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999

  见此铁牌,李珣等人都变了脸色,就听贾琮道:“朝宗兄,在下不日前以军功得袭二等伯之爵,为陛下执掌天下锦衣。锦衣行事,只向陛下承奏负责,刑部、大理寺、督查院三法司不得过问,亦无权过问。正是因为在下知道,今日乃百花节,故而以礼而入。却不需哪个准许……”
  见李珣等人面色难看,贾琮笑了笑,道:“不过本座亦不愿为难朝宗兄,汝可上楼禀报,就说锦衣指挥使在楼下候着,一盏茶功夫后,上楼请石守义石公子回衙问话。”
  李珣闻言,面色稍缓,其身旁吴谦忍不住道:“清臣公子,你何等清白之人,师从松禅公与牖民先生,怎会自甘堕落,接任这等职位?”
  锦衣亲军,说好听些,是天子亲军。
  说难听点,便是天子鹰犬。
  素为士林所嫌恶。
  贾琮闻言,垂下眼帘,道:“天子所命,琮岂能不尊?”
  吴谦有些不服,想说难道不能抗旨吗?
  古往今来,白衣傲王侯者,数不胜数,何等气节?
  不过没等他再开口,李珣就插言道:“我等可体谅清臣公子的难处,只是……大人,可否言明石公子所犯何事?可有天子旨意?”
  贾琮呵呵一笑,轻轻摇了摇头,不过想了想,面上浮过一抹迟疑后,叹道:“也罢,只此一回,下不为例。锦衣亲军办案,除却天子之外,其余之人闻之便是大罪。只某不愿让诸位仁兄对吾等产生误会,以为我等锦衣,是是非不明之辈。”
  说着,他将石守义如何为前户部侍郎之子李文德出气,及与李文德之妹曾有婚约之事说出。
  又将富发赌坊及世翰堂之事说出。
  条理清晰,言辞简明。
  最后,贾琮拱手道:“林星严者,小民也。然其有高洁之志,纵然前番被辱,亦不恨此世道不公。世翰堂每三月,便将所得利润汇总,悉数送往曲阜衍圣公府,助牖民先生襄助天下寒门童子进学。此等品性,纵是吾师松禅公,都称赞不已。
  却不想今有司空之子,强行霸之,更辱打星严,驱散星严怜之说书人。
  可耻,可恨!
  又有富发赌坊,害民无数,设局坑害百姓,待其家破人亡,逼其卖妻卖女。
  石守义派石家一管事入驻富发赌坊后院,便强行奸淫了三位良家女眷。
  本座得南厢锦衣上报,不敢耽搁分毫,派镇抚使镇抚司带力士前去查探,竟让巡城御史带五城兵马司兵卒及数十富发赌坊内的打手青皮围攻,死伤十数人。
  敢问诸位饱读圣贤书之贤兄,这等大案,本座可能忍否?
  石守义,当抓不当抓?”
  不管这些士子平日里行径如何,但在对旁人之事上,自有一颗求公道之心。
  听闻高官之子石守义如此恶行,令人发指,焉有不怒者?
  群情激荡下,更有人高呼要簇拥贾琮强入烟雨楼,捉拿贼子石守义。
  看到这一幕,李珣并后面烟雨楼的仆役们脸色瞬间惨白。
  真要发生这一幕,事态势必会失控。
  当秩序遭到了毁坏,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还好,贾琮只给亲兵队正郭郧一个眼神,郭郧回首一个手势,二十亲兵同时拔刀,群情激昂之烈气,瞬间被压下。
  贾琮心中哂然,面上却正色道:“诸位仁兄之好意,贾琮心领之。诸位兄台之义愤,可见诸圣子弟,公道自在人心。只是国有国法,石守义犯此大罪,自有我锦衣罚之。在下腆为锦衣指挥,受命于天子,亦有力罚之。诸位圣贤子弟,只需掠阵观之即可。”
  众人闻之有理,再看如鬼厉凶煞般的亲兵,竟不再惧之,反而生出信心来。
  也有人艳羡贾琮大权在手,又能指使这等悍勇的兵甲之士,真正允文允武。
  楼外的士子们大感过瘾尽兴,可李珣、吴谦、方鸿三人却是如坐针毡。
  都不是寒门出身,对于贾琮所言之罪状,他们三人心中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能说石守义棋差一筹,没算到贾琮能回来。
  如果贾琮没回来,这些事根本不算什么事。
  也只有衍圣公那边复杂些,但也不是没法解决。
  可现在……
  不过没等三人多想,身后就传来一道阴柔的声音:“四皇子有谕令:请清臣公子上楼……只他一人。”
  门楼前众人看去,只见一着奴仆服的无须中年男子,微微躬身笑道。
  显然,这是一内侍。
  李珣等人闻言松了口气,总算将干系推了出去,又看向贾琮。
  只一人,却不知敢不敢上?
