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999

  戌时二刻,贾琮同内阁处置完政事,便折返于此。
  虽然他依旧未亲政,大多政务皆由内阁持蓝笔批改。
  但是,南边儿传来消息,海西葡里亚国一位名叫罗莎·卡佩的女伯爵带了整整十三条船人,靠岸濠镜。
  除了随行仆役、守卫和水手外,还有大量的手艺人、退伍士官、海员、学者、传教士、工匠、雇佣兵等等。
  那位女伯爵上岸后指名要见贾琮,得知他成为大乾国皇太子后,立刻送上了求见文书。
  这件事贾琮极为重视,也是近来极大缓解他心情的一个缘由。
  因此贾琮和内阁说了许久这些人的作用。
  其实重要性不必他废太多口舌,北疆一战,尽显火器之威。
  内阁此时无人会认为火器是奇淫巧技了,而是真正的军国利器。
  有了这个共识,许多事就可以敞开的商议了……
  只要不动摇儒教的立教根本,内阁并不排斥,挑选出一部分人来,学习西夷的那一套学问。
  当然,连祖宗都不能祭拜,神权高于君权的西洋邪教,是断不允许在大乾传播的……
  从早上一直商议到入夜,定下大致的框架后,贾琮才来寿萱殿与太后请晚安。
  晨昏定省,终是不能少的。
  武王沉睡后,太后虽小病了场,但很快就恢复过来。
  或许在她看来,武王终究未真正离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奇迹出现。
  所以心情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整日里同叶清、黛玉说笑,凤体康复的不错。
  贾琮进殿内行礼请安,还未跪下,就被太后一迭声的叫起,招呼到凤榻边上坐下,笑容满面道:“元寿下朝了,可累着了不曾?”
  瞥了眼在下面和黛玉一起取笑他的叶清,贾琮微笑回道:“并不累,政务多由内阁太傅他们去处理。”
  太后显然很高兴,道:“这才好,这才好。你父皇之前曾担心过,你这般放权会被前朝的官儿给架空糊弄了去,若是天家大权旁落,可是了不得的事。可小九儿却说太子是天下第一聪明之人,断不会行蠢事。你父皇旁观了些时日,也就放下心了。比你皇伯伯那样累死累活的强,就该多让臣子们出力!”
  叶清和黛玉在下面吃吃笑,贾琮也笑了笑,就听太后又笑眯眯道:“元寿啊,你父皇安睡前,曾特意嘱咐哀家,不可忘了给你选秀的事。这几日哀家和小九还有玉儿娘儿仨,帮你见了好些人。可我们觉得再好也没用,终还是要太子自己喜欢才好!元寿何时一起瞧瞧?”
  贾琮闻言,抽了抽嘴角,忽然指向殿外皇庭,道:“咦,下雪了!”
  众人注意力被他这“大惊小怪”给吸引过去,一起透过玻璃宫窗看向外面皇庭。
  只见在殿外一连串的玻璃宫灯灯火照耀下,无尽细碎的雪花,如柳絮般绵绵而落……
  入冬了。
第七百六十六章
父债子偿
  一夜飘雪。
  整座皇城如同披上了一层银妆,静谧祥和。
  如今的皇城,大概是国朝鼎定以来,最为平静之时。
  北疆一场大胜,似一下稳定了大乾风雨飘摇的国运。
  朝堂上原本就强势到咄咄逼人的内阁诸臣,愈发有底气清理吏治。
  一大批名声不显但极务实的官员从旮旯角里被挖掘出来,出任各衙主官。
  且借着这场东风,一举荡出神京,吹往大乾十八省。
  天下群臣,莫不与从!
  而三十万九边大军,也大半聚集于邕城,萧金军总管天下兵马,调度粮草,勘合地理,等待出兵时机。
  什么是出兵时机?
