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5/999

  回至东宫,贾琮明显心情愉悦,哼起了《定军山》。
  一旁王春难得见贾琮如此高兴,躬身赔笑道:“主子今儿心情真好!”
  对于内侍这种生物……贾琮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
  从心底里说,他觉得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令人发指。
  但是已经存在了近两千年了,宫中有数千去了尘根的火者,大多数都是自幼时被送入宫中,求一条活路罢。
  若不用,让这些人又能去哪里?
  只是贾琮已经暗中下令敬事房,不许再收新人了……
  果真要人服侍,花钱请一些清白健妇,也比这种靠谱。
  就算要延续传统,也不一定非要本国子民……
  对于王春难得鼓起勇气说话,他也没不搭理,只是也不好解释什么,只道了声:“没什么,想起了些事罢。”
  看出贾琮不愿多言,王春便识趣的不再说话。
  贾琮则继续往宜春宫而去,心里还是暗爽。
  怪道前世共和国初期三大改造那样轰轰烈烈,真的很爽诶!
  原本他还想徐徐图之,借助晋商银号,慢慢培养些人才,再成立内务府银号。
  这样一来,日后天家掌着军权和财权两样大权,虽不能说万事无忧,但只要后世之君不会太废物或者太天怒人怨,改朝换代就很难发生。
  没想到,他本将心向明月,却架不住有人拼命往刀口上来撞!
  若不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将那些“落后份子”给改造成公,都对不起他当年上的那些政治课……
  这样一来,省下他多少时间!
  更不用提抄家能得多少银子……
  许多事,都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譬如独孤意等人正在山东挑选良家子编练新军,就不用再受饷银的制约。
  当然,晋商不能杀光,不然吃相就太难看了。
  他还需要留一部分人,替他宣扬他的仁义和正直……
  EMMM……
  ……
  “三爷……殿下回来啦!”
  宜春宫皇庭内,小角儿正带着方方元元顽耍,见贾琮进来,慌忙欢喜的迎上来,一板一眼的行礼问好。
  贾琮笑问道:“怎又改口了?”
  小角儿她们一干自贾家带进宫的“老人”,一贯还是喜欢称呼他为三爷。
  小角儿仰着一张喜庆的脸,笑眯眯道:“是宝姑娘说的,虽三爷喊的自在,可到底进宫了,自己自在了,旁人却瞧着不像。三姑娘也说不能总叫三爷,皇上就三爷一个儿子,要喊也得喊大爷!”
  方方元元悄悄扯了扯小角儿的衣角,提醒道:“姐姐,喊拐了,不能喊三爷了。”
  小角儿一脑门子浆糊,疑惑道:“我没管三爷喊三爷啊,我喊的是殿下。”
  方方元元怯怯的看了贾琮一眼,然后又忙提醒道:“姐姐又喊拐了!”
  小角儿瞪大眼,坚决否认道:“我没喊拐,我就是喊三爷喊殿下!”
  贾琮仰头哈哈大笑起来,也不去管三小儿拌嘴,大步往宜春宫行去。
  ……
  “今儿怎么这样热闹……诶,平身平身!”
  一屋子姊妹见贾琮进来后,纷纷依礼相见,贾琮摆手叫起。
  宝钗已经能下床了,笑道:“知道爷不喜,不过今儿不比旁日,总要过一回才好。”
  贾琮呵呵一笑,明白宝钗之意。
  先前虽有先帝遗诏,但只要武王一日未登基,没有祭天祷祖,就算不得真正的皇帝。
  若武王都不算皇帝,那贾琮这个太子位也就不算稳当。
  一旦武王在登基前出了事,那许多事就很难说清了……
  如今却不同了,哪怕武王身子骨有个什么闪失,贾琮也是名正言顺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这也是武王要大肆操办登基大典的缘故……
  摆摆手,不提这一茬,贾琮又问道:“今儿怎都过来了?”
