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999

  或在钱财上有些吝啬贪念,但所为者亦全是贾兰。
  这样的人,谈不上可敬,实有些可悲……
  不过,对于这样一个“贞洁”的殉道者,谁也难以改变她的“志向”……
  贾琮依礼问候罢,问道:“大嫂怎得闲上门?”
  李纨笑道:“西府来了许多外客,都是各府的诰命,老太太让我来请三弟过去说话。”
  贾琮闻言,眉尖轻挑,道:“刚我瞧荣府正门前停了好长一溜车马骡轿,就是那些外客的?”
  李纨笑道:“谁说不是呢?除了王家舅太太、史家两位侯夫人、不少世交故旧的诰命外,还有一些贞元勋臣家的诰命,她们是由史家两位侯夫人引来的,这会儿正在和老太太说话呢。看样子,是有事相求。”
  贾琮闻言,眯了眯眼,道:“可是成国公府的太夫人来了?”
  李纨惊奇道:“三弟如何得知?”
  贾琮呵呵了声,道:“猜到的……罢,现在就过去吧。没想到,成国公府还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倒是比她家那对废物儿孙强。”
  李纨和平儿想了半天才想明白,贾琮骂的那对废物儿孙是谁,面面相觑后,满脸唏嘘。
  可不就是成国公和国公世子么?
  ……
  荣国府,荣庆堂。
  自先荣国贾代善病逝后,贾母已经很多年没同武勋将门诰命说话了。
  说起来,成国公太夫人的身份并没有贾母尊贵。
  成国公太夫人孙氏是母以子贵,其夫早亡,她的诰命是成国公蔡勇受封国公后,为其母请封的。
  而贾母的国公夫人,却是由贾代善成为国公后,直接册封的。
  不过到底是头一次登门的外客,贾母礼敬三分。
  然孙氏却无丝毫骄纵轻狂之心,处处以贾母为先。
  等见识完贾家衔玉而诞的子孙后,孙氏对贾母道:“老夫人好福气,这等奇缘降临贾家,荣国府贾家果真不愧是大运道之族!”
  贾母谦逊笑道:“都差不离儿,说起来,你家还在兴旺,我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喽。”
  此言让满堂诰命都不敢苟同,最后还是成国太夫人孙氏笑道:“我家如何能同贵家比?贾家有一衔玉而诞的子弟,此事我等早就知道。原以为贾家福运便在此,却不想这二三年来,除却这如宝似玉的子弟,贾家又一哥儿横空出世。这一现世,就将满神京各府子弟都比了下去。老夫人,不瞒你说,原我还以为自家那个大孙儿是极好的,当世也没几个能比。可和你家那位冠军侯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贾母闻言,面上闪过一抹不自在,心道夸宝玉就好生夸宝玉,怎又转到那位身上了?
  不过到底是在夸赞贾家子弟,她的孙子,贾母还是笑道:“太夫人过誉了,我家那孽障整日里不安分,让我每天提心吊胆,实不敢和府上世子相比。”
  对于贾母说出这番话来,满堂诰命既意外似又在意料之中。
  她们无人没听说过贾家太夫人不喜那位冠军侯的信儿,只是听过归听过,真见到了,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样的麒麟儿,若是换做她们府上,还不知被宠成什么样了……
  然而正当众人心思各异时,忽就见白发苍苍的成国公太夫人孙氏老泪纵横的哭了起来,这模样,满堂皆惊。
  贾母也唬了一跳,忙问道:“太夫人这是何故?”
  孙氏看起来凄凉之极,悲戚道:“我不为别的而哭,只因谈及府上两个哥儿,想起了家里我那可怜的孙儿。”
  贾母纳罕道:“府上哥儿出了何事?”
  孙氏落泪道:“我家那孽障,打落草就没了娘,是老身一手养大的。因是世子,所以十二岁不到,就送去了九边打熬,如今好不容易才回来,没想到……因得罪了冠军侯,被抓起来打了一通板子。现在躺在家里,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多半已经不中用了……”
  贾母:“……”
  这东拉西扯了大半天,弄到头来,竟是杀上门来讨公道的?
  可也不对啊……
  真要打上门来讨公道,怎会说那么些好话?
  处处伏低做小,连她都有些过意不去。
  又怎是打上门讨公道的架势?
  这到底是何居心?
  贾母正犯愁,摸不准哭成泪人的孙氏所为何来,也不知是该安慰才好,还是该替那孽障道恼才好,就听外面廊下丫鬟传来通秉声:
  “侯爷来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世言如刀,能耐吾何
  听闻外面游廊下丫头的传话声,荣庆堂内忽地一静。
  这二年来,贾琮之名在勋贵圈中如雷贯耳。
  其实早先,贾琮是以文华之名名动京华的。
  只是武勋将门之家,喜好文词的多是内眷姑娘。
  她们却不会在家里长辈太太跟前露出什么对男子的倾慕……
  但是,太后侄孙女儿叶清对贾琮青睐的传言,还是让贾琮进入了各家诰命的视线。
  叶清这样一位地位超然的存在,便是亲王王妃都不会无视,更遑论其她外臣命妇?
  只是随着太后的断然否定,贾琮的消息便沉寂了下去。
  等到他从黑辽回来,受封二等伯、锦衣卫指挥使时,却再度成为圈子里的话题。
  但也只兴了一小段时间,毕竟区区一个二等伯,对于公候夫人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待到贾琮在南边儿的种种传奇故事传回京后,都中这些诰命对他的印象才进一步加深。
  可是到底离的远,那些传奇听起来总是不怎么真实,大家也就当乐子一笑了之罢了。
  真正相信,或者愿意相信的人并不多。
  直到贾琮回京后,接二连三、石破天惊的掀起阵阵滔天巨浪,连执掌十二团营的武侯都因其连折了五人之后,其大名,才终于响彻神京。
  以贞元勋臣为首的勋贵圈子,才算真正接受了他成为武勋的一员。
  生子当如贾清臣,也成了流传在各家的名言。
  当然,骂他的更多……
  但无论是赞还是骂,都不妨碍各家诰命对贾琮到底是何其人也的好奇心大盛。
  且她们还听说,贾琮肖母,生的极好……
  堂上一二十双眼睛齐齐看向门口方向,一时间荣庆堂上竟鸦雀无声。
  而后众人就见一道身影,不疾不徐的入内。
  紫金冠、蟒袍玉带、文朝靴,君子剑……
  形容虽清秀之极,然眉眼如神,自带威势。
  双眸平静无澜,气度逸若谪仙。
  之前见宝玉,众诰命便好夸一阵白净喜人,然而此刻看到贾琮入内,众诰命一时间竟想不出该如何去夸赞。
  有些胆大风评不算太好的年轻诰命,眼神更是火辣的炙热逼人……
  不过对于这一切,贾琮恍若未睹,以他如今的爵位和地位,在外姓功臣中,需要他躬身行礼之人,屈指可数。
  再加上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实无人当得起他冠军侯一拜。
  当然,贾母不在此例……
  “贾琮请老太太安。”
  贾琮平静持稳的下拜见礼。
  贾母见之眉头挤了挤,往日里行礼倒不见这般恭敬……
  不过她也是要体面之人,“家丑”不会外扬,因而叫起道:“起吧,这是从哪儿刚回来?”
  她平日里从不过问贾琮之事,今日当着外人面,总要表示一下关心。
  贾琮起身后回道:“刚在西市菜市口监斩完罪囚,去宫里陛见后归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