  大乾商贾在安南、暹罗等国大肆收购粮食,虽是润物细无声的低调进行。
  但持续了两个月后,两国当权者再迟钝,也发现了国内飞涨的物价。
  因为到后来,大乾商贾收购的不止是粮食,还有蔬菜瓜果和肉类。
  甚至连布匹和草药都被海量买来。
  大量的白银涌入,然而物资却如无底洞般流出,本就是小国寡民,只一个月,安南、暹罗国内就被飙升的物价给惊呆了。
  等他们发现了问题后,立刻开始抓捕依旧在他们国内大肆扫货的大乾商贾。
  只是还未等他们想出到底该怎么办时,大乾已经派出使者,警告安南、暹罗等国,立刻释放大乾国民,并严格要求他们,开放贸易自由。
  两国元首早已懵逼,哪有功夫理会大乾使者?
  而这时,关于安国、暹罗等国原为汉家故土,被歹人趁国难之时割据,如今无理欺压故国国民的消息,如飓风一般吹遍大乾十八省。
  正由北疆大胜而心生豪气的大乾国民,如何能忍受这等屈辱?
  在不知多少说书先生的推波助澜下,一场正义的国战,便在举国汹涌澎湃的声讨声中,渐渐拉开了序幕……
  然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却躲在九重深宫中,头疼于宫廷选秀之事……
  ……
  八凤殿外,寒风凛凛。
  殿内,却温暖如春,香气弥漫。
  红酸枝镶贝雕山水贵妃床上,挂着一席云丝纱帐。
  帐内,大红色丹凤朝阳的薄锦被如浪般起伏涌动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娇吟,一只雪腻的胳膊伸出锦被,攥紧了锦被,终于风平浪静下来。
  锦被缓缓撑开,只见一个秋香色素面锦缎迎枕上散着的一片青丝。
  一张满面娇羞潮红眉眼如画的俏脸,咬着唇角缓缓露出,额前的秀发被细汗打湿贴在上面。
  锦被滑落,终露出一身形清瘦但矫健的身躯。
  “呼……”
  轻轻吐出口气后,见宝钗已将中衣披上,杏眼中春意仍浓的模样,贾琮微微扬了扬嘴角。
  这时,一直候在乌木雕花刺绣屏风后的莺儿,红着脸,端了提前备好的净水进来。
  宝钗先接过帕子,亲自为贾琮擦拭干净后,方绕到屏风,自己清洗干净后,重回榻上。
  贾琮正赤着上身,靠在锦枕上沉思。
  贤者时间中,头脑格外清醒。
  齐鲁大地上,正在大兴土木,建造工厂,以能建造海船的船坞为主,配套着铁矿、煤矿的开发。
  虽然不断的将灾民往西南方向移去,但齐鲁是人口大省,光靠移民是无法根源上解决问题的。
  所以以工代振,便是最好的出路。
  等南面罗莎·卡佩带来的造船匠师、冶铁炼钢的匠师们到京后,就立刻派过去,主持造船。
  山东临海,黑辽的老林子里多的是几百年的苍天巨木,砍伐了后丢进海里用船拖至齐鲁,可以作造船龙骨,极为便利。
  有他在,火器的研发就会不断的投入加深,北方草原再不复为中原心腹大患。
  且随着新法的不断深化革新,最底层百姓的生活便会不断改善,纵是到了灾年,也绝不至于活不下去。
  汉家百姓从来都是最好的百姓,只要能活下去,几乎没人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如此,内忧外患皆平定,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以举国之力,开拓大洋,为中国争夺未来三百年的气运!
  后世多有牧羊犬羡慕西方的富足、自由和优雅,却从未想过,西方的底蕴是从何而来。
  若无几百年的血腥殖民掠夺,掠夺回无尽的资源和财富甚至奴隶人口,那些祖宗多为海岛的西洋人,又如何用圣经将他们伪装成文明的象征呢?
  哪怕是几百年后,那些西方文明们堂而皇之的流氓嘴脸,其所依靠的底蕴,仍是几百年来搜刮积累打下的根基。
  所以,贾琮要趁着这个最后也是最好的时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唯一遗憾的是,他现在不可能亲自登船,纵横于大洋之上了。
  就算以他现在言出法随的身份,朝臣和宫里也不可能允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