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8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5/999

  ……
  铁网山,议事大帐内。
  听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喊杀声,崇康帝面沉如水。
  “诛伪帝,正乾坤”,这便是叛军的出师之名。
  他目光在帐内诸臣面上扫过,看着除却忠顺亲王刘兹外,寥寥无几的三两个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连一个宗室镇国公都没有,眸眼中满满的杀意。
  再看看贞元勋臣的位置上,六大国公,缺员了两位,成国公蔡勇和信国公左崇。
  成国公反叛,崇康帝理解。
  因为蔡勇母死子丧,迁怒于天家,且蔡勇许是感觉到了危机,等铁网山之后,怕就是要收拾他了,所以反了。
  可信国公左崇,是开国公李道林的左膀右臂,他竟然也反了!
  崇康帝冷笑一声,瞥了眼面色极为难看的李道林,没有当场发作。
  再看看十位执掌十二团营的贞元武侯,空缺出四人来:怀远侯曹辰、景川候张闻、雄武候周壁、淮安侯程胜。
  算上之前被拿下的临安候赵铎、江夏候周睿、永城候梅钴、长兴侯傅隆、平凉候吴振、东川候张毅,执掌神京兵权声名煊赫的十二贞元武侯,如今只剩下宣德侯叶盛和荥阳候谢成。
  仿佛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唯一让崇康帝欣慰的,大概就是文臣,一个未缺。
  尤其是宁则臣,他知道,宁则臣半月前打发了妻女回乡,为亡母三年祭祀。
  崇康帝本着暂不打草惊蛇的心思,没有阻拦。
  毕竟,总要有个大义名义,来除了这个操持天下权柄的元辅……
  却没想到,他竟没反。
  对此结果,崇康帝既失望,但也欣慰。
  宁则臣感觉到崇康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躬身一礼,声音颤巍道:“陛下,叛军势大,也太过突然,陛下万金之体,还当早日回京,以招勤王大军,平叛反正。”
  崇康帝看了他一眼,未答,而是看向了武勋之首的李道林。
  李道林面色铁青,却还是一字一句道:“陛下放心,圣驾行在所处之地,居高而下,易守难攻。虽叛军极广,然只要坚守此刻,必能等到勤王大军来。臣誓死,不让叛军越雷池半步!”
  崇康帝看着李道林淡漠道:“开国公能挡得住叛军?”
  李道林虎目一睁,斩钉截铁道:“陛下,臣为武勋之首,便是军功第一!如今叛军三倍于朝廷大军,以寡胜众,臣许不能为之。但坚守行在,绝不会有失。只是……”
  崇康帝看着李道林问道:“只是什么?”
  李道林眼中闪过一抹痛色,声音由愤怒转为低沉,道:“只是,臣不知,朝廷大军中,是否还会有变节倒戈者……”
  崇康帝闻言,眼睛渐渐眯起,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宁则臣,问道:“那么叛逆们,以何为出师之名?朕,如何变成了伪帝?”
  “陛下……”
  宁则臣看起来似想劝谏崇康帝不要理会这等荒唐之言,只是崇康帝却喝了声:“说!”
  宁则臣闻言,顿了顿,方缓缓道:“陛下,叛逆之贼传言,说当初延康坊那把大火,是陛下所放,才让武王……”
  话音未完,崇康帝眼眸中的瞳孔已然骤然收缩成针,切齿道:“胡说八道!!朕当初如何指挥得动锦衣亲军?”
  宁则臣没回答,一旁宣国公赵崇却淡淡道:“据叛军说,虽锦衣亲军为太上皇亲军,不过太上皇下的旨意却是留子去母。而之所以母子皆被烧死,是陛下收服了荣国公贾代善所为。因为此举,武王哀痛欲绝,再无争荣登基之心,十万虎贲屠尽飞鱼方收刀,更与太上皇反目成仇,攻破大明宫……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因果在,陛下如今才如此厚待贾家。”
  每一言,都如石破天惊之雷,震的议事大帐内鸦雀无声!
  这一次,崇康帝面色真真变了,眼神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他面容看起来极为可怕,声音隐隐变调,尖锐刺耳道:“这等妖魔鬼怪惑乱天下之大谬之言,他们竟也说的出口?!竟也有人信?那起子逆臣以谁为首?”
