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999

  处处看人脸色,赔尽笑脸也未必落得一个好字。
  直到多年以后熬成了婆,才算能松一口气。
  而她们,却都不必经历这一遭。
  故而私下里都明白,世上哪有十全十美好事占尽的美事?
  如今已是富贵之极,福运无双,谁若再多想,便是不知足了……
  且最是心高气傲的二人,如今都大权在握,入住八凤殿,也算是皆大欢喜!
  今晚探春甚至从漱芳斋叫了戏班子来东宫,请大家看戏。
  敲敲打打,好不热闹!
  迎春还是谨慎的性子,问道:“会不会有些张扬?”
  宝钗笑道:“你安心点戏罢,三丫头极入太后她老人家的眼,早就同她说过几回,宫里那些事让她都管起来,闲暇了也别拘谨着,畅音阁、漱芳斋的戏班子随意点,闲在那做什么?如今这个是漱芳斋的,畅音阁那边戏班子场面更大,便是怕张扬了去才没点呢。”
  探春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等明儿林姐姐一起的时候再点也不迟。”
  湘云还是心直口快,笑道:“往后最好的都要先紧着她。”
  众人若有若无的眼神都瞟向了宝钗,宝钗却面色不变地笑道:“这就是造化,你羡慕也羡慕不来。”
  湘云偏了偏脑袋,一皱鼻子,道:“我这羡慕什么?我只头疼,明儿早上还得给林姐姐磕头!”
  众人好笑起来,探春道:“看你往后还敢不敢同林姐姐拌嘴了,再拌嘴,林姐姐直接让你跪那!”
  湘云撇嘴道:“林姐姐才不是那样的人,她也只嘴上不饶人罢,多咱见过她罚人来着……”
  说罢又仰起脸,看了看殿外的夜空,忽然笑了起来,道:“做梦也没想到,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打小儿一起长大的姊妹,往后还能一起过,还能一起长大变老,真真儿和做梦一样。真好!”
  众人都知道她的心思,虽平日里从不流露在外,但也一直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如今梦境得偿,难得感慨一番。
  宝钗笑道:“你才多大点,往后的日子长着呢,有的是你过好日子的光景。”
  湘云得意笑道:“再长也不怕,姊妹们在一起,天天去逛蓬莱山也逛不够!”
  宝钗、平儿等“过来人”都又好笑又好气,这还真是孩子话。
  不过想想,湘云今年不过才刚十三岁,可不就是孩子么……
  “快快快!我要点戏!”
  戏台上一出戏唱罢,湘云直叫嚷着要听好戏。
  大伙儿让着她点,小角儿在下面桌几旁嚎:“好祖宗,点《孙行者大闹天宫》,点《孙行者大闹天宫》!”
  方方元元许是果酒喝多了,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儿跟着嚎:“点熏猴之,点熏猴之!”
  宝钗这般好静的,看这俩小萌态可掬的模样,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湘云在宝钗跟前小,在小角儿她们跟前却是大的,没好气啐道:“你是我祖宗!整天就知道孙行者孙行者,我看你就是个皮猴子!三个皮猴子!”
  骂归骂,可终究还是点了出《孙行者大闹天宫》,小角儿带头欢呼起来,还撅起屁股给湘云磕了个头,被点心丢了脑袋……
  “叮叮当当”吹打声起,随着一个猴子扮相的武生亮相,欢笑声愈发在八凤殿内响亮起来。
  刚过完十五,圆月皎洁明亮悬在夜空中。
  月光笼罩下,三大殿琉璃瓦散发着盈盈的金光。
  整座皇城如同仙宫一般,静谧,尊贵……
第七百四十九章
心狠
  齐鲁泉城。
  似只一夜间,山东地界就变了天。
  齐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并十七州府、五十四县的掌印主官齐发力,将山东除曲阜孔家之外的七大家,及相牵涉在内的无数中小家族,全部拔出!
