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9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0/999

  他们便听贾琮淡淡道:“孤在江南奉先帝旨意办差使时,听闻了许多关于你们皇商的传闻。大多,都不是好话。欺行霸市、巧取豪夺、强抢民女甚至害人性命!这种传闻,在各省几不算新闻。孤也着人打听查探了番,十之七八,都是真的。偏偏,各省府衙,碍于你们皇商的身份,忌惮你们可直达天听的权势,是敢怒不敢言呐。
  你们打着天家的旗号,行触犯国法、鱼肉百姓、为祸地方的勾当,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原本孤回京后,便要奏明先帝,对这等人严加惩处。
  只是没想到,归京后诸般大事连连发生,因而耽搁下来。
  今日,孤得了些闲,正巧你们也都在京,所以就想当面问问你们,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胆子,让你们如此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薛蟠,来,你先说说。当日指使家奴,打死无辜百姓的感觉如何。
  你可知国法何在?你可知天威何在?”
  薛蟠:“……”
  涂脂擦粉精心打扮了一早上的薛蟠,做梦都没想到,贾琮今日招他前来,是为了第一个拿他开刀做筏子。
  若是从前在贾家,他或许还有些勇气嘻嘻哈哈点头哈腰赔不是,妄图插科打诨混过去。
  可在这天家皇城明德殿中,看着端坐皇椅上威严尊贵的贾琮,薛蟠哪里有胆量浑说?
  再看看殿上的大汉将军,似随时要将他扑杀,唬的两股战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嘴巴张了张,哆哆嗦嗦的说了两个“臣”字,便再不知该说什么了。
  贾琮见此,不再看他。
  一旁察言观色的王春见之,忙上前,取出一份名单来,一口气连念了七八个人的名字。
  每念一人名字,便有两个锦衣卫校尉上前,架起一人离开。
  直至最后,王春口中吐出“薛蟠”二字时,薛蟠连跪都跪不稳当,被两个锦衣大汉拖出殿外。
  殿内诸人,几乎没人不知贾琮与薛家关系的。
  如今看到连薛蟠都落到这个下场,诸人心中无不骇然惊恐。
  天家,果然还是那个天家。
  贞元朝时,叶太后一族几乎死绝,如今只留下一个女子留在宫中。
  先帝时期,董皇后一族因为皇子暴毙案,被杀的干干净净。
  而如今,薛家甚至还未嫁女入宫,最后一个男丁就要保不住了吗?
  连与太子大有渊源的薛家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
  贾琮目光扫视一圈后,沉声道:“这些人,都是身上沾着人命之人。孤为太子,岂能容忍?至于你们,孤相信,你们当中,有人比这些人更可恨!”
  这凌厉的话锋,让满堂人站都站不住,纷纷跪下请罪。
  却不想贾琮话锋一转,语气又淡淡道:“只是念及你们祖上薄有微功的份上,也念及……如今国事艰难,孤暂不深究。朝廷如今难啊,江南雨水不断,江河泛滥,河工吃紧。如此倒也罢,偏齐鲁又半年无雨,赤地千里。数百万百姓,面临饥荒之灾。今年内务府一切珠宝、绸缎、瓷器、茶叶、御酒的采买,全部终止。预算银两,悉数拨付齐鲁,用以赈灾。只是,仍有百万石粮食的缺额……”
  话至此,殿内诸人若是还不明白今日鸿门宴为何而来,也就活该当死了。
  自内务府总管大臣董殿邦起,凡是这些年心里有鬼的,无不纷纷慷慨解囊,为朝廷为殿下分忧解难。
  越是自知屁股不干净的,出手越大方。
  有的人连贾琮都为之侧目……
  不过这些人也是没办法,殿内还有一队锦衣校尉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要是不能让殿上那位满意,清算起来,他们全部家产保不住不说,怕连阖家脑袋也保不住。
  当近百位内务府官员和皇商们一一报出他们的数字后,贾琮用心算了算,大概有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足够先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齐鲁倒也不是完全没粮,偌大一个省份,怎会彻底绝粮……