  平儿、晴雯、香菱等人都在,探春也在,只是看到贾琮进来,就红了脸,站在一旁靠后些,眼神明媚而闪躲。
  贾琮一一看过来,在探春面上顿了顿,微微颔首后,就听宝钗笑道:“这原是平儿姑娘她们住的地方,我鸠占鹊巢了这么些时日,如今能下得床来,就赶紧让人家回来了。”
  平儿闻言简直受不住了,红着脸嗔道:“姑娘这话让我们如何当得起?原是说好来坐坐说起子话的,没想到竟存了这样的心,倒像是我们来赶人……”
  宝钗正经道:“我还能不知道你们?平儿姐姐自不必说,连凤丫头那样霸道厉害的人,也爱你爱到骨子里,舍不得松手,这世上再难寻出第二个。且纵是晴雯这爆炭性子,也只叫的响亮,心里没一点坏心。香菱她们更不必说……但越是如此,我越不好挤开你们。”
  晴雯忍不住道:“宝姑娘这性子不爽利,忒较真儿了……”
  宝钗闻言还没动静,平儿忍不住回头朝晴雯身上抽打了下,怒视道:“果酒还没醒?”
  晴雯委屈坏了,她又不是坏意,瘪起嘴来看贾琮。
  宝钗见贾琮只笑吟吟的看着,也笑了起来,拉住平儿道:“我若不知她的性子难免会上心,可如今再同她上心,岂不和她一般?”
  又对晴雯道:“早知道你心灵手巧,只亏在没读书上。咱们自家人在屋里说话不当紧,若在别处,可了不得。太后早晚要给爷选秀,等宫里再进了人,你这般说话,就容易起是非。”
  晴雯认服了,垂头丧气道:“明儿起就读书……”
  众人轰然一笑,这时就见宝钗身边丫头莺儿和小五收拾好了两个包袱出来,巴巴的看着诸人。
  平儿慌了,忙挥手道:“快放回去快放回去,这算什么?这算什么?”
  宝钗笑着拉住她道:“真真不是我轻狂,再者宫里又不是没地方住,那么多地儿,还能少了我落脚的地方?只这里离崇仁殿近,爷原是你们服侍惯了的,你们住在这边方便侍奉。好姐姐,听我得罢。”
  平儿闻言,迟疑的看向贾琮,贾琮点点头道:“宝姐姐说的也在理,回头我让王春将八凤殿收拾利落配上宫人,宝姐姐去那里罢。”
  平儿闻言大喜,忙道:“恭喜姑娘,贺喜姑娘!”
  在宫里待了这么些日子,平儿等人也知道八凤殿是何人所居了。
  大乾祖制,东宫太子有正妃一位,太子妃以下,设置良娣二位,正三品。良媛六位,正四品。承徽十位,正五品。昭训十六位,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位,正九品。
  而太子妃同太子居东宫第一正殿明德殿,而良娣则居八凤殿。
  良娣,是仅次于太子妃之位的侧妃。
  两位良娣,基本上就是日后的贵妃了。
  除了黛玉的太子妃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宝钗这良娣身份,还是诸女中的头一个呢。
  宝钗闻言,羞红了脸,看了贾琮一眼。
  却听贾琮呵呵笑道:“三妹妹也一道搬过去罢。”
  此言一出,宜春宫内却唰的一下安静了下来。
  连宝钗都诧异的看向贾琮,探春更是红了眼圈,然而依旧连连摆手。
  晴雯直率些,眼中压不住怒火的看着贾琮。
  春燕、香菱等人显然都不怎么高兴。
  唯有平儿,还在笑着恭喜探春。
  其中关于后宫位份,众姊妹们早有猜测。
  黛玉成了太子妃,没人说什么。
  毕竟那夜黛玉勇敢的站出来,是准备和贾琮一道赴死的。
  这等勇气,实在没几人能有。
  当然,平儿她们若在,多半会一道去……
  这一点没人怀疑什么,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刻众人才更不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5/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