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99

  虽能为不高,但知礼向儒。
  为公候子弟,却无骄奢之态。
  再者,今日他们前来,也是受人之托……
  ……
  正当一群为官做宰的大人们说话,贾琏却悄然往后退了退。
  先将手里接过的礼交给了贾蓉、贾蔷。
  然后又对最后的贾琮道:“去给你二嫂说,今日宴席不摆向南大厅了,摆荣禧堂。”
  贾琮闻言,却没有动弹,见贾琏皱眉看他,轻声道:“二哥,我不能进内宅的。”
  贾琏并一旁的贾蓉、贾蔷闻言,都是一怔。
  而一旁的贾宝玉更甚,他方才是见识过了贾琮被众人鄙弃的情景的。
  此刻许是代入其中了,心里生出一股压抑不住的酸楚,眼睛一红,竟生生落下泪来。
  他所伤者未必是贾琮,而是这种境地……
  贾琏看着垂着眼帘的贾琮,又瞥了眼宝玉,叹息了声,道:“去吧,没事的,你二嫂在厨房那边安排。路上若有人拦,就说是我吩咐的。对了,你可以从西南角门进去。不过二门,少些麻烦……”
  话没说完,贾蔷都有些忍不住道:“二叔,何至于此……”
  西南角门,是贾家下人采买米粮果蔬时进出的小门。
  贾蔷虽和贾琮素无来往交情,只是前二年他在宁府里,也没少受这等闲气。
  今日见贾琮受这等折辱,下意识的想起当初,便有些不平之气。
  贾琏却皱眉轻喝道:“住口,这是你能管的事吗?没的生出是非来,你以为对哪个有好处?”
  瞪了贾蔷一眼后,又对贾宝玉道:“快收拾好,仔细让人看了去就了不得了,老爷在呢!”
  贾宝玉闻言,忙悄悄用袖角抹去泪。
  回过神来也奇怪,他这是怎么了?
  怎会同情一个和他不相干的男孩子……
  一旁贾蓉则在嘲笑贾蔷,竟做起青天来。
  贾蔷亦自嘲,正这时,贾政门客詹光悄然走来,看着贾琮压低声音道:“三爷先回去吧,今日老爷有贵客,不便再介绍三爷,还是先回去好生读书罢……”
  只说了这一句,又折返回前面人群里,与傅试谈笑风生起来,好似一切都没发生过。
  看到这一幕,连贾蓉都安静了下来,和贾蔷、宝玉等人静静的看着垂着眼帘的贾琮。
  目光居高而怜悯。
  贾琏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之色,道:“琮哥儿,回去吧,今日确实不便宜。去告知你二嫂后,就回墨竹院去吧。让你二嫂单盛些吃食给你。”
  贾琮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对贾琏一礼后,转身离去。
第五十七章
请见
  贾琮从西南角门入府,果然在路上遇到了两遭询问。
  虽他说了贾琏吩咐的,可那两拨婆子的眼神还是充满了狐疑。
  若非巧遇到林之孝家的路过,陪他走了大半路,不定会发生什么狗血的事。
  等到了厨房,贾琮就见那五间大瓦房内满是人影。
  足有三四十人在厨房内来来回回的忙碌着,或杀鸡宰鹅,或剥羊剁鱼。
  贾琮却根本没往里面去,因为他知道王熙凤断不会在这里。
  正想寻个人问问,就见一道熟悉的藕黄色身影,在几个媳妇的陪伴下,从厨房东边转角处出现。
  贾琮见之眼睛一亮,之前有些压抑的心情,都瞬间好了许多。
  “琮哥儿?”
