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999

  平儿闻言,俏脸登时飞起云霞,垂下头去。
  贾琮笑道:“姐姐跟二嫂说,等回来后,明儿我就去东府,问问珍大哥何时将二哥放回来,我寻思着应该也差不多了。二嫂如今就是没个主心骨,心里不安定,慌的很才如此。等二哥回来后,多半就好了。”
  平儿苦笑道:“奶奶的性子……怕连理也不会理。”
  贾琮道:“也就闹一回罢了,回头还是一样。”
  平儿叹息一声,不多说什么,劝道:“琮儿快出门吧,还要先去尚书府,不近哩,不好误了时辰。”
  贾琮不是啰嗦的性子,笑着应后,便带着晴雯等人出了东路院。
  晴雯、春燕、小红、香菱都是难得出一次门,岂有不高兴的?
  二门处,四人挤在一架马车里,叽叽呱呱说笑个不停,外面的婆子提醒了几回才安静下来。
  没一会儿又小声的叽叽咕咕起来。
  贾琮见之一笑,也登上马车,与送至门前的平儿招了招手后,放下车帘,马车起行。
  一身桃花裙裳的平儿俏生生的站在那里目送着车马远行,俏脸上神情温柔娴静,便似一株静静绽放的桃花。
第一百七十五章
寸步不让
  “三爷待平儿姑娘可真好啊!”
  马车里,春燕抱膝而坐,感慨不已道。
  晴雯闻言,撇了撇嘴没言语。
  她知道贾琮的性子的,虽素来温润,但真要犯了他的忌讳,也是不能容情的。
  方才贾琮算是一次警告了,她可不敢再触碰。
  小红则提醒道:“你也是三爷身边的老人了,难道还不知当年三爷心里有多苦多凉,平儿姑娘雪中送炭之情就有多甜多暖的道理?”
  春燕闻言,小脸上满是惋惜之色,道:“要是当时我也在就好了……”
  “噗嗤!”
  晴雯笑骂道:“不害臊的小蹄子,你想干嘛?”
  春燕哼了声,道:“你想干嘛我就想干嘛!”
  晴雯登时红着脸,啐道:“不害臊!”
  “噗!”
  小红扑到香菱身上,笑的抬不起头。
  春燕得意道:“你倒是说说,你想的是啥,怎就不害臊了?”
  回过神的晴雯一张脸愈发成了红绸,恼羞成怒道:“坏透了的小蹄子,瞧我不撕了你的嘴!”
  这时香菱方醒悟过来,掩着口,眼睛睁的溜圆,眼睛里满是笑意的看着晴雯。
  晴雯刚将春燕摆平,见她也在笑,又过来抓挠香菱,春燕趁机复仇。
  车厢内笑闹成一团。
  若不是有婆子匆匆赶来再次提醒这是外面,她们怕能闹上一路……
  大半个时辰后,三驾马车在布政坊尚书府门前停下。
  门子开了侧门,除却随行婆子的马车外,前两驾马车直接驶入二门前。
  停车后,贾琮领着晴雯、小红、春燕、香菱四人去了后宅。
  ……
  尚书府内,虽依旧井井有条,但许多地方都变了模样。
  尚书府是官宅,明日宋家人离开后就要收回。
  府内为数不多的嬷嬷丫鬟们都在匆匆收拾着行囊,准备着明日离京返乡。
  “小师叔来了!请小师叔安,给小师叔道喜。”
  宋华于二门后迎着了贾琮,虽年长不少,还是规矩的跪下行礼磕头问安。
  辈分之别,岂能顽笑?
  贾琮叫起后,笑问道:“先生和师母都在?”
  宋华回道:“祖父今日与兰台寺左都御史杨大人有事约谈,不过知道小师叔会来,因此还在丰正堂候着,祖母正在厨房里为小师叔煮寿面。”
  贾琮闻言,轻轻一叹,没有说什么矫情的话,直接往丰正堂走去。
  ……
  丰正堂虽还在,门上牌匾却已经取了下来。
  丰正堂不是一间屋子,而是江浦宋氏的堂号。
  宋家既然已经决定离京,堂号自然也要随之南下。
  看着光溜溜的门楼,贾琮心里有些空落。
  之前便打发了晴雯等人去九梅院,此刻贾琮与宋华入内。
  就见须发全白的宋岩,正坐在正堂主位上喝茶看书,一身家居常服,再无官气。
  “先生,弟子给先生请安。”
  贾琮行礼问安,到底已是七十多的老人了,贾琮没敢太大声音,怕惊扰了恩师。
  宋岩精神看起来还不错,暂也看不出致仕后的不适,他闻声看过来,见是贾琮,满是老年斑的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道:“是清臣来了?好,好,起来吧。”
  贾琮起身后,恭敬上前,侍立一旁,问道:“先生近来饮食睡眠可安?”
  宋岩笑道:“安,都安。操持了几十年,终于能得闲休息了,怎能不安?只是听说你家里又闹腾了一阵,可还好?”
  贾府里发生的情况,绝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宋岩一直关注着贾琮,自然对贾府内发生的事清清楚楚。
  贾琮心中感激道:“先生放心,些许小事尔,实不值先生挂念。”
  宋岩微笑着颔首,顿了顿,却语重心长道:“清臣啊,不要小瞧了家事,尤其是你们那样勋贵门第的家事,从来都是危机四伏。你家的情形,连我看着都头晕,你不要以为已经万事大吉,就掉以轻心。”
  贾琮闻言,心中一凛,看了眼宋岩,却看不出什么。
  但他却知道宋岩说话从不无的放矢,必有因果,因此郑重应道:“先生之言,弟子谨记,绝不敢轻狂大意。”
  宋岩点了点头,有些事在没发生前,他都不好说什么。
  否则,便有诬人清名,离间至亲之嫌……
  又问了几句学问上的事后,就见宋岩夫人吴氏带着一丫鬟满面含笑的进来。
  丫鬟手上还托着一托盘,托盘上有一瓷碗。
  贾琮忙跪下请安,被吴氏一迭声的叫起。
  吴氏怜爱的看着贾琮,道:“今儿是你的生儿,老爷从未给儿孙辈过过生儿,却从昨晚起就跟我念叨,说是万不能忘了。我又怎能忘?你打小儿是个没娘的,亲爹嫡母又不慈,可怜见的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这样懂事,让人心疼。等明儿我们走了,可千万记得要爱惜自个儿……”
  贾琮闻言笑了笑,声音有些沙哑道:“师娘,弟子都记得了。”
  宋岩却皱眉呵斥老妻道:“说这些做什么?徒蚀人锐气,慈母多败儿。”
  吴氏并不惧他,嘲笑道:“也不知是哪个这两日不住让人照顾弟子的,一会儿不还要去见兰台寺左都御史?”
  宋岩老脸有些挂不住了,哼了声,道:“胡说……”却又告诫贾琮,道:“虽托付了几位仍在都中的老友照看,可到底不比从前。他们也只能偶尔发力,不让那些人为所欲为。但终究,如今那边才是大势。你和新党之间的恩怨,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虽然新党暂时不会妄动勋贵,可对方若真抓住了把柄,动起手来,必是雷霆一击。所以切记,要谨言慎行。”
  见宋岩面色肃重,贾琮心里都凭添了许多压力,缓缓的点了点头。
  却又听宋岩补充了句:
  “不止在外,更在内。”
  贾琮闻言,面色霍然一变。
  这已经是第二次提醒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