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令我来巡山(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459

  林宁闻言似有不信,道:“真的假的,大和尚,你可别信口开河。我对武圣行事也有些了解,东方青叶三击出手,纵未建全功,我却不信他还会再出手,以圣人之尊袭杀凡俗,不要脸了吗?”
  智海方丈苦笑道:“施主,纵然东方圣人不再出手,可以黑冰台圣地之威,又岂是我佛门一小小金刚寺可比的?再者,东方圣人三击之威,使得我山门中护法武僧损失大半,普字辈神僧更是仅存一人,实在难以抵挡黑冰台降临。”
  “那你想怎样?”
  林宁好奇问道。
  智海方丈沉吟稍许后,眼中闪过一抹苦色,似终于下了一个极难的主意,道:“贫僧以为,金刚寺在楚州再难立足,因此希望能迁移山门,至沧澜山间,还望施主能够答允。存我佛门,可立无量功德!”
  立无量功德……这是想空手套白狼吗?
  林宁面色隐隐古怪的看着智海方丈,轻笑了声,问道:“方丈,问你一件事。我年纪小,你可不能骗我,否则,后果或许有些严重。”
  智海闻言眼睛微微一眯,躬身道:“施主放心,贫僧乃出家人,出家人从不打诳语。”
  林宁呵呵了声,懒得废话,直言问道:“此事发生之前,若有一大门派,想要迁移到大禅山上,你们金刚寺会同意吗?”
  智海闻言,面色一滞,却躬身道:“施主,我佛门从来大开方便之门,凡有向佛之心,山门从不却之门外。”
  林宁哈哈笑道:“巧了!我们青云寨也是,凡有向我山寨大道之心者,我山寨也从不拒之门外。方丈可愿听闻我青云大道为何等大道?说起来,和佛门还有些相像。”
  智海闻言,心中不知在想甚,面上却是越来越苦,道:“敢闻贵山寨大道之音。”
  林宁呵呵笑道:“佛门是普度众生,我山寨志向虽没那么大,只是尽我所能,帮些需要帮助的百姓。不过我家娘子能力比较强,所以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也隐隐有些普度众生之意。当然,佛门普度众生的法子是在寺庙里对着金身佛像诵经,我山寨这方面不大行,只能靠做些实在事,去帮助百姓。”
  说至此,林宁言辞中已经颇有讥讽之意了,最后道:“金刚寺果真要在千里沧澜山落脚,只有一法,那便是入乡随俗。当然,我也不是逼你们改换大道,你们依旧可以信奉佛祖,只是,再想圈地万顷,收容百姓为佃户,以万千百姓之力,供养你们吃喝拉撒,却是再不可能了。在这千里沧澜山,别说你们,便是我侯叔,天剑圣人,想要得到收获,也必须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上谷城的三十万斛粮食,侯叔一人独运二十万斛。至于我和我娘子,还是诸多山寨当家人,无不是自食其力。方丈你说说看,若贵寺不能入乡随俗,我青云寨能容得下一个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门派吗?”
  ……
  楚州,大禅山东三十里,清风谷。
  星月庵。
  在清风谷最深处的一座茅庐小院内,普泓神僧老眸复杂的看着对面一老尼,道:“当初法克孽障做下那等混帐事,是老衲对不住星月庵,也对不住你。这十多年来,你不愿与老衲多言一句,老衲也唯有领受。只是,谁也没想到,世事无常,白云苍狗。当初的孽障,竟寻到了我山门《金刚不坏神功》的下落,并且,为天机大乱下的金刚寺,寻到了一线生机。十三娘,随老衲一并去沧澜山吧……”
  十三娘,甘十三娘,是星月庵天虹神尼当年未出家时的名讳。
  也是普泓神僧在俗时的亲妹……
  当年兄妹二人相依为命,只是普泓神僧因佛性超然,被其师父相中,要带回金刚寺修行。
  普泓神僧为了出人头地,改换命运,便只能遁入空门。
  甘十三娘却不愿,一心想让普泓还俗,为甘家传宗接代,传承香火。
  若是出了家,六大皆空,连父母都不要了,那怎么能行?
