大汗就向谁称臣停战,而且对双方都有威慑作用。迫使他们不敢开出过于苛刻的条件。”
  “大师妙计。正合朕意。”忽必烈大喝道:“合必赤,你是朕与阿里不哥的舅舅。出使阿里不哥那边,这件事非你莫属。”
  “老臣遵旨。”合必赤愁眉苦脸地答应——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忽必烈又将目光转向子聪,子聪估摸着忽必烈是想派自己出使南宋,赶紧抢先说道:“大汗,宋人这边,小僧举荐郝经先生出使。小僧听闻郝经先生昔日在张柔将军幕府之时,曾是张柔老将军诸位子侄的启蒙教师,教习给贾似道爱将张世杰的文字,有了这层关系,应该更方便一些。”
  “他妈的,这狗秃驴心肠真他黑。”郝经地脑袋轰地一下晕了——他是张世杰的启蒙老师不假,可也没少挨生来仇视蒙古人地张世杰羞辱捉弄;而且这一次出使南宋是去投降称臣,不成功是办事不力,成功地话就是卖国求荣的蒙奸,将来在蒙古国内骂名绝对少不了。忽必烈却稍一盘算就点头道:“甚好,就让郝爱卿辛苦一趟。”
  迅速敲定了使者人选,蒙古朝廷开始讨论准备对阿里不哥和南宋做出多大让步了,子聪却没心情去听那些大臣象家庭主妇在菜市场买菜一样讨价还价和斤斤计较,只是在心里琢磨道:“以本佛爷那个蹬后肯定会被挖坟掘墓的缺德弟弟和贾老贼的奸诈,应该很容易就能看出本佛爷的卧薪尝胆之计,不知他们会怎么应对呢?估计够他们头疼犹豫的,有阿里不哥那个立场难定地盟友,答不答应忽必烈的投降称臣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哈哈,贾老贼,懒得管你怎么办了,看你以后还敢用反间计阴本佛爷不?”
  和子聪预料的一样,忽必烈把自己当成价码同时向阿里不哥和南宋开出的消息传到临安后,贾老贼和刘秉恕都是大惊失色。不用刘秉恕提醒,贾老贼马上下令暂时封锁这个消息,然后派出使者北上联络阿里不哥,要求阿里不哥不要利欲熏心中了忽必烈的诡计,以致酿成大祸。不过忽必烈也早料定了贾老贼会玩这个鬼花招,早已命令封锁了通往漠北的道路,断绝贾老贼和阿里不哥的直接联系。同时忽必烈指使郝经,要求他这一次不要找贾老贼联络,而是直接找宋理宗和太子赵禥谈判投降称臣事宜……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二十九章
投降条件
  “该死的忽必烈,亏他想得出来,竟然能想出投降称臣的馊主意!”看着好不容易通过弘吉剌仙童在蒙古朝廷上收买的细作送来的情报,贾老贼急得直搔头发,喃喃道:“这主意虽然又馊又臭,看似软弱,其实无耻歹毒,简直比得上二桃杀三士的毒计。就算本官英明盖世文比孔孟智胜孔明,不会上忽必烈的当,可保不住阿里不哥那个笨蛋会上当啊?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怎么说也是亲兄弟,这招坑到阿里不哥的可能性实在太高了……”
  “少傅,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刘秉恕提醒道:“如果小生没有猜错的话,我那和尚哥哥十有八九会建议忽必烈让大宋和阿里不哥同时开价,谁的价格最有利忽必烈就向谁归降;而且让出使大宋的使者绕过你这一关,直接与皇上和太子谈判投降称臣事宜,免得你从中破坏。你得赶快拿出对策,否则忽必烈的使者抵达临安,时间就晚了。”
  “少傅,秉恕先生,既然忽必烈想要归降大宋,那直接接受他的投降称臣不就行了?”旁边的廖莹中插话道:“反正忽必烈打定了投降一方的主意,那我们大宋不如接受忽必烈的称臣,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岂不是坐收渔人之利?”
