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只见纸笺上写道:
临江仙·相思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平儿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
这这……
读罢这阙词,众女无不面色绯红。
词,自然是绝顶好词。
念罢后,只觉唇齿留香。
一副副场景,如画儿一般在众人心田勾勒。
画中有词,动人心扉!
可这,分明是一首相思词啊!
若只如此倒也罢,诗经里描写情爱的诗也不少,并不值当如此大惊小怪。
但……
平儿?!
连小惜春的面色都古怪了起来……
谁不知道,平儿是凤丫头的陪房丫头,早晚都是琏二哥的人。
可贾琮写了首相思词给她……
众人中数探春最推崇贾琮,感觉到气氛愈发古怪,她干咳了声,解释道:“平儿和三哥哥是好多年的旧识了,而且,三哥哥被困在东路院假山耳房时,就是平儿准备了点心,让司琪送去的。若不是这样,怕三哥哥早就饿死了。所以才,才……”
话未说完,早就面红耳赤的探春便说不下去了。
不管她有千般理由,也改变不了平儿是王熙凤陪房丫头的事实。
虽然还没被贾琏收房,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早晚的事……
正当书房内气氛渐渐陷入难掩尴尬的无声时,就见小红气喘吁吁的从外面飞奔而入,面色难看的紧。
众人一惊,正要发问,就见小红直接走到薛宝钗跟前,哭腔道:“宝姑娘快去看看吧……”
薛宝钗莫名其妙,道:“这是怎么了?什么事与我相干?”
小红道:“我正要和三爷回来,就被你家大爷拦下。你家大爷不知怎么了,非要三爷去陪他喝酒听曲儿,说了好些极难听的话……三爷说大老爷大太太在卧病,不好前去,你家大爷就不依了,又跳又骂,还要捉打三爷呢……”
众人闻言都唬了一跳,然后纷纷看向薛宝钗。
薛宝钗白皙若雪的面上,则是满满的羞愤之色,只觉得一张脸丢尽!
一言不发,抬步往外走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死
东路院,黑油大门外。
一身酒气的薛蟠,终于展现出了他呆霸王的本色。
堵在大门外,指着贾琮呼喝不止。
自从见识了男风的刺激,薛蟠就没少留意“姿色”好的猎物。
金荣、香怜、玉爱还有外面的一些倡优之流,他都过过手。
可之前顽过的那么多人,加起来都没贾琮长的好。
若是没喝酒,没有金荣那番话,他或许还能控制自己。
如今得知贾琮在贾家只不过是一个连奴才都不如的庶子,还是个花魁生的,连贾家老太太的门儿都没资格登,薛蟠反倒觉得真是撞了天大的好运!
赏了金荣一笔“媒婆”银子后,薛蟠就带着随从,直接来到东路院,请贾琮出去高乐高乐!
在他想来,贾琮这种身份的人,连饭都吃不饱,他大笔银子花下,还不随他处置?
勾勾手,贾琮就该巴巴的跟上来。
哪里想到,他如此礼贤下士,亲自登门,给了好大脸面,贾琮别说和他出去了,连手都没碰到。
薛蟠虽喝多了,可也能从贾琮那副讥诮的眼神中,看出他好像在看路边的狗屎,这让薛大爷如何能忍?
“给脸不要脸的东西,今儿你同意不同意,都乖乖的跟爷走,好多着呢!”
薛蟠一脸醉意熏红,眼睛瞪如铃铛,梗着脖颈叫嚷道。
贾琮面沉如水,对薛蟠身边人道:“你们大爷喝多了,还不扶他回家去歇着?”
可薛蟠身边的长随哪里肯听他的?
嘻嘻哈哈只是顽笑,眼神也都不算正经,道:“我们做奴才的,哪敢违拗主子的意思?哥儿还是随我们大爷走一遭吧,左右都有好处!”
贾琮闻言眼睛眯了眯,又对东路院的四个门子道:“既然他们不愿,你们去送姨太太家的公子回去歇着吧?”
谁曾想,东路院的门子竟也抱着看戏的姿态,支使不动。
一个个摇头道:“这哪行?使不得使不得!薛大爷是外客,哪里是我们能劝得动的?既然人家好意,不如三爷和他们去高乐一回罢?”
听到连贾家的人都支派不动,薛蟠愈发狂笑起来。
他的长随们也纷纷讥笑不已,眼神轻蔑。
这也算主子?
对于薛家人如何,贾琮暂时没有理会。
他的目光从东路院那四个门子的面上一一扫过,目光森然。
然而那四个门子哪里会惧?
他们倒不是自大愚蠢,相反,还都精明之极。
他们知道薛蟠背后是什么人,他是薛姨妈的儿子,太太王夫人的嫡亲外甥,背后站着王家。
即使贾琮如今占了世位又如何?
难道能比太太还大?
因此一个个有恃无恐。
贾琮怒急反笑,冲四人点了点头,记下后,再不理会。
本转身就想走,可薛蟠哪里肯依?
晃晃悠悠强逼过来,要强行抓扯贾琮。
只是,莫说他喝了那么多酒,就是没喝,这点年纪就如此沉迷于酒色,他的身子骨又能好到哪里去?
见他捉来,贾琮连续避让了几回,却每每似就要被擒。
待耗尽其耐性,见薛蟠猛的扑过来,贾琮往大门月台上一躲,薛蟠反应不及,“噗通”一下摔倒在石阶上。
也是他幸运,脚下一崴,没有正面磕倒,而是侧面歪倒。
否则只这一下,就要磕断他一嘴臭牙!
见薛蟠摔倒在石阶上痛的惨叫,他那些随从们就不敢再看戏了,原本见猫捉老鼠,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这会儿却唬了个半死。
若是薛蟠摔出个好歹来,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
东路院那些门子,方才薛蟠捉贾琮时,他们动也不动,只顾着和薛家那些随从们看热闹。
虽没薛家随从笑的夸张,一个个也乐呵不止。