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999

  主动提起岂不是自找不自在?
  却不想今日魏晨主动提起……
  不过刘昭并未对这个心腹大将动怒,而是声音阴寒的道:“还没进展,魏晨,你有什么法子?”
  魏晨呵呵一笑,道:“大人难道不知,贾家和甄家是几辈子的老亲了,又是世交。如今他这个指挥使南下,想要重振锦衣雄风,总不能看着卑职们带着冤屈不平做事吧?到时候以贾家和甄家的关系,展家的案子也不过一句话的事……”
  张泰提醒道:“那位可不是抱着好意来的。”
  魏晨摇头道:“一介竖子……也不对,那位的确极有才华,不愧为松禅公的弟子。可是文人到底是文人,不是武官。他年纪轻,是个好面子的,咱们就给他个面子,然后供着他吟诗作对,秦淮河上随他逛,我们替他扬名。至于其他的粗事,我们就替他效劳便是。若果真做的好,大人大仇得报轻而易举,且未必不能更上一层楼,京里圣上目光如炬,自然能看清能做事的人是谁。到那时,大人说不得能带我们往神京都中锦衣衙门里坐一坐……圣祖和贞元两朝时,锦衣亲军指挥使的威风可是不下于军机大臣啊。”
  众人闻言,面色变幻不定,刘昭的脸色也舒展了许多。
  到了他这个年纪,寻常财富女色什么的,都已经不能打动他了。
  亲手结束了独子性命后,唯有寄余生于权势,才能让他更能活下去……
  听了魏晨之言,他岂能不动心?
  沉吟稍许后,刘昭道:“你的意思是……架空他?”
  不用魏晨答,一旁阮洪便笑道:“一个十来岁的毛孩子,要不是他有那样的好家世,这会儿怕还在吃奶呢!又是个好风花雪月的……我听说他整日里和一群丫鬟在那艘楼船上嬉戏顽闹,好不快活!这样的人,嘿!倒也不难对付……”
  关泽摸了摸肥大的脑袋,道:“这么说来,那小子到来,说不定还是一桩好事?我还寻思着,他要敢仗着腰子乱来,就让人做了他……”
  魏晨难得正色,警告道:“千万不要乱来,朝廷大力推行新法,内阁宁则臣将那黄毛小儿推到江南来,就是为了让他当尖刀。
  如今天下只金陵、姑苏、扬州等寥寥数膏腴之地未成,朝廷上下都看着这几处,这个时候谁敢硬来,谁就是活靶子,生生凑上去给人杀头立威。再说,就算动手也根本不用咱们出手。
  新法大行是要世家巨室们性命的,最不愿看到那位在江南搞七搞八的就是那些世家望族,最急的也该是他们。
  江南十三家,除却甄家、贾家、史家、王家和薛家外,还有八家。
  哪一家不是良田万顷,豪奴如云?就是贾家在金陵的十二房,都未必会支持新法。
  没了那么多地,或是要交那么多地租,他们吃什么去?
  但切记,不要妄自行动。”
  说罢,见关泽不以为意,便看向刘昭。
  刘昭缓缓点头,对关泽等人道:“魏晨言之有理,既然他有法子,我们就用这个法子,得到的好处比打打杀杀大的多。明白了吗?”
  关泽一脸肥肉颤着笑,道:“大人放心,就饶那黄毛小儿一条小命!老关还等着和大人一起进京当皇差呢!”