  “糊涂!”贾老贼细眼一翻,恼怒呵斥道:“忽必烈占据中原之利,人口众多且经济相对发达。又有内蒙草原和东北两块养马地,综合实力都在大宋与阿里不哥之上,倘若单打独斗,大宋与阿里不哥谁也不是忽必烈的对手。只有两弱战一强,这才能把忽必烈耗死拖跨,否则一旦等忽必烈消灭吞并一方,剩下地另一方就更远不是忽必烈的对手了。这话在这里说说就算了。出去不能随便乱说,明白吗?”
  “是。是,小人明白。”廖莹中诚惶诚恐的答应。贾老贼稍一盘算后又站起来,命令道:“这样吧,先把这个消息尽量封锁,不能让朝廷和民间知道这件事——鼠目寸光的人有的是,别让他们坏了我们大事。还有,去把翁应龙叫来。叫他手下那帮专门给我们干脏事的人做好行动准备。”
  “少傅的意思是?让忽必烈地使者永远到不了临安?”刘秉恕试探着问道。贾老贼细长的丹凤眼中凶光一闪,冷哼道:“既然没把握压制反战舆论,那就把舆论地源头先给本官掐断了!争取时间和阿里不哥沟通,绝对不能让忽必烈的奸计得逞!”
  ……
  很快的,贾老贼的走狗翁应龙领着一帮专门给贾老贼干脏事的狗腿子从临安神秘消失了。半个月后,大宋与蒙古交界的楚州以北的运河上忽然发生了一起震惊天下地大事,一伙蒙面盗贼打劫了蒙古派往大宋的使者船队,并试图杀害蒙古派往大宋的使者郝经。但最终结果却令贾老贼大跌眼镜。那伙蒙面使者被暗中保护郝经南下的蒙古军队杀散,死了五人还失踪一人却没有碰到郝经一根毫毛,传说蒙古使者郝经还在船头指着那帮被杀得抱头鼠窜的蒙面使者大骂道:“回去告诉那个不要脸的老东西,他那点鸡零狗碎的小花招老夫了然于胸,要杀我就在宋国境内杀,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胆量背上杀害国使的骂名!”
  ……
  翁应龙地任务失败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因为路途遥远贾老贼来不及派出第二波杀手,加上这件事的影响巨大,忽必烈遣使向大宋称臣的事很快便传便南宋的两淮地区,而宋朝自从开国以来就不停向北方纳贡称臣,这个消息对南宋军民地震撼就可想而知了。一时间,两淮民间和平之声大起,呼吁朝廷接受忽必烈投降称臣的要求,不少激进的文人干脆拟出了要求忽必烈进贡的清单,联名送往临安上报朝廷。军队里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士兵将领都认为和平将至。一个个只顾欢呼着去庆祝去了。导致士气大泄,军纪大受影响。
  这还只是两淮的动作。临安的反应比这厉害多了,民间就不用说了,近几年来已经习惯了听到大宋军队获胜消息的临安百姓连欢呼都懒得欢呼——直接去商量该向忽必烈索要多少贡品和商量该连放几天烟火庆祝了,而朝廷官员则是纷纷串联上本,建议向忽必烈开出的接受称臣条件,求战声音大减。就连瘫痪在床的宋理宗也奇迹般来了精神,将赵禥和贾老贼召到病榻前商量接受忽必烈投降称臣事宜,还好,宋理宗还没有喜悦冲昏头脑,在见到贾老贼后还知道问一声,“贾爱卿,忽必烈投降称臣,你以为诚意如何?”
  “忽必烈眼下四面楚歌,称臣诚意不容质疑。”贾老贼斩钉截铁的答道。被宫女搀扶着坐在床沿地宋理宗满意地艰难点头,微笑道:“既然就连贾爱卿都认为忽必烈称臣之意非虚,那忽必烈就一定不会再耍花招。”
  “皇上,微臣认为忽必烈称臣诚意不假,并不代表微臣不认为忽必烈是在搞阴谋诡计。”贾老贼沉声答道,并耐心将大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鼎足而三的形势分析了一番,又将忽必烈地真正用意和目的耐心讲解,最后贾老贼总结道:“总的来说,微臣认为大宋不应该接受忽必烈的投降称臣,而是坚持一贯的联合阿里不哥消灭忽必烈策略。否则一旦让忽必烈消灭了阿里不哥缓过气来,那大宋就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面临远比现在惨烈百倍的恶战!到时候,大宋国运难测啊!”