  宁则臣叹息一声,道:“是义忠亲王刘涣,他父亲老义忠亲王刘孜为太上皇元子,他为元孙。不过,他并非要自立为帝,而是要……推武王上位。此极阴毒之计,天下皆知,武王命不久矣,又无后承嗣。他将武王推上皇位后,怕用不了几天,武王就得病死。武王无后,到那时除了他这个皇元孙,还有谁更适合皇位?他现在打着为武王正名复仇的名义,却将贞元勋臣收买了一半去。又许诺日后要拨乱反正,废除一切新法,实封宗室,尽收宗室之心……陛下,今日若不能挡住叛军攻势,镇压叛逆,老臣则为天下第一误国罪人,甘愿领死。”
  崇康帝的面色却缓缓恢复过来,他面色沉着,目光坚定而明亮,嘿嘿冷笑道:“如此说来,近二年来,都中一切罪孽之主,毒杀朕三个皇儿,又逼得三位太妃自尽,数次谋算于朕的幕后黑手,便是刘孜了?这只见不得光藏头露尾的土地鼠,终于肯露头了?就凭这起子乌合之众,躲在背后放冷箭下黑手勉强还能过的去,也想聚众谋反,凭他们也配?!开国公李道林,宣国公赵崇!!”
  “臣在!”
  李道林和赵崇一起躬身应道。
  崇康帝寒声道:“都道贞元勋臣,视武王为天,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武王乃朕一母同胞的手足同产弟,朕从未苛待于他,是九弟自己自囚于龙首原,此事天下人谁人不知?朕可曾派一兵一马围困于他?!如今朕的手足兄弟,眼见就要因当年征战天下时留下的伤痛离去,朕的母后今日亲自前往王府代朕探视,天家骨肉之情至此者,古今又有几人?偏有人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为其谋逆造反之举寻借口,不愿朕的九弟安静修养,抬出他来让他不得安宁,甚至背上造反的罪名,其心何其歹毒也!而你们一些贞元勋臣,竟为一己私利,攀附叛逆,深失朕望!刘涣等人焉知,若朕之九弟想要这皇位,还用得着他们张目,只需九弟一言,朕给他何妨?如今朕的骨肉皆被逆贼戕害,朕的九弟,本就是这天下的第一继承人,又何须一起子见不得光的龌龊小人替他来取?!李道林,赵崇,你二人为贞元勋臣之首,今日当着文武大臣之面,说说看,这十数年来,朕可有一日对朕的九弟不利过,可有一日,派过兵丁去圈禁他?”
  李道林和赵崇闻言,顿了顿后,一起摇头道:“未曾。”
  崇康帝声音陡然增高,质问道:“那贞元勋臣,为何会反?!”
  不过没等二人回答,崇康帝又降低声调,一字一句道:“朕不愿再见国之功臣流血,此非朕之本意。如今在背后搅风搅雨的幕后黑手已经现身,朕只诛首恶!你二人将朕的旨意传下去,也传给那些站在叛贼那边的军卒耳中,告诉他们,只要愿意归顺朝廷,朕这一回,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唯有化身齑粉之厄!”
  李、赵二人再应命,崇康帝最后道:“你二人为军机之首,兵法最强。朕希望,你二人能与宋国公刘智,郑国公屠尤并宣德侯叶盛、荥阳候谢成一并,领耀武营和镇威营,分守东西二面。其他大营至今尚未完成整合,将不识兵,兵不知将,只能由他们暂守敌军攻击薄弱之处。当然,朕只是一个建议,具体军机调动,皆以你二人商议为主。对了,武定侯吴诰、参宁侯宋杰和靖安候徐忠提调的奋武、果勇、敢勇,可作为预备兵力,就驻在你等身后,你二人可在危难之时,随时调用。”
  李、赵二人闻言,心中苦笑不已,帝王到底是帝王,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忘消磨贞元一脉最后的力量……
  圣驾行在处于铁网山脚下一倚山高坡谷地上,南北险要,唯东西二面较为平坦,也势必承受最大的压力。
  而且,奋武、果勇和敢勇这三营兵马,未必只作后备兵力使用,未尝没有监军之意……
  不过,帝王之道,原是如此。
  二人为臣,又能如何?
  今日若是武王为谋,要夺回皇位,两人说不得会倒戈,或者两不相帮……
  但今日是劳什子义忠亲王作乱,他二人已贵为国公,又怎会从贼?
