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999

  贾蓉闻言,对上贾琮看过来的目光,只觉得贾琮面上虽带着笑,可眼睛里也没一丝笑意,唯有一片清寒。
  这种对比,让贾蓉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变了脸色,强笑道:“三叔说笑了……”
  贾琮却又忽然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是顽笑话……走罢,别让珍大哥久候了。”
  说罢,率先大步出门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贾蓉心里原本不服之气,登时就不翼而飞了。
  他原也不是好强争胜的性子,只是先前对忽然就名噪起来的贾琮,很有些不服。
  如今家里来客,几乎必提贾家清臣公子。
  这让贾蓉心里如何能得意?
  再说,他就没看得起过贾琮。
  可万万没想到,他刚用了些小手段,本以为可以戏耍贾琮与股掌间。
  却不想,刚一露出点苗头,贾琮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通教训,让他知道了厉害。
  心里郁闷个半死,可也不敢再起什么心思。
  虽然极不愿承认,却也不得不认,他这位三叔,是真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
  连他父亲说起来,脸上都是郑重之色。
  万一被他算计了去,也往镇抚司诏狱里走一遭,还不把人吓死。
  奉着瓷器不与烂瓦斗,穿鞋的不和光脚的斗的自我安慰心思,贾蓉果断放弃了找回场子的心思,巴巴的跟了上去……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宴
  “哎呀,三弟啊,我可等你多时了!”
  宁府仪门前,贾珍满面含笑迎道。
  身旁十数奴仆皆面赔笑脸,形容恭敬。
  贾琮见之忙道:“珍大哥,你这可折煞小弟了。哪有大兄迎幼弟的道理?”
  贾珍见贾琮不见丝毫倨傲轻狂,哈哈笑道:“吾弟非常人也,为兄迎一迎又有何妨?走走走!上回就说过,三弟得了世位,我这个做兄长的,要摆酒宴庆贺。之前几天都闹哄哄的三弟与我都不得空,今日正是个好时机。你嫂子已经在里面准备着了,快走快走!酒菜凉了就不香甜了……”
  说罢,拉着贾琮的手就要往里去。
  贾琮不着痕迹的挣出,拱手谢礼道:“琮多谢珍大哥和大嫂的厚待。”
  “诶……”
  贾珍作不悦状,道:“自家兄弟,这般外道反而生分了去!琮兄弟虽素来知礼,但进了自家门儿再这般,为兄可要恼了!”
  贾琮闻言,犹豫了下,便洒然笑道:“如此,还望珍大哥不要怪小弟轻狂了才是。”
  贾珍喜道:“这才对嘛!”
  说罢,一群人再往里进。
  贾琮道:“珍大哥,之前看见在东陇马棚处关着的,莫非就是赖升一家?”
  贾珍呵呵笑道:“正是这一家,多亏了二弟妹和三弟啊,若不然,为兄至此还被蒙在鼓里。府上出了这样的奸人,就是夜里睡觉都睡不着。今日请三弟来,除了为三弟贺喜外,还有一事,便是商议一番,赖升一家该如何处置……”
  贾琮闻言,没有直接答话。
  贾珍借这个机会,将赖升一家除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赖升是贾母陪房的儿子,身后站着那么大一个后台,他在宁国府里地位怕就有些超然了。
  纵然贾珍,用起来都未必痛快如意。
  之前碍于贾母的颜面,贾珍自然不敢随意处置。
  可今天恼到这个地步,他岂有不动手的道理?
  再者,赖家可真真是只肥羊。
  原著里,赖家造的园子,也只比大观园小一半罢。
  要知道,大观园是荣国府倾全家之财而建。
  赖家一个奴才家,就能建二分之一,家底可想而知。
  荣府的这些奴才,家俬皆被贾琮“败家”的送给了镇抚司。
  一来收买人心,借力而行。
  二来,也可彻底洗白荣府。
  可宁国府这边,显然没这个打算。
  养了那么多年的肥羊,正好下刀开宰,还能美食一顿。
  要知道,赖家可不知在挖贾家的墙角,更打着贾家的名头,在外面很是巧取豪夺了不少财富。
  这些带着原罪的金银,贾琮不会要,贾珍可没这个忌讳。
  而贾珍将他喊来商议此事,不管用意如何,都是要贾琮帮他分担因果。
  这种事,贾琮若是端着身份,以为可以参与,任说一句话,都会落入套中。
  他又怎会为之?