  贾琮闻言,却是呵呵一笑,想了想,道:“也罢。四皇子之言,并无不可之处。”
  他回头对韩涛、郭郧等人道:“且在此暂等稍许,我去去就来。”
  ……
  烟雨楼外之事,早就传至楼内。
  因此自贾琮入内,绕过玄关后,烟雨楼一楼大厅内,无数双眼神瞬间瞧了过来。
  若是贾琮还只是那个清臣公子,此刻必然群情亢然,无论是士子还是妓者,不说顶礼膜拜,亦当诚心见礼。
  但是……
  此刻贾琮已非当日贾琮,他现在是执掌天下锦衣的锦衣指挥使。
  入楼来,是为了拿人。
  不管他的目的如何,今日百花节,风头已散。
  这让为了博出位花费了巨大代价才能入内的诸人们,心里如何好受?
  再多的崇拜欣赏,终还是敌不过一个利字。
  贾琮却对各色目光恍若为觉,自一楼起,层层而上。
  贵人们可乘“升阁”,以人力驱使,直上九重高楼。
  贾琮这个不速之客,却只能步步而上。
  好在,他并非弱不禁风的书生,未曾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让一些人失望了……
  在其不疾不徐中直上九楼时,无数人目睹了当初声势无两的清臣公子的风采。
  只这淡然气度,就不负盛名。
  终至第九层……
  帷帐重重,锦绣如烟。
  又有巨大“雨帘”自窗前淅沥而落……
  论享受,后世之人真未必比得过古人。
  虽无空调,可那一座座晶莹小巧的冰山,却让此间清凉爽利。
  微微的凉意刺着肌肤,舒适宜人。
  贾琮的目光不见丝毫拘束,将九楼风光收入眼下后,又与楼中那十余双男女一一对视过去。
  果有倾城色。
  有人对他好奇,有人对他敬重,有人对他漠然,有人对他憎恨……
  及至中间那位身着蟒龙袍的年轻男子,贾琮与其温润的眼神相对后,二人都谦和的笑了笑。
  贾琮躬身礼道:“锦衣亲军指挥使,见过四殿下。”
  此身着石青色五爪金龙四团蟒袍者,便为当今天子四子刘正。
  此子素有礼贤下士、儒雅贤明之称。
  乃朝野公认之贤王。
  尽管,他还并未开府封王……
  刘正面上丝毫不见皇子高高在上的贵气,反而似老友一般,看着贾琮嗔怪道:“清臣啊清臣,今日终得见你庐山真面目也。吾往你府上下请柬不下十封了吧?却一次都未能如愿。却不想,此次吾未请你,你倒自己来了,可见咱们缘分之深也!哈哈哈!”
  与刘正同席而坐的一倾国色女子,正是烟雨楼之花魁大家李九娘,她面容精致而大气,眸眼如玉,看着贾琮称叹道:“贱妾久闻公子大名,亦曾下拜帖求见,只恨无缘。再不想今日得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其幸也。”
  李九娘声音极为动听,声如沁玉。
  再加上那双极美的眸眼中的钦慕之色,当得起国色天香之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