  宋理宗久久不说话,本想听听儿子赵禥的意见。却发现赵禥一脸呆象目光早飘到旁边地美貌宫女身上,瘫痪得连手都没法抬的宋理宗只得无可奈何的放弃这个打算,咳嗽着向贾老贼问道:“贾爱卿,依你这么分析,忽必烈投降称臣是包含得有天大的祸心——可爱卿有没有想过,大宋如果拒绝了忽必烈的称臣,阿里不哥却答应了忽必烈。那大宋岂不是立即要与忽必烈决一死战?”
  贾老贼哑口无言——这也是贾老贼最担心的事情,宋理宗见贾老贼脸色如此。立时便猜到贾老贼的心思,便咳嗽道:“爱卿,答应忽必烈吧。朕时日无多,指不定那天就撒手西去了,如果大宋在这个时候与忽必烈决战,你一个人独木难支啊。将来忽必烈就算与大宋再度翻脸,他和阿里不哥决一死战怎么都有损失。大宋还有机会。”
  “皇上,不能答应啊。”贾老贼吓了一跳,赶紧解释道:“皇上放心,微臣已经派出使臣北上哈刺和林联络阿里不哥,向阿里不哥说明厉害,劝他不要误中忽必烈诡计,继续与大宋联手夹击忽必烈。”
  “如果阿里不哥不听你地苦口良言呢?”宋理宗一句话噎得贾老贼无言可对,宋理宗又艰难的说道:“爱卿。大宋与阿里不哥无法直接联系,使者在路途之上很容易被忽必烈劫杀,何况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乃是兄弟之亲,答应忽必烈投降地可能极大,变数太大了。”
  “皇上,再等一等吧。等到使者有回音再说。”贾老贼硬着头皮坚持道。宋理宗却咳嗽着拒绝,“不等了,不要怪朕独断,朕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着想。你和禥儿下去议一议向忽必烈提出的称臣条件,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了吧。”
  “皇上……!”贾老贼还想说点什么,宋理宗却示意宫女将他搀回床上闭目休息,不肯再说一句话,态度异常坚决。贾老贼无可奈何,只好拉着赵禥行礼离去。在出宫的路上,贾老贼也曾试探赵禥的意思。想要把赵禥拉到自己这边共同说服宋理宗。不曾想赵禥这次有了点主见,摇头道:“少傅。不是我不听你的,这次皇上圣旨已下,我也实在没办法。我们还是听皇上的安排,和鞑子的使者谈判接受称臣纳贡一事吧。”
  ……
  离开皇宫后,憋了一肚子气地贾老贼直接回到了城外的半闲堂,将宋理宗的决定告诉给刘秉恕和廖莹中等人,要他们帮着想办法对付忽必烈的这个阴招。但这次就连足智多谋的刘秉恕都感到棘手了,苦着脸向贾老贼说道:“少傅,这事可不好办,皇上决心已下,下旨接受忽必烈的投降称臣。我们再拦着不办就是抗旨,怕是无法向朝廷交代啊。”
  “还有朝廷和民间舆论,更麻烦。”廖莹中附和道:“现在官员们和百姓们都已经知道了忽必烈投降称臣的消息,大都认为今后再不用打仗可以过上好日子了,我们如果坚持反对接受忽必烈称臣,只会留下千古骂名啊。”
  “愚蠢误国,那才会留下千古骂名。”贾老贼固执的哼哼道:“总之一句话,本官绝不会让忽必烈舒舒服服地得逞,最起码等到阿里不哥那边有结果再说。”