  而且两人不管怎么看,都不觉得那刘涣能成事。
  所以,别无选择。
  听着遥遥传来的剧烈厮杀声,李、赵二人不再迟疑,分东西二向,分别行动。
  至于南北向,就交由王子腾他们自去负责罢。
  宋国公刘智,郑国公屠尤并宣德侯叶盛、荥阳候谢成他们,已经领着耀武营和镇威营在拼死抵抗,不然,此刻哪有议事的空闲……
  李、赵离去后,崇康帝又看向王子腾、史鼎、冯唐和牛继宗四人,淡淡道:“尔等想得军权之威,终究只能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相比东西二向,南北两侧要险要许多。不过北面已有人驻防,尔等只需死守南侧即可。若仍有闪失,往后军中,再无立足之地,朕也无颜偏袒你们了。”
  听闻此言,王子腾四人面色愧红,齐齐抱拳躬身礼道:“陛下放心,臣等誓死不退让半步!”
  等王子腾四人也带着决绝气势离开后,崇康帝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又眯起眼眸,看向老态龙钟的宁则臣,轻声问道:“元辅,以你之见,这些时日来背后弄鬼之人,果真只是刘涣?”
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难
  铁网山下,圣驾行在仅五百步处。
  义忠亲王刘涣竟亦是一身金盔金甲,他骑在战马上,对四周宗室诸王及成国公、信国公等贞元勋臣们大声道:“伪帝昏聩无道,残酷暴虐。这天下,本是孤九王叔的天下。世人谁人不知,这大乾的天下,乃九王叔所定!九王叔忠孝无双,友爱宗室,曾与诸王言,日后当征战四方,再大封天下,不以养猪之策,圈养皇族血脉。王叔至情至性,择一千古红颜为挚爱,却被伪帝于太上皇皇太后面前屡屡诟病进谗言,挑唆二圣行留子去母之策,又中了伪帝之毒计,王叔爱妻爱子尽丧,使得王叔一世豪情散尽,让天下第一等神武豪雄,落得如此地步。孤虽不才,却不忍见王叔含恨而终,更不愿看到皇乾刘氏江山,被一毒夫毁去。
  宗室诸王,皆高祖血脉,伪帝却丝毫不念宗族之亲,肆意屠杀。诸位许不知,所谓三大皇子暴毙一案,分明就是此毒夫一手操控!他为了独掌大权,亲手灭杀三个皇子,心狠手辣至此,旷古未见!
  以此案,他大举屠刀,血洗宗室,又恣意屠杀贞元勋臣。刻薄寡恩至此,古今罕有!
  亚圣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吾等焉能被一千古毒夫肆意杀戮,今日,孤起兵伐无道,请武王叔重临皇位,匡扶社稷,拨乱反正,请诸王诸将助孤一臂之力!
  伐无道,诛伪帝!”
  “伐无道,诛伪帝!!”
  宗室诸王同成国公蔡勇、信国公左崇、怀远侯曹辰、雄武候周壁、景川候张闻、淮安侯程胜等王公亲贵,纷纷怒吼附应。
  “杀!!”
  随义忠亲王刘涣剑锋所指,成国公蔡勇、信国公左崇、怀远侯曹辰、景川候张闻、雄武候周壁、淮安侯程胜指挥着数倍于敌方的大军,围杀向圣驾行在。
  如今大义已有,宗室皇族不甘洗颈就戮,尽皆举旗谋反。
  不管义忠亲王刘涣所言是真是假,贞元勋臣们同样不甘等死,举兵反叛。
  不搏便是等死,搏一把,尚有存活之机。
  因此,蔡勇等人无不用尽全身力气,冲杀圣驾行在。
  在他们这些沙场悍将的指挥下,叛军以极快速度,连破朝廷大军三道临时防线,逼近龙帐。
  这一路,血流成河……
  最后一道防线前,开国公李道林面色凝重,目光复杂的看着一箭之地外的信国公左崇,沉声道:“子长,何以至此?”
  左崇面对这昔日的老大哥,面色激动,道:“大哥!你难道看不出,昏君必要置我等贞元勋臣于死地么?王爷还活着,他只敢巧立名目杀之,王爷一旦归天,昏君再无顾忌,必杀尽我等才能安其心。大哥,我等都是国之功臣,非猪狗也,焉能容那暴虐昏君随意屠宰?大哥,反了吧!咱们当初就不该让步,就该直接推王爷坐龙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5/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