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999

  虽极大限制了军头们的权利,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军机阁由此而从不被卷入政堂风波,因为无论是哪个文官,都不希望这些武勋将门在朝堂权利中分一杯羹。
  所以在历年斗争中,军机阁竟都平稳无波。
  纵然天下人人皆知,崇康帝一直在寻机会,想将这武王的六大干将清除出军机阁,可是,却始终寻不到好机缘……
  这一日午后,军机阁内,气氛稍显怪异。
  除却在外巡视天下兵马的郑国公和宋国公外,其余四大国公,难得聚在一起,喝些茶,闲聊几句。
  公堂上门窗大开,但内中并无勤务兵侍候。
  只四个衣蟒大汉,静静的坐在公堂交椅上喝茶。
  沉默许久后,香茗饮尽,成国公蔡勇忽地冷笑一声,意味深长。
  其余三人淡淡看了他一眼后,并无人开口。
  蔡勇性子火爆,当年在战场上,便如火霹雳般,令敌人闻风丧胆。
  这么多年过去,其性子依旧未改。
  这一会儿,他见其他三个老友都装深沉不开口,一拍桌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也不理其他三人石头一样无动于衷的神色,咬牙道:“这算什么?竟要将官场那套拿到军中来?就是咱们几家的子弟,哪一个想要晋身,也要在九边苦熬上十年八年,待兵马娴熟,军阵更烂熟于心后,才能带兵上战场得军功。如今倒好,生生要往黑辽塞一个狗屁娃娃书生进去镀金。这将军中规矩都要弃之不顾了?这到底是为甚?”
  为甚?
  呵呵,又有哪个不知?
  可是知道又能怎样?
  有君臣大义在,纵然他们军功盖世,也不敢轻举妄动,甚至都不能心存怨望。
  高处本就不胜寒。
  开国公李道林为六大军机之首,他看了眼蔡勇,淡淡道:“你又何必这般动怒?雅克萨之战虽然动用兵马过万,但大半皆为辅兵。瑷珲城往北,人烟稀少,沿途粮草运输不能依赖百姓,所以真正能战之兵,不过两千人,厄罗斯罗刹鬼也只千余人。这等规模战役,又有几分军功可分?况且……”
  李道林面色愈发淡漠,道:“军机阁只答允安排一人去宁古塔大营,至于去了做什么,只会按规矩来。军功也只分与作战者,他想分军功,便只有去雅克萨城头攻城。他若果真有此敢勇,能活着下来,分他一点军功又有何妨?”
  宣国公赵崇在军机阁地位仅次于李道林,在军中的势力,也只略略逊色一丝,虽然这些年来,由于种种缘由,两人渐渐不睦,但到底多年袍泽情义,远不到撕破脸的地步。
  相较于李道林的威重如山,赵崇则温润的多,身上有几分儒雅之气。
  他颔首微笑道:“李公所言极是,既然宫里开口了,我等也不好强拗,毕竟是做臣子的……且这个要求,也谈不上太过分。只送人过去,但并不干预如何安排。那位若果真有乃祖遗风,斩几颗罗刹鬼的首级,分他一点军功也不是不可。”
  正当气氛渐渐缓和时,信国公左崇却忽然开口道:“那若是,他战死了呢?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
  公堂上,蓦地一静。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哥……
  军机阁公堂上,信国公左崇之言,让其余三人都皱起了眉头。
  成国公蔡勇提醒道:“老左,那小子是清丫头相中的人,王爷最后的心愿,就是想看着清丫头过的如意,你不要乱来。”
  宣国公赵崇也道:“我听说,之前王府派人去忠靖侯府,让史鼎转过荣国太夫人,命贾琮转文为武,为的就是打掉他身上的穷酸清高气,日后不和清丫头闹别扭。多少年了,难得见王爷如此用心一回,你若动些手脚,害了那小子的性命,王爷不喜。”
  信国公闻言哭笑不得道:“尔等以为我为何人?就算没这层关系,难道我之胸怀还容不得一个稚子?他若果真是个有能为的,不负某人所望,立下擎天巨功,老夫退位让贤都无不可。只是……我担心破了这个例,往后军中规矩会不会一步步被突破,都成了废话?再者,他若果真上战场,难不成还要分一队兵马特意护他周全?那军中威严何在?”
  李道林摆手道:“老左,不必激动,没有谁会分一队兵马护其周全。我等子嗣入军中,尚且要以真刀真枪立威信,自取富贵,何况他人?那小子究竟如何安排……且再容我想想。嗯,总要给两边都有个交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上不得前线。军国大事,决不允许儿戏!”
