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999

  嵇好古笑道:“如今十里秦淮上,哪艘画舫不唱清臣词?”
  贾琮起身道:“老爷,两位先生,恕贾琮先告退。”
  众人闻言一怔,嵇好古以为贾琮害羞,呵呵笑道:“世兄,吾等非贪花好色之辈。只是世事如此,想要做事,难免应酬。世兄如此高才,已为名士。而真名士,当自然风流才对。”
  程日兴也笑道:“待秋闱之后,世兄的应酬怕便要多喽。鹿鸣宴之后,同年好友相互宴请已成习俗。赋诗作词,好不得意。”
  贾政一直含笑,不过见贾琮始终不语,也以为他难为情,不忍强求,笑道:“琮儿还小,诸公且不必说这些。待秋闱中试之后,再教诲不迟。琮儿先去读书吧……”
  贾琮告退。
  ……
  重回墨竹院后,贾琮却见着了一意外客人……
  “琮兄弟回来了?”
  书房内,一身素雅裙裳的薛宝钗坐于客座上用茶,正与小丫头子觅儿说话,见贾琮回来,起身迎道。
  一旁斟茶倒水的觅儿见之,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转,这话……
  贾琮笑着点点头,问道:“宝姐姐怎么来了?哦……呵呵,是听说香菱娘亲之事吧,怎没去瞧?她们此刻应该在廊下小正房那边。”
  宝钗闻言面上笑容顿了顿,水杏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自数月前其母薛姨妈与她长谈一宿,劝她和贾琮保持距离后,宝钗便不得不渐渐疏远了墨竹院。
  虽然贾琮一直闭门读书,但闲暇之余,探春、湘云甚至黛玉等人,也会偶尔去墨竹院顽。
  唯独她……再未来过。
  可是越是如此,她心里的那个影子却愈深刻,挥之不去。
  那字,那词,那人,还有那许多事……
  她虽极爱贾琮的词,可却发觉,年少并非不识愁滋味啊。
  最怕相思,偏又相思……
  便可识尽滋味,却只能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原还不知……只入秋天凉,知琮兄弟就要下场,正巧南边送来一些防伤寒的药膏,我……我妈想起琮兄弟来,便打发我送来。”
  薛宝钗盈盈的望着贾琮,温声徐徐说道。
  贾琮见她认真的模样,笑道:“多谢姨妈关心,也劳宝姐姐走一遭。”
  薛宝钗轻轻抿口一笑,轻声道:“这不值当什么……”
  说罢,与贾琮对视一眼,见其目光清明中,有客气有尊重,唯独没有热情。
  心中不由升起苦涩,竟有一丝伤感……
  宝钗强笑一声,道:“不扰琮兄弟读书了,后日就要下场,记得让平儿备些厚衣裳,我听说考号里漏风,许多考生到一半就染了伤寒坚持不住了,必要用毯子遮一遮,还有……”
  许是自觉说的太多,见贾琮和觅儿都怔怔看着她,宝钗登时羞愧的红了脸,不敢再看人,道了声:“我去看看香菱。”
  就要匆匆离去。
  贾琮心中一叹,他又非愚人,如何会看不懂她的心思?
  他也非矫情造作之人,能有这样一朵晶莹如雪品质高洁的金钗喜欢,他心中难免窃喜。
  只是,他不是真的只有十二三岁,也不是十七八岁。
  在这样一个世道中,如果自身不强大,无法自主命运之前,空用风花雪月去动人,也不过又是一个贾宝玉。
  到头来,留下受苦的只会是女孩子……
  方才在外书房,他之所以告辞,不是因为什么难为情羞涩,只是实在不能苟同程日兴等人的说法罢。
  纵情于声色中,品顽许多名妓美人,那也能叫风流?
