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999

  到时候一双双小鞋飞来,凭添无数难度。
  所以他不得不出面。
  贾政有些诧异的看着贾琮,道:“琮哥儿有事?”
  贾琮躬身道:“老爷,外面人心险恶复杂,宝玉身份贵重,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是有的。”
  听他这般曲解圣人言,贾政又好笑又好气,不过就见贾琮又对贾宝玉道:“我知你并非畏难怕险,只是担心让老太太、太太挂念,是为了孝道。”
  这番辩解,连贾母、王夫人都眼前一亮。
  贾宝玉泪眼把擦的看着贾琮,听他继续吹……
  贾琮心中无奈,却不得不继续道:“只是,我辈读书人,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睹天下大好江山为快。
  当然,你身子贵重,若如此,惹得老太太、太太牵挂,反而不好了,不是孝道所为。
  圣人也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
  不过老爷应该也正是有此思量,才送你去国子监读书的。
  国子监内有天下各省的举贡,齐汇于监内读书。
  你若能与他们为友,相互交谈,那么即使不走万里路,也可得知天下各省的人物风情。
  回来后说与老太太、太太并家中姊妹们听,想来她们必是极愿听的。
  这样一来,老太太、老爷、太太都喜欢,家里姊妹们也高兴听你言,你也能长许多见识经历,岂不齐美?”
  这一番勾勒,不仅贾母、王夫人等人暗自点头,连贾宝玉都有些心动起来。
  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他站在贾母院后面的红楼大花厅中间,周围围了一群家里的姐姐妹妹和漂亮丫鬟们,一双双美眸中满是崇拜的目光看着他,听他讲述着天下各处的奇人奇事奇女子,还有奇花奇草奇妹子……
  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则纷纷竖起大拇指,对他赞不绝口。
  连大魔王贾政,都满面温柔微笑的夸他出息了,保证日后再不对他动粗,还会像对待女儿般温柔相待……
  耳房内,贾母、王夫人和贾政三人看着陷入癔症中的宝玉,流露出别样的微笑,一个个哭笑不得。
  贾母和王夫人又深深看了眼垂着眼帘而立,似什么都没发生过的贾琮。
  “咳咳。”
  一声重咳,打断了宝玉的“红楼梦”,让他惊醒过来。
  贾政狠狠瞪了他一眼后,碍于贾母在,到底不好多说,只对贾琮道:“我已让你链二哥亲自去了布政坊尚书府,与你请了假。等你养好伤,再去尚书府见过你师母罢。去国子监读书,也等伤好了之后,你不可心急。”
  贾琮虽觉得不碍事,可事关贾家体面,他自不会忤逆贾政之意,恭敬应道:“是,老爷。”
  贾政话罢,一直没和贾琮说过话的贾母,忽然对他开口道:“听你刚才讲话,我就知你是个心里有数的。既然心里有数,就当知道老爷太太对你何等大恩。我们这样的人家,最重知恩图报。想来他们也不图你报什么,不要你金也不要你银,只要日后看顾好宝玉,就是最大的报答。”
  说罢也不给贾琮答应的机会,转而厉声道:“若是你敢仗着老爷的喜爱,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欺负宝玉,我必不饶你!”
  此番厉声训斥,连贾政和王夫人都变了脸色,却不想贾琮竟不似方才那样顺应,他抬起头,昂然直视贾母道:“老太太,琮虽出身卑贱,但素以老爷立世行事之道为师。
  仁孝节义,清白方正。
  俯仰之间,不愧天地。
  世人皆知琮受老爷大恩,若琮负于老爷,岂非自绝于天下?