  “哈拉和林离临安太远,就算有消息传来最快也得几个月时间。”刘秉恕皱眉说道:“郝经现在已经到了扬州,最迟半个月后就能抵达临安,怕是拖不了那么长时间。而且这一次参加谈判的还有太子赵禥,没有他配合,做到这点只怕更难。”
  “太子那边……”贾老贼又是一阵为难,知道以赵禥的德行,是绝不敢在宋理宗在世时违背宋理宗的旨意的。恰在此时,贾老贼的亲兵队长郭靖进来,向贾老贼拱手道:“少傅,南必求见,说是她想回扬州去和父亲团聚了,想向你告辞。”
  “让她等一会。”正心烦地贾老贼没好气的答道。郭靖战战兢兢的出去,不一刻,门外就传来南必的嚷嚷声,“等一会?贾伯父舍不得我走就明说,别乱找借口,进去告诉贾伯父,要我留下可以,不过我一个人在临安太无聊了,他得给我找点事做打发时间。”
  “臭丫头。竟然还在叫我伯父?本官真有那么老吗?”贾老贼勃然大怒,冲过去拉开门就要向南必咆哮。不过在看到拥有天使脸蛋魔鬼身材的南必后,贾老贼却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珠乱转几圈后,贾老贼脸上逐渐露出笑容——那笑容,与一名刚被关了十年获得释放地采花色魔在深夜的荒郊野外撞见一名孤身的美貌少女时露出的笑容简直一模一样……
  “少傅肯定又有诡计了。”刘秉恕、廖莹中和郭靖一起心道,因为三人实在太熟悉贾老贼的这副笑容了。果不其然。贾老贼淫笑着向南必招手道:“小南必,不是想找点事做打发时间吗?进房间来。本官有件事想和你商量。”说罢,贾老贼又向廖莹中吩咐道:“廖莹中,你亲自去一趟德寿宫,请太子今天晚上到半闲堂赴宴,顺便商量与鞑子谈判事宜。记住,一定要把他请来。”
  ……
  廖莹中办事还是比翁应龙可靠一点,是夜。赵禥如约来到半闲堂,贾老贼也没请其他客人,仅是在红梅阁摆下宴席与赵禥二人对坐独饮,商量与忽必烈地谈判事宜。贾老贼还算好点,平时没事时偶尔一人独酌赖得住寂寞,赵禥就不同了,喝了两杯闷酒就象屁股长了刺一样坐不住了,又喝了两杯后。赵禥忍不住向贾老贼说道:“少傅,我实在不习惯这样喝酒——平时我每次喝酒,旁边至少要有四个漂亮丫鬟陪地。要不把我带来那十个美女丫鬟叫进来,服侍我们饮酒?”
  “算了吧。”贾老贼摆手说道:“太子你带来那些女人那算美女啊?让她们服侍喝酒不是倒胃口吗?”
  “少傅,我带来地女人不算美女?”赵禥象是受了莫大污辱一样叫起来,“她们都是我花了好大地力气才挑出来地。每一个都不比我的太子妃差,你说我的太子妃是不是美女?”
  “太子妃当然是美女,不过和老臣的女儿比起来,却要差上一点。”贾老贼叹气道:“而老臣的女儿呢,和另一个女人比起来,又要差上一大截了。简直就象是天上星星微光和月亮的明媚,根本没法子比啊。”
  “世上还有这样的美女?”历史上创造一夜临幸三十名嫔妃以上记录地赵禥流出了哈拉子,迫不及待的问道:“她是谁?她在那里?在那里能看到她?”
  “她的名字叫察必,是忽必烈的皇后,太子你说能见到她吗?”贾老贼叹气答道。赵禥大失所望。不曾想贾老贼又叹气道:“太子。说句老实话,老臣自从在鄂州鞑子军中见到察必几次之后。就一直对她魂牵梦挂,茶不思饭不想,只恨今生无缘得见啊。”
  “真有那么漂亮?”赵禥有些怀疑,“少傅的几位夫人也都是一流的美女了,难道她们都比不上?”