  ……
  “我去!”
  荣庆堂内,宝玉涨红脸,面色悲壮的挺身而出,说出了石破天惊的两个字。
  莫说贾母、王夫人,连贾政都傻了眼儿。
  贾家要不要派人去军中获取军功,已经是不必讨论的了。
  到了这个地步,宫里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贾家若犹不识趣,堆在崇康帝御案上弹劾贾家的折子,就真的压不住了……
  到时候,山崩之势涌来,莫说宁国,就是荣国这边,怕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如今一定要有人去九边从军。
  但到底让哪个去,却不好定夺……
  偏这个时候,宝玉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站了出来。
  虽眼中饱含慨然赴死的热泪,但到底还是站出来了。
  贾母和王夫人正要将他拉下,却听贾政连连点头,难得赞许一回,道:“好!好啊!你如今也长大顶用了……”
  “好个屁!”
  贾母勃然大怒,厉声斥道。
  这还是她第一回在这么多人面前,以粗言斥责贾政。
  不过,其他人却也顾不上这些了。
  实在是……宝玉今日太敞亮了……
  王夫人一把将宝玉拉过身边,哭道:“我的儿啊,你可想让我不能久活不成?你要有个闪失,我又能去指望哪个?”
  宝玉落泪不言,贾母沉声问道:“是哪个辍叨你的?”
  堂下迎春面色一白,湘云也有些不自在起来……
  方才迎春的无心之言,让宝玉下不来台阶。
  迎春自己也又自责自悔,只是她生性木讷,不善机变言谈,不知该怎么转圜局面。
  好在有湘云在,戏说着调侃宝玉方才不出面,是为了日后在大场合出头,并非是让三哥哥和环哥儿专美于前。
  本只普通一句戏言,谁能想到宝玉就刺激成了这样……
  幸好宝玉心软,没有将迎春、湘云供出,他落泪道:“并无人辍叨,只是贾琮与我同岁,已经经历过许多事。之前连贾环也长大了,只有我一人还没有……如今家里落难,老祖宗、老爷、太太心忧,也该我出面了。纵然一死,也要回报老太太疼爱之恩,老爷、太太养育之德。”
  宝玉自己其实对生死并无太多概念,只是单纯的崇尚死亡,以死为大,为美。
  可他的话,却如刀子般戳在了贾母、王夫人的心头。
  两人搂着宝玉一起心肝儿肉的叫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贾环悄悄给贾琮使了个眼色,撇了撇嘴。
  然后,眼神又变得担忧起来……
  不过,没一会儿,贾环眼珠子转了转,歪了歪下巴,示意贾琮往一边看。
  贾琮顺着他的……下巴方向看过去,就看到了贾琏。
  不过,贾琏看到这兄弟俩看过来的眼神时,如被蝎子蛰了下般,肩膀都明显有个往后缩的动作……
  贾琮面无表情的收回眼神,贾环眨了眨眼,也不看他了。
  贾琏面色一白……
  他心中惨然,担心贾琮拿他和尤氏的事要挟。
  真到那个地步,可该如何是好?
  从,还是不从?
  正当他心思百转哀愁时,就听上面贾母声音传来,问道:“你们怎么说?”
  贾政心里或许果真望子成龙,他赔笑道:“老太太,难得宝玉有这个心,他于文事上艰难,不爱读圣贤文章,如今他有心肖祖,于沙场上取军功,也是好事。不如……”
  贾母闻言,恨不得将这个小儿子的脑壳撬开,看看里面是不是都是豆腐脑!
  她咬牙瞪眼道:“你真真糊涂了不成?宝玉这么娇弱的身子,经得起那等苦寒?他拿得动刀枪和人拼命?”
  贾政辩解道:“到底是武勋子弟,我家亦是以武传家,老太太……”
  话没说完,就让贾母截断道:“你现在知道是以武传家武勋子弟了?当年你父亲问你们兄弟时,又有哪个愿意去九边?当年你们都不愿去,如今倒逼着你儿子去,你也有脸?”
  贾政闻言,满面愧红,再不多言。
  贾母见之,哼了声,目光在贾政身旁面色淡然的贾琮脸上顿了顿,又看向贾琏,问道:“琏儿,你怎么说?”
  贾琏忙赔笑道:“宝兄弟自然是在顽笑,他有这份心就是极好的,可他若真去九边,老太太、太太必夜不能寐,吃不好睡不好,害了身子反倒成了宝兄弟的不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