  此等不孝不义之蠢事,琮万不会为。
  若有一日能得凌云志,琮必不会忘老爷今日之恩德。”
  这话,说的贾政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他性子端方迂气,最崇尚读书人那一套。
  贾琮说的这般慷慨激昂,又将他赞出一朵花儿来,贾政心中自然满意之极。
  贾母和王夫人却将信将疑,有时候,不是局中人,看的反而更清楚些。
  再加上她们的出身和眼界,极少迷信读书人那一套,这也是她们从不逼宝玉读书的缘故。
  读书人什么德性,看看东府敬大老爷就知道了。
  读了一肚子的书,进士都中了,回过头来却去当了道士。
  真要当个清心寡欲的高德之士也就罢了,可若如此,惜春又从何而来……
  所以对贾琮的话,她们并不全信。
  她们只盼贾琮真如他所说的那般,要做一个和贾政一般的人,她们反倒放心了。
  至于凌云志什么的,却是谁也没放在心上。
  哪怕有孔老国公看重,又有大司空为师,可等到官居一品出息时,也要几十年后了。
  那时她们在哪都不知,谁在乎这个……
  只是她们万万想不到,贾琮到底在谋划着什么。贾琮的确不会负贾政,也不会负贾家,不过他报恩的方式,她们却未必愿意接受,然而到那时,却也由不得她们……
  ……
  出了荣禧堂东厢耳房,贾琮和贾宝玉又回了王熙凤小院儿。
  这是方才众人嘱咐的。
  待二人进屋后,王熙凤等人纷纷询问发生了何事。
  尤其是看到宝玉一幅生不如死的模样后……
  此时,袭人也来了,见宝玉如此神色,忙问道:“二爷可是老爷训你了?”
  贾宝玉摇头叹息,未语泪先流……
  见众人狐疑的看向自己,贾琮抽了抽嘴角,道:“老爷太太让宝玉和我一起去国子监读书。”
  众人恍然大悟,湘云还拍手道:“总算有个好去处了。”
  袭人放下心愁,嗔了湘云一眼道:“可别往人心里扎刀子了。”
  黛玉悠悠笑道:“也不算什么,想来老太太不会让宝玉见天儿的去,去二日,歇二日也就是。”
  贾琮有些诧异林黛玉的聪慧,道:“老太太是有此言。”
  湘云撇嘴道:“这算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学到什么?”
  熟知宝玉心性的探春在一旁忙拉了她一把,可到底还是迟了,宝玉面色涨红,额前青筋暴起,嘴唇都哆嗦起来,怒道:“姑娘快去别的地儿坐坐吧,仔细我这里腌臜了你会做学问的人!”
  湘云也不是好相与的,从小一般长大,哪年不狠拌几次嘴,她扬眉还嘴道:“这又不是你的地儿,这是凤姐姐的地儿,凤姐姐撵我走我才走,和你什么相干?”
  宝玉一张脸已经成紫色了,一跺脚道:“好好好,你不走,我走!”
  说罢,踉踉跄跄的离去,袭人不放心,忙跟在后面一起离去。
  等宝玉走后,湘云心里又委屈又懊悔,一时间也落起泪来。
  偏黛玉笑着说起了风凉话:“你这又何苦来哉,方才说那么些气话,这会儿心疼,我瞧刚才竟也不必。”
  说罢,不给湘云反驳的机会,飘飘然离去。
  看到这一幕幕众生相,贾琮面色隐隐古怪:
  这才是红楼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第七十章
和睦
  布政坊,尚书府。
  孙子和管家一起将贾琏送走后回到书房,就见宋岩面沉如水的坐在太师椅上。
  老管家服侍了他一辈子,是位忠仆,反倒比孙子自在些,劝道:“老爷何必着恼,那位链二公子不是说了么,老爷学生是自己摔伤的,不妨事。”
  宋岩老眼中目光凌厉,冷哼了声。
  其孙宋华悄悄瞟了眼祖父,见他怒气难消,还是忍不住问道:“祖父大人缘何会收一勋贵子弟为弟子?”
  宋岩二子三孙,二子皆在外省为官,只留长孙在都中,一面读书备考,一面代父尽孝。
  尚书府虽然教子严正,比贾府更有所过之,不同的是,尚书府严在点上,而贾府却严在肆意打骂上……
  面对长孙的疑惑,宋岩淡然道:“子厚,莫要以偏见之心看待勋贵子弟。勋贵子弟固然良莠不齐,多纨绔膏粱,但也不是没有少年英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汝当学以致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