  “一群庸脂俗粉,如何能与察必郡主相比?”贾老贼呆呆的说道:“她的容貌,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形容,那是侮辱她;她地小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轻轻摸上一下,老臣愿意减寿十年;她的腰肢,象杨柳一样袅袅婷婷;她的双腿修长笔直,并在一起看不到一点缝隙,白嫩得让人看了就想亲上一口……”
  “那你有没有去亲呢?”听得入神的赵禥插话道。贾老贼斟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重重放下酒杯,叹气道:“想是当然想,可察必是蒙古使者,我是当众接见于她,又怎么好意思呢?可我现在后悔啊,要是我当时不顾一切把她留下,那还会便宜忽必烈?”
  “可惜,可惜。”赵禥连声答应,与贾老贼大有同感。贾老贼瞟一眼赵禥,试探道:“太子,老臣能不能恳求你一件事情?”赵禥对贾老贼依赖甚深,慌忙答道:“少傅有事请讲,赵禥不敢当少傅‘恳求’二字。”
  “太子,咱们能不能在与鞑子谈判的条例加上一条?”贾老贼色眯眯的说道:“让忽必烈把他地皇后察必作为贡品送到大宋?一来老臣可以一偿宿愿,二来可以考验忽必烈投降称臣的诚意,三来呢,咱们可以一雪靖康之耻——太子不要忘了,当年金鞑子为了羞辱大宋,可是逼着咱们大宋皇帝把皇后和嫔妃都送了出去的。”
  “让忽必烈把他的皇后双手奉上?这……这不可能吧?”赵禥被贾老贼的疯狂念头惊得目瞪口呆。贾老贼却斜着眼睛说道:“在我们大宋,这样的事当然不可能,可鞑子不同,当年鞑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称臣时,也是把他的妻子双手送给了鞑子蔑儿乞部,直到生下了一个儿子术赤才接回家,后来术赤还分封了一个汗国。所以我们向忽必烈提出索要他的皇后,他一定会答应,咱们也可以一雪靖康之脆,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赵禥开动起他可怜的脑细胞思考起来。贾老贼见时机成熟,便故意咳嗽了两声,声音未歇,红梅阁的房门忽然被人推开,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南必抬着一盘小菜进来。南必小丫头本来就是天生媚骨美貌无比,此刻经过精心打扮后在朦胧烛光下更是美若天仙,直把赵禥看得眼珠子几乎鼓出眼窝,口水流到前襟都没有发现。
  “老爷,妾身听说你在与太子饮酒,就亲手做了一道给你们下酒,请慢用。”南必甜甜说着,小心翼翼地把小菜放到桌上,又拿出丝帕替贾老贼擦擦嘴角,柔声道:“老爷,你年纪大了,少喝一些,伤身体。”
  “臭丫头,真是一有机会就说我老来气我。”贾老贼心中有气,乘机在南必高耸的胸脯上摸了一把,微笑道:“知道了,你回房等着去吧,老爷今晚到你房间休息。”南必娇嗔地扭扭细腰,红着脸飞一般跑出房间。而赵禥直到贾老贼的亲兵在外面把房门关上,这才把目光收回来,抹着口水向贾老贼问道:“少傅,这位是……?”
  “弘吉剌南必,弘吉剌仙童的女儿,忽必烈皇后察必的侄女。”贾老贼慢悠悠的答道:“她虽然远没有她姑姑察必漂亮,但也有几分相似,老臣想念察必太过辛苦,就逼着弘吉剌仙童把他的女儿嫁给老臣填房,聊以望梅止渴。唉,她要她姑姑察必一半漂亮,老臣也心满意足了。”
  “这样的人间绝色,竟然还没有察必一半漂亮?”赵禥瞪大眼睛,马上跳起来说道:“少傅,你的恳求恕我不能答应,你已经娶了察必的侄女,再娶察必岂不是有悖人伦?——这样吧,我们在谈判中逼鞑子把察必送过来,我纳她为妃!一来考验忽必烈的称臣诚意,二来一雪靖康之耻,三来少傅你也用不着背上乱伦之名!”
