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令我来巡山(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459

  从此以后,青云寨就可利用沧澜江水,再不必辛苦的每天翻山越岭的去挑水。
  林宁对田五娘等人笑道:“以此为本,再复制一次,水就直接能送进山寨里了。加上新制成的水车,便是在群山之间,也可开辟良田万亩。”
  说至此,又对姜太虚、吴媛道:“此法传诸天下,何止千万百姓能因此受益?”
  姜太虚、吴媛先前听闻林宁竟有在此开拓良田万亩的雄心,都不禁微微变色。
  如他们这样的人,其实看得十分明白,并不怕青云寨做大。
  因为没有做大的基础。
  一来没人,二来没粮。
  纵然如今多了流民,可小小一个青云寨,又能收容几人?
  眼下还能组织人手进山打猎,可再过二月,大雪封山,这几百流民加上山寨本身的人口,就达到了青云寨的极限。
  如此规模,难成大患。
  但若让青云寨开垦出万亩良田,甚至更多。
  那……
  眼见中原动荡,这四不管之地,却是容易让青云寨坐大。
  不过,林宁竟愿意将这些良法传诸天下?!
  林宁微笑道:“这等造福苍生的良法,我们小小一个山寨敝帚自珍藏着做甚?倘若天下人能因此法多收几石粮,少饿死几人,也不枉我等今日之辛苦。只是希望姜兄和吴博士莫要以国界划分百姓之别,将此法传遍中原天下为善。”
  这几日,林宁收功德点收的简直不要太爽。
  他才发现,原来不需要他亲自做,只要善行之源头在他,那么他就能分润功劳。
  如此好事,他又岂能错过?
  所以,就算此举可能被稷下学宫拿去博取天大美名,他也不在乎了。
  赚足功德点后,他还有足够多的发明,造福天下的同时,还能为青云寨赢满天下名。
  然而不知其心思的姜太虚和吴媛二人,却再度为林宁无限宽广的胸襟所打动。
  二人对着林宁,齐齐拜下。
  此礼,为天下苍生。
  在他二人心中,林宁已近圣人。
  虽然此举为青云寨诸人不解,方林等人甚至还谏言过田五娘,让她好好劝劝林宁。
  只是,如今的田五娘,又怎会去约束林宁?
  只要他愿意,不管是拯救苍生,还是毁灭苍生,于她而言,都可以。
  她必奉陪到底。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圣到底
  纷纷乱乱了数月之后,青云寨终于迎来了一段平静却充实的光阴。
  由于林宁“发明”了虹吸法和改良版水车,使得沧澜江沿岸的山寨,一下变废为宝。
  而盐井的开发,又让齐、秦两国对沧澜山一系的禁盐手段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禁盐流入沧澜山,倒不是为了青云寨,而是为了困死某家父子。
  青云寨和其他山寨,只是被殃及池鱼,但谁又在乎?
  而齐国当初的禁令,始终未解除。
  林宁没有提此事,姜太虚亦未说。
  姜太虚并不是没有能力解决,只是稷下学宫中人严禁干涉齐国军政之事,不管这个禁令对其他人是否名存实亡,至少姜太虚不会主动去触碰。
  而林宁不说,是因为他不需要。
  “林郎君,你这些手段,当真是……神鬼莫测。”
  仰头望着盐井上方不断往下钻的巨大天车,姜太虚忍不住心生震撼,叹道。
  林宁摇头道:“也是被逼无奈……”
  见姜太虚面色隐隐不忍,林宁笑道:“齐国并未做错什么,忽查尔东行,借机造成那么大的杀孽,齐国没有举兵来攻,都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只禁盐又算得了什么?”
  姜太虚轻轻一叹,道:“那八家战死的长老家族在使力,他们不敢动手,怕引发更大的危机,但困一困青云寨,其他人包括学宫都不好说什么,夫子也不管这些小事,他相信以你之能,可以轻易解决。但我相信,夫子也没想到,林郎君能做到这一步。”
  林宁摇头道:“有一事,我要提前同你说一声,以免引起诸多误会。”
  “何事?”
  林宁目光渐渐变得幽深起来,道:“冬日渐临,流民却愈多。虽有青云竹和青云水车,能补种一波冬麦,但收成也要等到来年雪化之后。中间足有数月时间,没有收成。大雪封山后,连进山打猎都成问题,野果野菜也将尽,上千人的粮食,出现缺口。他们会饿死……”
  姜太虚闻言,心底一沉,缓缓道:“我看到你们的队伍不停的在山间狩猎,除了母幼,见到的大都猎了回来,又用盐腌制晾晒起来。那样多的肉,难道也不够吗?”
  林宁苦笑道:“你这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了,这些肉供一二千人吃,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了。更何况,全吃肉人体会出现问题的,医书上有明确记载,人若不补充粗粮和蔬菜,会生恶疾。”
  姜太虚闻言,沉默了稍许,问道:“那林郎君的意思是……”
  林宁淡淡道:“天下之大害,非天灾,在巨室也。每逢天灾乱世时,巨室结寨立堡自守,趁机兼并田地,奴役百姓,坏事做尽,其恶难赦。与其等到大战来临再于战争中消磨他们,不如,由我青云寨替天行道,先取一部分,既可除恶,取得的粮食,也能活民无数。”
  姜太虚纵然先前已经猜到了,可这会儿亲耳听闻林宁说出,仍不由面色一变,目光凌厉起来。
  林宁并不畏惧,目光淡淡的与他对视着。
  姜太虚沉声道:“林郎君,你可知,若依你之法,世间秩序将会大乱!到那时,死伤的只会更多。”
  林宁奇道:“怎么会秩序大乱呢?我又没有杀尽天下巨室,这本不现实。再者,姜兄,你要明白一个真理。”
  姜太虚问道:“什么真理?”
  林宁呵呵一笑,看着远方渐渐西斜的落日,道:“这世间,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我们要坚持对的,并去改正错的。”言至此,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姜太虚。
  不知是否是错觉,姜太虚直觉得林宁此时的目光,璀璨的恍若骄阳一般,又听他掷地有声道:“巨室之恶,人所共知,而你们许多人却因投鼠忌器,对他们听之任之。此绝非大道,也绝非正义,而是祸乱之源!既然你们做不得,那么就由我青云寨来做。
  哪怕,我们会因此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哪怕,我青云寨会因此背负上滚滚骂名。
  然,道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义之所存,虽九死其犹未悔也!”
  此煌煌之言,如黄钟大吕般,震的姜太虚心动神摇。
  此情无关武功高低,而在心境道基!
  这世上,口号喊的响亮的人有很多,尤其是儒生,擅微言大义者不知凡几。
  谏言巨室之祸的人,千年以来果真没有?
  私下里清流们议政时,批判过不知多少回!
  可真让他们去灭了巨室,谁敢?
  真到他们上位掌权,第一件事,就是去交好巨室。
  所谓“为政不难,不罪巨室”,便是此理。
  让他们拿官帽子去搏都不敢,更何况身家性命和一世清名?
  不止他们,就是姜太虚他自己,自忖都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历代夫子,谁又敢放言灭了巨室,道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没想到,小小一个青云寨的山贼,竟然有这等玉石俱焚的刚烈正气!
  蓦地,姜太虚想起了林宁那一番至言:
  天地有正气!!
  深吸一口气,姜太虚躬身道:“林郎君只管按道义之所在前行,姜某虽困囿于身份,不便直接出手,以免引发滔天巨浪,但也会竭尽全力,助林郎君一臂之力。至少,不用担心来自学宫的压力。”
  此言一出,姜太虚发觉自己虚浮的气息,忽然凝实了许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