  不过是肆意的顽弄女性,行为下流罢了。
  且不说那是不是尊重旁人,首先,就不是在尊重自己。
  贾琮素来以为,只有在能克己、能承担、能担负得起之下的彼此喜欢,才叫真风流。
  贾琮并不以为一夫一妻便是一定的,只要不滥情,就算有数红颜知己也未尝不可,但至少要做到不让女孩子去担负苦果。
  而此刻,他对宝钗的任何承诺和回应,都只会让她陷入更艰难和痛苦的地步。
  只薛姨妈和王夫人那一关,就会让她备受煎熬。
  不过,若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却又是一种没承担……
  见宝钗就要失落而去,贾琮笑道:“宝姐姐且等等,一起去吧。香菱心性还小,只会哭,得让她和她娘安下心来。虽然她娘俩重逢,可她外家却不是个好相与的。日子还长远,日后的难处极多,若不能提前安置妥当,就这样撒手。虽我们自觉行下好事,痛快了一时,她们却未必能过好长远。说不得反而让香菱吃上许多苦头。”
  宝钗闻言,顿足回首,看着贾琮道:“琮兄弟思量的极是,我也这般想的……”
  眼睛亮晶晶,似有惊喜。
  贾琮与她一笑,道:“宝姐姐请。”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秘卷
  墨竹院廊下小正房,原是小丫头子们住的屋子。
  香菱在薛家便是大丫头,过来后自然不能降等。
  不过墨竹院本就是书房改造,厢房没那么大。
  贾琮身旁之前就有了小红、春燕和晴雯,虽说挤一挤也能睡,不过香菱还是在这边选了一间屋子,与娟儿觅儿的屋子为邻,左右在一个院子里。
  这会儿甄封氏与香菱坐在香菱的床榻上,母女拉着手,只是哭。
  甄封氏这些年能够活下来,最大的盼头就是有朝一日能寻回女儿。
  如今终于找着了,心中滋味又哪里是外人能想象的出的。
  而香菱这些年颠簸流离,被各种打骂教训,卖来卖去,同样过的艰难。
  几万回幻想能有一个娘疼她,如今甄封氏从天而降,回忆起当初受的苦,岂能不哭……
  虽然记忆中早已模糊,可一个“娘”字,就让她和甄封氏的手死死牵住,再不分开。
  一旁处,小红和春燕倒也罢,娘都在跟前。
  这会儿虽跟着落泪,却并不能体会个中苦楚。
  平儿持重,虽心中哀痛,却也依旧在劝别人……
  唯有晴雯,哭的几不能自已。
  平儿劝了这头劝那头,额头都见汗了。
  旁人不能理解晴雯为何这般,可与宝钗进来的贾琮,却明白她为何如此。
  前世读红楼,最惨不过的丫头,就是晴雯。
  被从病榻上拖出了大观园后,临死前孤冷冷的躺在干草炕上,梗着脖子叫一夜的娘。贾琮甚至不敢深想晴雯当时的心境……
  贾琮上前,见晴雯趴在一张小小桌几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抚了抚她的头发,温声道:“好了不哭了,我之前得闲的时候已经问过你那表哥。你家本在南省,因家乡连年遭水旱之灾,累年无收,不得已举家逃难。
  路上却又陡然遇到了水涝,慌乱中一家人便分散开来。
  你那表哥虽混不吝,倒是还记得护着你,一路来到京城。
  虽说你父母已不知身在何处,可只要记得姓名和户籍,寻着也不过早晚的事。
  待我日后为官,必将此事放在心上,到一地就在一地打探,也可请先生及诸位师兄,往各省打听。
  哭是没用的,只要肯下功夫,就早晚能替你寻着。
  不哭了。”
  晴雯闻言,缓缓抬起头,眸眼红肿的望着贾琮,瘪嘴巴巴问道:“果真……果真能寻着?可是当日极险……”
  贾琮笑了笑,道:“当日虽然险,可你和你表哥都能逃出来,你爹娘老子没道理逃不出来。与其担忧那一小点不好的可能,不如憧憬极大的好的可能。你想悲悲戚戚度日,还是爽利高兴的活着?”
  晴雯闻言没有答,只梨花带雨的看着贾琮……
  贾琮对她笑了笑,留下余地让她自己去想,又与平儿对视一笑后,对甄封氏道:“甄夫人且不必太过悲忧,夫人与香菱虽受离散之苦,如今却是苦尽甘来,不好忧喜太过,伤了身子反倒不美。香菱性子极好,在府上人人喜爱,从不以婢侍待之。如今与夫人相逢,吾家愿成人之美,放还香菱的身契,还她清白身,日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