  说到这,赵禥压低声音,“大不了我在纳察必为妃之前,让她先陪少傅一个晚上,让少傅一偿宿愿。”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三十章
漫天要价
  “太子殿下,贾少傅,大宋的条件虽然苛刻,但我国可以考虑,可以考虑。”郝经嘴上留有余地,脸上却有些青红皂白,青是大宋提出的接受忽必烈条件十分苛刻,红是被贾老贼的冷嘲热讽语气羞的,皂是因为贾老贼的嚣张横蛮态度把郝经气的,白则是也郝经担心答应了这些条件回去后会被蒙古人千刀万剐吓的。不过在贾老贼提出要忽必烈对大宋皇帝自称侄孙时,郝经就再也无法忍受了,大吼道:“贾少傅,你也太过分了吧?澶渊之盟辽国战败,辽圣宗也不过是称宋真宗为兄,你竟然要大汗向宋国皇帝称侄孙?侮辱人也不用这么下作吧?”
  “郝大人,稍安勿躁,听本官慢慢为你解释一番,你就会明白忽必烈向我朝皇帝自称侄孙乃是合情合理。”贾老贼慢条斯理的说道。郝经冷笑道:“好,老夫洗耳恭听,老夫倒要看看,贾少傅能有什么高论。”
  “那郝先生听好了,本朝大宋皇帝登基于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对不对?”贾老贼微笑着问道。郝经点点头,心说这件事天下皆知,还需要你废话?贾老贼又微笑问道:“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蒙古第一任大汗——忽必烈的祖父铁木真大汗,是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死去的,对不对?”
  “是呀?没错。可这又怎么了?”郝经纳闷的问道。贾老贼奸笑道:“所以忽必烈向大宋皇帝自称侄孙地原因就出来了,郝先生你想一想,本朝皇帝登基之初与铁木真大汗并列为帝,乃是兄弟手足,而忽必烈乃是铁木真的嫡孙,岂不就是本朝皇帝的侄孙?本朝太子的侄子?忽必烈向大宋皇帝自称侄孙,理所应该啊!太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世上还有这样计算辈分的?”郝经目瞪口呆,气得全身发抖却找不出一句话推翻贾老贼的古怪逻辑。名誉上主持宋蒙谈判的赵禥却连连点头。傻笑道:“是,是,是这个道理。原来忽必烈还是我地侄子,我还是今天才发现。”
  “胡扯!”郝经对忽必烈敬若神明,整肯让忽必烈受此奇耻大辱?郝经跳起来咆哮道:“世上没这么计算辈分的!这条不能答应,绝对不能答应!”
  “既然不答应,那么我们就可以结束了。”贾老贼又站起来。打着呵欠说道:“太子,我们走吧,回去向皇上复命,再向大宋百姓公布谈判经过,就说忽必烈没有丝毫投降称臣地诚意,既然还想搞乱辈分凌辱大宋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宋绝不接受这样欺负人的盟约!”
  “少傅。那个条件咱们还没提呢?”一直挂念着察必的赵禥还舍不得走。贾老贼细长的丹凤眼中闪过寒光,冷哼道:“太子,忽必烈连辈分问题都不肯让步,你还指望他会答应那个条件吗?”
  和历史上一样,赵禥虽然贵为太子对贾老贼都十分畏惧,见贾老贼神色不善。赵禥再不敢多说什么,乖乖的站起来就走。郝经赶紧拉住赵禥的袖子,哭丧着脸恳求道:“太子留步,请留步,辈分问题再商量,再商量。要不这样,小使请大汗向大宋皇帝自称侄子,这总可以了吧?”
  “别问我,问少傅。”赵禥傻乎乎的向贾老贼努努嘴。郝经地表情更加哭丧,可怜巴巴的看向贾老贼。贾老贼则冷笑道:“没商量。除非忽必烈老老实实的承认辈分,否则大宋决不让步。大宋以儒学为尊。儒学最敬天地君亲师,忽必烈想在与大宋皇帝的称呼辈分上耍花招,大宋臣民决不答应。”
  如果条件允许,郝经还真想扑上去把贾老贼生生掐死,无奈眼下有求于人,为了避免与大宋的谈判迅速破裂导致阿里不哥坐地起价,郝经只得咬牙切齿的答道:“少傅见谅,这个条件小使实在做不了主,但小使可以派快马到大都禀报大汗,请大汗决断。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把其他条件一起谈妥,便于一并禀报大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