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99

  他着实摸不清这位牖民先生的用意,到底何在。
  他对贾琮,只有怜贫惜弱之心,要说赏识……
  最多也就是那句“人活着就不能不读书”,让他震撼了一二。
  不过过后也就过去了,只留下了些向学的好印象。
  可现在……
  几为天下师的孔传祯,竟开口赞其为贾家麒麟儿,这冲击着实有些剧烈。
  要知道,孔传祯身为今世师,在士林中一言可为天下法。
  他这一番称赞若是传了出去,贾琮必然声名大噪!
  人非圣贤,在贾政心里,其实贾宝玉还是要比贾琮强许多。
  不止贾政,贾母等人也都无不面面相觑,继而心里大都生出不满之意。
  什么眼神?
  老糊涂了!
  当然,这些只能腹诽。
  众人面上依旧保持着微笑,纷纷用审视的目光,细细打量起衣着滑稽的贾琮来。
  只是不管怎么看,除了勉强看出些装腔作势外,再难看出其他。
  邢夫人的脸色,尤为难看。
  贾母更是眼神凌厉的看了她一眼。
  孔传祯言贾琮“衣着疏漏,消瘦嶙峋,可见处境不佳”,这些话传了出去,贾家内宅就成了笑话!
  刑夫人感觉到贾母的眼神,心里憋火,却只能垂下头……
  贾政怔了怔后,忙笑道:“牖民先生放心,前儿我才将自己所藏经义文章各选了些给琮哥儿送去。许是真如先生所言,琮哥儿不凡,才两个月的光景,琮哥儿竟读完了《大学》!”
  孔传祯闻言,哑然一笑,他方才那番话,点评的分明是心性。
  相比之下,读完《大学》又算什么?
  可见,贾政资质到底平庸,看不透什么才是最贵。
  不过,孔传祯自不会当面说出。
  到了他这个境界,从心所欲不假,却不会失礼。
  因此顺着贾政的话,孔传祯看着贾琮,微笑道:“读完了《大学》?倒是不错。如此,吾就考考汝……”
  孔传祯话没说完,就见一旁贾赦插言道:“老公爷,那个孽畜懂什么经义文章?宝玉、蓉哥儿他们,才是我贾家正经子弟,不如考他们吧!”
  在他看来,贾琮才读了多久书?
  他早就听人说了,贾琮之前一直在读蒙学,三百千才读罢。
  这两个月,刚刚接触四书,能读出个屁!
  贾宝玉就不同了,虽然他和贾琮同岁,可宝玉三四岁时,就由其姊元春手把手的教导着识字。
  到了六七岁,更有专门的清客先生教导了一年四书。
  这些都是贾母常常说起的,若非老太君太心疼孙子,恰巧贾珠又病逝,不忍再熬坏这个命根子,贾宝玉怕是现在还在读书。
  但无论怎样,都比贾琮这个上不得台面的强。
  到了这个时候,让他丢尽颜面的贾琮,哪里还是他儿子,分明就是个家贼仇人。
  贾赦断不容他出半点彩。
  孔传祯被贾赦截断了话,面色依旧丝毫不见被忤,微笑着点头,道:“也好,都答答看吧……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如何注解?”
  此刻,贾琮自然不会抢答。
  现在的形势,对他来说,都已经是超乎想象的惊喜了。
  在他的原本计划中,即使出现最好的情况,都不可能会是眼前这种场景。
  也许是晦涩了太久的人品,终于来了次大爆发!
  他半低头不言,贾宝玉又是贾蓉、贾蔷的长辈,因此就是贾宝玉先言。
  只是……
  贾宝玉虽然识字极早,也曾专门读过一年四书。
  但这二三年来,他读的多是杂书。
  譬如关于奇女子的野史,还有名花名草的传记等等……
  对于四书,他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因而此刻,一张圆脸有些涨红,眼睛都有些发直,尤其是注意到贾政凌厉的眼神后,更是连那点记忆都模糊了,结结巴巴道:“老先生所言,是……是大学第四章……”
  “到底第几章?”
  贾政的脸色已经黑的不能再黑了,咬牙低喝道。
  贾宝玉被唬的打了个哆嗦,努力回忆着,小声应道:“是第……第……第三章?”
  贾政闻言,面色稍微好看了些,哼了声没再多说。
  贾宝玉眼泪都快下来了,刚有一点思路,就被贾政给打断了,这会儿只能硬着头皮强上:“大……大学之道,在……在明明德,在……在亲民,在……在止于……至善。”
  贾政刚恢复点神色的脸,听着这坑坑巴巴的背书声,又彻底成了黑锅底。
  熟背四书,乃是基本课业,贾宝玉却背的坑坑巴巴。
  若非贾母在旁心疼的一个劲使眼色,他怕是要破口大骂行家法了。
  “行了,快闭上你的嘴吧,丢人现眼的东西。”
  实在听不下去了,忍无可忍,贾政喝止贾宝玉后,对孔传祯歉意道:“让牖民先生见笑了,犬子纨绔不学,膏粱无知……”
  这话就很重了,贾母王夫人等人都面露不悦之色。
  孔传祯却笑道:“存周,你也太严厉了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令郎今年才几岁?
  况且,之前令郎与吾交谈一二,谈吐也算不俗,颇有几分见解。
  日后勤修学业,会有进益的。
  不可逼勒过甚。”
  这话贾母就太爱听了,忙道:“阿弥陀佛,老公爷可说了句公道话!他老子整天逼的他跟什么样,这么大点孩子,又懂孝道又知礼,还要怎样?”
  孔传祯微笑颔首,顺着贾母的话,鼓励了宝玉两句后,目光又看向贾琮。
  眼神,有些深幽。
  贾琮虽然知道,贾母等人不希望他超过宝玉,此刻贾赦更是怒目逼视。
  可这样的机会,他又怎能错过?
  因而朗声答道:“经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诗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大学经一传十,曾子在传中选用此诗,来释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四字之意。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是以竹而赞君子之善,当法古之圣贤。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意为如打磨骨器,不断切摩,讲得是君子研究学问时品德。
  如琢如磨,自修也,讲的是君子修养自身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瑟乃庄重,僩乃胸襟开阔,君子看得庄重而又开阔,是因为内心时怀谨慎和戒惧。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道的是仪表堂堂,因而有的威仪。
  而如此,即可达到至善之境。”
  贾琮稍显稚嫩的声音,却透着平静沉稳之意,传入花厅内每个人的耳中。
  不疾不徐,不慌不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