  关键是,因为绝收成为定局,现在山东各地的粮价一日三变,涨的让人害怕。
  然而越是涨价,各处粮米商铺也就越是惜售。
  商人逐利本是天性,若是放在嘴边的肉不吃,那也不能叫商人了。
  但他们这般,却造成了恶性循环,让粮价越来越高,底层百姓苦不堪言。
  齐鲁之地的百姓缺少信心,他们不知道朝廷会不会赈济。
  有这一百多万石的粮食送进去,除了能立即打压下粮价外,还能让百姓对朝廷生出信心。
  这一点,比粮食本身都要重要。
  自古山东多不屈之民,虽出不了皇帝,但土匪妖教却是层出不穷,譬如白莲教。
  若是让人趁机在齐鲁生事,必成大祸。
  等到那时再平叛,花费的代价超乎想象。
  所以,贾琮今日才不得不想出此计,暂缓难局……
  看过记录“纳贡”的名单后,贾琮缓缓点头,道:“诸卿能有此忠孝之心,孤甚慰之。这些粮食,不必运往京城,直接送至齐鲁便可,一个月内,那里会有锦衣卫和齐鲁府衙之人接收,正好,如今江南夏粮收获。孤听说,两湖今年是个丰收之年……以大功赎大罪,用这些粮米救活万千百姓的性命,赎去尔等这些年犯下的罪过。对于过去的那些事,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你们一时糊涂。但孤还是要提醒你们一回,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若再有人打着天家的名义,胡作非为,莫要怪孤不念你们旧日之功,绝不容情。”
  “臣等绝不敢再犯。”
  ……
  “什……什么?!”
  贾家后街,薛家宅院内,薛姨妈听闻薛蟠随行伴当回来报信之后,恍若被天雷劈中一般,唬的魂飞魄散,险些没昏过去。
  她做梦也没想到,东宫好好的将她儿子薛蟠招去,竟会被下了诏狱!
  她原还以为,是为了商议太子成亲之事……
  薛姨妈涕泪登时流了下来,慌乱没了主意。
  连宝钗都面色发白,在里间让婆子传话,代她问外面薛蟠的长随,到底发生了何事。
  那长随也是听内务府中薛家世交之人传的话,将明德殿内的事大概说了遍后,宝钗也就大概明白了贾琮的心思。
  面上露出苦笑来。
  她想过贾琮或许会敲打她娘一番,但没有想到,会用这种方式,也没想到,会敲打的这样狠。
  薛家这回,怕要将整个家底儿全部送进去。
  不过……
  贾琮这般做,或许也是为了怕日后,她这些娘家人,再打着她的招牌行事,惹出祸事来,再让她作难罢……
  宝钗心中如是想到,不过随即又患得患失的想到,会不会是贾琮果真生气了,不止生她娘的气,连对她也不满……
  就在宝钗怔怔出神,面色黯淡之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道急切的声音:“姑娘,外面来了宫中天使,要见姑娘呢。”
  宝钗闻言,眼睛登时一亮,忙道:“快请。”
  未几,就见一宫人躬身而入,捧着一木匣,道:“太子命奴婢送此物于贵人。”
  宝钗忙道谢接了过来,宫人不再停留,送到宝钗手后,立刻离去,也不理会薛姨妈讨好的留客。
  等宫人离开后,宝钗缓缓打开了木匣,只见匣内摆放着几朵宫花,并一张纸笺。
  她心中紧张的拿起纸笺一看,眼泪登时流了下来。
  只见笺上写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耳边又传来薛姨妈的声音:“宝丫头,你去求求琮哥儿,求他放过你哥哥罢!”
  闻言,宝钗轻轻垂下了眼帘……
  既然了然了贾琮的想法,这一次,她决定不再妥协,她绝不会让他再失望!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两处悲欢
  “说什么呢,这样高兴?”
  自明德殿出来,已是午时,贾琮至慈宁宫,与太后、武王一并用膳。
  刚进寿萱殿,便见太后拉着黛玉的手,说笑着什么。
  武王姿态从容的坐在一张铺着锦褥的楠木椅上,面带微笑的看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0/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