  因而道:“珍大哥说笑了,小弟今年不过十二岁,又能有几分见识,敢胡乱说话?西府的事就做了粗糙了,老太太、太太现在还在生恼。之前珍大哥也在,我已经同老太太、老爷说了,我只是帮衬着管点事,一应大事,还是由老太太、老爷拿主意。若是我自觉了不起,可以掺和大事,那才是没了自知之明。小弟年幼,还望珍大哥多指教。”
  贾珍闻言,顿住了脚步,对周围诸人啧啧叹道:“看见了么?你们总以为琮哥儿这点大就闯下这般名头是侥幸,单这份自知之明,就是再长他二十岁,许多人也不如他。”
  说着,眼神凌厉的看向贾蓉,唬得贾蓉忙低下头。
  说来还是贾琮想多了,这个时候,贾珍心里怎会有“原罪”和“分担因果”的概念,他心里怕是以为宁国府能传万万年呢。
  之所以说这番话,只不过是为了堵住贾琮干预宁国府的借口,他是担心贾琮“自高自大”,对宁府事宜也指手画脚,让他效仿荣国事,将赖升一家移交镇抚司,那这口肥美的肥羊他就吃不着了。
  如今见贾琮这般知晓规矩,有自知之明,贾珍自是大喜过望,好话不要钱似的撒出来,而后带着贾琮入了内宅宁安堂。
  ……
  “哎哟!这就是琮兄弟吧?哎哟哟!老爷说的果然一点不差,生的可真好啊!”
  荣庆堂门前,一遍身绫罗,插金戴玉,花容月貌的妇人领着两个丫鬟候在那里,见贾珍与贾琮从抄手游廊中过来,登时迎上前,打量着贾琮赞之又赞道。
  贾琮猜得此三十上下的妇人便是东府的大奶奶尤氏,他虽自幼在东路院长大,距离宁国府不到一箭之地,可之前地位相差太远,与宁国内眷几乎没怎么见过。
  就算除夕祭祖时照过面,也不过匆匆而过,再者那时贾琮处境卑微,相貌也还未长开,哪里能入人眼?
  如此算来,今日竟似初次见面般。
  因为年岁相差极大,贾琮还未满十四,并未成年,所以连避讳都不用。
  贾琮正经行礼道:“弟贾琮给大嫂子请安。”
  还没拜下,就被尤氏连忙拉住,只见她笑的愈发艳丽,对贾珍笑道:“怪道老爷总是夸西府出了位了不得的兄弟,和旁个不同。我原只以为老爷说的过了,如今看琮兄弟这般知礼,可见比咱家别的孩子强许多。”
  贾珍颔首笑道:“他们也能和三弟比?”
  贾琮谦逊道:“珍大哥,大嫂子,再这般夸下去,小弟脸都要没了。”
  虽如此,却也不见忸怩之态。
  贾珍哈哈大笑道:“三弟是见过大场面的,这又值当什么?走走走,里面请。”
  说着,携贾琮等人入内。
  贾琮在荣国府也算见过不少奢华的了,可荣府的奢华,比起宁府来,却又是小巫见大巫。
  荣府那边好歹有贾母、贾政、王夫人看着,虽亦享福受用,但总还有度。
  大概也只等到日后元妃省亲时才奢靡一回。
  而宁国府这边,上无尊长看着,又无够分量的贤妻规劝,偌大个家业,任凭性喜奢华的贾珍挥霍,宁府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时夜幕已黑,宁安堂内点燃了上百盏水晶灯,光彩夺目,恍若仙宫。
  堂内陈设遍布奇珍,厚厚的帷帐,高大精美的瓷器,殷实的紫檀花梨家俬,墙壁上则挂着古今名家字画。
  当中设一大长桌,桌上已经摆满的珍馐佳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