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999

  李虎面色一变,几个跨步冲了进去。
  ……
  一楼大堂上,贾琮微微往一旁侧了步,躲开了一醉酒小年轻砸过来的酒坛。
  其他人都同样醉意熏然,没人阻拦。
  倒是里面一个掌柜的匆匆出来,看了眼贾琮的璞巾,好言相劝道:“这位老爷,这里是将武阁,专招待军爷的地儿,您还是往别处去吧。”
  老掌柜的出头后,里面人倒没再多看他一眼。
  一个二十来岁的锦衣年轻人长灌一口酒,语气郁闷道:“你们说说,这算什么事?咱们打十三四就开始往九边熬着,熬了这些年,命都丢了几次,还不如人家逛上半年的。”
  另一人嗤笑了声,道:“如今那位摆明了要捧出一个开国功臣来压咱们,所以别说那孙子只逛了半年,就是只逛上半天,你又能怎么说?”
  “放屁!”
  一满脸胡茬子的魁梧青壮咬牙道:“军功封爵制是太祖、圣祖两代先祖定下的铁律,有这铁律在,大乾的军队就不会成软脚鸡。谁坏了这个铁律,谁就是大乾的罪人!”
  “狗东西!还站在那里看个球!”
  先前醉熏熏砸酒坛的年轻人,见门口之人还没走,反而饶有兴趣的站在那看他们牢骚,眼珠子都红了,咆哮着冲上来要动手。
  只是没等掌柜的拦,就见这年轻人倒飞了出去,“啪”的一下摔在了地上,挣扎了两下也没起来……
  书生背后,李虎将脚落地,抹了把虚汗,假模假式的自责道:“哎哟,怪我怪我,忘了规矩!”
  他看着贾琮一身儒衫,道:“清臣你在黑辽就这一身,我起初也恨不得揍你一顿,后来才习惯,却忘了这里的规矩。”
  贾琮笑道:“这里规矩不让穿成这样?”
  李虎潇洒的耸耸肩,笑道:“只有清公子可以,旁人嘛……没先例。”
  又对地上挣扎的那位道:“少在那里装死狗!回头送你一把铁剑,到我府上去取。”
  地上那位本来强忍一口血,听到这里却再也忍不下去了,一口喷出……
  给把宝剑也好啊,给铁剑……
  只是他也只敢这样想想,他的身份只能在将武阁一楼大厅上待着,上面还有两层。
  李虎是在第三层楼都是绝对最核心的人物,衙内圈里的等级,表面上没有,其实更森严……
  没人理他,贾琮也没再看一个醉汉,笑了笑道:“既然是我先不合规矩,今儿就算了吧,下回再来……”
  话没说完,就听楼上楼梯处传来一阵乱糟糟的脚步声。
  未几,就见一群人黑压压一片出现在转角处。
  为首的还是一熟人,曾当面“教诲”过贾琮的宣国公世子,赵昊。
  身后跟着数十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公子。
  个个气傲彪然。
  看到地上躺着吐血的人,赵昊脸色一黑。
  虽然这家只是男爵子弟,可也是宣国公一系的小弟,没少在他后面摇旗助威。
  无论如何,赵昊都不能置之不理。
  看着下面还在谈笑风生的两人,他根本无视贾琮,盯着李虎沉声道:“怎么着,还要再打一回?”
  若是往年,李虎巴不得如此。
  可现在他却哈哈大笑起来,得意的摇头群嘲道:“不打!如今身份都不对等,咱现在是有头等军功的人了,欺负你们一群苦哈哈,丢不起这人!”
  赵昊:“……”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冲突
  将武阁。
  听到李虎的嚣张之言,赵昊差点没原地爆炸。
  两人打小就相识,打小就相冲。
  从小斗到大,一直不分彼此。
  正如贞元勋臣一脉,开国公势力和宣国公势力一般。
  虽说开国公势力略略胜出半筹,但几乎可忽略不计。
  兴许是家族缘故,李虎和赵昊两大国公世子,同样不对眼,又同样势均力敌。
  却没想到,只一场两千人的国战,李虎就脱颖而出。
  小战赵昊不是没打过,马匪、叛军,九边总没消停过。
  穷山恶水多刁民,边关怎会真有太平时候?