  平儿打小抱厦那边过来,眼见贾琮站在门院外,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的唤了声。
  贾琮肃穆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笑容,笑道:“平儿姐姐,二哥让我来告诉二嫂,今日在荣禧堂摆宴,因为大司空和国子监祭酒也来了。”
  平儿闻言,缓缓点点头,对身旁一媳妇吩咐了两句,那媳妇便忙领命而去。
  想来是去通告王熙凤一声,赶紧做安排。
  平儿则又回过头来,上下打量了贾琮一番,看着贾琮含笑而立,虽还年幼,却已别有一番气度。
  面相更是比之前好了不知多少!
  因而愈发惊喜地笑道:“一些日子没见,哥儿竟比先前愈发长的好了!”
  跟在她身后的媳妇,多是王熙凤的心腹,这会儿也附和着夸了两句。
  贾琮笑道:“都是太太、二嫂和平儿姐姐照顾的好。”
  众人闻言又是一笑,想来这番话,会传到王夫人和王熙凤耳中……
  平儿一直打量了贾琮的气色,发现他的气色并不差,再想起之前的事,犹豫了下,轻声问道:“琮哥儿,之前听说,大太太让你抄经文……”
  贾琮点点头,道:“嗯,大太太让我抄一万份《无量寿经》。”
  “那你果真在抄?”
  平儿问道,又关心,又疑惑。
  贾琮知道她的心意,笑道:“怎地能不抄?平儿姐姐放心,我每日只睡不到两个时辰,其他功夫多在抄经。也不知怎地,许是我和佛祖有缘,越抄经文越不困,反而越精神了。可不是我偷懒呢!”
  平儿抿嘴一笑,恍若一朵水仙般,温婉娴静,娇弱柔美。
  不过忽地又一凝眉,对贾琮叮嘱道:“琮哥儿,那佛经你抄写就罢了,可万不能往心里去。你是要当秀才中状元的人哩,可不能去当了和尚哩。”
  见平儿这般郑重嘱咐,贾琮先是一怔,想要和那几个婆子一般笑笑,他没想到平儿竟有此担忧。
  可见她眉眼中蕴着浓浓的担忧,贾琮终究没笑出声,而是目光坚定的看着平儿道:“平儿姐姐放心,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莫说抄一万遍,就算抄十万百万遍佛经,也动摇不了贾琮之本心。”
  平儿闻言微微一震,看着贾琮坚毅的面色,哪里还像是个孩子……
  不知怎地,她心里竟有些发慌,顿了顿,笑道:“难为你小小年纪就这样大的志气,怪道老爷说你日后定有大出息。好了,既然老爷招你陪客,你就快去吧,莫耽误了正事。我也要去帮奶奶安排荣禧堂的布置呢。”
  贾琮嗯了声,没有说他已经被“赶出场”了,一揖礼道:“平儿姐姐再见!”
  说罢,折身离去。
  待贾琮离去后,平儿身后一媳妇忍不住叹道:“琮三爷虽然肖母,长的愈发清秀了,可面上怎地一点女孩子气都没有。看起来倒有股子威气,真真说不通……”
  另一婆子道:“他这相貌要是再有女孩子气,倒不庄重了,容易叫人想歪了去。可他现在这幅气概,反而让人愈发觉得不俗呢。”
  平儿听着身边婆妇们的议论没有说话,眼中闪过一抹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悸动。
  ……
  贾府自正门而入,乃是正院。
  正院之西,为贾政外书房。
  再往北进仪门,便是向南大厅,又叫仪厅。
  这里是贾政寻常会宴宾客之地,足够高大宽绰。
  只是,当宾客地位极高,或是德望极重时,只一仪厅,就不够用了。
  这时再往北,进了内仪门,就可见一座轩昂壮丽的大宅。
  便是荣禧堂,从内仪门有一甬道直通此处。
  此刻堂外廊下,十二位青衣小厮,毕恭毕敬的垂手侍立着。
  鸦雀无声,随时等候吩咐。
  又有十二名身着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托着银制托盘,将一份份果味珍馐,并香茗美酒送入堂内。
  进入堂内,抬头迎面可见一赤金九龙青地大匾。
  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正是“荣禧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