  官场中人,敢于担事者寡,但是观风向见风使舵者却是人才辈出。
  孔家不倒,没人敢逆“大势”而行。
  然柴梁使人将孔衍宾的人头挑起在山东诸城转了圈后,齐鲁骇然震惊之余,也使得风向大变。
  有聪明之人,甚至立刻转变姿态,要倾尽所有,助朝廷赈济灾民,却为时已晚。
  整个山东,皆是官府磨刀霍霍之声。
  囤积粮食发国难财之奸商悉数抄家,沾染盗卖常平仓粮的巨贾,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无数粮食,从各地粮仓内流水一般放出。
  独孤意等人趁机挑选青壮清白百姓入伍,柴梁则组织起齐鲁省、州府、县的官员,以保甲法将受灾百姓编制成组织严密的保、大保、都保。
  齐鲁靠海,多有造船船坞,官府又将劳力组织起来,建造各式大小船只,为百姓南下做准备。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柴梁与赵青山的不同了。
  若是赵青山亲至,齐鲁省官场怕是从上到下都没几个人能幸存下来。
  只一个坐视豪强鱼肉百姓而无动于衷,毫无作为,就足够省府州县的官儿吃不了兜着走。
  但柴梁该强硬时强硬,该怀柔时却又能够怀柔。
  他能体谅那些官儿碍于衍圣公府超然地位而不敢妄动的苦衷,除了那些与八大家族同流合污的官员一律拿下外,其他大部分官员他都亲自与之交谈,使其安心。
  如此一来,整个齐鲁官场气氛愈壮,办事效率飙升。
  由柴梁坐镇,齐鲁遂安。
  诸事井井有条的发展,一切向好,柴梁却并未有丝毫自得之心。
  一来不知多少说书先生在民间四处宣扬太子殿下为救山东万民将天家聚宝盆给卖了,以筹措粮食,使得太子和天家在百姓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连聚宝盆是什么样的,都被人描述的活灵活现。
  百姓们几乎没什么人怀疑真实性,那可是真龙太子,上天之子,家里有个聚宝盆还不正常的很?
  如此一来,他这个太子少傅、当朝次辅在民间的官声倒不怎么显。
  当然,这只是在民间,官场上,柴伯鸾柴次辅的名声,同样一飞冲天。
  但柴梁依旧没什么自满,除却因为确实太子卖了座“聚宝盆”,才筹措出无数的粮食即将至鲁,解决后续大难,他功劳不著外,还有一事,连他都觉得有些不安。
  那就是……
  衍圣公孔传祯,薨了。
  如今士林中人几乎都知道,衍圣公孔传祯有保全太子之恩,是他将太子在潜龙受难时举荐给松禅公宋岩为关门弟子,这才受到了极大的庇佑,度过了劫难。
  朝廷得知孔传祯身子有恙后,太子亲自派遣了四名御医东来,内务府中的名贵药材更是流水一般送往山东。
  这也是齐鲁官场中人对孔衍宾无处下手毫无作为的重要缘由。
  然而他柴梁一到齐鲁,就在衍圣公府演刀兵,杀了孔家长房长孙孔衍宾,并举其首级巡着山东逛了一大圈。
  这个时候孔传祯薨逝,任谁都要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尽管柴梁是奉了太子之命,或者说是奉了赵青山之命临危受命解决齐鲁之事,可是……
  天下士林未必接受这个说法。
  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柴梁心中没底,京中太子知道此事后,会不会迁怒于他……
  宦海沉浮数十载,柴梁是个头脑极清明之人。
  他知道道理是道理,情理是情理,二者有本质的分别,偏偏后者更接近人性。
  不过,以柴梁对京中太子的了解,这种可能性未必很大。
  尤其是,当他将差事办妥当之后。
  现在柴梁只盼,江南的松禅公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出事。
  若松禅公恰巧这会儿也出了差错,那……
  他怕还要再坐几年冷板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