  可那些又与国战不同,无论是马匪还是嗑错药的叛军,都是内战。
  砍几个发昏的百姓脑袋,真算不得什么军功。
  除非达到几千上万规模的大战,否则指望这种小打小闹积累军功,比熬资历快不了多少。
  所以当赵昊等人听闻李虎实打实的打了场国战,最可恨的是,还被他夺了头功,一下将大家原本相差无几的差距拉开十万八千里,他们心头滴的都是愤郁不平之血……
  换做他们,他们也敢冲杀,可是那些狗日的罗刹鬼子不往他们那里去,又有什么办法?
  这会儿再被李虎当面炫耀打脸,一个个公候大衙内的鼻孔里都快喷火……
  “哈哈哈哈!”
  李虎看到对面那群人的表情,心里不知道有多酸爽。
  他从来不是伏低做小的性子,国朝上下也没几个能让他伏低做小的,心里痛快,自然就要笑个痛快。
  一边笑,还一边捶着贾琮的肩头一下,挤眉弄眼的,似想让贾琮与他一起笑……
  这些人对李虎没什么法子,就如文人终究要以文章来说话一般,武将同样最终只能以军功论高下。
  李虎是真正身先士卒攻上雅克萨城的,并且为此还身负火器药子,几乎丧命的。
  这等战功,就算赵昊也没什么话说。
  可是旁边那个……
  赵昊冷笑一声,道:“你笑什么?没你那点家世,没你祖宗那点功劳,你就是个沐猴而冠的猴子,真拿自己当回事了?”
  贾琮拦下身边要暴起的李虎,好笑道:“这话应该由我来说吧?没你爹那点战功,你也配在这大放厥词?再者,没我祖宗那点功劳,你家说不得现在都在给鞑子当奴才呢。”
  见赵昊勃然大怒,李虎讥讽道:“赵老鼠,清臣就算不是勋贵子弟,可人家写字作词的本事,天下几人能及?去哪不是座上宾?可你要不是宣国公世子,又算什么东西?我看你如今愈发上不得台面了,连老荣国公都敢说嘴,你回家问问你爹,看他敢不敢拿老荣国公说嘴?”
  赵昊闻言,脸色愈发难看,因为他发现,他竟他娘的无言以对。
  虽然贞元一脉认为开国功臣的后代无一人入眼,但对于老一辈的功臣,他们打心底里还是钦佩的。
  就是他们的父辈,也无人敢说就超越了开国一脉收复燕云,再造华夏万里河山之功。
  见赵昊不吭声,身旁一长脸年轻人极其厌恶的看着贾琮,甚至很失身份的往地上啐了口,阴森道:“写点酸诗算什么能为,就你这样的,我一只手能打死十个!”
  贾琮再度伸手拦下动了真怒的李虎,笑问道:“子重,这又是哪位?”
  李虎目光如刀的看过那长脸男子,回头对贾琮道:“这位是成国公世子蔡畅。”说罢,到底忍不住,对蔡畅一字一句道:“一会儿咱们来过,我让你一只手。”
  蔡畅闻言脸色难看,冷哼了声,不接话茬。
  这一辈中,之所以由李虎和赵昊领头,除了因为开国公和宣国公两座国公府的势力冠绝六大国公府外,更因为这两个顶级衙内,都是个顶个的搏击高手。
  也只有二人能够互相匹敌,其他人根本无十合之敌。
  所以他失心疯了才去和李虎斗……
  却依旧目光挑衅鄙夷的看着贾琮,眼神好似在看一个拼命想要挤入他们圈子中的跳梁小丑。
  贾琮笑道:“真不是我狂妄,你连我一回合都比不过。”
  众人闻言哗然,贞元功臣一脉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
  所以他们才会死守军权战功。
  也只有开国功臣一脉,才总会吹嘘祖宗的功绩,继而衬托自己的身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