  刘昭半年来一直阴沉的脸色,这会儿也稍微见晴了,皮笑若不笑的道:“魏晨,这件事你多上心,尤其注意贾琮的行踪,看他何时能到……”
  魏晨笑了笑,不屑道:“大人放心便是,我一直在留意。呵,说来也让人想不通,宫里陛下到底如何作想,竟会命这样一个小儿做锦衣指挥使。他哪像是办差的人?出京之后就一直慢慢悠悠的逛着,听说时不时的还在船上饮宴一番,很是做了几首好诗词。那阙人人传唱的中秋词,就是他在船上写的。倒是阙好词……如今楼船还在山东境内,运河上漂着。以目前的行程速度来看,想到金陵,至少还得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
  众人闻言愈发放松,纷纷大笑起来,嘲笑之前还下令十月十五要在紫金山玄武湖召集各省千户,真是大笑话……
  ……
  山东境内,运河之上。
  明月高悬。
  河床上,一艘三层楼船缓缓漂浮着……
  楼船上偶有说书女先儿的说书声隐隐传出,时而又有戏曲小调的唱腔传出。
  丝竹之乐,不绝于耳。
  两岸时有有心人探望,日落月升,日复一日。
第二百九十三章
暗棋
  大乾南部疆域,粤省香山县。
  这里距离神京长安,已有三千里之遥。
  站于香山县之南,临海眺望,可见百米之外的一岛。
  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
  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
  于后世,称之为澳门。
  岛上除却汉民外,来来往往间还有许多红毛洋夷。
  这在大乾极少见到。
  而且看这些红毛洋夷行走间悠闲自得的神色,显然未将濠镜当成异乡。
  也是,早在大乾立国之前,还是前宋时,这些红毛洋夷便以借居晾晒之名,借住了小岛。
  待大乾立国后,红毛洋夷每年交与五百两银子的“租金”,愈发名正言顺的住在这里。
  岛上官府常受其礼贿赂,遇事便多睁只眼闭只眼。
  百余年来,红夷存在,已成司空见惯之事。
  洋船往来停泊,多有西洋货物自此入关大乾。
  岛上货栈林立,各省行商不计其数。
  来来往往生人极多,因此,当岛上新出现了数名陌生面孔时,并未引起什么特别的关注。
  ……
  濠镜,富力洋行。
  洋行内站着五人,三名汉人,两名红夷。
  时已午后,洋行最忙碌的高峰期已过。
  忙碌了大半天的洋行职员们,看起来都有些疲惫。
  三三两两或倚靠在柜台或倚靠在墙壁上休息……
  正这时,门口忽地一暗,众人抬眼看去,就见从外面进来三个生人。
  看起来,均是气度不凡。
  尽管三人中有中年,有青年,有少年。
  汉人员工忙迎上去,陪着笑脸问道:“三位客官,不知想要点什么?我们富力洋行有西洋……”
  没等他将话说完,就听那中年男子沉声道:“高立良和陈然可在?”
  其他四位洋行职员听到这两个名字纷纷看了过来,汉人员工则小心问道:“不知您三位是……”
  中年男子轻轻一笑,道:“我们是他们的朋友,旧交。”
  见此职员迟疑,一直没说话的少年开口道:“你告诉陈然,一位姓贾的朋友来探望他了。”
  那职员闻言,看了看少年,见他俊秀之极,但又不显轻浮,气度持重,不容小觑,便点点头,折身进了里面。
  没一会儿,就听到里面遥遥传来一道“惨叫”声。
  然后就见一道清瘦的身影从后面小门里蹿了出来,满身油污,面部神似另一个世界为世人所熟知的“马爸爸”,此人一出来后,看着三人中少年那位,又“惨叫”一声,扑了过来,唬了众人一跳。
  “呵呵呵。”
  少年见到旧交,轻笑起来。
  张开手,与冲撞过来的年轻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清臣!!”
  “子川,一年未见,可还安好?”
  两少年,一个便是应该在运河楼上风花雪月的贾琮,另一个,则应该是在都中长安读书的陈然陈子川。
  一年多前,是贾琮临出征前,安排醉心天工一道的陈子川来到此处。
  “喔……贾,原来真的是你,你终于来了!”
  两旧友还未叙旧,就听后面小门处又传来一道惊喜的欢呼声,便见一高大的洋夷从小门中挤出来,欢笑着迎了过来。
  贾琮先拍了拍依旧激动不已的抱着他的陈然的后背,两人松开后,贾琮对陈然嘲笑了眼后,方与那位高大的洋夷抱拳问好道:“法森先生,你好。”
  这位洋夷便是当初与贾琮合作,从王熙凤手中讨回祖传宝贝的洋人,名唤高立良·德·法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