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999

  贾母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多少?”
  薛姨妈赔笑道:“是十二两一盒,这还供不应求呢。前儿沁香苑准备的五百多盒儿,一天就卖了个精光。
  原本不少人只是看在叶家的面上,买些送份心意,就当给叶家送个节礼。
  谁知如今市面上,竟到处都是求这个的,添进嫁妆里,又好用又体面。
  现在都出到十五两一盒了,哪家都不想落下颜面,被人家比下去。
  偏咱们大乾又制不出这个,内务府都没这个方子。
  可不就越来越贵?”
  贾母闻言,面色古怪的看向贾琮。
  真要十二两一盒,那一个月二十盒,就是二百四十两。
  她这个国朝一等诰命国夫人,在府上一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二十两,竟买不起两盒香皂……
  “你掐我做什么?”
  堂下,湘云恼火的瞪向一旁的黛玉,低声责问道。
  黛玉一张俏脸通红,小声问道:“你不是常说我说话刺人吗?那你觉得,我说话有三哥哥刺人没?咯咯,我可不敢这样噎老太太……”
  湘云:“……”
  上头贾母拧着眉头,咬牙道:“怪道上回你说半天就卖了六千多两银子,我道你卖了几千盒儿……宫里出来的,都没你的贵吧?”
  这一会儿,她再也不提什么给银子的事了。
  贾家的内囊具体有多少她并不清楚,但她却是知道,贾家内囊已经上来了。
  出的进的少,就算祖宗留下了一座金山,也隔不住一府几百人十数年的坐吃山空。
  为了一个香皂,就每月往外出二百多两,贾家不是掏不出,是掏不起。
  花银子的地方着实太多了……
  贾琮淡然道:“是贵一些,不过东西也比海外进来的好。”说罢,贾琮岔开话题,道:“还有一事,想请教老太太、老爷和太太的意思。这会儿先问了老太太和太太罢。”
  “又是什么事?怎一天到晚就你事情多?”
  贾母真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了,今日出了两回丑了,她觉得心脏都有些受不住了。
  贾琮解释道:“琮明日起就要闭门读书,一心准备秋闱。家里事务却极多,照应不过。所以琮想,是不是可以让链二哥出来了?”
  此言一出,荣庆堂内悄然一静。
  贾琏犯下的事,换做严厉些的人家,直接打死都是正常的。
  尽管事后为了堵住人口,说那桃红不过是新买来的,贾赦还未纳入房里。
  可谁又不知道怎么回事?
  平日里大家连提都不好提,更何况后面王熙凤也跟着出了事。
  这一对烧糊卷子,也就愈发让人忌讳了。
  但实际上,贾琮知道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心里还是希望由这两人来管家的。
  至少在他们夫妻二人管家时,贾家从没那么多让她们烧心费脑的事。
  而且,也都听话。
  在赖家、周家、钱家、单家等一大批贾府老人被清理之后,贾母和王夫人对贾府的情形,感觉快到了失控的边缘。
  这让她们心中很是不安。
  而贾琮接下来的时间里,又当真分不出心思再和她们勾心斗角。
  与其坐等她们出一些想不到的幺蛾子,不如率先退一步。
  退一步便可海阔天空。
  再者,无论是贾琏还是王熙凤,都是身上带有污点的,且都欠恩于他。
  贾琮也能稍微放心一些。
  最重要的是,竖起一个对面能接受的挡箭牌,便可为他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这是在宋岩再三提醒他,要注意贾府状况前,贾琮便有的设想。
  今日贾母的心思,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不然一旦等到王家牵扯进来,许多事就极难办了……
  果不其然,这一招让贾母和王夫人大感意外。
  两人对视一眼后,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意动……
  贾母问道:“这个时候,合适吗?别再让人说嘴了去……”
  贾琮道:“这个时候应该正好,大老爷身子还未痊愈,链二哥正好去用心服侍,待大老爷好后,许就不恼他了,旁人也就无话可说。若是等大老爷自己养好了身子,那日后链二哥就……”
  听他这般说,贾母和王夫人又变了脸色。
  她们听出了贾琮何意。
  这个时候,的确是最好的时候。
  贾赦已经失去了神智,瘫痪在床。
  这个时候让贾琏去侍奉,不会让事情变的更糟,反而能“将功赎罪”,洗白罪过。
  而如果这个时候贾琏还不出来,那等贾赦有个好歹后,贾琏就算还能活下去,下半辈子也再无法在人前露面了……
  这礼孝为王道的世间,容不下他这样的人。
  不过,任谁都想不到,贾琮竟会替贾琏着想。
  要知道,贾赦只有二子,贾琏更是荣府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换做其他府上,贾琮不落井下石置贾琏于死地,都是妇人之仁了。
  怎么可能还想着替他洗白?
  念及此,贾母深深的看了贾琮一眼。
  她这一辈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就是没见过这么让人头疼的孙子……
第一百八十二章
命太硬
  “正如老太太先前所言,咱们府上不似别家,为了份家业打的头破血流,丑闻迭出。贾家以孝治家,老太太和太太心存慈悲,连二哥二嫂当初都屡伸援手,救贾琮于苦难之中。因此贾琮以为,能够和和美美,也算是一份孝心。二哥此人,或许有些许小毛病,但心底到底不坏。贾家男丁不旺,能有一个长兄在,相互扶持着,也能更好的光复先祖荣耀。”
  许是见出了贾母等人的狐疑,贾琮淡然而真诚的解释道。
  其实说来有趣,在贾府最大的作死强人贾赦就要完蛋后,不算宁府那边,荣府这边唯一的危机,就只有财务危机了。
  而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缓缓衰败……
  当然,前提是贾家要甘于衰败,贾政不要再给王子腾、贾雨村之流提供支持。
  用先祖的余荫,来延缓这座豪门最后的余晖。
  但若是心有不甘,依旧参与其中,那么迟早还是会被连累入局中,惨被清算。
  但无论如何,只要贾家不似前世那般亲自下场,做一些类似贾赦所为的愚蠢而自大的勾当,那么贾家总不会再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凄惨结局。
  然而现在由于贾琮的一些行为,却又将贾府带入了新旧党争中,还成了新党的对立面。
  可以想象的到,如果形势不发生太大的变故,当新党将外省的局面理顺后,就该集中大势,清理皇亲勋贵了。不说江南那边,只关中土地,皇亲勋贵至少占去了三成,再加上皇庄,至少有五成。这是一个极恐怖的数字……
  本来像贾家这般,大部分田庄都在关外黑辽三省,应该是在最次一级的清理对象中,甚至能逃过清理。
  当年四王八公开国勋贵先后辅佐高祖、圣祖二帝,重拾河山,于黑辽之地一战毙虏酋,继而抵定天下后,圣祖皇帝以黑辽之土大封功臣,所以开国勋贵一脉当初赏赐的永业田庄,多在地广人稀的黑辽。
  又有投靠女真胡虏的汉军旗为奴,耕种田庄以为基业。
  只是自定都长安后,不少头脑灵活有进取心的开国勋贵,还是在长安以及江南之地,大肆兼并土地。
  而像贾家这般“不思进取”的豪门,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勋贵中的良心了。
  贾家“不思进取”,是因为当初贾代善目光长远,知道勋贵兼并之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