  不想普泓当年却死了心要出家,最后甘十三娘一怒之下,便入了星月庵。
  一寺一庵本就为佛门泰山北斗的存在,竞争激烈。
  兄妹二人自然就更是在各个方面相互争锋,你追我赶。
  只是普泓到底心存歉疚,所以前几十年来,天虹神尼始终强压普泓一头。
  却不想,十多年前,普泓的徒子徒孙,却将天虹神尼最看重的一个后辈给弄大了肚子,让天虹神尼脸面掉尽……
  至此,兄妹二人彻底反目成仇。
  今日普泓神僧亲至,便是为了让星月庵一并迁移去青云寨。
  否则,独留星月庵于此,旁的不说,只世家之乱冲击到楚州,星月庵就难抵御。
  不是武力不够,若是那些叛军果真如姜太虚所言,驱良善以为兵叩山门,那以星月庵这群女菩萨的心性,实在难下杀手,下场也就必然会极惨。
  只是虽明白这一点,普泓神僧仍旧没把握劝服天虹神尼,毕竟天虹神尼心里对他芥蒂实在太深了。
  然而让普泓神僧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刚说完,天虹神尼竟然就漠然的点了点头,居然同意了!
  见此,普泓神僧非但未喜,反而心头一沉,一双老眼审视着对面的幼妹。
  事有反常,必有妖!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无情
  “轰隆!”
  一道春雷划破天幕,贵如油的春雨如瓢泼一般降下。
  齐国,临淄城。
  姜家庄园外,一溜檐儿的跪着十几二十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残肢断臂的中年人,有满面悲凉生不如死的老妇,也有抱着啼哭的婴孩,无助在雨中的少妇……
  他们,原本都是这个世界最清贵的人之一。
  他们,原本是大齐十二上上高门,甚至出过亚圣的家族!
  然而现在,他们却只是一群几乎要走投无路的可怜人。
  姜家,太惨!
  无数精英子弟,战死在叛军的人海战术中。
  姜家那些子弟们难道都是废物?
  不是,相较于他们,叛军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乌合之众。
  但就是那群乌合之众,每每用十倍、二十倍的良善百姓甚至老幼妇孺为兵,强行攻城。
  这种下作的招呼,居然无往不利。
  齐国,以仁孝治国。
  一个仁字,便是齐国的立国基石。
  上到世家贵族,下到贩夫走卒,无不以仁德为道德基准。
  这等情形下,便是有人能狠下心来下令士卒进攻,士气也会大打折扣。
  再被世家叛军以老卒强军攻之,姜家的损失,已经超过了“惨重”二字可以形容。
  短短数月内,足有八百多名姜家子弟,战死沙场。
  另外,姜家积攒千年的底蕴资源,淌海水般的已经淌出去大半了。
  姜家子弟们的生活水准,飞流直降三千尺。
  且几乎家家挂孝,惨不可言。
  三天前,许州被叛军攻破,姜家整整八位嫡系弟子,战死沙场。
  姜家虽然传承千载,可嫡系一脉,人丁却从来不旺。
  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五十四位,这还包括二十八位老人和妇孺。
  所以,这八个嫡系青壮战死,对姜家来说,如同天崩!
  剩余的姜家嫡脉彻底胆寒了,可是他们没有其他法子,只能来求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原本的姜家天骄,被寄予无限希望的姜太虚。
  然而,他们在这暴雨中跪了已经有两个时辰了,姜太虚的身影,却始终未见。
  旁人倒还罢,可那位还在襁褓中的婴孩,眼见气息越来越弱。
  婴孩的父亲刚刚战死,婴孩的母亲,此刻也已近气绝。
  当中一老人见之,老泪纵横,绝望哀嚎道:“传闻:圣人之道,乃太上无情大道。欲成圣,必先斩断七情六欲,六亲不认。老夫原以为,子渊必不如此。谁曾料想,姜家一手养大抚育出来的孩子,却要一手毁了姜家。列祖列宗在上,姜家,怎会出如此逆子啊?!”
  其声,如杜鹃啼血,使见者伤心,听者流泪。
  就在此时,临淄城外的姜家庄子忽然大门打开,老人哭声猛然一滞,难掩激动的看向门口方向。
  然而,最残酷的事发生了。
  来者,根本不是姜太虚。
  只是姜太虚身边一个听令做事的仆从……
  此人来到一行姜家人跟前,竟也一言不发,只将一丸药丸塞进婴孩口中,又以内息化了,助婴孩服下。
  另一丸则助少妇服下,最后一丸在想给老人服下时,却被暴怒的老人一巴掌打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