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99

  至于隐退深宫近十年的太上皇,为何会忽然想起给荣国公贾源过百年冥寿,内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以目前有限的所知,贾琮分析不出。
  而且,这和他也没甚相干的关系。
  但是,贾琮知道,他久候的东风,终于到了。
  ……
  巳时末刻,未到午时,贾家进宫的大部人马,就匆匆折返回来了。
  看时间,他们多半是没有在宫里领宴。
  荣宁二府的近支子弟,全都齐齐排在宁国正门前恭候。
  连贾宝玉都不例外……
  只是贾宝玉此刻的脸色,着实不大好看。
  显然,他也得知了些“内幕”消息。
  眼见贾赦、贾政、贾珍、贾琏并贾蓉一行人面色肃穆隐隐焦急的在正门前下马,候在门前的一众贾家子弟也赶紧行礼。
  贾琮落在人群最后,本来一身挺“显眼”的衣裳,却因为个子还小,并落在最后,一时间竟没人发觉。
  贾珍等人急忙吩咐了两句,叮嘱贾家众子弟不要惹事后,又匆匆护持着贾母等人的八抬大轿入内操持。
  过了午时二刻,宫里宫宴刚刚结束,长安西城贤德坊,公侯街贾家荣宁二府前,就开始出现了车水马龙。
  来往送礼之人,个个皆来自当朝显贵家族。
  且多是军中权贵将门。
  和贾赦大寿那日不同,当时多是都中各大府第遣管家之流持名帖送礼。
  而今日,却多是各府第世子之流,亲自登门。
  若非今日除夕,各家也要祭祖,怕是连各家家主都要亲自登门。
  不过,只各家嫡子世子之流,就已经足够令人侧目了。
  如今大乾能劳动这等阵势的家族,的确还有。
  毕竟,在开国功勋四王八公之后,太上皇在位时期,朝廷南征北战,又册立了诸多勋贵,这些人,通称为贞元功臣。
  其中,荣国公贾代善曾是其中特殊的一员。
  不过和贾家并诸多开国功臣不同的是,贞元功臣们或许吸取了开国功臣一脉的教训,多培养出一个好的承袭人。
  所以至今,他们这一脉依旧多为勋贵爵位,掌控大乾兵权,颇有权势。
  这些人家若是广发“英雄帖”,也能有这般大的动静。
  但通常而言,有这样实力的家族,反而不会这样大张旗鼓。
  他们只会敛起自己的羽翼,低调的做官做事,以免引起忌惮。
  也只有贾家这般的家族,如今无人在军中领军,又有太上皇亲自开了金口,才敢这样大肆操办。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今日除却四王八公等开国功臣府第外,连诸多贞元功臣,如开国公府李家、郑国公府齐家、宣国公府赵家、成国公府蔡家、宋国公府刘家、及信国公府王家六大国公府,另有诸如中山侯、延安侯、吉安侯、江夏侯、淮安侯等侯伯府第,都派了族中子弟前来。
  而连贾琮这种对大乾政局只知道一鳞半爪的人都听说过,开国功臣一脉,与贞元功臣一脉,不睦。
  除了新旧更替间的天然矛盾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尽管贞元功臣皆被册立在贞元朝,可他们多是跟随曾经的大将军王刘成,建功立业,封公拜候的。
  文武双全,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刘成,少年时便领军,惊才艳艳,戎马十年,立下战功无数。
  原本,几乎就是内定的皇储。
  贞元功臣一脉,多紧跟其后,同声共气。
  可一夜风变后,刘成却落了个黯然隐退的局面,这让诸多贞元功臣心中极其不满。
  与此同时,开国功臣一脉,却是坚定的“保皇党”,与太上皇一路。
  且又常以真正的贵族身份自居,俯视一群在沙场上卖命拼杀搏富贵的“爆发户”。
  两脉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
  谁也没想到,今日贞元功臣一脉,也会上门。
  一直在宁国正门前负责迎客的贾琏、贾蓉,在看到六七个面色肃煞的年轻人翻身下马后,本就已经笑的僵硬的脸上,终于笑不出了。
  目光隐隐提防忌惮。
  新旧两朝勋贵虽然极少来往,可终归还是认识的。
  这几人的“威名”,贾琏贾蓉哪里不知?
  他们寻常都是在九边军中打熬资历的,可每回回京,都中长安必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因为他们贞元一脉内部也不素净,常常彼此间打个头破血流。
  是真的往死里打!
  偏生各家大人都不管……
  见几个凶威最著的衙内到来,贾琏贾蓉心里纷纷纳闷,也有些发颤:
  这些人,该不会是来砸场子的吧?
  正在两人不知该如何迎客时,为首一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抱拳对贾琏沉声道:“世兄,在下奉家父之命,前来为老公爷贺百年华诞。”
  贾琏自然认得此人,名唤李虎,是神京都中最负盛名的大衙内之一。
  其父李梁,爵拜开国公,是大乾如今尚存的六大国公之一。
  领军机阁首席大臣!
  李虎为开国公世子,虽年不过二十,却已经整整戍边五年。
  再有两年,日后保底承袭便是二等伯。
  再有五年,日后保底承袭便是一等伯。
  若是再立下功勋,公候可期。
  相比于日落西山的开国功臣一脉,贞元功臣这一脉,当真强悍之极。
  似看出贾琏、贾蓉的忧虑和忌惮,李虎特意解释道:“世兄,家父言:老国公勋业有光昭日月,至今黎庶念荣宁。家父都是听着老国公的英雄故事长大,并以为榜样,才从戎投军。今日正逢老国公百年大寿,特命我等前来祝贺。”
  如此,贾琏再无疑虑,满脸堆笑道:“世兄实在太客气了,里面请,里面请!”
  并令贾蓉亲自迎李虎一等衙内入内。
  待迎进了诸多公候子弟后,热闹非凡的公侯街上忽然安静了下来。
  贾琏不知所以,放眼望去,却见街角尽头,一架牛车缓缓驶来。
  一路上,不知多少王公府邸的车马骡轿,纷纷避让……
  ……
  礼乐阵阵,香烟缭绕。
  贾氏宗祠,位于宁国府西侧,一圈黑油栅栏内,入门处便可见五间高大门楼。
  上悬一匾,书“贾氏宗祠”四个大字。
  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
  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
  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星辉辅弼”。
  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
  殿内香烛辉煌,锦幛绣幕。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
  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
  贾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青衣乐奏,三献爵拜。
  兴毕焚帛,奠酒礼毕。
  然而,气氛却愈发肃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